老師無私的奉獻
2024-10-06 19:13:10
範文一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幸福之花處處開遍……」這動人的旋律響起,讓我想起老師,這個平凡而普通的職業,卻無時無刻不在彰顯著它的偉大
有位在山區教書的老師曾經說過:「不是我感動了中國,而是太多的好心人感動了我。」他就是徐本禹,一位年僅22歲在貴州山區支教的老師,在這個年齡裡,正是為了以後事業打基礎的時候,況且,他還考上碩士學位,這會讓多少人投來羨慕的眼光啊!可是他偏偏選擇了去貴州支教。
在這之前,他猶豫了很久,也困惑了很久,想像著父親會如何的失望,想像著老師和同學會感到如何的惋惜。想著想著,他便在校園的操場上奔跑,一圈又一圈,直到自己筋疲力盡為止。他倒在草地上,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仿佛看到了,貴州山區的孩子清澈純真的眼神……「徐老師,你還會回來嗎?」「我一定還會回來的,我要把你們帶到中學去!」徐本禹想起了自己對學生們的一個承諾,他不忍心背棄。這一夜成了徐本禹最漫長的一個夜晚。
他沒有什麼更多的理由不去狗吊巖教書了,那裡的環境是旁人無法想像的:孩子們用塑料布作屋頂,磚頭壘起書桌。徐本禹用心教導著孩子們,把自己微薄的50元工資拿出43元捐給孩子們,而自己留7元做生活費,他怎麼不會讓別人感到肅然起敬呢?
我們偶爾掏出錢做貢獻,就到處去宣揚「我多有愛心,我多偉大。」這是多麼的虛偽呢?為什麼不做些實實在在有助於那些貧困人民的事呢?我們所謂的「愛心」難道僅僅是建立在捐得錢數目大小上?是的,我們捐了錢,貧困人民的生活可能會好一點。但是,倘若不是真心的,說得難聽,那就是把貧困人民當作我們「愛心」的犧牲品。
徐本禹也有自己的心酸,自己的痛楚。山區裡的夜很靜,只有青蛙會在草叢裡吟叫,這種夜裡,難免會想到很多很多傷心的事情,他說:「我很孤獨,有幾次在夜裡醒來,淚水打溼了枕頭,我曾經快堅持不下去......」有一次他回到母校演講,同學都以為他會講出什麼豪言壯語,可是他一開口就是這句話,每個人聽了,都默默的流著眼淚。
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做著普通的事情,不是他感動了中國,而是因為,有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使他堅持到現在,是那些好心人給了他力量,是那些好心人感動了他。
為了自己的一個承諾,為了孩子渴望知識的雙眸,為了讓陽光佔據孩子更多的心靈,為了讓愛像氫氣般填滿孩子的身體……
範文二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學春蠶吐絲絲絲不斷,做蠟燭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來,多少人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在她的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中,又有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九州華夏的棟梁之材!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著多少的汗水與淚水,也許老師那絲絲白髮,斑斑皺紋是最好的見證。
不知是哪個花開的時刻,悄悄地,悄悄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就來到了世上,慢慢地,慢慢地到了上學的年齡,便纏著爸爸要去上學。我們永遠忘不了那人生的第一次,是多麼地高興、快樂。原來是老師和藹的微笑,溫和的話語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樣奏出美妙的樂章,讓我們如痴如醉。
就這樣,老師在我們心裡播下了快樂的火種,校園裡時時響著我們清脆、明亮的聲音。那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啊!於是,我們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因老師的愛而起。老師把所有的希冀寄托在我們身上。正是這樣,苦心培育我們的老師在這愛的路上艱難跋涉,教我們如何做人,怎樣處事。當我們感受到知識的魅力時,他們在叮嚀:同學們,別忘了奮進呀;當我們在學習上失敗時,他們在鼓勵:成功是從這裡起步的;當我們悲傷時,他們在安慰:同學們振作起來呀!多少個難忘的日子呀!是您--光榮的人民教師,讓我們學會如何面對困難,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發展。您不僅帶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要學著去感恩別人。這其中的點點滴滴,一個個動人的情景把我們的生活點綴得精彩美麗,也把我們的記憶鞏固得刻骨銘心。
雖然我們只是一輪初升的太陽,我們也要學著釋放溫暖,更要懷著對老師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動,畢竟老師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在這樣的時刻,我代表全體同學,向我們尊敬的老師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