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棒料表面處理的製造方法
2024-03-23 05:40:05 2
圓棒料表面處理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圓棒料表面處理機,包括:箱體、中空軸、連接件、連動軸、磨輪、後齒輪和內齒圈;所述連接件套在中空軸的前端固定,所述連動軸安裝在連接件上,並可在連接件內自轉;所述磨輪固定套接在連動軸的前端;所述後齒輪固定在連動軸的後端;所述箱體上設有與後齒輪相嚙合的內齒圈。本發明所述的圓棒料表面處理機,通過巧妙的設計,只需轉動中空軸就能夠實現磨輪的自轉與公轉,能夠能夠實現圓棒料表面均勻處理。
【專利說明】圓棒料表面處理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表面處理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可對圓棒料表面進行處理的表面處理機。
【背景技術】
[0002]現在工業生產中用到越來越多的圓棒料,採用圓棒料加工成各種各樣的機械零件。圓棒料在運輸過程中會在表面形成氧化層或在表面粘著汙染物,在加工零部件之前要將氧化層磨掉,將表面的汙染物去除,現在採用的機械都採用半自動化方式,磨削時人工控制圓棒料的轉動,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3]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對圓棒料表面進行處理的表面處理機。
[0004]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圓棒料表面處理機包括:箱體、中空軸、連接件、連動軸、磨輪、後齒輪和內齒圈;所述連接件套在中空軸的前端固定,所述連動軸安裝在連接件上,並可在連接件內自轉;所述磨輪固定套接在連動軸的前端;所述後齒輪固定在連動軸的後端;所述箱體上固定與後齒輪相哨合的內齒圈。
[0005]本發明中所述磨輪為:砂輪、圓盤銑刀或毛刷輪;砂輪、圓盤銑刀用於去除圓棒料外表面的氧化層,毛刷輪用於去除圓棒料外表面的粘著的雜物。
[0006]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述的圓棒料表面處理機,通過巧妙的設計,只需轉動中空軸就能夠實現磨輪的自轉與公轉夠能夠實現圓棒料表面均勻處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圖中,I是箱體、2是中空軸、3是連接件、4是連動軸、5是磨輪、6是後齒輪、7是內齒圈、8是圓棒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圓棒料表面處理機,包括:箱體1、中空軸2、連接件3、連動軸4、磨輪5、後齒輪)和內齒圈7 ;所述連接件3安裝在中空軸2的前端固定,所述連動軸4安裝在連接件3上,並可在連接件3內自轉;所述磨輪5固定套接在連動軸4的前端;所述後齒輪6固定在連動軸4的後端;所述箱體I上設有與後齒輪7相哨合的內齒圈。
[0009]本實施例所述圓棒料表面處理機的工作方法如下:工作時,圓棒料8由中空軸2空腔右側連續進入,所述中空軸轉動,帶動連接件跟隨中空軸轉動;連接件帶動連動軸以中空軸為中心進行公轉,進而聯動連動軸前端的磨輪和後端的後齒輪以中軸為中心公轉;後齒輪與箱體上內齒圈的嚙合運動帶動連動軸進行自轉,進而帶動連動軸前端的磨輪自轉,提升磨輪的轉速。本發明中通過中空軸的轉動實現了磨輪的自轉與公轉,滿足不同類型磨輪所需的切削速度,實現對圓棒料的表面處理。
[0010]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圓棒料表面處理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箱體(I)、中空軸(2)、連接件(3)、連動軸(4)、磨輪(5)、後齒輪(6)和內齒圈(7);所述連接件(3)套在中空軸(2)的前端固定,所述連動軸(4)安裝在在連接件(3)上,並可在連接件(3)內自轉;所述磨輪(5)固定套接在連動軸(4)的如端;所述後齒輪(6)固定在連動軸(4)的後端;所述箱體(I)上設有與後齒輪(7)相嚙合的內齒圈(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棒料表面處理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磨輪(5)為:砂輪、圓盤統刀或毛刷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棒料表面處理機的工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所述圓棒料(8 )由中空軸(2 )空腔右側連續進入,中空軸(2 )轉動,帶動連接件(3 )跟隨中軸(3)轉動;連接件(3)帶動連動軸(4)以中軸(2)為中心進行公轉,進而聯動連動軸(4)前端的磨輪(5)和後端的後齒輪(6)以中空軸(2)為中心公轉;後齒輪(6)與箱體(I)上的內齒圈(7 )的嚙合運動帶動連動軸(4)進行自轉,進而帶動連動軸(4)前端的磨輪(5 )自轉。
【文檔編號】B24B27/033GK103481169SQ201310411116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明者】韓樹明 申請人: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