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的製作方法
2024-03-26 12:31:05 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噴水環,具體涉及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
背景技術:
已知的,牡丹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是我國著名的傳統觀賞花卉。主要栽培區域在我國華北、西北、華中、華東及西南部分地區,在以上地區的栽培歷史悠久,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在歷屆國花的推選活動中呼聲最高,有望成為我國國花。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
牡丹,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
而現有的牡丹種植環境無法較好的滿足上述要求,特別是盆栽牡丹,更是無法滿足上述要求,因此,針對盆栽牡丹,開發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就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本發明通過在水環主體的上面設置上水槽,在水環主體的下面設置下水槽,下水槽與上水槽通過通水孔連通,在下水槽的外側設置進水口,在上水槽的內側面設有複數個噴水嘴,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
為實現如上所述的發明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包括水環主體、進水嘴和噴水嘴,所述水環主體為環形結構,在水環主體的上面設有向下凹陷的上水槽,在所述上水槽的上面設有上蓋板,在上水槽的內側面間隔設有複數個貫通至水環主體內緣面的噴水嘴,在水環主體的下面設有向上凹陷的下水槽,在所述下水槽的下面設有下蓋板,在下水槽的外側面設有貫通至水環主體外緣面的進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進水嘴,在上水槽的槽底設有貫通至下水槽槽底的通水孔形成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上蓋板焊接在上水槽的開口端。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下蓋板焊接在下水槽的開口端。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噴水嘴中部的內孔為進口大出口小的錐形結構。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噴水嘴的替換結構為噴水嘴的內緣面設置為通孔,在通孔的內緣面上設有內螺紋,噴水嘴上的內螺紋孔連接低壓霧化噴嘴或可調霧化噴嘴。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進水嘴焊接在水環主體上進水口的端部。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水環主體的外緣面上對稱設有兩個提手。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水環主體的外形為圓形或橢圓形或多角形中的任意一種。
所述的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所述進水嘴的進水端設有過濾網。
採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所述的優越性:
本發明通過在水環主體的上面設置上水槽,在水環主體的下面設置下水槽,下水槽與上水槽通過通水孔連通,在下水槽的外側設置進水口,在上水槽的內側面設有複數個噴水嘴,當水源從進水口進入到下水槽後,待下水槽內充滿水後從通水孔進入上水槽後從噴水嘴中噴出,進而完成對牡丹的澆水,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適合大範圍的推廣和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應用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水環主體;2、上蓋板;3、上水槽;4、下水槽;5、進水嘴;6、下蓋板;7、噴水嘴;8、通水孔;9、上盆體;10、水管;11、下盆體。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發明,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下面的實施例;
結合附圖1~2所述的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包括水環主體1、進水嘴5和噴水嘴7,所述水環主體1為環形結構,在水環主體1的外緣面上對稱設有兩個提手,水環主體1的外形為圓形或橢圓形或多角形中的任意一種,水環主體1的外形具體需根據上盆體9的形狀決定。在水環主體1的上面設有向下凹陷的上水槽3,在所述上水槽3的上面設有上蓋板2,所述上蓋板2焊接在上水槽3的開口端;在上水槽3的內側面間隔設有複數個貫通至水環主體1內緣面的噴水嘴7,所述噴水嘴7中部的內孔為進口大出口小的錐形結構。噴水嘴7的替換結構為噴水嘴7的內緣面設置為通孔,在通孔的內緣面上設有內螺紋,噴水嘴7上的內螺紋孔連接低壓霧化噴嘴或可調霧化噴嘴;其中可調霧化噴嘴是可以微調整的,使用時只要旋轉霧化噴咀,就能實現霧化的濃度,形狀就像是冬天早晨的霧,可以調成細雨狀(如大家說的毛毛雨)。可調霧化噴嘴的水珠顆粒微小,特別適合給花草澆水,特別是牡丹。其中低壓霧化噴嘴的材質採用玻纖增強聚丙烯塑料,其優點為:噴嘴內部有帶過濾網,不宜堵塞,很大程度上延長了噴嘴的使用壽命,其特性為:所有組件精密製造生產,噴出霧滴細微:20~40微米.噴射角度:80~90°,出水量:1.634升/時,系統供水壓力:3~14公斤,每個噴嘴噴霧覆蓋面積3~4平方米,降溫能力5~10℃。
進一步,在水環主體1的下面設有向上凹陷的下水槽4,在所述下水槽4的下面設有下蓋板6,所述下蓋板6焊接在下水槽4的開口端;在下水槽4的外側面設有貫通至水環主體1外緣面的進水口,所述進水口連接進水嘴5,所述進水嘴5焊接在水環主體1上進水口的端部。在進水嘴5的進水端設有過濾雜質的過濾網。在上水槽3的槽底設有貫通至下水槽4槽底的通水孔8,所述通水孔8的設置位置與進水口呈180°設置,這樣設置的好處是為了使下水槽4內灌滿水後再通過通水孔8流入上水槽3內。
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結合附圖3所示,將水環設置在上盆體9的上端面,所述上盆體9設置在下盆體11的上部,水環的進水嘴5連接水管10的出水端,水管10的進水端連接設置在下盆體11底部的潛水泵,當上盆體9內的牡丹需要澆水時,潛水泵啟動,將水通過水管10輸送至水環主體1,進而實現對牡丹的澆水。
本發明不僅適合牡丹的種植,同樣適用於各種花卉的種植。
本發明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
為了公開本發明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選用的實施例,當前認為是適宜的,但是,應了解的是,本發明旨在包括一切屬於本構思和發明範圍內的實施例的所有變化和改進。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用於自動澆水花盆的噴水環,在水環主體(1)的上面設置上水槽(3),在水環主體的下面設置下水槽(4),下水槽與上水槽通過通水孔(8)連通,在下水槽的外側設置進水口,在上水槽的內側面設有複數個噴水嘴(7),當水源從進水口進入到下水槽後,待下水槽內充滿水後從通水孔進入上水槽後從噴水嘴中噴出,進而完成對牡丹的澆水,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特點,適合大範圍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研發人員:董於;賴正武;屈巧格;董凱歌;袁仁站;彭士瑞;翟燦波;陳妙豔;李三成;常佔霞;張二明;王順興;孫關莊;王現峰;謝殊豪;劉躍傑;趙貫超;胡紅濤;劉海濱;袁紅曉;楊健;武建普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汝陽縣林業科學研究所
技術研發日:2017.07.25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