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牛蒡膠囊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3-28 23:09:05 1
本發明屬於蔬菜深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以牛蒡為主要原料添加製備成牛蒡粉膠囊的工藝,特別是一種牛蒡膠囊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
牛蒡又名東洋參,含菊糖、纖維素、蛋白質、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其中胡蘿蔔素含量比胡蘿蔔高150倍,蛋白質他鈣的含量為根莖類之首,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揮髮油、牛蒡酸、多種多酚物質及醛類,並富含纖維素和胺基酸,牛蒡根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胺基酸,且含量較高,尤其是具有特殊藥理作用的胺基酸,有天門冬氨酸、精氨酸等,牛蒡苦素能抑制癌細胞中磷酸果糖基酶的活性,牛蒡甙也有抗癌活性,現代科學研究結果認為,牛蒡含黃酮甙類化合物,對惡性腫瘤具有一定抗性,牛蒡還具有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作用,牛蒡可增強人體內最硬的蛋白質骨膠原提升體內細胞的活力,同時還具有超強的清除血液垃圾的作用,可以防止老化,使肌膚美麗細緻,能消除色斑、黑褐斑,具有美容的功效,牛蒡在體內發生化學反應,可產生三十種以上的物質,其中多量葉酸能防止人體細胞發生不良的變化,防止癌細胞的產生,還能促進體內細胞的增殖,強化和增強白血球,使T細胞以3倍的速度增長,強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牛蒡還能促使體內鈣、磷及維生素D在組合上的平衡,維持人體成長的功效,現在市場上的牛蒡產品因其保健高的優點十分暢銷;將牛蒡製備成營養粉膠囊,不但解決了其在烹調時營養元素的流失,而且還保留了牛蒡的全部營養成分,養生保健並攜帶方便,隨時可以食用的即食保健食品。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以牛蒡為原料,開發製備一種易於人體吸收的營養牛蒡粉膠囊,利用牛蒡的藥食同源食物的屬性,長期食用不僅有養生保健功效,還有增強體 質達到強身健體、美容養顏的功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牛蒡膠囊的製備工藝包括牛蒡處理、牛蒡幹製備、牛蒡粉製備和成品四個步驟:
(1)牛蒡處理:將牛蒡用清水衝洗去掉泥沙等雜質,再剝除外皮,然後切成厚度為3—5mm的薄片,再放入溫度為80—90℃的熱水中燙煮5—6分鐘,撈出後自然冷卻,並瀝乾牛蒡片表面的水分備用;
(2)牛蒡幹製備:將步驟(1)瀝乾水分的牛蒡片,均勻擺放在託盤上後放入烘乾箱內,控制溫度為110~120℃烘烤20~30分鐘至其含水量低於8—10%後,取出自然冷卻至室溫備用;
(3)牛蒡粉製備:將步驟(2)的牛蒡幹放入磨粉機內進行磨粉加工,並控制牛蒡粉的細度為200—300目,製得牛蒡粉;
(4)成品:將牛蒡粉裝入膠囊殼內,再將裝好的膠囊殼放入紫外線消毒設備內照射滅菌8~10分鐘,得嶗山參膠囊成品。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製備工藝簡單,加工成本低,採用純天然原料,產品保健營養價值高,便於隨身攜帶,食用環境友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出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涉及的牛蒡膠囊的製備工藝包括牛蒡處理、牛蒡幹製備、牛蒡粉製備和成品四個步驟:
(1)牛蒡處理:將牛蒡用清水衝洗去掉泥沙等雜質,再剝除外皮,然後切成厚度為3—5mm的薄片,再放入溫度為80—90℃的熱水中燙煮5—6分鐘,撈出後自然冷卻,並瀝乾牛蒡片表面的水分備用;
(2)牛蒡幹製備:將步驟(1)瀝乾水分的牛蒡片,均勻擺放在託盤上後放入烘乾箱內,控制溫度為110~120℃烘烤20~30分鐘至其含水量低於8—10%後,取出自然冷卻至室溫備用;
(3)牛蒡粉製備:將步驟(2)的牛蒡幹放入磨粉機內進行磨粉加工,並控制牛蒡粉的細度為200—300目,製得牛蒡粉;
(4)成品:將牛蒡粉裝入膠囊殼內,再將裝好的膠囊殼放入紫 外線消毒設備內照射滅菌8~10分鐘,得嶗山參膠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