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少年真善美徵文
2024-03-29 01:14:05
第一篇
小時侯,我總是覺得書上常常說的真、善、美似乎離我很遠,每當我問到媽媽什麼叫做真善美時,媽媽總是笑而不答,只是讓我在生活中去慢慢體會。
記得我7歲那年,每天早上,媽媽非要我吃一個雞蛋,而我卻非常討厭吃雞蛋,覺得它難以下咽,但看著媽媽嚴厲的眼神,我終於還是強迫自己把它吃了下去。來到學校,我又迫不得已的去吃媽媽為我準備的蘋果,當我在吃蘋果時,看著小夥伴在長廊上自由自在地玩耍,我真是恨不得把蘋果砸在地上,大聲告訴媽媽:「我並不想吃蘋果!」但一想起媽媽那嚴厲的眼神,卻又不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我發現自己比同齡人的身體都要強壯,腦子也比原來機靈多了,我這才恍然大悟,才懂得了媽媽為什麼非逼著我吃雞蛋和蘋果。
那天,當我再次看到書包裡媽媽為我準備的洗得乾乾淨淨的紅蘋果時,我衝進媽媽的辦公室,哭著說:「以前是我不懂事,但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母親的偉大,母愛的無私,媽媽,我今後一定聽你的,因為我知道你是為我好。」這時,我覺得真善美就是母親逼著兒子吃蘋果和雞蛋。
我漸漸的長大了。九歲時,愛闖禍的我在操場上摔了一跤,把膝蓋摔破了一條口,疼得站也站不起來。恰好我的同學劉松慶路過了,急忙跑過來扶起我,並大聲疾呼:「劉霽樅都受傷了,大家快來幫幫他呀!」其他同學尋聲趕來,把我扶到了學校的醫務室。校醫周老師為我處理傷口時,我看到了同學們頭上大顆大顆的汗滴,鼻子一酸,不爭氣的眼淚就流了下來。多好的朋友啊!我為自己有這樣的好朋友感到幸福。這時,我覺得真善美就是好朋友在我遇到困難時那真摯的關心和幫助。
而今我已是十歲的少年了,我已經學會了用我的眼睛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真善美。那天,天陰沉沉的,很冷,奶奶提醒我上學路上帶把傘。我嘴裡答應著,但心裡卻不怎麼在意,沒有帶傘就大步流星地去上學了。放學後,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站在校門口一家居民房的屋簷下,焦急地盼望著大雨快停,可它卻越下越大,絲毫沒有停地意思。正在這時,房子的主人—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打開門,從我的背後傳來一個親切的聲音:「小弟弟,你家在哪兒?快把這傘拿去,趕緊回家!」說完,就把傘撐在我頭頂上。望著老爺爺漸漸在雨霧中漸漸消散的身影,我心頭暖呼呼的。這時,我又覺得真善美就是陌生老爺爺在下雨天撐起在我頭頂的那把遮風擋魚的傘。
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她是母親無私的愛,同學真摯的愛,陌生老爺爺溫暖的愛和這世界上所有的愛。
第二篇
人生追求自我完善無非就是為了達到真善美的境界,可是大多數人卻說不清所追求的真善美到底是什麼。我想每個人對這三個字都有不同的理解,當然我也有我的獨到見解。
屬於我自己的淺薄看法:真就是真誠待人。「真善美」中的「真」是指要真誠待人,做真實的自己,不吹噓、不浮誇。其實也就是真心和真行,大家都聽說過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劉備和張飛、關羽到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不在,劉備只好失望的回去了,不久,劉備再一次去請諸葛亮,可是諸葛亮外出雲遊去了,過了一些日子,劉備第三次去請諸葛亮,到達時,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見此情景不敢驚動,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劉備待人真誠,心中有志,便答應劉備輔助他建立蜀漢皇朝。劉備的三顧茅廬,使他完成了大業,讓後人看到了他真誠待人的一面。如果我們用真心來對待你身邊的人,我相信他們也會用真心來待你,這樣一來,人世間就不會互相猜疑,互相欺騙。善就是善良。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習相近」說的是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善良就是讓我們要有善心,做利於他人及社會的事,不計報酬、名利,我認為善良是做人不可缺少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