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出軸的鑽孔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4-03-29 10:16: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鑽孔夾具,尤其涉及一種輸出軸的鑽孔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機械產品的發展,各種軸類零件層出不窮,而且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軸類零件加工廣泛採用數控車床、數控內銑床、數控車拉床等先進設備,由於軸類零件容易轉動,加工精度容易出現偏差,而且夾具結構較為複雜,製造成本高。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201420591744.0,申請日為2014.10.14《軋輥軸鑽孔夾具》,該實用新型採用磁力鑽與夾具結合,無需用鑽床即可加工,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工時。但是該實用新型結構較為複雜,操作麻煩,製造成本高,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壓緊牢固且不易鬆動、製造成本低的輸出軸的鑽孔夾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輸出軸的鑽孔夾具,包括底座、三角塊、第一螺母、第一旋鈕螺釘、第二螺母、託臺螺釘、凸輪、壓杆、槓桿條、第三螺母、撐柱螺杆、定位塊、連接座、壓緊塊、第二旋鈕螺釘、調節螺釘、定位柱、第一螺柱、第四螺母和第二螺柱,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的側面固定有三角塊;所述第一旋鈕螺釘擰入第一螺母並穿過三角塊上對應位置處的通孔;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的上方開設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中嵌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上方開設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底部第二矩形槽。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塊的上方連接有壓緊塊,所述壓緊塊的下平面上開設有第三矩形槽,所述第三矩形槽的側面開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三矩形槽的底面中央開設有第一圓孔和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螺紋孔中擰入有調節螺釘。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圓孔中插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上端成型有圖臺,所述圖臺的中心開設有第二圓孔。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座的上半部分嵌入在壓緊塊上的第三矩形槽中。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旋鈕螺釘擰入並穿過第四螺母和壓緊塊上的第一螺紋孔。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塊與壓緊塊之間通過四個第一螺柱連接固定,所述定位塊與壓緊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二螺柱。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塊的上平面上還固定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中擰入有撐柱螺杆。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中擰入有託臺螺釘。
進一步地,所述槓桿條的中部開設有矩形孔,所述槓桿條的一端開設有第四矩形槽,所述第四矩形槽中連接有凸輪,所述凸輪的側面連接有壓杆;所述槓桿條的另一端成型有壓頭。
進一步地,所述撐柱螺杆插入並連接在矩形孔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壓緊牢固且不易鬆動,製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後側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塊的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壓緊塊的結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座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一種輸出軸的鑽孔夾具,包括底座1、三角塊2、第一螺母3、第一旋鈕螺釘4、第二螺母5、託臺螺釘6、凸輪8、壓杆7、槓桿條9、第三螺母10、撐柱螺杆11、定位塊12、連接座13、壓緊塊14、第二旋鈕螺釘15、調節螺釘16、定位柱17、第一螺柱18、第四螺母21和第二螺柱19;底座1的側面固定有三角塊2;第一旋鈕螺釘4擰入第一螺母3並穿過三角塊2上對應位置處的通孔;底座1的上方固定有定位塊12,定位塊12的上方開設有第一矩形槽121,第一矩形槽121中嵌入有連接座13,連接座13的上方開設有V型槽131,V型槽131的底部第二矩形槽132;定位塊12的上方連接有壓緊塊14,壓緊塊14的下平面上開設有第三矩形槽141,第三矩形槽141的側面開設有第一螺紋孔143;第三矩形槽141的底面中央開設有第一圓孔142和第二螺紋孔144;第一圓孔142中插入有定位柱17,定位柱17的上端成型有圖臺171,圖臺171的中心開設有第二圓孔172;第二螺紋孔144中擰入有調節螺釘16;連接座13的上半部分嵌入在壓緊塊14上的第三矩形槽141中;第二旋鈕螺釘15擰入並穿過第四螺母21和壓緊塊14上的第一螺紋孔143;定位塊12與壓緊塊14之間通過四個第一螺柱18連接固定,定位塊12與壓緊塊14之間還設置有第二螺柱19,起到定位的作用;定位塊12的上平面上還固定有第三螺母10,第三螺母10中擰入有撐柱螺杆11;底座1的上平面上固定有第二螺母5,第二螺母5中擰入有託臺螺釘6;槓桿條9的中部開設有矩形孔92,撐柱螺杆11插入並連接在矩形孔92中;槓桿條9的一端開設有第四矩形槽91,第四矩形槽91中連接有凸輪8,使得凸輪8能在第三矩形槽91中旋轉;凸輪8的側面連接有壓杆7;槓桿條9的另一端成型有壓頭93;使用時,將軸件20置於連接座13上的V型槽131中,然後分別轉動第一旋鈕螺釘4、第二旋鈕螺釘15和調節螺釘16,第一螺母3和第四螺母21起到防松的作用,從而將軸件20的前後上下固定住,然後向下壓動壓杆7,從而凸輪8轉動帶動壓杆7的一端向上抬高,撐柱螺杆11作為槓桿條9的支撐點,最後使得壓杆7上的壓頭93向下壓住軸件20的上表面,達到壓緊工件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壓緊牢固且不易鬆動,製造成本低。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