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的製作方法
2024-03-02 12:04:15 1
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包括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所述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之間通過液壓軟管連接,所述液壓軟管包括吸油軟管和出油高壓軟管。所述液壓動力組包括泵組框架,所述泵組框架內安裝有泵站汽油發動機,所述泵站汽油發動機的輸出端安裝有連接法蘭和聯軸器,所述聯軸器上連接有液壓油泵,所述液壓油泵上連接有吸油軟管和出油高壓軟管。所述泵組框架的前側設置有背板和背帶。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輕盈,使用時完全能適應搶險救援工作的機動,靈活、可靠的要求。
【專利說明】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應急搶險工程中,如地震、消防、遇險工程等使用的破拆工具的液壓動力站的體積大、重量重,一般需要車載運輸到現場使用,但由於多數需救援的現場其道路狀況差,甚至無法車輛通行,至使體積大、重量重的救援使用的動力站無法到達現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只需兩個人背負著動力站即可深入到人可涉足的任何場合進行靈活、機動、及時可靠的搶險工作。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包括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所述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之間通過液壓軟管連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液壓軟管包括吸油軟管和出油高壓軟管。
[0006]進一步的,所述液壓動力組包括泵組框架,所述泵組框架內安裝有泵站汽油發動機,所述泵站汽油發動機的輸出端安裝有連接法蘭和聯軸器,所述聯軸器上連接有液壓油泵,所述液壓油泵上連接有吸油軟管和出油高壓軟管。
[0007]進一步的,所述泵組框架的前側設置有背板和背帶。
[0008]進一步的,所述冷卻裝置組包括裝置組框架,所述裝置組框架內的兩側分別安裝有液壓油箱和汽油發動機,所述裝置組框架的後側安裝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上設置有上進油接頭和將冷卻後的回油送回液壓油箱的下回油接頭,所述汽油發動機的輸出端與一風箱內的風輪連接,所述散熱器的散熱窗正對著風箱的出風口布置,所述液壓油箱頂部側邊安裝有控制閥塊,所述控制閥塊上設置有與液壓油泵出油高壓軟管連接的進油接頭和與散熱器上進油接頭連接的回油接頭,所述控制閥塊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通往破拆工具的進油和回油快速接頭,所述液壓油泵吸油軟管的另一端與液壓油箱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裝置組框架的前側設置有背板和背帶。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裝置結構合理、輕盈,只需兩個人背負著動力站即可深入到人可涉足的任何場所進行靈活、機動、及時可靠地搶險工作。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0013]圖中:1-泵組框架,2-泵站汽油發動機,3-連接法蘭和聯軸器,4-液壓油泵,5-背板,6-背帶,7-吸油軟管,8-出油高壓軟管,9-液壓油箱,10-裝置組框架,11-控制閥塊, 12-散熱器,13-汽油發動機,14-進油和回油快速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一種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包括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所述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之間通過液壓軟管連接。
[0015]本實施例中,所述液壓軟管包括吸油軟管7和出油高壓軟管8。
[0016]本實施例中,所述液壓動力組包括泵組框架1,所述泵組框架I內安裝有泵站汽油發動機2,所述泵站汽油發動機2的輸出端安裝有連接法蘭和聯軸器3,所述聯軸器上連接有液壓油泵4,所述液壓油泵4上連接有吸油軟管7和出油高壓軟管8。
[0017]本實施例中,所述泵組框架I的前側設置有背板5和背帶6。
[0018]本實施例中,所述冷卻裝置組包括裝置組框架10,所述裝置組框架10內的兩側分別安裝有液壓油箱9和汽油發動機13,所述裝置組框架10的後側安裝有散熱器12,所述散熱器12上設置有上進油接頭和將冷卻後的回油送回液壓油箱9的下回油接頭,所述汽油發動機13的輸出端與一風箱內的風輪連接,所述散熱器12的散熱窗正對著風箱的出風口布置,所述液壓油箱9頂部側邊安裝有控制閥塊11,所述控制閥塊11上設置有與液壓油泵出油高壓軟管8連接的進油接頭和與散熱器12上進油接頭連接的回油接頭,所述控制閥塊11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通往破拆工具的進油和回油快速接頭14,所述液壓油泵吸油軟管7的另一端與液壓油箱9連接。
[0019]本實施例中,所述裝置組框架10的前側設置有背板5和背帶6。
[0020]在本實用新型中,按照分體式特點先將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用液壓軟管連接起來,分別加滿油箱的機油和汽油,然後啟動泵站汽油發動機2和汽油發動機13,此時液壓油泵4從油箱9中吸進液壓油,形成高壓油經過高壓軟管8輸送到控制閥塊11,通過快速接頭14的出油管輸出給破拆工具,使破拆工具工作,經運轉後的回油經快速接頭14回油管,輸送回控制閥塊11的回油通道流向散熱器12,該回油經過散熱器12冷卻後流回液壓油箱9中,再經吸油軟管7輸送到液壓油泵4的吸油口,完成了液壓油循環工作過程。
[002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合理輕盈,是一種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體積小重量輕,每部分重量不超過23KG,可用肩背負深入到人可涉足的任何場所進行靈活、機動及時可靠地搶險工作。工作結束後,只需拆卸吸油軟管7和出油高壓軟管8,即可將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分離,便於運輸和保存。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其特徵在於:包括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所述液壓動力組和冷卻裝置組之間通過液壓軟管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軟管包括吸油軟管和出油高壓軟管。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動力組包括泵組框架,所述泵組框架內安裝有泵站汽油發動機,所述泵站汽油發動機的輸出端安裝有連接法蘭和聯軸器,所述聯軸器上連接有液壓油泵,所述液壓油泵上連接有吸油軟管和出油聞壓軟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其特徵在於:所述泵組框架的前側設置有背板和背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裝置組包括裝置組框架,所述裝置組框架內的兩側分別安裝有液壓油箱和汽油發動機,所述裝置組框架的後側安裝有散熱器,所述散熱器上設置有上進油接頭和將冷卻後的回油送回液壓油箱的下回油接頭,所述汽油發動機的輸出端與一風箱內的風輪連接,所述散熱器的散熱窗正對著風箱的出風口布置,所述液壓油箱頂部側邊安裝有控制閥塊,所述控制閥塊上設置有與液壓油泵出油高壓軟管連接的進油接頭和與散熱器上進油接頭連接的回油接頭,所述控制閥塊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通往破拆工具的進油和回油快速接頭,所述液壓油泵吸油軟管的另一端與液壓油箱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袖珍型分體背負式液壓動力站,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組框架的前側設置有背板和背帶。
【文檔編號】F15B11/00GK203685722SQ20142002729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7日
【發明者】程權 申請人:福州德格索蘭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