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的製作方法
2024-04-03 10:05:05 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生產裝置,具體是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
背景技術:
玻璃是由二氧化矽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鹼、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時形成連續網絡結構,冷卻過程中粘度逐漸增大並硬化致使其結晶的矽酸鹽類非金屬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物理或者化學的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玻璃生產時需要將原料進行熔融然後流入生產線進行玻璃生產,為此中國專利(授權公告:CN203999310U)公開了一種用於玻璃製造的高溫熔融加熱爐,雖說該機器能對玻璃生產原料進行加熱熔融,但是該裝置加熱時原料順次流下,不能保證原料內較大的顆粒能完全熔融,為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出了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以解決上述背景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中部固定設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為耐高溫材質,第一隔板左右對稱固定連接有單向閥;所述第一隔板上方側壁固定連接有上電加熱裝置,第一隔板下方側壁固定連接有下電加熱裝置,所述上電加熱裝置與下電加熱裝置內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中部固定連接有篩網,所述篩網位於第一隔板上方;殼體下方固定連接有待出料腔,所述待出料腔上方固定連接有出料閥門,待出料腔下方左側開設有第一出料口,待出料腔下方右側開設有第二出料口,所述待出料腔下方固定連接有出料控制裝置,所述出料控制裝置包括第一連杆,第一連杆固定連接在待出料腔底部中央位置,所述第一連杆下端轉動連接有轉輪,所述轉輪左右兩側均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杆,所述第二連杆末端均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杆,第三連杆穿過待出料腔連接有擋料板,左側所述擋料板位於第一出料口上方,右側所述擋料板位於第二出料口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焊接在殼體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隔板位於殼體下方1/3處,所述篩網位於殼體上方1/3處。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上方固定連接有進料漏鬥,所述進料漏鬥上方固定連接有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下方固定連接有支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轉輪上固定連接有轉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熱效率高,同時可以連續不斷進行玻璃生產,此外該裝置可以供兩條玻璃生產線同時生產,值得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中出料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第一隔板、3-單向閥、4-下電加熱裝置、5-第二隔板、6-篩網、7-進料漏鬥、8-蓋板、9-支架、10-待出料腔、11-出料閥門、12-出料控制裝置、13-第一連杆、14-轉輪、15-第二連杆、16-轉動軸、17-第三連杆、18-擋料板、19-轉把、20-第一出料口、21-第二出料口、22-上電加熱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用於玻璃生產製造的熔融爐,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中部固定設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為耐高溫材質,第一隔板2左右對稱固定連接有單向閥3;
所述第一隔板2上方側壁固定連接有上電加熱裝置22,第一隔板2下方側壁固定連接有下電加熱裝置4,所述上電加熱裝置22與下電加熱裝置4內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二隔板5,第二隔板5中部固定連接有篩網6,所述篩網6位於第一隔板2上方;
殼體1下方固定連接有待出料腔10,所述待出料腔10上方固定連接有出料閥門11,待出料腔10下方左側開設有第一出料口20,待出料腔10下方右側開設有第二出料口21,所述待出料腔10下方固定連接有出料控制裝置12,所述出料控制裝置12包括第一連杆13,第一連杆13固定連接在待出料腔10底部中央位置,所述第一連杆13下端轉動連接有轉輪14,所述轉輪14左右兩側均轉動連接有第二連杆15,所述第二連杆15末端均固定連接有轉動軸16,所述轉動軸16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杆17,第三連杆17穿過待出料腔10連接有擋料板18,左側所述擋料板18位於第一出料口20上方,右側所述擋料板18位於第二出料口21上方;
工作時打開蓋板8,將粉碎好的原料通過進料漏鬥7加入篩網6上方,篩網6會對原料進行進一步篩選使得較大的顆粒篩選出來,大部分原料會直接落下去進行熔融,小部分原料在篩網6上方,由於粉碎的原料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下方的原料能更快的熔融,因此當加入原料時,能有效將溫度保持在篩網6下方使得熔融更快,同時第一隔板2下方的溫度會向上散發,可以給原料進行加熱,提高了熱量的利用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較大的顆粒逐漸融化然後滴落進入篩網6下方,單向閥3從上方往下方單側連通,融化好的原料才能通過單向閥3進入第一隔板2下方,打開出料閥門11,當轉把19位於中部時,第一出料口20與第二出料口21均開始出料,可以同時給兩條生產線供給原料,當轉把19位與左側時,第一出料口20出料,第二出料口21封閉,當轉把19位於右側時,第二出料口21出料,第一出料口20封閉,能很好地實現生產線的生產與停產。
所述第一隔板2焊接在殼體上。
所述第一隔板2位於殼體1下方1/3處,所述篩網6位於殼體1上方1/3處。
所述殼體1上方固定連接有進料漏鬥7,所述進料漏鬥7上方固定連接有蓋板8。
所述殼體1下方固定連接有支架9。
所述轉輪14上固定連接有轉把19。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時打開蓋板8,將粉碎好的原料通過進料漏鬥7加入篩網6上方,篩網6會對原料進行進一步篩選使得較大的顆粒篩選出來,大部分原料會直接落下去進行熔融,小部分原料在篩網6上方,由於粉碎的原料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下方的原料能更快的熔融,因此當加入原料時,能有效將溫度保持在篩網6下方使得熔融更快,同時第一隔板2下方的溫度會向上散發,可以給原料進行加熱,提高了熱量的利用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較大的顆粒逐漸融化然後滴落進入篩網6下方,單向閥3從上方往下方單側連通,融化好的原料才能通過單向閥3進入第一隔板2下方,打開出料閥門11,當轉把19位於中部時,第一出料口20與第二出料口21均開始出料,可以同時給兩條生產線供給原料,當轉把19位與左側時,第一出料口20出料,第二出料口21封閉,當轉把19位於右側時,第二出料口21出料,第一出料口20封閉,能很好地實現生產線的生產與停產。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