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的防蟲栽培基質的製作方法
2024-04-04 04:40:05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的防蟲栽培基質。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為蘭科石斛屬植物,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具有生津養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等功效。近年來,隨著鐵皮石斛功效研究的深入,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栽培種植需求也不斷擴大;通過鐵皮石斛組培苗集中馴化後,再移栽到大棚中進行大田種植可提高其種苗的成活率、縮短生長周期,提高單位面積內溫室大棚設施的利用率;但在組培苗馴化栽培過程中,由於環境、氣候等因素造成的蟲害大面積的發生,嚴重影響著鐵皮石斛集約化馴化,因此,對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階段防止蟲害大面積發生的研究迫在眉睫;另外,由於鐵皮石斛集約化馴化比較密集,有機肥的施用幾乎找不到空間,目前鐵皮石斛集約化馴化還主要是以葉面肥的噴施為主,這導致了馴化苗品質不高,抗病性差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防止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階段蟲害的大面積發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於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的防蟲栽培基質,由包含以下組份的原料復配發酵而成:羊糞10-20份、兔糞5~10份、菜籽餅6~8份、蠶沙4~6份、茶皂素10~20份、苦參鹼1~2份、生石灰0.5~1份,松樹皮80~100份。
羊糞、兔糞、蠶沙、菜籽餅經過發酵後是一類很好的有機肥,含氮磷鉀均衡,使用它做肥料,可以增強基質中速效養分和有機質含量,且不易燒苗,與松樹皮混勻發酵後可為鐵皮石斛提供有機營養;茶皂素內含有三萜皂角甙,能有效殺死地老虎、線蟲、蝸牛等害蟲,而且不會造成土壤汙染,有利於環境保護;苦參鹼是一種低毒、低殘留、環保型農藥,主要防治各種松毛蟲、茶毛蟲、菜青蟲等害蟲,具有殺蟲活性、殺菌活性、調節植物生長功能等多種功能:松樹皮為鐵皮石斛栽培基質,這些原料中加入生石灰進行發酵有利於在短時間內栽培基質能發酵充分,使各用於鐵皮石斛種苗的栽培。
優選的,所述防蟲栽培基質由包含以下組份的原料復配發酵而成:羊糞15-20份、兔8~10份、菜籽餅6~8份、蠶沙5~6份、茶皂素15~20份、苦參鹼1~2份、生石灰0.5~1份,松樹皮90~100份。
上述的用於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的防蟲栽培基質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配方量的羊糞、兔糞、菜籽餅、蠶沙、茶皂素份、苦參鹼和生石灰,粉碎,混合,攪拌均勻後添加到80~100份松樹皮中,混合均勻得到基質原料;
(2)將步驟(1)中得到的基質原料加水後,膜密封,堆漚發酵即得。
步驟(1)中,所述羊糞為10-20份、兔糞為5~10份、菜籽餅為6~8份、蠶沙為4~6份、茶皂素為10~20份、苦參鹼為1~2份、生石灰為0.5~1份。
步驟(1)中,所述松樹皮的粒徑為1~1.5cm。
步驟(2)中,所述基質原料和水的質量比為1:0.5~1:2。
步驟(2)中,所述發酵的時間為40~60天。
步驟(2)中,所述發酵的溫度為環境溫度10~25℃。
有益效果:
本發明方法生產的復配栽培基質含有羊糞、兔糞、蠶沙等有機質,可以滿足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栽培所需,栽培後一年之內不需要進行基肥的施用;
本發明中組份裡面添加了生石灰、茶皂素和苦參鹼,栽培中可有效抑制蝸牛、蛞蝓、菜青蟲等蟲害的發生,並能避免上述害蟲在基質中產卵和大規模的爆發。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下述實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實施例所描述的內容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也不會限制權利要求書中所詳細描述的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可防治蟲害發生的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有機栽培基質,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羊糞15份、兔糞8份、菜籽餅6份、蠶沙6份、茶皂素20份、苦參鹼2份、生石灰0.5份,按配比全部粉碎後,混合攪拌均勻;
(2)攪拌均勻後的原料添加到100份松樹皮中,並混合均勻形成基質複合物;
(3)將上述複合物加水後用塑料膜密封堆漚發酵處理,複合物和水的質量比為1:0.5;
(4)堆漚發酵60d後,即可進行鐵皮石斛組培苗的馴化有機栽培基質。
(5)上述的松樹皮規格為1cm左右的顆粒;
實施例2
一種可防治蟲害發生的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有機栽培基質,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羊糞20份、兔糞10份、菜籽餅8份、蠶沙5份、茶皂素15份、苦參鹼1份、生石灰1份,按配比全部粉碎後,混合攪拌均勻;
(2)攪拌均勻後的原料添加到90份松樹皮中,並混合均勻形成基質複合物;
(3)將上述複合物加水後用塑料膜密封堆漚發酵處理,複合物和水的質量比為1:0.5;
(4)堆漚發酵40d後,即可進行鐵皮石斛組培苗的馴化有機栽培基質。
(5)上述的松樹皮規格為1.5cm左右的顆粒。
實施例3
不同栽培基質配方對蝸牛生長的影響
1.試驗材料
實施例1和實施例2所述的栽培基質、同型巴蝸牛、鐵皮石斛組培苗。
2.試驗方法
將實施例1和實施例2所述的栽培基質進行高溫消毒後,鋪設在離地遮蔭大棚內的苗床上。遮蔭大棚採用蔭蔽度為75%的防雨大棚,大棚長35m,寬8m,棚內建寬1.4m,長32m,苗床離地面高0.8m,並用篩網作基質的襯底。基質鋪設的厚度為10cm。對照組的栽培基質為純松樹皮。
將同型巴蝸牛混入上述栽培基質中,接種密度為50頭/100l,設置5個重複,並在基質中種植鐵皮石斛組培苗,種植密度為15cm*15cm,4株/叢。馴化種植後進行日常栽培管理。
每隔30天統計一次殘存蟲量,並統計蟲口減退率=[(處理前活蟲數-處理後活蟲數)/處理前活蟲數]×100%;
3.結果如下見表1,通過試驗發現,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基質組合對蝸牛危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沒有進行任何處理的對照組,蝸牛接種3個月後,其蟲口數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大幅的增加,說明蝸牛在對照組基質中進行了大量繁殖。
表1不同栽培基質對蝸牛危害的影響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的防蟲栽培基質,由包含以下組份的原料復配發酵而成:羊糞10‑20份、兔糞5~10份、菜籽餅6~8份、蠶沙4~6份、茶皂素10~20份、苦參鹼1~2份、生石灰0.5~1份,松樹皮80~100份。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用於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的防蟲栽培基質的製備方法。本發明方法生產的復配栽培基質含有羊糞、兔糞、蠶沙等有機質,可以滿足鐵皮石斛組培苗馴化栽培所需,栽培後一年之內不需要進行基肥的施用;本發明中組份裡面添加了生石灰、茶皂素和苦參鹼,栽培中可有效抑制蝸牛、蛞蝓、菜青蟲等蟲害的發生,並能避免上述害蟲在基質中產卵和大規模的爆發。
技術研發人員:劉中華;遲斐斐;林立紅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山東沃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4.21
技術公布日: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