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4 08:18:0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基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鋼管結合水泥土形成的受力體在建築工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其施工方法一般是先採用插鋼管機械將鋼管插入土體預定深度,然後採用注漿設備向鋼管底部注入一定量的水泥漿,使其在鋼管底部一定範圍形成水泥土擴大體,進而形成具有一定承載能力的鋼管水泥土受力體。當土體強度過高,鋼管插入困難時,需先進行採用鑽孔機引孔以減小土體摩擦阻力,然後用插鋼管機械將鋼管插入土體預定深度,然後採用注漿設備向鋼管底部注入一定量的水泥漿,使其在鋼管底部一定範圍形成水泥土擴大體,進而形成具有一定承載能力的鋼管水泥土受力體。可見常規方法的施工流程較繁瑣,涉及多種施工設備,施工效率低,成本高,承載力能力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施工簡便,流程簡單,涉及施工設備少,成本低;樁體施工長度深,功效快;旋轉底盤和可調中間支撐設計可以滿足平面360度,斜向15°~90°任意角施工,適應範圍廣。
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所述裝置包括飛機頭、桅杆、振動錘、鋼管及預製樁、前支架、輔助支撐、履帶式主機、後支架、配重、主卷揚機、可調中間支撐、駕駛室、角度儀,所述的飛機頭安裝在桅杆頂端,通過主卷揚機與履帶式主機相連,所述的桅杆通過可調中間支撐與履帶式主機相連接,並呈角度布置,所述的振動錘安裝在桅杆上,通過鋼絲繩連接飛機頭頂端的滑輪,鋼絲繩帶動振動錘在桅杆的滑軌上運動,所述的鋼管及預製樁夾持在振動錘上,所述前支架、後支架分別安裝在履帶式主機上前後位置上,所述配重放置在履帶式主機上,起到平衡鑽機的作用。
所述的振動錘夾持鋼管及預製樁的大小在300~1200mm。
所述桅杆上有滑軌,滑軌為圓形鋼棒。
所述飛機頭上有滑輪。
所述桅杆通過可調中間支撐系統與履帶底盤相連接,並呈角度布置,角度為15°~90°。
所述桅杆上安裝有角度儀。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沉樁速度快,是傳統樁機施工速度的2倍,施工效率高,成本低。
2.旋轉底盤和可調中間支撐設計可以滿足平面360度,斜向15°~90°任意角施工,適應範圍廣。
3.振動錘夾持範圍適應300~1200mm各種鋼管、管樁,竹節樁等預製結構樁。
附圖說明
圖1為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示意圖
1飛機頭、2桅杆、3振動錘、4鋼管及預製樁、5前支架、6輔助支撐、7履帶式主機、8後支架、9配重、10主卷揚機、11可調中間支撐、12 駕駛室、13角度儀、14滑軌、15導軌
圖2為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施工斜向鋼管示意圖
16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17基坑圍護結構、18水泥土攪拌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16,所述裝置包括飛機頭1、桅杆2、振動錘3、鋼管及預製樁4、前支架5、輔助支撐6、履帶式主機 7、後支架8、配重9、主卷揚機10、可調中間支撐11、駕駛室12、角度儀 13,所述的飛機頭1安裝在桅杆2頂端,通過主卷揚機10與履帶式主機7 相連,所述的桅杆2通過可調中間支撐11與履帶式主機10相連接,並呈角度布置,所述的振動錘3安裝在桅杆2上,通過鋼絲繩連接飛機頭1頂端的滑輪15,鋼絲繩帶動振動錘在桅杆的滑軌上運動,所述的鋼管及預製樁夾持在振動錘上,所述前支架、後支架分別安裝在履帶式主機上前後位置上,所述配重放置在履帶式主機上,起到平衡鑽機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16的施工方法,其步驟如下:
1)平整施工場地,根據施工圖放出實樣;
2)啟動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16,裝置移至已施工好的基坑圍護結構17區域;
3)高壓旋噴樁機就位,開啟動力裝置,根據實樣斜向施工一根水泥土攪拌樁18;
4)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16就位,根據施工圖紙要求調節桅杆角度,並將輔助支撐6開啟,使其與施工面緊緊接觸,加強裝置平衡性能,使其滿足施工要求;
5)履帶吊車就位,將鋼管及預製樁4吊起放置在裝置桅杆2上,振動錘3調節夾持器將鋼管及預製樁4夾緊;
6)啟動動力組件,振動錘3加壓振動將鋼管及預製樁4按施工要求壓入預設位置;
7)待鋼管及預製樁4下沉到預定深度後,脫開振動錘3與鋼管及預製樁4的連接,振動錘3在主卷揚機系統10鋼絲繩的拉動下,沿桅杆2導軌復位;
8)可調向多功能振動植樁裝置16移至下一組施工,重複步驟3~步驟 7施工下一根鋼管及預製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