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代替醫生做手術的可行性(醫學奇蹟)
2024-04-04 00:52:06 1
如果我們正在和朋友聊天,朋友說著說著提了一句「我明天要去做手術」,對方就會非常為他擔心,哪怕是個十幾分鐘的小手術都會讓人心頭一顫。但是有時候因為病人身體原因,手術是唯一挽救人生命的方式,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人提出來機器人代替人類做手術的想法。
有部分醫院已經實行了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做手術。美國早在十幾年前就讓機器人代替人類做了幾萬次手術。機器人被研發出來以後,就被引入了醫院中,據說,它的視野比人類要清晰很多,就連手術切出的傷口都恢復的很快,連進行手術的時間都比經過二十幾年苦讀的醫學博士短,還降低了手術過後的感染。每個機器人負責的手術也是不一樣的,有的醫生連做幾天手術會累,但機器人不會,機器人的精準度至少能精確到小數點後六位,人類一般才是兩位數。
就算機器人做手機再厲害,它也比不上人類做手術,更不要提取代人類做手術了。比如中國的醫學生,他們背書沒有範圍,都是一本一本的背誦,就像他們的老師所說的,病人不會按照你畫的重點去生病。當一名醫生,會背書還不夠,還需要積累經驗,變成醫生還需要十幾年的敲打,病人突發事件太多了,而機器人只是機器人.
他們的思維模式固定,有時候看見他們比人類厲害是因為背後程式設計師輸入的代碼厲害,跟他們自己沒關係。機器人做手術雖然厲害但是他們只是個輔助,應變能力不強。哪怕是現在已經更新換代的全智能化機器人,不會思考,他就只能是個手術輔助機器。最後,本人認為,醫生是治病救人的英雄,永遠無法替代,哪怕科技在創新都比不上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