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關櫃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07 08:20: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關櫃,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智能開關櫃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物聯網、VR新技術、智慧城市、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配電系統提高智能化與之配套和銜接,更好的適應和融合新技術的電源需求,滿足新技術對配電設備的遠程操控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電源的自動化水平。原有配電系統的缺點:分離元件過多,接線繁瑣,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不能實現後臺監控及計量管理;不能遠程顯控和閉鎖;不能實現遠程維護和客戶提醒;不能融合常規控制(例如定時、液位、溫控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開關櫃結構,包括GPRS 4G模塊、GPRS天線、開關櫃本體、屏蔽盒;所述GPRS天線設置在開關櫃本體的頂端;所述GPRS 4G模塊設置在PLC控制器的上端;所述屏蔽盒內從左至右分別設有開關電源、PLC控制器、電量採集模塊、串口轉GPRS模塊;所述PLC控制器和串口轉GPRS模塊通過通訊鏈路連接;觸控螢幕設置在開關櫃本體的正面;所述觸控螢幕電性連接PLC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櫃內布局簡潔合理;
功能化模塊更加清晰;
總線化連結;
能實現低壓進線開關集中分合閘操作,可遠程無線操控;
主迴路元件採用智能化電器元件;
可實現遠程後臺智能化監控和計量管理;
能實現對高壓進出線開關的分合閘操作,可遠程無線操控;
可實現對高低壓及變壓器的故障報警及分析判斷,能實現遠程技術支持及維護;
可遠程系統閉鎖及解鎖,客戶溫馨提醒;
可手機APP遠程顯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徵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開關櫃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開關櫃的屏蔽盒內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為GPRS4G模塊、2為GPRS天線、3為開關櫃本體、4為屏蔽盒、5為開關電源、6為PLC控制器、7為電量採集模塊、8為串口轉GPRS模塊、9為通訊鏈路、10為觸控螢幕。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考圖1,如圖1所示的一種開關櫃結構,包括GPRS 4G模塊1、GPRS天線2、開關櫃本體3、屏蔽盒4;所述GPRS天線2設置在開關櫃本體3的頂端;所述GPRS 4G模塊1設置在PLC控制器6的上端;所述屏蔽盒4內從左至右分別設有開關電源5、PLC控制器6、電量採集模塊7、串口轉GPRS模塊8;所述PLC控制器6和串口轉GPRS模塊8通過通訊鏈路9連接;觸控螢幕10設置在開關櫃本體3的正面;所述觸控螢幕10電性連接PLC控制器6。
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參數:
通訊鏈路初始響應時間:1~2S;
通訊鏈路正常響應時間:1S;
電量數據刷新時間:1~2S;
非電量數據刷新時間:1~2S;
開關動作時間:1S;
電容補償精度:COSФ±0.01;
電壓補償精度:380V±5V;
電容投切時間:1~2MIN;
無線傳輸初始響應時間:3~5S;
無線傳輸正常響應時間:1S;
計量精度:0.2S
保護精度:10P10
互感器容量:20VA
防火等級;一級
海拔高度:1200米
溫溼度:95%HR
電磁抗幹擾等級:EMC Ⅱ級
噪音:≤25Db
電壓等級:中低壓(≤1KV)
耐受電壓:≤1KV
耐受持續電流:≤4200A
避雷器瞬時放電電流:≤42KA
動作過程:
首次上電開關櫃智能系統初始化,檢查進線饋線開關是否處於斷開開狀態,電容切換開關處於手動位置;進線主開關人機界面操作試驗分合三次後再進行正式操作,電容補償人機界面手動投入檢查電壓升高,功率因數調整到設定範圍後再正式投入(自動運行),饋線開關人機界面分合試驗二次後再正式操作。遠程顯控操作各試驗二次後再正式操作使用;附加自動化控制試驗可靠後方可投入使用;軟體參數可適時調整。
本實用新型的開關櫃:
櫃內布局簡潔合理;
功能化模塊更加清晰;
總線化連結;
能實現低壓進線開關集中分合閘操作,可遠程無線操控;
主迴路元件採用智能化電器元件;
可實現遠程後臺智能化監控和計量管理;
能實現對高壓進出線開關的分合閘操作,可遠程無線操控;
可實現對高低壓及變壓器的故障報警及分析判斷,能實現遠程技術支持及維護;
可遠程系統閉鎖及解鎖,客戶溫馨提醒;
可手機APP遠程顯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