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聊齋之白虎書生

2024-03-27 06:43:05 2

    揚州城郊外有個書生,他不戀宦權官位,只求清歌為伴,秀書為鄰。
    書生名曰李不然,與老母相依為命。他每日踏星而出伴月而回,於此書耕不輟,日子倒也清閒自在。
    近日,總聽聞樹林鬧鬼之事,十分煞人,一時間,傳得沸沸揚揚。李不然家距林子也近,一聽說林子裡不知何時多了具女屍,生性膽怯的他便不再早耕晚歸了。每日他也是等雞鳴之時才敢拉開門栓,走出家門。因為眾人都說雞鳴乃卯日喚陽之聲,鬼魅是聽不得的。如此幾天過去,風聲不再亂刮,鬧鬼之說也隨之停息。
    一日,家中無柴,老母差李不然去林中撿些來。李不然心中仍有餘悸,還念著鬼魅之事。但轉念一想「都說林中往來之人見入不見出的,但這幾天也沒聽聞類似之事啊,這定是哪家小娃淘氣拿大人開心,故意造的謠。也罷。」於是李不然硬著頭皮去了。
    此時已是黃昏,天邊又突生烏雲。李不然不禁打了個冷戰。「這是鬼生之兆嗎?」他啐了一口,「呸!哪有什麼鬼物,我是自己嚇自己罷了。書中聖賢哪有怕鬼的,虧我還飽讀詩書,真是不該。我問心無愧,自然不用怕他們。」李不然還是提起膽子進了林子。
    說也奇怪,往日這片林中枝葉繁茂,一天下來掉落的也不少。如今卻儘是些小枝小葉,如此帶回去,恐怕也是不夠燒的。李不然不知覺地又向深處摸索。「要快些呀,母親惦記著呢。」他想。
    半晌過後,李不然手中仍是些孤枝殘葉,他不禁有些急迫。忽的一陣微風吹過,李不然緊了緊脖領。這刺骨的冷風不似這個時節該有的。不管這些了,李不然只是低身俯首找尋,口中扔念著:「要快些呀!」正找得匆忙,一雙,繡花鞋突現在眼前。
    李不然身子頓了頓,腦袋順勢抬起。只見一名女子站在他身前,她眉似遠山青黛,眼似秋水柔潤,唇似櫻桃初紅,臉若清蓮萼瓣,身著朱粉掛佩裙,頭戴碧玉梨花釵,眉間還惦著靈氣的三點砂。
    李不然也算半個鄉野村夫,哪見過如此嬌人的女子,一時間竟看得出了神。
    「公子……公子?」
    女子被他痴傻的眼神盯得無比羞澀。
    「姑……姑娘」李不然才發覺自己失了態「姑娘,小生多有冒犯,真是對不住了。」李不然做了個揖,算是施禮。
    女子掩嘴輕笑「不打緊,不打緊。」二人開釋。
    「公子,天色以晚為何公子孤身一人在此?」
    李不然如是回答「小生李不然,因家中無柴,母親無以把炊,故差我至此撿些柴枝。」
    女子一臉疑狀「哦?公子難道沒聽說過此處鬧鬼的嗎?死了好多人呢!」她有些故作惶恐。
    可李不然沒看出來,一提鬼,李不然自然害怕,只是旁邊有個貌似仙人的女子,若顯怯態豈不被人笑話。
    「雖說聽聞有鬼,但從未見過也就不怕了。」李不然的話多少有些勉強。
    說著,李不然發覺有些不對勁。
    「對了,姑娘隻身一人在這深山老林中是要做什麼呢?這林中多走獸,姑娘一個女兒家豈不怕生出個鬼物歹人什麼的東西出來?」
    女子又是一陣嬌笑。
    「姑娘笑什麼?」
    「公子是怕奴家是鬼嘍?」
    李不然一本正經,「非也,非也,誰不知道鬼物骯髒不堪入目醜陋無比的,哪有像姑娘這麼如花似玉的呢?」說到這李不然竟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女子仍故作嚴謹。「難道公子沒聽說過鬼物都精通變化之術的嗎?」
    李不然不知所錯啞然「呃,姑娘說笑了。」
    女子又是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公子不必擔心,奴家名叫紅妝,家便安居在此,小女子自小在林中與父兄打耍根本沒什麼鬼物的!」
    李不然這才呼出口氣「原來如此啊。」這時,李不然才忽然想起自己還有事。「姑娘,小生看天色不早了,怕母親惦記,故就此告辭了。」說罷便要離去。
    紅妝叫住了李不然「公子!」
    李不然轉過身「姑娘還有事?」
    「公子前來拾柴,可公子手中卻就這麼稀稀溜溜的幾根,怕是拿回去也用不上啊。」
    李不然這才恍然大悟。「姑娘說的是,今日也不知道怎的如此不走運。」
    紅妝有意留他,他卻不知其意。
    「公子不必擔心,小女子家中正好有些柴草,公子若不嫌棄可是我到家中取些。我家父兄也是愛客之人,公子若肯去他們必定歡喜。」
    李不然考慮再三,便同意了。
    一路上風吹樹影,李不然發現在不遠的暗處有許多綠澄澄的眼睛在發亮,不禁有些害怕。
    「姑娘,怕是有些走獸在周圍要小心吶!」
    女子反倒不怕「公子,這些都是小女子收養的山貓,頗具靈性,林中黑暗,貓兒們正巧可為我們探路。」
    李不然以為自己大驚小怪「是……是嗎?」
    月色正濃,路途頗為遙遠,二人認得突然,話語自然不多。
    忽的又是一陣風,李不然又緊了緊脖領,這風來的蹊蹺,而他卻沒覺得。
    果然,風生從虎,一隻斑斕巨蟲突現在眼前,目似銅鈴聲如驚雷。
    「這……這林中竟然有虎,我……我怎麼不知道。」他雙腿直顫,不直覺地跌倒在地上。紅妝卻略顯怯態。
    猛虎步步緊逼匍匐前行,牙吐寒光,喉嚨低吼,李不然見勢不好順地爬起「姑娘快跑!」
    然而女子只是躲在樹後,無動於衷。面色早沒了怯色,反而有一抹微笑。鬼魅之色盡顯。「虎兒,吃了他!」
    猛虎聽得命令拔地躍起。
    李不然自是不知道紅妝本為鬼魅要害他。還以為巨蟲是向紅妝而去。他飛快衝向她身前「不要傷害姑娘!」巨虎見狀取捨不得,身子一轉撞上了樹,用力過猛昏了過去。
    紅妝幾欲上前卻都被李不然攔住了身。紅妝心頭怒起眼睛泛起寒光。李不然只是雙眼緊閉,眉頭鎖緊,腦袋側向一方「姑娘,你不用怕,大不了就讓它吃了我,你快跑。」
    紅妝驚詫,眼色漸漸溫和,不知道這怯弱的李不然哪來的勇氣。
    許久之後,李不然沒再聽到一絲聲音,他嘗試地睜開雙眼,「巨蟲呢?」而紅妝的目光只是凝在了他的臉上,絲毫沒有在意他的問題。
    「你為何要救我?」
    「姑娘有難,小生豈有不救之理?」
    「你不怕死嗎?」
    李不然被問的一頭霧水,「自然是怕的。」
    「那你為什麼不走?」
    「因為,小生怕的是內心不安,怕有愧與書中聖賢。」
    紅妝一時凝噎,說不出話來。
    李不然則餘驚未消,見巨虎暈伏在一側,仍感到畏懼。不敢直視,急道「姑娘,我們還是早早離開這兒為妙。我看這巨虎似乎還在喘息,怕是沒有死絕,若待其清醒定會亡命反撲,到那時真的就兇多吉少了!」
    紅妝面帶慚愧之色,細聲道:「公子莫怕,這虎兒是小女子所養,現已至此怕是一時半會醒不過來了。」
    李不然一片疑惑「這畜生竟然反面噬主?」
    紅妝猶豫開口「不滿公子,奴家本欲借虎兒加害於你……」
    「啊……」李不然大驚「為什麼?」
    「因為奴家是鬼……」
    李不然說不出話來。
    紅妝深吸一口氣「奴家本是城內王家之女,與鄰家周生自小相識青梅竹馬。年紀稍長後,我倆共誓山盟,終身相守。不想大婚之前他出言反悔,轉而入贅府尹,求名逐利。小女子傷心欲絕,投湖自盡。不想奴家怨氣不消,魂魄飄至林中,成為山中一鬼,自此我對世間男子恨之入骨,於是養了虎兒自為倀鬼,誘殺路經男子,以此洩恨。今遇公子臨危大義,奴家真是深感慚愧。」
    說罷,二人百感交集,「姑娘為情所困實為不該,幸而今已翻然悔悟,這也是最好不過的了。」
    但紅妝依然低沉「公子有所不知,如今小女心結已解,怨氣已散,已然活不長了。現只求公子能夠幫小女到家中捎去信物以示奴家對爹娘的歉意,好讓他們安心。」說著她遞過一個發梳。
    李不然答應了請求與之作別。只是可憐他白走一遭,家中相必還是清鍋冷灶無柴生火。
    回至家中,見老母已然用過晚飯,桌上還擺著未冷卻的飯菜。李不然奇道:「母親何以把炊?」老母也是疑惑「莫不是你燒的飯?」李不然跑到灶房,只見房中超多柴垛積滿,且見底的米缸也變得充盈欲溢。他會心一笑,已然明白。轉向窗外鞠躬作揖「小生多謝姑娘好意,一路走好!」
    三日後,李不然應紅妝之託,去王家傳達信物,說與其中原委,王家欲重禮相謝,李不然拒而不受。
    一日,李不然臨窗寫作,只見一白虎突現院中,他識得這是紅妝養的虎兒。但是李不然仍然畏懼,兩股戰慄不能動,「虎兒……虎兒……你可不能亂來,我與你家主人已經沒有恩怨了……」
    白虎不管李不然的話只是向前又踱了幾步,李不然實著被嚇了一跳,身子不自己地向後挪動。但他在驚嚇中無意見到虎口中銜著一卷錦帛。李不然不再躲避,他見白虎並沒惡意,試著將其取了下來。打開來看,上面寫有字「小女子謝過公子大恩!」
    這竟是紅妝遣來了白虎謝恩。他收起錦帛。此時他已沒有了剛才的恐懼,但是細細想來,反倒覺得這虎兒有些可憐。
    李不然用筆敲敲它的腦袋「紅妝姑娘走了,你也苦遭喪主小生念你孤苦無依,有心收你,你可願意?」
    白虎低首咕噥,似是點頭。李不然大笑「真是妙極,妙極呀!」
    此後,李不然攜母隱居後山,自號白虎書生。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