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化控溫循環水調節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7 10:57:05 1

本發明涉及循環水調節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化控溫循環水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循環水溫直接影響凝汽器真空系統的運行水平,電廠雙曲線自然通風冷卻塔主要是靠人工拆、裝水塔擋風板來調節循環水溫,由於東北地區溫差比較大,尤其白天和夜間溫差相差15攝氏度以上,夜間裝擋風板是非常不安全的,給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由於水溫調整不及時使循環水溫經常處於偏高或偏低的情況下運行,這對真空及機組的經濟性造成很大影響。水塔維護量大,現使用的擋風板需要冬季全部掛上,夏季全部拆除,拆裝一次破損非常嚴重,平時調節循環水溫時也經常拆除、安裝,使得部分擋風板造成損壞,這樣即浪費物料又發生大量的維護費用。現擋風板的拆、裝完全是靠人工來完成,在夜間由於在照明不充足的情況下拆、裝擋風板存在很大的人身安全隱患,尤其在冬季照明不足,穿的衣服較厚時,行動不方便,特別是地面上、梁柱上都結著冰,拆裝擋風板特別危險,為此,我們提出一種自動化控溫循環水調節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動化控溫循環水調節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控溫循環水調節裝置,包括底座、水塔、第一擋風裝置、第二擋風裝置、第一溫度感應裝置、第二溫度感應裝置、控制裝置、風向標、第一風向傳感器和第二風向傳感器,所述底座頂部設置有水塔、第一擋風裝置、第二擋風裝置和風向標,所述水塔頂部設置有風向標,所述第一擋風裝置、第二擋風裝置設置在水塔的四周,所述第一擋風裝置設置在第二擋風裝置的頂部,所述第一溫度感應裝置設置在水塔的內頂部,所述第二溫度感應裝置設置在水塔的內底部,所述第一風向傳感器和第二風向傳感器設置在風向標上,所述控制裝置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一溫度感應裝置與第一擋風裝置相對應,所述第二溫度感應裝置與第二擋風裝置相對應,所述第一風向傳感器與第一擋風裝置相對應,所述第二風向傳感器與第二擋風裝置相對應;所述連接架上設置有檔板和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設置在連接架的內頂部,所述檔板通過連接繩與連接軸連接,所述連接軸上設置有電動裝置;所述第一擋風裝置和第二擋風裝置結構一致,所述第一擋風裝置和第二擋風裝置均為百葉式;所述控制裝置包括主機、保護蓋板、顯示屏、操作按鍵和控制面板,所述主機上設置有顯示屏和操作按鍵,所述控制面板設置在主機內部,所述保護蓋板與主機連接;所述控制面板包括驅動模塊、控制模塊、PLC模塊、溫控模塊、第一溫度感應模塊、第二溫度感應模塊、第一風向感應模塊、第二風向感應模塊、遠程控制模塊和電路模塊。
優選的,所述驅動模塊電性連接控制模塊、PLC模塊、溫控模塊和遠程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電路模塊,所述溫控模塊電性連接第一溫度感應模塊、第二溫度感應模塊、第一風向感應模塊和第二風向感應模塊。
優選的,所述第一溫度感應模塊和第二溫度感應模塊均為高精度溫度傳感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發明結構簡單,實施安裝方便,具有智能自動化控制裝置,能對水塔內部的循環水溫進行時時監測和控制,提高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為了能夠精確控制水塔內部的水溫,本發明採用智能控制裝置與多層式的擋風裝置,在工作人員維護水塔時,有效解決了夜間在照明不足的條件下,拆裝擋風板更加安全,方便,且在水塔內部設置了兩個溫度感應裝置,同時又採用了一個擋風裝置與一個溫度感應裝置的單對單連接;為了在戶外對主機的保護,本發明採用了在主機上設置保護蓋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控制面板原理框圖;
圖中:1、底座;2、水塔;3、第一擋風裝置;4、第二擋風裝置;5、第一溫度感應裝置;6、第二溫度感應裝置;7、控制裝置;8、風向標;9、第一風向傳感器;10、第二風向傳感器;11、連接架;12、檔板;13、連接軸;14、連接繩;15、電動裝置;16、主機;17、保護蓋板;18、顯示屏;19、操作按鍵;20、控制面板;21、驅動模塊;22、控制模塊;23、PLC模塊;24、溫控模塊;25、第一溫度感應模塊;26、第二溫度感應模塊;27、第一風向感應模塊;28、第二風向感應模塊;29、遠程控制模塊;30、電路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控溫循環水調節裝置,包括底座1、水塔2、第一擋風裝置3、第二擋風裝置4、第一溫度感應裝置5、第二溫度感應裝置6、控制裝置7、風向標8、第一風向傳感器9和第二風向傳感器10,底座1頂部設置有水塔2、第一擋風裝置3、第二擋風裝置4和風向標8,水塔2頂部設置有風向標8,第一擋風裝置3、第二擋風裝置4設置在水塔2的四周,第一擋風裝置3設置在第二擋風裝置4的頂部,第一溫度感應裝置5設置在水塔2的內頂部,第二溫度感應裝置6設置在水塔2的內底部,第一風向傳感器9和第二風向傳感器10設置在風向標8上,控制裝置7設置在底座1上,第一溫度感應裝置5與第一擋風裝置3相對應,第二溫度感應裝置6與第二擋風裝置4相對應,第一風向傳感器9與第一擋風裝置3相對應,第二風向傳感器10與第二擋風裝置4相對應。本發明結構簡單,實施安裝方便,具有智能自動化控制裝置,能對水塔內部的循環水溫進行時時監測和控制,提高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
本實施例中,第一擋風裝置3包括連接架11、檔板12、連接軸13、連接繩14和電動裝置15,連接架11上設置有檔板12和連接軸13,連接軸13設置在連接架11的內頂部,檔板12通過連接繩14與連接軸13連接,連接軸13上設置有電動裝置15。第一擋風裝置3和第二擋風裝置4結構一致,第一擋風裝置3和第二擋風裝置4均為百葉式。本發明中,為了能夠精確控制水塔內部的水溫,採用智能控制裝置與多層式的擋風裝置,且在水塔內部設置了兩個溫度感應裝置,同時又採用了一個擋風裝置與一個溫度感應裝置的單對單連接。
另外,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7包括主機16、保護蓋板17、顯示屏18、操作按鍵19和控制面板20,主機16上設置有顯示屏18和操作按鍵19,控制面板20設置在主機16內部,保護蓋板17與主機16連接。為了在戶外對主機的保護。控制面板20包括驅動模塊21、控制模塊22、PLC模塊23、溫控模塊24、第一溫度感應模塊25、第二溫度感應模塊26、第一風向感應模塊27、第二風向感應模塊28、遠程控制模塊29和電路模塊30,驅動模塊21電性連接控制模塊22、PLC模塊23、溫控模塊24和遠程控制模塊29,控制模塊22電性連接電路模塊30,溫控模塊24電性連接第一溫度感應模塊25、第二溫度感應模塊26、第一風向感應模塊27和第二風向感應模塊28;第一溫度感應模塊25和第二溫度感應模塊26均為高精度溫度傳感器。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