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4-06 18:25:05 1
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包括由中軸和數個耙齒構成的翻動耙,主支架,開設於中軸軸心位置的氣管安裝腔,設置在氣管安裝腔內的內氣管,設置在耙齒上的供氣主道和供氣支道,開設於內氣管上的供氣口,設置於中軸端部並套於內氣管上的供氣密封機構,以及安裝於主支架上部並通過外氣管與內氣管外端連接的空氣壓縮機,其中,供氣口朝向豎直下方。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通過內氣管上的供氣口位置和角度的設計,有效避免了供氣從上部位置的耙齒外漏的問題,並能夠保證一直通過下部進行翻耙工作的耙齒對發酵床中微生物菌種墊料供氣,同時通過中軸端部設置的供氣密封機構避免漏氣,為發酵床增氧提供有力保證。
【專利說明】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酵床用電動翻耙機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規模化養禽畜技術的推廣,農戶或企業養殖數量不斷擴大,禽畜糞便對環境的汙染也越來越嚴重。利用微生態複合益生菌+墊料發酵床技術正在試驗和推廣應用。傳統的依賴人工翻耙發酵床墊料的方法,不僅勞動強度大,勞動力成本高,而且禽畜糞便被發酵處理的效果也不夠理想,因此,現有市場上推出有發酵床墊料電動翻耙機技術,中國專利號ZL20120172925.6,但是隨著發酵床和微生物菌種技術和需求的進一步發展,很多用戶發現雖然這種電動翻耙機能夠起到翻鬆墊料的效果,墊料發酵整體並不夠充分,而且發酵效率較低,在禽畜糞便後期用於生產有機肥料的用途方面並不夠理想。由此,本發明人通過對微生物菌種發酵原理的研究發現,良好的有氧環境能夠提高發酵菌種的發酵效率,發明人便從如何為發酵床增加氧氣供給量方面入手尋求解決方案,設計出為電動翻耙機增加供氣系統並將供氣系統有效與翻動耙結合的增氧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包括主要是由中軸和圓周均布於中軸上的數個耙齒構成的翻動耙,用於安裝翻動耙的主支架,還包括開設於中軸軸心位置的氣管安裝腔,設置在氣管安裝腔內與之匹配的內氣管,設置在耙齒上並與氣管安裝腔連通的供氣主道和供氣支道,開設於內氣管上與供氣主道位置匹配的供氣口,設置於中軸端部並套於內氣管上的供氣密封機構,以及安裝於主支架上部並通過外氣管與內氣管外端連接的空氣壓縮機,其中,供氣口朝向豎直下方,且其在內氣管圓周方向的開設角度介於60。?160。之間。
[0006]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耙齒包括與中軸外表面固定的耙齒本體,以及固定於耙齒本體沿轉動方向後側的供氣管,其中,供氣主道為供氣管的內腔,供氣支道為開設於供氣管側壁上的數個通孔。
[0007]為了提高耙齒強度,所述耙齒本體包括相互連接並在前側形成圓角的左翼板和右翼板,以及在左右翼板後側與之均連接的加強筋,其中,供氣管也位於左右翼板後側。
[0008]更具體地,所述供氣密封機構包括依次套於內氣管上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壓塊、壓簧和密封蓋,其中密封壓塊的內側朝裡方向為一斜面,該斜面與中軸端部和內氣管外側共同形成一個斷面呈三角形的腔室,第一密封圈位於該斜面靠近中軸的端部,第二密封圈位於該斜面靠近內氣管的端部,密封蓋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壓塊、壓簧和中軸端部罩於其內並與主支架固定連接,且第一和第二密封圈的斷面均呈與斜面匹配的三角形狀。
[0009]進一步地,所述中軸端部設有用於限定第一密封圈位置的第一限位塊。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內氣管外側設有用於限定第二密封圈位置的第二限位塊。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I)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通過內氣管上的供氣口位置和角度的設計,有效避免了供氣從上部位置的耙齒外漏的問題,並能夠保證一直通過下部進行翻耙工作的耙齒對發酵床中微生物菌種墊料供氣,同時通過中軸端部設置的供氣密封機構避免漏氣,為發酵床增氧提供有力保證,提高發酵效率,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適合推廣應用。
[0013](2)本實用新型供氣支道位於耙齒本體後側,避免了翻耙時被堵塞的問題,還對耙齒結構進行改進,使其前側形成角度,便於減小翻耙阻力,同時通過加強筋和供氣管增強了耙齒的強度。
[0014](3)本實用新型中當上述腔室產生氣壓時,氣體的壓力會推動斷面呈三角形的密封圈沿斜面形成作用壓力,起到增強密封效果的作用。
[0015](4)本實用新型的限位塊能夠進一步輔助其對應的密封圈定位,避免密封圈在設備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偏移而降低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翻動耙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內氣管的橫向局部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耙齒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供氣密封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於下列實施例。
實施例
[0022]如圖1至圖5所示,該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包括主要是由中軸I和圓周均布於中軸上的數個耙齒2構成的翻動耙,用於安裝翻動耙的主支架3,還包括開設於中軸軸心位置的氣管安裝腔4,設置在氣管安裝腔內與之匹配的內氣管6,設置在耙齒上並與氣管安裝腔連通的供氣主道8和供氣支道9,開設於內氣管上與供氣主道位置匹配的供氣口 7,設置於中軸端部並套於內氣管上的供氣密封機構10,以及安裝於主支架上部並通過外氣管12與內氣管外端連接的空氣壓縮機11,其中,供氣口朝向豎直下方,且其在內氣管圓周方向的開設角度介於60°?160°之間。作為優選,所述供氣口的軸向寬度與供氣主道一致,其在內氣管圓周方向的開設角度為100°?150°。
[0023]作為供氣主支道的一種具體設計方式,所述耙齒包括與中軸外表面固定的耙齒本體,以及固定於耙齒本體沿轉動方向後側的供氣管21,其中,供氣主道為供氣管的內腔,供氣支道為開設於供氣管側壁上的數個通孔。其中,每個耙齒上的所述供氣支道在中軸軸向方向有至少I排,每排至少3個。本實施例中,一個截面的耙齒數為5個,每個耙齒上供氣支道為I排6個。
[0024]為了提高耙齒強度,所述耙齒本體包括相互連接並在前側形成圓角的左翼板22和右翼板23,以及在左右翼板後側與之均連接的加強筋24,其中,供氣管也位於左右翼板後側。
[0025]為了有效地解決中軸端部的密封問題,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具體的供氣密封機構結構組成,具體包括依次套於內氣管上的第一密封圈101、第二密封圈102、密封壓塊103、壓簧104和密封蓋105,其中密封壓塊的內側朝裡方向為一斜面,該斜面與中軸端部和內氣管外側共同形成一個斷面呈三角形的腔室108,第一密封圈位於該斜面靠近中軸的端部,第二密封圈位於該斜面靠近內氣管的端部,密封蓋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壓塊、壓簧和中軸端部罩於其內並與主支架固定連接,且第一和第二密封圈的斷面均呈與斜面匹配的三角形狀,以此形成楔形的密封結構。進一步地,所述中軸端部設有用於限定第一密封圈位置的第一限位塊106,所述內氣管外側設有用於限定第二密封圈位置的第二限位塊107。
[0026]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由空氣壓縮機供氣,氣體經外氣管、內氣管、供氣口、供氣主道、供氣支道排出,此時翻動耙的耙齒正在對發酵床內的墊料進行翻耙,供給的氣體便能進入墊料內,促進微生物菌種的有氧發酵。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0028]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值得說明的是,基於上述結構設計的前提下,為解決同樣的技術問題,即使在本實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無實質性的改動或潤色,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的實質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致的,也應當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包括主要是由中軸和圓周均布於中軸上的數個耙齒構成的翻動耙,用於安裝翻動耙的主支架,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開設於中軸軸心位置的氣管安裝腔,設置在氣管安裝腔內與之匹配的內氣管,設置在耙齒上並與氣管安裝腔連通的供氣主道和供氣支道,開設於內氣管上與供氣主道位置匹配的供氣口,設置於中軸端部並套於內氣管上的供氣密封機構,以及安裝於主支架上部並通過外氣管與內氣管外端連接的空氣壓縮機,其中,供氣口朝向豎直下方,且其在內氣管圓周方向的開設角度介於60。?160。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耙齒包括與中軸外表面固定的耙齒本體,以及固定於耙齒本體沿轉動方向後側的供氣管,其中,供氣主道為供氣管的內腔,供氣支道為開設於供氣管側壁上的數個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耙齒本體包括相互連接並在前側形成圓角的左翼板和右翼板,以及在左右翼板後側與之均連接的加強筋,其中,供氣管也位於左右翼板後側。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祀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供氣密封機構包括依次套於內氣管上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壓塊、壓簧和密封蓋,其中密封壓塊的內側朝裡方向為一斜面,該斜面與中軸端部和內氣管外側共同形成一個斷面呈三角形的腔室,第一密封圈位於該斜面靠近中軸的端部,第二密封圈位於該斜面靠近內氣管的端部,密封蓋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壓塊、壓簧和中軸端部罩於其內並與主支架固定連接,且第一和第二密封圈的斷面均呈與斜面匹配的三角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軸端部設有用於限定第一密封圈位置的第一限位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基於發酵床電動翻耙機的增氧供氣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氣管外側設有用於限定第二密封圈位置的第二限位塊。
【文檔編號】C02F11/04GK204039232SQ201420501172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發明者】陶葉 申請人: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