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1-17 23:26: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運輸分類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輸送帶在農業、工礦企業和物流行業中廣泛用於輸送各種固體塊狀或成件物品,輸送帶能連續化、高效率、大傾角運輸,輸送帶操作安全,輸送帶使用簡便,維修容易,運費低廉,並能縮短運輸距離,降低工程造價,節省人力物力。但是現有的輸送帶無法實現多方向運輸,也難以處理不同貨物的分類。
如公開號為:CN202346292U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公開了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物流輸送的轉向輸送裝置,包括支撐架機構,支撐架機構上設有轉向機構,轉向機構上方設有輥道輸送機構,所述轉向機構包括固定在支撐架機構上的轉向汽缸,轉向汽缸的活塞頭和轉臂一端鉸接相連,轉臂另一端與轉動軸固定相連,轉動軸由兩個軸承支撐,兩個軸承分別固定在支撐架機構和下支撐板上,轉動軸頂端固定有機架連接板,機架連接板固定在輥道輸送機構的輥道機架下方,機架連接板下方固定有輥輪支架,輥輪支架上連有輥輪,輥輪由輥輪支撐板支撐,輥輪支撐板固定在支撐架機構上。與弧形動力輥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需要圓錐形動力輥子,其成本低,與90°轉向處設置垂直輸送機相比,本實用新型不易傾翻。
以上所公開的技術方案中均沒有對本申請中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沒有任何的相關技術啟示,有鑑於此,故提出本申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單元、轉向單元。所述轉向單元分別與輸送單元相連;所述的轉向單元包括底板、電機、轉向機構、鏈輪、鏈條;所述轉向機構設置在底板上,所述的電機為鏈條傳動,所述鏈條與鏈輪相配合,所述鏈輪與轉向機構之間聯動。
所述轉向機構包括:轉向輪,所述的鏈輪設置在轉向輪中部,且所述鏈輪與轉向輪之間過盈配合。
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轉向輪通過連接裝置與底板活動連接。
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支撐輪。
所述的鏈條與惰輪相配合。
所述每個轉向單元包括4個轉向機構。
所述每個轉向機構包括3個轉向輪。
所述的輸送單元還包括:RFID天線,所述RFID天線固定連接在所述輸送單元上。
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中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可獲得的技術效果如下:
傳送帶通過轉向單元可以將貨物輸送到不同的方向,實現貨物的分類處理,提高了連續化、高效率分撿運輸,輸送帶操作安全,輸送帶使用簡便,維修容易,運費低廉,並能縮短運輸距離,降低工程造價,節省人力物力。
為適應物流輸送帶的智能化,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該裝置的組合應用可以構成大型貨物分揀系統,用於貨物分揀量龐大的物流系統。同時配合RFID技術可以實現物流數據的實時監測。
本實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單元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單元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立體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側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轉向工況示意圖之一;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轉向工況示意圖之二;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轉向工況示意圖之三;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中轉向機構轉向工況示意圖之四。
圖中標記:1.底板,4.鏈條,6.電機,7.支撐輪,11.第一輸送帶,12.第二輸送帶,13.第三輸送帶,14.第四輸送帶,21.第一轉向機構,22.第二轉向機構,23.第三轉向機構,24.第四轉向機構,31.第一轉向輪,32.第二轉向輪,33.第三轉向輪,51.第一惰輪,52.第二惰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述實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1所示,一種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所述的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單元、轉向單元所述轉向單元分別與輸送單元相連。所述轉向單元分別與第一輸送帶11、第二輸送帶12、第三輸送帶13、第四輸送帶14相連。
在正常工況下,所述的轉向單元可與四個輸送單元相連,根據不同的工況需要,所述的輸送單元可依據現場需要相應的選擇物料輸入或物料輸出兩模式,進一步的如不需某一方向上的物料輸入或輸出,則可相應的將其方位上輸送單元進行關閉。
所述的轉向單元包括底板1、電機6、轉向機構、鏈條4;所述轉向機構設置在底板1上,所述的電機6為鏈條4傳動,所述鏈條4進而為轉向機構傳動。
所述的轉向單元中的底板1上設置有轉向機構,所述轉向機構包括:轉向輪,所述的鏈輪設置在轉向輪中部,且所述鏈輪與轉向輪之間過盈配合。所述鏈輪與鏈條4相配合,鏈條4通過電機6帶動。
當需要轉向工作時,設置在轉向單元上的4組轉向機構會分別工作。
當轉向單元進行貨物轉向時,所述的轉向輪同時進行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通過轉向輪的滾動,轉向輪與物體接觸面之間產生摩擦力,繼而將物體進行水平方向的移動。
當轉向單元進行貨物送出工作時,所述轉向輪共同朝待送出方向同時同速同角度旋轉,臨近送出端的兩個轉向輪和另一端的兩個轉向輪,通過同時同速同角度的旋轉,可將兩個轉向輪之間產生不與送出方向共線的力相抵消,同時將於送出方向共線的力相疊加,最終達到平穩將物品送出之目的。
所述底板1上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轉向輪通過連接裝置與底板1活動連接。
所述的連接裝置可為帶有軸承的支架,也可是其他能夠達到活動連接的裝置。
在所述底板1底部上還設置有支撐輪7,該支撐輪7可為裝置提供有效支撐,可選用的結構為牛眼輪。
所述的轉向機構分別包括第一轉向輪31、第二轉向輪32、第三轉向輪33,每個轉向輪之間設置有間隙,在間隙中設置有第一惰輪51與第二惰輪52,進一步的,鏈條4在與轉向輪之間相配合的同時,還與所述惰輪相配合,所述的惰輪可為鏈條4提供支撐作用,防止鏈條4垂落或局部受力不均所產生鏈條4的提前老化。
所述的轉向單元包括、第一轉向機構21、第二轉向機構22、第三轉向機構23、第四轉向機構24,當轉向單元在為物品轉向或進行輸送時,4個轉向機構可以滿足在4個方向上的轉向或輸送動作。
所述的輸送單元還包括:RFID天線,所述RFID天線固定連接在所述輸送單元上。當貨物經過輸送單元上的RFID裝置時,該裝置可對物品進行識別,進而通過控制系統控制轉向單元,進行轉向輸送,進而通過輸送單元將物品輸送至目標地點,完成物品的分揀輸送工作。
如果需要進行更多分類處理,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單元。例如,一物流公司對19個省份地區的快遞貨物進行快速分類處理,需要9個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組成物流分類系統。
基於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該裝置的組合應用可以構成大型貨物分揀系統,用於貨物分揀量龐大的物流系統。
例如需要對9類貨物進行分類處理,可以採用4個多方向物流輸送裝置單元實現分類功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