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開水器的製作方法
2023-12-10 12:01:0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開水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在飲用水方面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開水器使用安全衛生、節能環保,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現有市面上的開水器均有一個儲水內膽,需要先加熱完成後再使用,需要一定的等待時間,不能連續供水,且未用完的水需要反覆加熱,保溫耗能,存在陰陽水、千滾水,對人的健康不利,即使有即熱式的開水器,也不能確保出來的水是燒開,從而影響飲用健康,另外現有開水器功能單一,只能提供飲用水而提供不了其他要求的衛生用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開水器,解決現有的開水器不完全燒開、不能連續供水、反覆加熱以及保溫耗能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開水器,包括進水管、緩衝器、加熱器、集水器和出水管;
所述進水管包括主管、三通閥、第一進水分管和第二進水分管;
所述主管一端連接自來水管道,另一端連接三通閥,所述三通閥將主管分為第一進水分管和第二進水分管;
所述緩衝器包括水箱、液位控制裝置、U形導管;
所述第一進水分管連接在所述水箱的側部,並在連接處設置液位控制裝置;
所述第二進水分管連接在所述水箱的底部;
所述U形導管一端連接在水箱底部,另一端連接在加熱器的底部;
所述液位控制裝置控制的水箱止水位與加熱器出水口相平,所述加熱器出水口與集水器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進水口的水平面高於集水器底部,所述出水管連接在集水器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開水器體積小巧,通過三通閥及兩種進水方式,使開水器兼具出開水和出熱水的功能,即可以用作開水器,又可以用作熱水器,當用作開水器時,由於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熱量發揮出來,需要一定的時間,經過測試,至少需要5S左右,才能反映出來。不管是增加功率還是減少功率,其增加的熱量或減少的熱量都不是即刻能夠傳熱給水,使得水溫升高或者降低,因此,當水壓波動,引起流量增加或者減少時,通過調節加熱元件的功率來應對流量變化而引起的溫度變化,現有控制技術很難實現;而通過U形導管、水箱與液位控制裝置的組合,控制加熱器中的水位,緩衝外界水壓,使加熱器中的水位始終保持在加熱器出水口處,僅加熱沸騰後的水才能流入集水器,避免了水不完全燒開、反覆加熱以及無法持續供水的問題,集水器的進水口高於集水器底部,防止集水器中匯集的開水倒流至加熱器;當用作熱水器時,僅需通過三通閥改變進水方式,使水箱中的液位控制裝置失效,利用外界水壓使水流入集水器,通過集水器出水使用,可用於日常洗臉、洗手或洗菜等,十分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裝置為浮球連杆裝置;所述浮球連杆裝置包括浮球、連杆和密封圈。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水箱液位與加熱器頂部在同一水平面時,所述浮球產生浮力帶動連杆轉動,從而封住進水管,停止進水,當水箱水位低於加熱器頂部時,所述浮球下沉,帶動連杆轉動,從而打開進水管,開始進水;浮球連杆裝置成本低、可靠,浮球連杆裝置、U形導管與水箱的組合起到進水緩衝的作用,同時平衡水箱和加熱器的水位,使加熱器中的水位始終保持在加熱器出水口處。
進一步的,所述集水器的底部為與水平面成大於3度夾角的平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集水器底部具有一定傾斜角的設計,更有利於開水在集水器中匯集。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器頂部設置液位傳感器和第一溫度傳感器,所述加熱器側邊設置熱斷路器,對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起到保護作用;當液位傳感器監測到加熱器中充滿水時,加熱器可以加熱,當加熱器中未充滿水時,加熱器不允許加熱,液位傳感器有效防止加熱器幹燒現象,有效保護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當第一溫度傳感器監測到加熱器中溫度達到110℃甚至更高時,加熱器停止加熱,第一溫度傳感器有效防止加熱器幹燒,有效保護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當液位傳感器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失效的情況下,為避免加熱器發生幹燒現象,熱斷路器斷開,從而對加熱器進行保護。
進一步的,所述集水器頂部設置有單向管,所述單向管進口端連接在集水器頂部,出口端連接在水箱的頂部,所述單向管進口端設置電磁閥。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集水器頂部設置單向管,當用作開水器使用時,電磁閥開啟,使集水器中的蒸汽通過單向管流入水箱中,起到平衡集水器中壓力的作用,防止集水器中壓力過大而影響出水,也能保證用水安全,集水器中部分蒸汽通過單向管流向水箱,而不是排到外界,保證外界環境的乾爽潔淨;當用作熱水器使用時,熱水充滿集水器,此時電磁閥閉合,防止集水器中的熱水倒流至水箱。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的主管上設置第二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及可控矽組件。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開水器需要出熱水時,三通閥將主管中的水導向第二進水分管,水充滿水箱,水箱失去緩衝水壓的效果,此時當自來水源壓力或電壓波動時,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以及可控矽組件進行控制,保證相對恆溫出水。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開水器不連接供水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開水器連接供水泵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主管;2、三通閥;3、第一進水分管;4、第二進水分管;5、水箱;6、液位控制裝置;7、U形導管;8、加熱器;
9、加熱器出水口;10、集水器;11、單向管;12、第一溫度傳感器;13、液位傳感器;14、第二溫度傳感器;15、可控矽組件;16、流量傳感器;17、三級液位傳感器;18、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並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於:本實用新型採用三通閥控制進水方式,實現出熱水和出開水兩種功能,當需要出開水時,通過水箱和液位控制裝置緩衝外界水壓,通過U形導管控制加熱器中的水位,避免了水不完全燒開、反覆加熱、無法持續供水的問題。
請參照圖1以及圖2,一種開水器,包括進水管、緩衝器、加熱器8、集水器10和出水管;
所述進水管包括主管1、三通閥2、第一進水分管3和第二進水分管4;
所述主管1一端連接自來水管道,另一端連接三通閥2,所述三通閥2將主管1分為第一進水分管3和第二進水分管4;
所述緩衝器包括水箱5、液位控制裝置6、U形導管7;
所述第一進水分管3連接在所述水箱5的側部,並在連接處設置液位控制裝置6;
所述第二進水分管4連接在所述水箱5的底部;
所述U形導管7一端連接在水箱5底部,另一端連接在加熱器8的底部;
所述液位控制裝置6控制的水箱5止水位與加熱器出水口9相平,所述加熱器出水口9與集水器10的進水口連接,所述進水口的水平面高於集水器10底部,所述出水管連接在集水器10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開水器具有出熱水和出開水兩種功能;
當需要開水器出開水時,控制三通閥將進水管的主管中的水導入第一進水分管,從而從側面流入水箱,再由水箱底部的U形導管流入加熱器,當加熱器中水位達到加熱器出水口時,液位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進水分管閉合,停止向水箱中注水,所述加熱器將水加熱至沸騰,沸騰水通過加熱器出水口流入集水器中,由集水器出水使用;由於沸騰水流出加熱器,導致加熱器和水箱中的水位下降,此時液位控制裝置控制第一進水管打開,繼續向水箱中注水,以此反覆;
當需要開水器出熱水時,控制三通閥將進水管的主管中的水導入第二進水分管,從而從底部流入水箱,此時液位控制裝置無法控制水位,水直接充滿水箱,再由U形導管流入加熱器,直接由外部水壓將水壓入集水器,再由集水器出水使用。
從上述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開水器體積小巧,通過三通閥及兩種進水方式,使開水器兼具出開水和出熱水的功能,即可以用作開水器,又可以用作熱水器,當用作開水器時,由於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熱量發揮出來,需要一定的時間,經過測試,至少需要5S左右,才能反映出來。不管是增加功率還是減少功率,其增加的熱量或減少的熱量都不是即刻能夠傳熱給水,使得水溫升高或者降低,因此,當水壓波動,引起流量增加或者減少時,通過調節加熱元件的功率來應對流量變化而引起的溫度變化,現有控制技術很難實現;而通過U形導管、水箱與液位控制裝置的組合,控制加熱器中的水位,緩衝外界水壓,使加熱器中的水位始終保持在加熱器出水口處,僅加熱沸騰後的水才能流入集水器,避免了水不完全燒開、反覆加熱以及無法持續供水的問題,集水器的進水口高於集水器底部,防止集水器中匯集的開水倒流至加熱器;當用作熱水器時,僅需通過三通閥改變進水方式,使水箱中的液位控制裝置失效,利用外界水壓使水流入集水器,通過集水器出水使用,可用於日常洗臉、洗手或洗菜等,十分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液位控制裝置6為浮球連杆裝置;所述浮球連杆裝置包括浮球、連杆和密封圈。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水箱液位與加熱器頂部在同一水平面時,所述浮球產生浮力帶動連杆轉動,從而封住進水管,停止進水,當水箱水位低於加熱器頂部時,所述浮球下沉,帶動連杆轉動,從而打開進水管,開始進水;浮球連杆裝置成本低、可靠,浮球連杆裝置、U形導管與水箱的組合起到進水緩衝的作用,同時平衡水箱和加熱器的水位,使加熱器中的水位始終保持在加熱器出水口處。
進一步的,所述集水器10的底部為與水平面成大於3度夾角的平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集水器底部具有一定傾斜角的設計,更有利於開水在集水器中匯集。
進一步的,所述加熱器頂部設置液位傳感器13和第一溫度傳感器12,所述加熱器側邊設置熱斷路器,對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起到保護作用;當液位傳感器監測到加熱器中充滿水時,加熱器可以加熱,當加熱器中未充滿水時,加熱器不允許加熱,液位傳感器有效防止加熱器幹燒現象,有效保護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當第一溫度傳感器監測到加熱器中溫度達到110℃甚至更高時,加熱器停止加熱,第一溫度傳感器有效防止加熱器幹燒,有效保護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當液位傳感器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失效的情況下,為避免加熱器發生幹燒現象,熱斷路器斷開,從而對加熱器進行保護。
進一步的,所述集水器10頂部設置有單向管11,所述單向管11進口端連接在集水器10頂部,出口端連接在水箱5的頂部,所述單向管11進口端設置電磁閥18。
由上述描述可知,在集水器頂部設置單向管,當用作開水器使用時,電磁閥開啟,使集水器中的蒸汽通過單向管流入水箱中,起到平衡集水器中壓力的作用,防止集水器中壓力過大而影響出水,也能保證用水安全,集水器中部分蒸汽通過單向管流向水箱,而不是排到外界,保證外界環境的乾爽潔淨;當用作熱水器使用時,熱水充滿集水器,此時電磁閥閉合,防止集水器中的熱水倒流至水箱。
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的主管1上設置第二溫度傳感器14、流量傳感器16及可控矽組件15。
由上述描述可知,當開水器需要出熱水時,三通閥將主管中的水導向第二進水分管,水充滿水箱,水箱失去緩衝水壓的效果,此時當自來水源壓力或電壓波動時,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以及可控矽組件進行控制,保證相對恆溫出水。
實施例1
請參照圖1,一種開水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進水管、緩衝器、加熱器8、集水器10和出水管;
所述進水管包括主管1、三通閥2、第一進水分管3和第二進水分管4;
所述主管1一端連接自來水管道,另一端連接三通閥2,所述三通閥2將主管1分為第一進水分管3和第二進水分管4;
所述緩衝器包括水箱5、液位控制裝置6、U形導管7;
所述第一進水分管3連接在所述水箱5的側部,並在連接處設置液位控制裝置6;
所述第二進水分管4連接在所述水箱5的底部;
所述U形導管7一端連接在水箱5底部,另一端連接在加熱器8的底部,所述加熱器8出水管下端連接在加熱器8的頂部,上端連接在集水器10靠近側邊的底部;
所述液位控制裝置6控制的水箱5止水位與加熱器8頂部相平,所述進水管連接在集水器10底部。
所述液位控制裝置6為浮球連杆裝置;所述浮球連杆裝置包括浮球、連杆和密封圈。
所述集水器10的底部為與水平面成30度夾角的平面。
所述加熱器8頂部設置液位傳感器13。
所述加熱器8頂部設置第一溫度傳感器12。
所述加熱器8側邊設置熱斷路器。
所述集水器10頂部設置單向管11,所述單向管11進口端連接在集水器10頂部,出口端連接在水箱5的頂部,所述單向管11進口端設置電磁閥18。
所述進水管的主管1上設置第二溫度傳感器14、流量傳感器16及可控矽組件15。
所述開水器外殼設置壁掛裝置,掛壁式安裝在高於臺面的牆體上,或直接放置在檯面上,直接在集水器出水處取水使用。
實施例2
請參照圖2,一種開水器,其特徵在於:包括進水管、緩衝器、加熱器8、集水器10和出水管;
所述進水管包括主管1、三通閥2、第一進水分管3和第二進水分管4;
所述主管1一端連接自來水管道,另一端連接三通閥2,所述三通閥2將主管1分為第一進水分管3和第二進水分管4;
所述緩衝器包括水箱5、液位控制裝置6、U形導管7;
所述第一進水分管3連接在所述水箱5的側部,並在連接處設置液位控制裝置6;
所述第二進水分管4連接在所述水箱5的底部;
所述U形導管7一端連接在水箱5底部,另一端連接在加熱器8的底部,所述加熱器8出水管下端連接在加熱器8的頂部,上端連接在集水器10靠近側邊的底部;
所述液位控制裝置6控制的水箱5止水位與加熱器8頂部相平,所述出水管連接在集水器10底部。
所述液位控制裝置6為浮球連杆裝置;所述浮球連杆裝置包括浮球、連杆和密封圈。
所述集水器10的底部為與水平面成30度夾角的平面。
所述加熱器8頂部設置液位傳感器13。
所述加熱器8頂部設置第一溫度傳感器12。
所述加熱器8側邊設置熱斷路器。
所述集水器10頂部設置單向管11,所述單向管11進口端連接在集水器10頂部,出口端連接在水箱5的頂部,所述單向管11進口端設置電磁閥18。
所述進水管的主管1上設置第二溫度傳感器14、流量傳感器16及可控矽組件15。
所述開水器安裝在廚房臺盆下方,而用水點在臺盆上,在集水器10出水處設置供水泵,所述供水泵通過金屬絕熱軟管連接檯面上的水龍頭;在集水器10中加裝了一個三級液位傳感器17,分別檢測集水器10內的頂部、中部和底部的水位,當達到集水器10中的低水位時,供水泵開始工作,開水經過金屬絕緣軟管由水龍頭流出,該供水泵可以根據集水器10水位的高低進行調節,當水位是高水位時,供水泵流量變大,當水位是低水位時,供水泵流量變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開水器,其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開水器體積小巧,通過三通閥及兩種進水方式,使開水器兼具出開水和出熱水的功能,即可以用作開水器,又可以用作熱水器,當用作開水器時,由於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熱量發揮出來,需要一定的時間,經過測試,至少需要5S左右,才能反映出來。不管是增加功率還是減少功率,其增加的熱量或減少的熱量都不是即刻能夠傳熱給水,使得水溫升高或者降低,因此,當水壓波動,引起流量增加或者減少時,通過調節加熱元件的功率來應對流量變化而引起的溫度變化,現有控制技術很難實現;而通過U形導管、水箱與液位控制裝置的組合,控制加熱器中的水位,緩衝外界水壓,使加熱器中的水位始終保持在加熱器出水口處,僅加熱沸騰後的水才能流入集水器,避免了水不完全燒開、反覆加熱以及無法持續供水的問題,集水器的進水口高於集水器底部,防止集水器中匯集的開水倒流至加熱器;當用作熱水器時,僅需通過三通閥改變進水方式,使水箱中的液位控制裝置失效,利用外界水壓使水流入集水器,通過集水器出水使用,可用於日常洗臉、洗手或洗菜等,十分方便。
當水箱液位與加熱器頂部在同一水平面時,所述浮球產生浮力帶動連杆轉動,從而封住進水管,停止進水,當水箱水位低於加熱器頂部時,所述浮球下沉,帶動連杆轉動,從而打開進水管,開始進水;浮球連杆裝置成本低、可靠,浮球連杆裝置、U形導管與水箱的組合起到進水緩衝的作用,同時平衡水箱和加熱器的水位,使加熱器中的水位始終保持在加熱器出水口處。
集水器底部具有一定傾斜角的設計,更有利於開水在集水器中匯集。
所述加熱器側邊設置熱斷路器,對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起到保護作用;當液位傳感器監測到加熱器中充滿水時,加熱器可以加熱,當加熱器中未充滿水時,加熱器不允許加熱,液位傳感器有效防止加熱器幹燒現象,有效保護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當第一溫度傳感器監測到加熱器中溫度達到110℃甚至更高時,加熱器停止加熱,第一溫度傳感器有效防止加熱器幹燒,有效保護加熱器中的加熱元件;當液位傳感器與第一溫度傳感器失效的情況下,為避免加熱器發生幹燒現象,熱斷路器斷開,從而對加熱器進行保護。
在集水器頂部設置單向管,當用作開水器使用時,電磁閥開啟,使集水器中的蒸汽通過單向管流入水箱中,起到平衡集水器中壓力的作用,防止集水器中壓力過大而影響出水,也能保證用水安全,集水器中部分蒸汽通過單向管流向水箱,而不是排到外界,保證外界環境的乾爽潔淨;當用作熱水器使用時,熱水充滿集水器,此時電磁閥閉合,防止集水器中的熱水倒流至水箱。
當開水器需要出熱水時,三通閥將主管中的水導向第二進水分管,水充滿水箱,水箱失去緩衝水壓的效果,此時當自來水源壓力或電壓波動時,通過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流量傳感器以及可控矽組件進行控制,保證相對恆溫出水。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