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2024-01-18 18:43:15 1
專利名稱:全自動過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給水淨化處理設備,一種全自動過濾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顯著進步,無論是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在社會生產中。給水的預先淨化處理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種形式的過濾器應運而生。目前國內生產的過濾器,不論是重力式還是壓力式,都是人工控制反衝洗時間,不是提前衝洗造成水源浪費,便是晚點衝洗造成濾料超負荷運行,使出水水質惡化。重力式無閥過濾器反衝洗時進水管照樣進水,同樣浪費水資源,並且衝洗部分結構複雜,故障點多。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傳統過濾器存在的缺點,因此設計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不需專人操作及管理的全自動過濾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兩個相同的筒體對稱放置,中部設有串連管,前方中部設有進水管,進水管在筒體前方呈U字型,其上設有四個電動閥、兩個進水口和排水管,在筒體內部底板上方設有一組支撐管,在支撐管的上方設有布水板,雙層濾料設置在布水板上,在筒體內中部設有封隔板,在封隔板與布水板之間設有一組可使上、下腔連通的連通管,在筒體上方設有出水堰,側壁上設有出水口,頂板上設有頂部檢修口,下部設有排汙口,在筒體的側壁上還分別設有兩個檢修口。在布水板上設有一組均布的排水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動控制反衝洗及其運行,工作過程可靠,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專人操作及管理,用途廣泛,且特別適用北方及高寒地區。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筒體的剖視圖。
圖中1、進水口,2、電動閥,3、檢修口,4、出水口,5、排水管,6、檢修口,7、頂部檢修口,8、串連管,9、筒體,10、底板,11、支撐管,12、布水板,13、排水帽,14、雙層濾料,15、連通管,16、進水管,17、出水堰,18、頂板,19、排汙口,20、封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全自動過濾器,由於本過濾器是一種淨化水質的預處理設備,因此,可以根據工藝安排設置一個筒體或多個筒體串連使用。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兩個筒體(9),兩個筒體(9)通過串連管(8)使其上腔連通,進水管(16)探入筒體(9)內末端裝在封隔板(20)的中間部位,進水管(16)在筒體外的部分呈U字型結構,其上裝有兩隻電動閥(2),與進水管(16)垂直方向設置兩個進水口(1)上也分別設置兩個電動閥(2),排水管(5)連接在進水管(16)上的兩個電動閥(2)的中間。本實用新型工作時,水通過過濾腔過濾後進入下腔,然後經過連通管(15)進入上腔,再經過出水口(4)流出。需要反衝洗時,由控制臺給出信號,此時安裝在進水口(1)上的電動閥關閉,排水電動閥打開,筒體(9)內上腔中的水經連通管(15)進入下腔並經布水板(12)進入過濾腔攜帶著汙垢經進水管(16)和排水電動閥以及排水管(5)排出。本實用新型採用PLC全自動控制,控制模式採用時間控制、差壓控制及手動控制。運行安全可靠。廣泛用於石油、化工、冶金、製藥、食品、輕工等工業企業的生產過程循環冷卻水旁濾處理。
權利要求1.全自動過濾器,主要由筒體、串連管、電動閥等組成,其特徵是兩個相同的筒體對稱放置,中部設有串連管,前方中部設有進水管,進水管在兩筒體前方呈U字型,其上設有四個電動閥、兩個進水口和排水管,在筒體內部底板上方設有一組支撐管,在支撐管的上方設有布水板,雙層濾料設置在布水板上,在筒體內中部設有封隔板,在封隔板與布水板之間設有一組可使上、下腔連通的連通管,在筒體內上方設有出水堰,側壁上設有出水口,頂板上設有頂部檢修口,下部設有排汙口,在筒體的側壁上還分別設有兩個檢修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動過濾器,其特徵是布水板上設有一組均布的排水帽。
專利摘要全自動過濾器,主要由筒體、串連管、電動閥等組成。兩個相同的筒體對稱放置,中部用串連管連通,前方中部設有進水管,在進水管的下部設有四個電動閥、兩個進水口和排水管。在筒體內部底板上依次設有支撐管、布水板、雙層濾料和封隔板,在封隔板與布水板之間設有一組可使上、下腔連通的連通管,筒體上還分別設有頂部檢修口、排汙口、側壁檢修口以及出水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B01D24/02GK2640570SQ0327281
公開日2004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19日
發明者馬偉東 申請人:馬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