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二系旅行車使用感受(你也有必要知道2系旅行車究竟是一輛怎樣的寶馬了)
2023-07-07 14:15:35 4
雖然華晨寶馬2系旅行車只新鮮上市了不到一個月,但在國產之前,寶馬的這款緊湊級旅行車就早已經以進口方式銷售了一年的時間,所以「國產「就像是一位球迷們熟悉的意甲或英超大牌球星,忽然之間轉投到了中超,換了個舞臺而已,陌生肯定是談不上的。
算上3系、5系以及即將換代的X1,2系旅行車是華晨寶馬的第四款產品,而另兩位德系老對手卻早已各自本土化布局了五款產品,捏成了拳頭,因此在「軍備競賽」上,華晨寶馬仍是暫時落後。與MINI一樣,寶馬2系旅行車也是基於寶馬UKL前驅平臺打造的,但與始終一副桀驁不馴、張揚不羈的MINI又有所不同,個性的帽子肯定不是2系旅行車想要的,銷量才是它從心底渴望的結果,畢竟在2016年裡,寶馬能否繼續縮小與奧迪的銷量差距,擺脫奔馳的窮追,全靠它了。
寶馬2系旅行車的前驅方式曾是車迷們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其實誰都清楚無論前驅、後驅還是四驅,以寶馬的工業基礎和技術造詣,想要達到一流絕不是難題。車迷之所以反應強烈,無非還是繞不過心裡的那道檻,畢竟長久以來唯有後驅才能代表寶馬的品牌精髓。但就像寶馬早已乾淨利落的放棄了自然吸氣發動機,全面改投渦輪增壓發動機懷抱一樣,有些變化和趨勢並不是哪個品牌傲嬌一把,當一兩次孤膽英雄就能逆轉的。年輕消費者們需要價格更低的入門級產品,喜歡外形緊湊,但又空間寬敞的產品,而這些需求都繞不開前驅方式。因此在電動車、無人駕駛等炫酷消費時代真正到來之前,也許UKL平臺才是真正開啟寶馬下個百年的鑰匙。
動力是關於寶馬2系旅行車的另一個熱烈話題。2系旅行車搭載了兩款全新B系列發動機,那款2.0T四缸機人們接受起來想必沒什麼難度,畢竟旗艦轎車7系也已「屈尊」裝備上了同款。車迷們的疑惑大多還是拋給了那款1.5T的三缸機,人們擔心的並不僅僅是動力,更多集中在了對三缸機平順性的憂慮上。而寶馬的工程師們對這些疑惑顯然是有更深更遠的答案,100 kW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峰值扭矩不僅能夠為2系旅行車提供恰到好處的動力,而且發動機內部精巧設計的平衡軸也出色解決了三缸機震顫抖動的先天問題。雖然還達不到在發動機上立硬幣的程度,但怠速時車內的靜謐平穩程度已經和四缸機一樣了。
當然,有些話題也不是2系旅行車自己就能夠作答的,譬如寶馬品牌為何要選2系旅行車當作UKL平臺的「頭炮」?只是為了對標奔馳B級填補現有產品序列中的空白?還是寶馬真心看好緊湊級休旅車的未來?可是到目前為止,在全球多數市場上,休旅車們大多只是錦上添花般的存在著,沒有哪個能夠真正擔當起摧城拔寨的銷量英雄。寶馬為什麼不首先推出一款對標奔馳CLA的轎車,手拿把攥的去收穫銷量呢?這些疑問暫且還都沒有答案,也許寶馬自己也沒能徹底跨過心中的那道門檻,真正的「利器」還是固執要用招牌方式去鑄造。
「容納你世界」是此次2系旅行車國產後的slogan,不得不說這個是一個十分有氣勢的口號,畢竟在多數人的頭腦裡世界是能夠想像到的最大範圍。而事實上,2系旅行車在某種程度上的確追平了日系小型車對空間的壓榨。發動機艙內部設計的極為緊湊,以便把更多的空間留給車內。前排座椅的靠背後面也被設計成了一個深凹的造型,為後排乘客的膝部釋放了更多的空間。後排座椅下方設置有滑軌,能夠進行前後13cm的調節,後排靠背也被設計成了可按4:2:4比例放倒的方式,體現了不錯的靈活性。由於採用了防爆輪胎,傳統擱置備胎的地方空了出來,形成了一個大型的儲物格。看得出設計者的確是費勁了心思,想要營造一個小中見大的空間。但2系旅行車與真正的「完美世界」還是有些距離,譬如後排地板中央高高的隆起,不但讓坐滿五人成為了泡影,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舒適性,而在日系小型休旅車上,這種設計基本上是看不見的。
至於工藝細節,國產版2系旅行車和之前的進口版本並沒有明顯區別,作為一款入門級的寶馬,2系旅行車很成功的讓人體會到了高端品牌獨有的質感,例如中控臺上大面積採用了手感出色仿皮材料、運動型座椅不但包裹性極佳,還帶有腿部支撐,車內所有的按鍵不僅視覺上質感不俗,更能提供出色的手感等等。在配置方面華晨寶馬也為2系旅行車的國產做了一些適應性改變,例如將後排座椅椅墊加厚、全系標配了PM2.5空氣過濾裝置和一個尺寸超大的全景天窗,這些都是之前進口版本所不具有的。此外,2系旅行車的用戶們還能選裝譬如抬頭顯示系統、駕駛輔助系統、感應式自動尾門等更高級別的科技配置,不過這些選裝項目的價格也是「豪華」級的,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討論2系旅行車駕駛品質問題時,寶馬的產品培訓師的答案是,「無論何種驅動形式,它首先是一輛寶馬」。這類話述雖然聽上去很像廣告,但在實際駕駛過後,想必你也會贊同這句「廣告語」是有些道理的。
國產2系旅行車的底盤懸架要比之前進口版的調校更「硬」,所以路感極為清晰,甚至壓過路面道路標識時車內也能一個不落的清楚感受到。在抑制側傾方面,2系旅行車的車主們肯定不會有M2車主那樣的「變態」需求,所以在四平八穩的行駛情況下也很難挑出什麼短板。與其他寶馬車型一樣,2系旅行車同樣標配有駕駛模式選項,分為運動、舒適和節能三種模式,不過運動與舒適模式的差別並不顯著,能夠體會到的只是方向盤迴饋力度略微沉重了一些。真正感覺明顯的倒是節能模式,動力變的謙和起來,油門也沒之前那麼敏感,但這份妥協換來的是更多的行駛裡程。
至於寶馬獨有的後驅駕駛樂趣在2系旅行車這裡是否有所缺失的問題,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一來現在負責掌管方方面面的電子輔助系統早就把各種驅動形式的特點磨平了,恨不能「天下大同」,那些真正的後驅們也早就被成功馴化了。二來即使2系旅行車是後驅車型,恐怕也不會有人選擇它去瘋狂,畢竟從外表和功能來看,註定了它是暖男。三來2系旅行車本身也不是一款無趣的車子。
那款型號為B38的三缸發動機的動力很適合2系旅行車這類小車,雖然不是以勢大力沉為特點,但無論是起步還是加速,它表現的都很輕快。6擋自動變速器的齒比分配很適合家用,不一定非要把轉速表逼迫到3500 r/min以上,車子就能有一個很好的動力反饋,而真要深踩油門時,轉速表也會飛速飆升,瞬間給你想要的動力。不過瑕疵也還是有的,按照官方說法,在節能方面新的1.5T動力要比寶馬之前N系列的1.6T發動機有10%以上的提升,但是試駕的這輛218i在行駛了200km之後(其中七成以上為高速路),最終平均油耗是7.0L/100km,結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理想。
如果你問我試駕了2系旅行車之後是否有掏錢購買的衝動?我倒是建議在談錢之前,咱們還是應該先梳理清楚2系旅行車到底是一類什麼車。雖然被冠以了旅行車之名,但2系旅行車顯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旅程車,與寶馬自家的3系旅行版或5系旅行版相比,這個旅行的帽子也戴並非名正言順。當然,2系旅行車也不應該被劃歸到MPV陣營中去,那些7座MPV才是真正毫無稜角的暖男,2系旅行車多少還是保留了一些個性。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這類小車的叫法倒是更加精準,RV(Recreational Vehicle)休旅車很精準的定義了這個處在旅行車和MPV之間的地帶。中國市場上,2系旅行車顯然不是RV車型的鼻祖,往前說豐田逸致、起亞佳樂都是RV車的代表,即將上市的一汽-大眾高爾夫嘉旅也是同類,但毫無疑問,2系旅行車真正的對手還是奔馳B級車。對手不多也是有兩面性的,樂觀去看,好處是這一細分市場今後還大有作為,但如果略微謹慎一些去看,很容易得出小眾車型成為爆款難度更大的結論。至於最終能否點石成金,出奇制勝,就要看寶馬品牌的號召力了。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