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話題作文:自拍的靈魂
2024-11-18 06:32:11 2
良知是我們面對這個社會所需要有的基本素養,我們要溫柔以待這個社會,相信美好的存在。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優美散文,快來欣賞吧。
自拍的靈魂
安東尼是一名年輕的歌手,他的歌聲感動了許多歌迷。每當到一地演出時,現場都會有許多熱情的歌迷前來捧場。激情演唱中,常常引來許多歌迷的大聲尖叫和歡呼聲,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看著火爆的演出現場,安東尼深深地陶醉了,陶醉在這一片掌聲和尖叫聲中,他更加充滿激情地投入到演唱中。安東尼成了許多年輕人的偶像,在他的歌聲中,人們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薰陶。
安東尼除了唱歌,還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玩自拍。隨時隨地,當他看到有趣的情景,他都會馬上掏出手機,給自己來一張自拍。漸漸地,他的手機裡,儲存了上萬張他的自拍照片。他常常翻看那些自拍照片,常常忍俊不禁地會心一笑。玩自拍,給他的生活增添了一種別樣的情趣和快樂。
有一天,安東尼突發奇想,他想將手機裡的那些自拍照片衝洗出來,插在影集裡,讓自己慢慢欣賞。
於是,他將這些自拍照片衝洗出來了。他將那些衝洗出來的照片一張張地插在影集裡,看著這些繽紛異彩的照片,安東尼深深地沉浸在自己自拍的奇思妙想中。
忽然,他仿佛發現了什麼,看著這些自拍照片,他的額頭上冒出了陣陣冷汗,臉發燙,心也狂跳個不停:
這張是在街頭一個殘疾流浪漢身邊的自拍照片。流浪漢沒有雙腿,他坐在一個簡陋的滑輪車裡,臉上落滿了蒼桑和憔悴。安東尼靠在他的身邊,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一隻手還打出大大的「V」;
這張是在一座高架橋上的自拍照片。橋上站在一個人,這個人好像要跳橋自殺。安東尼以這個就要跳橋自殺的人為背景,臉上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
這張是在一家夜總會門口的自拍照片。門口有幾個衣著暴露的女子,安東尼摟著一個妖豔的女子,臉上露出猥瑣的表情;
這張是在剛剛發生車禍現場的自拍照片。一位傷者正倒在地上,扭曲著身子,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安東尼卻蹲在一邊,以那車禍傷者為背景,開懷大笑著……
看著這一張張自拍照片,安東尼感到無地自容,他再也笑不出來了,他仿佛看到自己丑惡的靈魂。
他忽然想到,如果能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照片,大家一定會和他產生相同的看法和內疚。
於是,安東尼開始籌辦一次自己這些自拍照片的攝影展。為了籌辦自己的自拍照片攝影展,他還謝絕了幾家演出公司給出出場費很高的演唱會邀請,一心一意地籌劃自己的攝影展。經過多方運作,他的個人自拍攝影展,終於在德克薩斯州的展覽中心展出了。
人們聽說歌星安東尼要舉辦個人攝影展,都感到非常新奇。為了一睹歌星安東尼的攝影技巧和才華,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觀看他的攝影展。
人們懷著興高採烈的心情來觀看安東尼的攝影展。沒想到,人們從開始的好奇,漸漸地感到震驚。在這一張張照片前,人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平常生活中,大家也喜歡玩自拍。自拍似乎成為一種時尚和流行。安東尼的這些自拍照,自己也曾拍過,甚至比他拍攝的更出格、更大膽。
展廳裡,人頭攢動,但卻悄無聲息,與過去看安東尼演唱會的熱鬧相比,簡直大不相同。人們邊看邊緊鎖眉頭,好像陷入到深深的思考中……
許多人在留言簿上寫道,與其說這些自拍照是安東尼自拍的,還不如說是我們自拍的。從這些自拍照片中,我們仿佛看到自己內心的醜陋和齷齪。自拍是一種個人行為,但是這種個人行為,必須要建立在社會道德的範疇內,任何脫離社會道德的自拍,都是對人性良知的踐踏和褻瀆……
本來為期三天的攝影展,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展出時間一再延長。許多觀眾看了一次又一次,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的觸動和感受。有的還將自己的親朋好友邀請過來觀看。看到這些照片,人們內心裡,似乎受到一種強烈衝擊和震撼,心情難以平靜。
德克薩斯州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休斯敦紀事報》在報導中指出:自拍是現代生活的一種娛樂方式,但是,任何娛樂方式,都不能脫離大眾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要求。如果將這種自我娛樂的自拍,建立在別人的不幸和痛苦上,這種自拍,就是人性的泯滅和墮落。
堅守良知
教育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成為非作惡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麼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個人都要堅守良知。
蘇武牧羊19年,吞氈齧雪、歷盡艱辛,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終成千古佳話。人民警察任長霞盡忠職守,最終為了自己心中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她的名字,將永遠牢牢鐫刻在人們的心中。尾山宏:一位70歲的日本老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時間對日本政府侵華戰爭的罪行進行著不懈的追問。在他身上,人們看到了跨越國家和民族的正義力量,這力量啟示著人們,在捍衛正義的道路上,人們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義響在心中的聲音。
是什麼讓他們頂著如此巨大的壓力,也要孤注一擲呢?只因那胸中的一抹良知。因有良知,李白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因有良知,于謙吶喊「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因有良知,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隨處凡塵,心境卻高,操而能守,質樸情真。陶淵明身處東晉亂世之秋,官場腐敗,民心不穩,作為讀書人的代表陶淵明,卻能處亂世而操守情,由於看不慣官場腐敗,不為五鬥米而折腰,棄官歸田,返璞歸真,恪守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骨氣和氣節,實在是難能可貴。
陶淵明能旁無他物,堅守情操,貴在心態平和,能心遠地自偏。堅守良知,不為富貴所淫,實在是後世學習之楷模。一生貧窮的陶淵明,不願同流合汙,歸隱山田,其精神境界又是何等豁達。目視今日,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超凡脫俗,身居廟堂之高而不思百姓之疾苦,讀萬卷書卻不能為百姓而立言者,又是何其之多!
然而,當今社會,良知缺失,道德敗壞之事亦是屢見不鮮。「範跑跑」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顧學生的生命危險「臨陣脫逃」,這種行為不僅有悖於教師的職業道德,更是一種良知的喪失!不良產家見利忘義,製造假貨坑害消費者。最有名的當屬「三鹿奶粉事件」了,只是因為這些假奶粉,造成了多少人間悲劇!。
郭沫若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而現在,難道我們已經瀕臨「淪亡」了嗎?不!我們要找回那缺失了的良知。堅守良知,就是堅守希望,讓心中常存一分熱情,讓素養多留一分寬容,讓記憶煥發一分快樂,讓歲月留駐一些感嘆!
良知
古人云:「人性本善。」在他們的理念中,所謂「君子」是能夠長久地保持本性的人,所謂「小人」則是輕易地丟失了本性的人。然而,在物慾橫流、利慾薰心的當今社會,或許人類的本性、良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利益向其挑戰,智慧向其挑戰,理性向其挑戰……[「智慧」「理性」應補上引號。]人類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如何創新,如何走向成功,如何創造財富,名言警句充溢於心,以致那片原屬於良知的心田,黯然褪色。[「名言警句」表意不夠清晰。]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一道劃在神州大地上的深刻的痛。24萬逝者,時光不會忘記,生者永銘祭奠。然而,在大地震30周年紀念之際,有人卻把「紀念」變成了「商機」——一家公司弄了座刻名收費的「地震紀念牆」,規定「正面每一姓名1000元,背面800元」。
也許最會經商的猶太人,都會驚嘆這些人發現商機的能力!因為在耶路撒冷哭牆的建設中,他們是不會想到利用刻名收費來賺錢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慈善基金。慈善捐助是掏錢,刻名收費是賺錢,豈不妙哉!
而這個打著絕妙的如意算盤的公司,是赤裸裸地朝著死難者的遺體掘金,對於死難者及其家屬來說,是一個劃在傷口上的傷口。[由「慈善捐助是掏錢」到「是一個劃在傷口上的傷口」這段文字思路混亂,應細作斟酌,加以調換。]不是什麼都可以變成商機的,有違良知的策劃不是智慧,泯滅良知的祭奠不是真心實意。陽光照在牆上,良知應刻在心裡。[「陽光照在牆上……」一語雙關,催人深思,好!]
有人或許會說,在競爭激烈的商業圈裡,多少會欠缺些道德良知的束縛。那麼,在社會其他領域中呢?比如,在傳播人類文明的新聞界,攝影記者們又在怎樣從事他們高尚的新聞工作?
有位中國工程師在阿富汗戰爭中不幸遇難。家屬盡力不讓死者88歲高齡的老母親知悉這個噩耗。聞訊趕來的記者們擠在院子裡,有的從窗簾一角把相機伸進去拍,有的把村長找來,還打算強行砸門。老人很快得知了兒子去世的消息。衝進去的人繼續用相機將老人撕心裂肺而扭曲的表情拍下來……
可見,「良知」這個詞對不少攝影記者來說已過於陌生了。[僅舉一例,就得出「『良知』這個詞對不少攝影記者來說已過於陌生了」,顯得牽強;另外,論證力度也不夠。]一心想拍到具有震撼力、能吸引觀看者眼球的照片,來盡一盡記者之職,這無可厚非,但拍攝隨意唐突,缺乏甚至淪喪敬畏、悲憫之心,只體現出了職業的冷漠。所以,傳播國際要事,傳播先進事跡,千萬別忘了傳播良知。
是啊,商人炒作,記者偷拍,幹部貪汙,醫生收紅包……我們拿什麼來拯救良知?
良知——社會的底線,需要眾人一齊堅守。
良知——造物者賦予人類的財富,切莫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