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孝老敬親的作文
2024-11-07 12:18:10
導語: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晚輩要拖住長輩,要孝順長輩。下面是關於孝順的作文,歡迎參考!
孝老敬親作文【1】
孝,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好孝。失去了孝好比失去了生命的價值。
我個人認為對父母最大的孝就是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少讓父母操心,自己的事自己做,平時在家多為父母幹些家務活。就從我說起吧!自從上了六年級,我也已經懂事了許多。國慶七天長假時,我在家無聊的玩著。這時我便想起媽媽每天接我上下學,做飯給我吃,為我操心這操心那的。我是不是得為她幹些什麼呢?我打開存錢的罐子從裡面拿出了20元,來到賣菜的小店,不懂買什麼,左思右想,買一袋雞蛋和一個白菜。趁媽媽不在,我溜進了廚房。
我找來一個碗,把雞蛋輕輕碰撞,然後一隻手拿著一半雞蛋殼,往兩邊輕輕一拽,雞蛋就打好了。然後是調雞蛋,我用筷子把雞蛋一次又一次的往上調,這樣做大約2分鐘雞蛋就調好了。然後把雞蛋放到進鍋裡,開火就好啦!我又去洗白菜了。把白菜洗好後回來關火,哎呀!雞蛋怎麼糊啦!唉,算了。還是把雞蛋鏟去碗裡吧!我把水倒進鍋裡,把白菜撕成一片一片的,丟進鍋裡。就開始炒菜了,經過我二十分鐘的努力白菜炒好了。我找來一個盤子,把白菜盛了上來。這時媽媽也會來了,她看了笑了笑:「妹子長大了,會為媽媽幹活了。」臉上露出了欣慰。
孝老敬親作文【2】
孝敬父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可是真正能孝敬父母的又有幾人?不是不想孝敬父母,就是整天說沒有機會,沒有時間去孝敬父母,難道這些就能做為藉口嗎?
記得在深圳市展華實驗學校的時候,有這麼一位工作人員:
她叫李傳梅。李傳梅阿姨為了照顧婆婆,不惜自己有多麼勞累,十幾年如一日,她無時不刻,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那又聾,又瞎,又啞的婆婆。由於她的婆婆腿腳不便,於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李傳梅阿姨都要背著她的婆婆。在來到深圳的火車上,她的婆婆將分泌物拉在了褲子上。李傳梅阿姨因不希望婆婆被人笑話,於是連夜將婆婆的褲子脫下來洗了,再為婆婆換上乾淨的,幹的褲子。
李傳梅阿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論我有多苦,有多難,只要婆婆開心,我就開心。」
也許你會說這是假的,是李傳梅阿姨裝給別人看的。那麼,我不得不說,你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要是她真的是裝的的話,那麼李傳梅阿姨就不可能了解她的婆婆,就不可能知道她婆婆的各個動作都表達著什麼樣的意思了。
也許你會問:「難道像李傳梅阿姨那樣才算孝敬父母嗎?」
不,不是的,只要你有那份要好好報答父母,照顧父母,關心父母的心便是孝。但光在心裡有孝還是不夠的,你得在行動上將它表達出來。因為孝敬父母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父母開心,高興,讓父母生活得更好。其實很小很小的一個動作就能傳達孝。如:你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讓父母十分高興,這便是孝;你在父母下班回家時,將拖鞋遞到父母跟前,這便是孝。你在父母忙碌了一天後,為父母端上一杯熱茶,這便是孝;你在家裡時,多幫父母分擔些家務活,這便是孝;哪怕你在父母生日時沒有禮物,只有聲祝福語,這也是孝。
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有那份心意,那麼那件事情的意義也會變得重大。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我們用行動傳達孝的信息,讓我們用行動將中華民族的這種美德傳承下去;同學們,讓我們用行動,為孝撐起一片新的藍天,我們的孝心,絕不能被時代的潮流所衝走;我們的孝心,只能與時俱進,變得更加堅固!
孝老敬親作文【3】
孝是人人都需要做的一件事情,幫爸爸或媽媽幹一件小小的事情,這也算孝。比如,掃地,洗碗,倒垃圾或是拿東西……這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孝了,尊敬父母那是最為應該的事有些人的父母叫他自己洗紅領巾他都不願意洗,懶懶地躺在被窩裡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打著電腦遊戲,就這樣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所謂>就是教育同學們道德實踐上面的問題「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叫,行勿懶。父母應,須靜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一句話的意思是:當你的爸爸和媽媽正在叫你的時候,行動不要太緩慢。在父母喊你的時候,你必須及時出現在你爸爸或媽媽的旁邊。在父母說話的時候,必須認認真真地聽他們講。在你做錯事情父母正在責怪你的時候,你不能在旁邊對父母爭吵。冬天的時候應該為父母暖被子,夏天的時候,父母睡了應該幫父母扇扇子。你的爸爸或者媽媽沒有起床不去打擾他們,在父母還沒有睡覺的時候,應該提醒他們應該早點睡覺,不然會傷了身子。
在我的生活中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記得有一次:一天,媽媽對我說:「我今天來把有窗戶的地方,用抹布擦乾淨!」我問媽媽:「媽媽,你能不能讓我來陪你一起擦窗戶呢?」媽媽點了點頭說:「可以,但是外面的窗戶可由我來擦,你的手很小,抹布會被你擦掉下去的!」我點了點頭。我們先擦了兩遍,然後拿出幾張非常陳舊的報紙把窗戶擦一擦,不一會兒,窗戶就好像一對透明的鏡子,閃閃發亮,差不多在家裡看景物和在外面看景物沒什麼兩樣。
我的感受:每個人必須孝敬自己的爸爸和媽媽,你們必須知道父母是怎樣辛辛苦苦的工作在做家務。我以後一定會找到好工作,把錢來給爸爸和媽媽買他們喜歡的任何一樣東西。
孝老敬親作文【4】
俗話說得好「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父母對我們的生養之恩,豈是我們活三生就能報答的了的呢?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24集的關於孝順的故事,看完之後,不禁讓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的道理。
《24孝》裡有許多關於孝順的故事,如《孝感動天》,《單衣順母》,《賣身葬父》……但唯一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扇枕溫衾》了。
《扇枕溫衾》講的是古代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母親在他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只有他和父親相依為命。黃香非常孝順,每到夏天非常炎熱的時候,他就冒著滿頭大汗幫父親扇扇子,好讓父親能夠安然入睡;到了冬天,天氣非常寒冷,懂事的黃香怕父親怕冷睡不著,便早早的爬上床,把父親睡得蓆子給捂熱,好讓父親能夠睡好覺,黃香的這種行為不正是我們每一個人對父母都應該做的嗎?「百善孝為先」在生活中,我們不應該把父母對我們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喝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應該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他們對我們的養育之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更何況我們人呢?孝,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擁有的品質。
黃香的品質真是讓我和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啊!一想到那次因為我的不懂事,蠻橫,任性而是媽媽傷心了一個下午,我真是後悔萬分啊!在這裡,我真想對媽媽說一句:「媽媽,對不起,請原諒女兒的不懂事,任性吧!」
黃香的行為真是令我們感動啊!「父母雙親恩似海深,生兒育女歷經艱辛」。父母懷胎十月,歷經千辛萬苦,才將我們生下。俗話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學習黃香的這種品質而不是總對父母大呼小叫,記得爸爸以前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如過不常懷一顆感恩之心,不懂得孝順父母,即使他學習在好有什麼用,品德才是一個人的根本。」是啊,如果一個人的品德不好,即使學習再好,那麼對社會還有什麼用呢?「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品質。老子曾經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有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愛護兒童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責任。
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孝順父母吧,其實孝很簡單,為父母到一次水,做一次飯,捶一次背,這都是孝,因為孝心不論大小,不分遠近,他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需要去用心發現它。「孝」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