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移動終端支付寶錢包中的支付技術
2024-11-16 12:33:10
最近,支付寶將手機上的軟體從「支付寶」改名為「支付寶錢包」,以之前的功能為基礎,加上優惠券和聲波支付,其打造「電子錢包」的意圖非常明顯,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我們也可以從這個新軟體中看看其內部有哪些值得玩味的支付技術。
考慮到之前有很多媒體熱炒運營商與銀聯的NFC行動支付,這裡有必要加以區隔的是,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做的行動支付與上述的方案不同。從技術方案來看:NFC方案是公交卡的升級版,是離線的。而支付寶錢包可以看做是淘寶網購的升級版,是在線的。對用戶來說,最大的差別就是:支付寶的行動支付不用花額外的錢,NFC需要。
聲波掃碼轉帳 主推的三大支付方法
聲波支付是指2個支付寶錢包用戶之間,一方打開「我的名片」,另一方打開「付錢」,隨即雙方通過一段聲波完成識別,進而支付。這個產品首發於支付寶錢包,主要針對面對面的支付。
除了聲波支付之外,支付寶還重點推薦了「手機轉帳」和「掃碼」。前者理論上可以給所有人轉帳,收款人只需要有手機收發簡訊即可。而後者即可以掃描對方的二維碼帳號,也可以掃描線下的所有二維碼,如果是支付寶帳號就進行轉帳,如果是網購信息就進行支付。
從技術上來說,聲波支付利用了手機必帶的聽筒和mic。因此任意2臺智能機都能實現。「掃碼」利用了二維碼等方案,也是不依賴於特殊硬體的。「手機轉帳」則略微複雜,更多的功夫在軟體之外。
下沉的支付技術
這3種支付方案被錢包作為核心的功能進行推薦,但錢包中潛藏了更多的支付方案。
其中之一是利用到了LBS、藍牙等的搖搖支付,這一功能作為「手機轉帳」的環節之一而藏的頗深。在使用時,用戶同時搖動手機,可快速找到對方的帳號。這種技術綜合利用了重力感應、LBS地理位置信息以及藍牙等傳感器完成識別。
「條碼支付」是即時生成一個條形碼或二維碼,供條碼槍或手機攝像頭掃描。其中條形碼方案是有望進入到線下收銀系統的方式,但整體而言將被其他方案替代。
「我要付款」提供了一個支付寶用戶之間最基礎的支付方式:輸入對方的支付寶帳號。
「神農」只得嘗「百草」
實際上,支付寶幾乎利用了用戶手機中所有可能利用的傳感器,從攝像頭、屏幕、GPS、重力感應、mic、聽筒、藍牙等,以及二維碼、簡訊等等。據說類似氣壓、Wifi等也在支付寶的視野之內,他幾乎是一個支付技術的超級實驗室。
之所以「神農嘗百草」。一則,業內人士認為無非就是希望避免陷入為了支付而「再造輪子」,進而導致用戶成本劇增的窘境。此外支付寶也認為未來所有的支付都將是Online的,也就是說迄今為止支付寶從事的所有支付都可以歸類為「近場識別,遠程支付」,這與NFC為代表的「近場支付」有著本質差別。
兩者若作對比,在線支付在綜合成本、安全風控以及用戶遷移方面有著諸多優勢,而近場支付若建成,也一樣有著識別效果好等優點。
二則,支付寶提供了這麼多的選擇,加上尚在預研階段的產品,只能說是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百花齊放尚未一錘定音,哪種方案會成功?沒有人知道,必須經過市場與用戶的實際檢驗。這個試錯過程不知道盡頭何處,但也是抄無可抄的行業先行者不得不做的寂寞的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