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教學實錄
2024-11-15 08:09:33
一篇作文是由一個個段落組成的,每一個段落是由一個個句子組成的,每一個句子又是由一個個詞語組成的。因此,寫好作文,就要用好每個詞,寫好每句話和每段話。接下來是小編為您整理的五年級作文課教學實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聽話,找中心句
師:我們都知道,一篇作文是由一個個段落組成的,每一個段落是由一個個句子組成的,每一個句子又是由一個個詞語組成的。因此,寫好作文,就要用好每個詞,寫好每句話和每段話。下面老師念幾段話,大家認真聽,仔細想,每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老師念第一段話)
生:這段話是圍繞「小明是個粗心的孩子」來寫的。
師:(翹起大拇指)你講得真好!
(老師念第二段話)
(生緊張,在老師啟迪下,第5次才說完整:「這段話是圍繞『河馬的嘴比一般動物的嘴都大』來寫的。」)
師:(提高聲音,高興地)真了不起!(走上前)我可以跟你握手嗎?(跟這位學生握了手)你一共錯了4次,第5次才正確,同學們都沒有這種學習經歷。學習就是要這樣,錯了沒有關係。
(師又說了第三段話,學生很快答出。)
二、指導仔細觀察
師:(出示一個大橘子,放在學生容易看見的位置)這是一個橘子。(板書:這個橘子真可愛)誰來讀呢?(一生讀)
師:讀得一般,誰再試一下?(又一生讀,「這個」拖調了。)
師:不是念「這——個」,應該念「這個」,語速要快些。你讀。(學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大家一起讀。(學生齊讀)
師(板書:啊!)在前面加一個「啊」,誰能讀好?(學生讀得不錯)
師:啊,這個橘子真可愛!怎麼個「可愛」,要用事實說話,要表達形象,要把話寫具體。怎樣寫具體?要——(板書:觀察)。觀察,指的是以看為主,對事物進行調查。觀察要——(板書:仔細)。如果要寫這個橘子,你們可以從哪幾個方面來觀察?
(學生說了顏色、形狀、大小,教師板書。)
師:小朋友真聰明!還有嗎?(見學生不舉手,老師走過去,拿起橘子,作了一個「掂」的動作。)
生:(脫口而出)重量。
師:(板書:重量)好!再近一點呢?(老師把橘子送到鼻子前,作出嗅的動作。)
生:(搶答)味道。
師:(反問)是味道嗎,鼻子能知道它的味道嗎?
生:(恍然大悟)香味。
師:(板書:香味)再仔細觀察(特意展示了橘子帶葉的柄)。
生:這個橘子上有葉子。
師:一般橘子都沒有,這是這隻橘子的個性(板書:特徵)。現在剝開橘皮,你就看到——(生:橘瓤)一嘗就知道——(生:味道)
師:這樣觀察就仔細了,如果把觀察到的內容寫下來,也就具體了(板書:寫得具體)。
三、指導寫具體
師:光寫具體還不夠,文章還要生動,怎麼寫才生動呢?那就要展開想像(板書:想像),想像要合理(板書:合理)。把你想像到的寫進去,文章不就具體、生動了?
(老師手拿橘子,引導學生邊看邊展開想像。)
師:顏色——
生:黃中帶綠。
生:黃中透綠。
師:「透」用得好,這說明綠色是慢慢顯現的,很淡。形狀——
生:圓溜溜的。
生:像一個小南瓜。
師:大小呢?
生;有我的拳頭那麼大。
師:請你掂一掂,它大約有多重?
生:(用手掂了掂大約有二三兩。)
師:(把橘子送到一個學生鼻子前)你聞聞。
生:清香。(師又送到另一個學生面前)
生:一股淡淡的清香。
師:對,不是刺鼻的香,再看特徵,橘子上有葉子,像什麼?
生:像頂著一個小小的帽子。
師:再想開去,它一定是——
生:它一定是剛摘下來,一定很新鮮,一定很好吃。
師(剝開橘皮,請了一名學生)你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片橘瓤?(學生數了,共有12瓤。)
師:它看著像什麼呢?
生: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生:好像12個胖娃娃圍在一起說悄悄話。
師:(讓兩位學生摘下兩瓤)你們嘗一嘗,什麼味道?
生1:甜滋滋的。
生2:甜中帶點酸。
四、學生寫段,教師評價
師:我們以「啊這個橘子真可愛啊。」開頭寫一段話。(具體講了寫的格式要求。學生練筆。)
(學生練筆後交流)
生:啊!這個橘子真可愛。
師:你讀出了感受,我聽了,也覺得這個橘子真可愛。
生:它黃中透綠,扁扁的,像個小南瓜。
師:寫得形象。這麼一想像,文章就生動了。
生:又像節日裡掛著的燈籠。你看!你看!
師:好!這兒為什麼要兩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達出驚喜的感覺,小孩子就喜歡這樣說話。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聞一聞,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師:「聞」「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聞」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間缺了一個字。你再讀,讀好了,語氣出來了,這個字也就出來了。
生:(一連讀了好幾遍,直到讀進去仿佛為清香所陶醉時,「啊」字脫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聞,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剝開橘皮,我一數,一共有12瓤,它們多像12個胖娃娃圍在一起說悄悄話。
師:加上「著」和「呢」,再讀一下。
生:它們多像12個胖娃娃圍在一起說著悄悄話呢。我摘下一瓤,放在嘴裡。
師:「放」是把東西放在桌子上、陽臺上等,嘴是一個腔囊,應該說「放進」。
生:我摘一瓤,放進嘴裡,咬了一口,甜滋滋的,還有點酸溜溜的感覺。
師:是感覺?
生:還帶有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呢。
師:這位小朋友寫「吃」用了12個字,三個動作:「摘下一瓤,放進嘴裡,咬上一口。」寫得細膩,文句通順,好!
(第二個學生交流,老師評講,再下課。)
[五年級作文課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