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
2024-11-22 20:03:11
第一篇:和粽子度過的端午節
x月x日是端午節,一大早起來,媽媽就開始包粽子,看著一盆白白的糯米在媽媽的手中變戲法似的成了一個個菱角分明的「綠色精靈」,我也忍不住想試一試,可是媽媽說什麼也不讓,我也不敢違抗「上級」的命令,只能回到房間裡,從門縫偷偷地往外看。
媽媽首先把粽葉捲成空心的三角形,在往裡面放進糯米,放到一半的時候,把一粒蜜棗放進去,然後再蓋上一些糯米,最後,把頂上的粽葉摺疊下來,再用線捆上,就大功告成了。這時我高興地發現媽媽站起身走出去了,我連忙跑出來,拿起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來。先卷一個空心三角形,再往裡邊兒裝糯米……,原來動起手來遠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一會兒,糯米放多了包不攏;一會兒,糯米少了看上去像個癟嘴老太太;一會兒,捆得太鬆散開了;一會兒,捆得太緊又把粽葉勒破了。忙碌了半天總算包出了一個「其貌不揚」的白粽子。我正看著自己的「大作」發笑,媽媽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冒」了出來,我不知所措地低下頭,假裝欣賞媽媽包的粽子,媽媽笑逐顏開地說:「別裝了,我都在後面看見了!」。
我摸摸自己的頭用央求地語氣說:「媽媽,您就教教我吧!」,媽媽居然答應了,我興奮得不得了。經過我不懈地努力,圓鼓鼓的可愛的粽子,終於在我手中誕生了,它們一個個像打勝了仗的將軍一樣昂首挺胸。
晚飯的時候,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那滋味別提有多美了。
第二篇:家鄉的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開心極了,因為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啦!吃過早飯,就見奶奶在客廳整理那一大堆的粽葉,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餘的邊葉······忙得有條不紊。我湊過去,這時媽媽已把洗淨糯米端來,只見奶奶先拿來粽葉然後把它折成喇叭狀,把米放進去,又在中間放一粒我最愛吃的紅棗,再把粽葉左繞右繞的,最後拿一根線沿著對角紮起來。嗬!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問奶奶:「為什麼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粽子呢?誰第一個包粽子的?」奶奶一邊包粽子,一邊說:「這裡有關於粽子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聽這個故事嗎?」
我連忙央求奶奶,說:「想聽!奶奶你給我講講吧!」奶奶說:「傳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原來個忠臣是楚國的大夫,他受到的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抱著大石頭跳入了汨羅江裡以死來抗爭。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後才醒悟過來,於是就讓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但是屈原已經跳江有兩三個鐘頭了,怎麼撈得到呢?而且水裡又有許多蛟龍。當地的農民怕屈原的肉體在水裡會被蛟龍吃掉,於是便把飯糰、雞蛋等東西投到江裡。後來人們就努力的修改,就變成現在的粽子。」
我看著籮筐裡一個個粽子,似乎看到愛國的屈原抱起石頭正往汨羅江跳······
第三篇:有意義的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裡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裡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