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魯迅作文300字(優秀)
2024-11-12 12:08:11
【篇一】母親的書桌上終年擺著一尊鑲嵌著魯迅像的瓷盤。聽母親說,文化大革命「焚書坑儒」,可是沒燒魯迅的書,書店裡除了毛澤東選集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魯迅全集赫然擺在那裡。
魯迅,一個神聖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處的神話人物一樣,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威懾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不敢雙眼直視他。他是作為一個不可言說的奇蹟存在的。
在那個風雲變幻,災難深重的年代,為了拯救陰霾籠罩的舊中國,魯迅先生沉思著、探索著,「眾人皆醉我獨醒」,做出了堅定的選擇,用筆來代替手術刀,摘除中國人封閉頭顱裡思想的毒瘤。有人說魯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過硬,可沒有人敢說他的思想精神神不過硬。那精神到今天還閃爍著鋒利的光芒。
說到魯迅精神,這個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筆為投槍和匕首,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痛打落水狗,毫小妥協地向一切黑暗勢力挑戰,「一個都小寬恕!」,「橫眉冷對於大指,俯首甘為孺了牛」,「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貴的品格,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與之相聯的形象便是孤憤、激昂、單槍匹馬。前面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明槍,身後是飛蝗一般放不完的冷箭,簡言之,魯迅的一生是戰士的一生。
魯迅先生古文古詩寫得極好,可他並不尊唐崇漢,他給中國文學的大河開闢了一個新的支流。他不會因為舊物的羈絆而停止探求新事物的步伐。新文藝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他都站在最前面。他獨自在黑暗中摸索著,常常「碰壁」,碰扁了鼻子。他無時無刻不在探求著、實踐著。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最簡單的文字、感情、思想,容納在一兩千字裡,像一塊玲壠的瘦石,但永遠新鮮,永遠清晰,永遠軟中透硬,永遠厲害而不粗鄙,有著一顆手榴彈的力量。
魯迅先生是相信進化論的。他有一顆純潔的心,關愛著青年們,有時甚至是溺愛。他相信新一代的青年必定是新中國的棟梁,必定有出息,就用自己的手把他們一個個託起來,唯恐自己的光芒遮住了他們。
中國人民虔誠地崇拜著魯迅。因為他是在國人需要精神支柱的時候挺身而出,頂天立地地站在華夏大地上的。魯迅先生的精神,至少讓三代中國人靈魂受到洗禮。魯迅先生的精神,滲透了中國的每一寸士地。他偉大,他堅強。
魯迅精神並沒有隨著時問的推移被人們淡忘,它已經播散到每個中華兒女的心裡,激勵著我們直血現實,勇於反省自我,不斷前行。
【篇二】今天我們在導遊小姐的帶領下興高採烈進入了魯迅街,魯迅街分別有魯迅祖居,魯迅故裡和魯迅紀念館。
首先,我們參觀了魯迅故裡,魯迅故裡是魯迅讀書的地方,房屋高大,三幢直進古典磚木建築,具有深厚的古鄉古色帶有中國特色的古代風格。
當你走進大門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客廳,客廳中央有接待客人的一張八仙桌,高椅四條,靠兩邊各有茶几和高椅。再往裡走便看見魯迅三兄弟讀書學習的「三味書屋」,裡面有七八張桌椅。魯迅六至十七歲在這三味書屋度過,魯迅小時候讀書很用功,他在恩師壽鏡吾的影響下對封建社會仇視,使魯迅後來投身於革命事業。作文
接著,我們參觀了百草園,其實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相離不到50米,百草園中其實並不大,面積只有三百來平方米,是魯迅家種菜的地方。
然後,參觀了廚房,魯迅也就是在這裡才認識了少年潤土,並且成為了終生朋友。作文
最後,我們參觀了魯迅祖居,實際上魯迅祖居是姓周,魯迅也不是姓魯,姓周叫樹人,祖居就是魯迅的長輩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魯迅祖上也算是一個官府人家。由於魯迅的祖父為官,得罪了朝庭被關進了天牢,後來為了救人,被迫賣去了部分房產,救出了祖父。從此魯迅家便成了沒落的封建家庭,可是魯迅並沒有受到家庭的影響,卻投靠了革命事業。魯迅的家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書香門弟,從他房屋結構便可以看出有學堂、書房、接客室、藏書室的四合院,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魯迅家是一個大戶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