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完美作文800字
2024-11-11 11:38:11
人生不也是這樣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嗎?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讓我們進步,小編收集談完美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談完美
古有蘇軾抱月而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人生,因不完美而有所追求,有追求,必然得奮鬥。奮鬥又得靠努力,拼搏,繼而才可獲得成功。古有俗語: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也有: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是實現了世界上不完美之人,不完美之事。但世界並沒有失去它璀璨的光芒,它依舊美麗,依舊值得我們珍惜。
圓因缺了一角,便拼命的去追尋。因為缺陷,所以才更努力。在追尋的過程中獲得了意外的喜悅,最後終於找到了那缺失的一角卻又主動放棄,寧願「殘缺不全」,但它卻擁有比完整更珍貴的東西。
正如卡耐基所說:「上帝給誰的都不會太多。每個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只是咬的位置不同罷了。」 古聖賢人孔子也曾說過:「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與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沒有完美無缺的聖人。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從一名杭州的老師到現在的網絡大亨,他的創業過程也有著無數的辛酸和眼淚。當初創業的艱難,受人歧視,遭人白眼,被人拒絕的那些傷和痛,時間沒有撫平心中那曾經受過傷的心。他沒有顯赫的家世,一切均是白手起家。但現在說他是中國網站的CEO一點也不為過。我想問:「不完美的人生怎麼了?它依舊可以成就未來幸福生活!」
每個成功認識的背後都一段抹不去的血淚史,但我們卻不能忽視他們的成功,猶如我們不能忽視自己一樣。
新東方總裁俞敏洪,曾多次參加高考,對於數學考12分的他,這依舊是他心裡「不可說」的秘密。進入北大依舊是最後一名,但他創辦的新東方教育機構卻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成功。面對曾經的遺憾,他現在的人生不是更耀眼麼?
現在他們都已是成功人士,面對曾經那一丁點兒的不完美並沒有過分的追尋,而是抬頭向前走,繼續走完人生的未來。
黃西曾在小撒主持的《開講啦》欄目上演講,演講的主題便是《不完美的人上怎麼了?》他說,作為人生,那就沒有彩排,每一天,每一分都在現場直播,不要留戀過去的遺憾,如果你在為錯過了流星而流淚,那麼你也就會錯過太陽了。
我沒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未來少留下遺憾,錯過精彩!
第二篇:談完美
世界是不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各式各樣的缺點,可就是這樣不完美的世界才會令人發出從心底的讚美,才會誕生出一群不完美的我們,所以人各有不同,所以才會繽紛多彩。
假設真的有完美的世界,那麼完美的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呢?有花草?不花草太脆弱了,有高山?不,高山阻礙了視野、隔斷了道路。這種世界根本無法想像,世間的萬物啊,正是有了種種的缺憾,所以才會有改進的機會,所以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才會擁有無盡的可能,和無限的潛力。
《西遊記》第九十九回《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中有這樣一段:三藏無已,遂收拾經卷。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經沾住了幾卷,遂將經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經不全,曬經石上猶有字跡。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是啊,天地不全,如今我們的不完美難道不是應證了行者的那句「應不全之奧妙」嗎?
所以說殘缺也是一種美,就像那斷臂維納斯。
斷臂維納斯(又稱米洛的維納斯。)相傳,這具維納斯原本有手,但作者因覺得有手的維納斯不如無手的美,就將她的雙臂去掉了。事實上,這具維納斯從一出土就沒有雙臂,很多人試著幫她裝上雙臂,但卻發現有臂的維納斯反而不如無臂美,就沒有給她安上雙臂。可就是這樣一個殘缺的雕像,給予了人們無限想像的空間與無限的創作靈感。
世界因不完美才會讓我們殘生發自內心的感嘆,完美的東西不會存在,完美的世界根本無法想像。因為正是這種不完美,所以世間萬物才各有不同,所以才會千差萬別,所以才會繽紛多彩。
第三篇:談完美
中國人講究「十全十美」,喜歡圓的事物,認為這樣才會吉利,才會帶來好運。這本無可厚非,但是真的一切都圓圓滿滿才會好嗎?我想並非如此。就拿斷臂的維納斯來說,千百年來,人們被她的美所折服,也曾有無數的方案為她裝一隻新臂,可是每次裝臂後人們都覺得不如她不裝臂的時候美,因此,直到現在,維納斯仍然只有一隻手臂。維納斯的殘缺之美徵服著世界,也正是這種不完美才將藝術上升到另一個高度,才造就了另一種完美。
袁隆平,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不斷探索解決了13億人民的溫飽問題。他本可以就此安度晚年,可是他並沒有,而是繼續活躍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探索,不斷研發著新一代的,產量更高的雜交水稻。曾經有記者採訪他時問,為什麼還要繼續活躍在自己的崗位,操勞了這麼久難道沒有想過休息一下嗎?他回答,現在我國的糧食問題還比較嚴峻,他發明的雜交水稻已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他需要發明新的產量更高的水稻來解決糧食問題。正是這種不完美或者說是挑戰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崗位,繼續為人民大眾服務。而知識的探求也是無窮無盡,只有不斷嘗試,敢於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才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
谷歌公司總裁李開復在北京大學演講時也說過:「谷歌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世界三大搜索公司之一,很主要的一點是我們總是能夠發現工作中的不完美並加以改正。」世界上沒有任何公司是能夠依靠不犯錯誤或者說絕對完美成功的,當一個公司認為它沒有問題絕對完美時,這就成了最大的問題。因此,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沒有問題有時也可能成為最大的問題,它會使我們停滯不前,不思進取;相反,工作中或生活中的一點不完美,不僅不會阻止我們前進的腳步,反而會激勵我們不斷前進,不斷思考和探索生活的真諦。這是成功者一個必備的因素——不完美到完美。
人生不也是這樣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嗎?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讓我們進步,正是因為不完美才讓我們知道進步的空間還很大,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獲得寶貴的經驗,引領我們攀登新的高峰。
不完美——我們前進的動力。
第四篇:談完美
自古以來,人類不斷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他們將自己美好的願望寄託到神話。但到了至今,我們人類仍非完美。仍逃脫不了生老病死,仍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一頭小獅子為了克服自己的弱點,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性,結果變的體力空乏、奄奄一息,後來它聽媽媽話後,放棄原來的計劃,盡力將自己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終於成為一代獅王。從這裡,不禁讓我們感到深思:為什麼追求完美,反而事與願違呢?答案是:過分追求完美,使自己優點得不到發揮,缺點得不到進步,且這樣也失去原本的自我。這豈不賠了夫人又折兵。
完美是直角坐標系中的一元二次的雙曲線,只能無限靠近,卻永遠不能到達。優點是蚌中一顆璀璨的珍珠,一旦被世人發現,便瞬時鮮豔奪目。如同精衛難以填平東海一樣,人生中永遠存在缺憾:你有深谷的幽邃,就難以有高山的雄壯;你有城市的活力,就難以有鄉村的閒適;你有大海的浩瀚,就難以有小溪的幽雅。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許你沒有獵豹的短跑速度,但你有羚羊的長跑耐力;也許你沒有你沒有黃白的珍貴,但你有銅鐵的實用;也許你沒有陽光的燦爛;但你月光的柔和。憑優點才有希望看到事業的曙光,過分追求完美不一定會成功。
古今中外,多少名人雅士,英雄偉人將自己的優點盡力發揮,從而在歷史上寫下輝煌的一頁:西楚霸王項羽不屑於兵法,卻有蓋世神力;諸葛孔明不擅於刀槍,卻可以以謀略抵抗吳魏;愛因斯坦稱其不擅長於政理及交際,而距當以色列總統,然他在科學上有巨大成就;馬克?;吐溫不精於經商,卻不顧勸阻,堅持經商,從而陪光家產,還欠了一屁股的債,後折回來重新開始寫作,最終成為一名文學巨匠。想像一下,如果這樣人類的精英,都不揚長避短,而都像小獅子去「吃草」,這樣的話,世上會有什麼驚天駭地的豐功偉績、流芳百世的佳作值得我們去欣賞呢?
的確,古人筆下的完美神話終究難以到達,儘管我們在追求的過程中在漸漸靠近,但優點的火炬依然如舊,為我們點燃前方漆黑的道路。「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既然如此,那我們在人生中何必在乎完美呢?我們無不追求完美,也喜愛傲人的優點,倘若在二者中選之,我願放棄前者,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