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文明禮貌的作文
2024-11-01 14:29:10
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小編收集了文明禮貌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文明禮貌
文明講禮儀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也是作為中國人的必須條件之一。
文明讓世界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都要具備這種良好的習慣。文明說話,文明做事。文明就要講禮儀。我們生活中基本禮儀:別人對你說話,你起碼要能接話,不能人家說了上句,你沒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說著啊啊啊,是是是。吃完飯退席時說:「我吃完了,你們慢吃。」坐椅子不要翹起來。吃飯要端碗,不要在盤子裡挑揀。最後一個進門要記得隨手關門。送人走要說:「慢走。」洗了手不要隨意甩手,水會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禮貌。不隨地吐痰或扔東西,在學校也有很多禮儀,有些同學認為太麻煩了,沒有做到位。其實,這些禮儀不僅不麻煩,還可以讓校園更美好。作為學生我們更應該講文明,講禮儀。
現在很多禮儀,我們都要遵守。任何事情都要講禮儀,講文明。這樣別人會以你做榜樣。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有更多的人講文明,講禮儀。想像一下,如果人人都講禮儀,講文明,世界就是一個文明講禮儀的世界,該有多麼美好啊!
禮儀是體現個人素質教養的主要方面,禮儀是一個人是否有道德的基本評價標準,一個人有禮儀就可以被重用,就能成大事,就能受人尊敬,就能成為別人的榜樣。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講文明,講禮儀很重要。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
第二篇:文明禮貌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有一次,我們家來了許多客人,而我卻沒有向那些叔叔阿姨們問好,對他們不理不睬,好像他們不存在似的。媽媽一看我這個樣子,趕忙對我說:「快向叔叔阿姨問好呀!」我含含糊糊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便回到了陽臺,繼續幹我自己的事情。媽媽見我不甘情願,就過來數落我。我當時小,覺得自己並沒有錯,所以還和媽媽頂了幾句嘴,不過沒一會兒便落了下風。我被媽媽訓得有些委屈淚珠在眼眶裡打著轉,仿佛一眨眼,眼淚就掉了下來。從這件事當中,我明白了:要講文明,懂禮貌,見到客人要問好。同時也知道了: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著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裡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
文明禮儀處處可見,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要把文明美德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第三篇:文明禮貌
生活中,每個人說出「文明禮貌」四個字應該都是輕而易舉的事,然而,說得容易做的難,在現如今的社會中,要做到文明禮貌,恐怕是夢境中的事了。
有人不服,說,我絕對沒有說過髒話。真的嗎?您究竟是真的沒說過,還是認為一些話並不是粗話?這樣的例子並不少。我認識一位阿姨,她經常說一些比較常見的「口頭禪」,罵娘的,罵奶奶的,往往是脫口而出。但在大家說誰誰誰罵人時,她就說:「我從不罵人。」她根本就不認為那是罵人,僅僅是當成了「口頭禪」,就像說「哇噻」一樣。有的人還會在交談中,夾雜一些穢言穢語,唾沫橫飛。
有些人平時彬彬有禮,一旦被逼急了,說出的話比誰都狠,一罵就罵上祖宗十八代。事後解釋:我太衝動,失態了。無論您失態與否,那髒話是覆水難收了。這是口語中的不文明。不過,在情急之下,通常會伴隨著行動上的不文明。路上兩輛急著上班的自行車撞到了一起,「哎呀,你這人怎麼不長眼啊?沒見我正要上班嗎?」「是你不看路吧!撞了我還惡狗先咬人。」「你**怎麼罵人哪!」「你也罵了。」「嘿!我**不光罵,我還打呢!我打你個**的!」得得得,這二位,是班也不上了,車也不管了,打吧!還夾著幾句髒話。那一邊看笑話的自行車啊,該改個名,叫「自省車」嘍!
這是些很常見的,罵人嘛!誰聽不出來啊?而有時,一些細節問題,往往是大家所忽視的。在很多事上,語言行動要做到文明,比如不罵人不打架,這還不是些難事兒,而要做到處處禮貌,不是我誇大其詞,難哪!
見著老師,敬個禮,喊聲「老師好」;去人家裡做客,喊個「叔叔好,阿姨好」;吃飯幫媽媽擺桌子,這也都不難。不過,吃飯時,長輩不坐下,小子們不準上桌,好東西老人不吃,孩子動也不準動,有幾家還保留這「陳規陋習」呢?就說這些「過時」了,現在「尊老更愛幼」,「花朵至上」,那家裡來了客人,您能捨棄最愛的電視,陪客人聊一會兒,客人走時送出家門嗎?還是呆在自己房間裡,玩著電腦,聽著音樂,客人走了還嫌煩?惹人喜歡的客人有興趣聊天,一些公認的的確很煩的人,什麼「長舌婦」了,「饒舌漢」了,您能保證臉上不顯出怒容嗎?少有人做到。
為什麼說文明要從我做起?「我」,不單單指我劉笑易,也指您,是指每個人,要從自身做起,因為文明可以「傳染」人,不文明也可以「傳染」人。就說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還是小學的時候,某個星期天,我去書店看書,盤腿坐在地上。一個頂多也就一歲的孩子,可能是對我涼鞋的式樣感興趣,揪著上面的裝飾玩。一位顯然是他母親的婦女看見了,立刻走來,我以為她會教育孩子講文明,結果我猜對一半,是教育孩子,不過教育內容不是「文明」,而是「衛生」。「臭,臭臭。」「!」那孩子就跟著說:「臭,臭臭。」我只有以目相對了,無話可說!
您孩子未經我允許,去揪我那涼鞋,他把我這鞋當違法建築,打算拆遷了!您說他不懂事,是啊,他不懂事兒,那他就能隨便毀壞了?哎,這就要您這當媽的,告訴他要有禮貌,您倒好,教了孩子這麼一句。我也不能說您沒素質,帶壞孩子。可做人最起碼的禮貌問題,您當爹當媽的不教,誰教啊?現在孩子小,不明白,不教這「深奧」的,那您就要教這不明白事兒的他「別人腳臭,所以不能碰」?那「腳香」的能碰?
這種關係到「禮貌傳染」問題的事兒,能含糊嗎!世界上誰不知道「傳染病」危險?孩子們第一句罵人的話,往往就是跟最「完美無敵」的大人學的。我這第一句罵人的話,就是在大人閒聊時學的,大約也就兩三歲。當時可不覺著多麼骯髒,多麼難聽,反而特高興,哎呀,我終於也學會罵人的話了,其他小朋友再罵我,我就有的還擊了。您一口茶噴出來,「這孩子什麼思想啊?」學習思想加攀比心理。你會,我也得會,我不管哪是好哪是壞,反正我大腦內存條裡啥軟體也沒裝,可用空間百分之九十九,記著它!
所以,一個人在罵人,好像是自己「得病」而已,其實是最危險的「傳染病」,可通過耳朵,眼睛進入大腦,破壞大腦程序,殺死「文明細胞」和「禮貌細胞」,帶來「髒話病毒」,攻擊其它腦細胞,迅速擴散,並通過患者的嘴巴繼續他們光榮的「傳染旅程」。
這樣發展下去,臨沂人說髒話,山東人說髒話,要是十幾億的中國人都說髒話,中國會是什麼樣?又何談將臨沂建為全國文明城市?更別想泱泱中華如巨人一般屹立在世界東方了。有句廣告說得很好,美麗,由心綻放。語言的文明,行動的禮貌,便是美好心靈的「身份證」。
文明和禮貌是一對孿生兄弟,您講文明,說話就會彬彬有禮,與您交談的人心情愉快,自然禮尚往來,禮遇有加。一到咱臨沂,「您好,請問有什麼要幫忙的嗎?」打個的,的哥一轉頭:「先生您好,請問去哪?」您看您這旅行愉快不?咱臨沂,可就是公認的文明城市,全票贊成。要是向上面那倆上班族一樣,人家站一邊看著,嘖嘖讚嘆:「你們臨沂人真厲害,罵人不帶重複的。」您覺得多「光榮」?
讓文明從我做起,一起打造和諧社會;請禮貌與我同行,攜手共建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