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講孝道故事的作文:半子盡全子之孝

2024-11-16 04:07:11

  孝順是投其所好,了解需求,讓父母喜歡,開心。

  【半子盡全子之孝】

  我真正走進嶽母的心裡,是2007年的事,那年她93歲。此前,接觸的時間短,自然很客氣。這年7月,我從一所家教研究機構退了下來,才有了與嶽母朝夕相處的機會,我也才真正體會到老伴兒說的「咱娘越來越難伺候了」。

  其實,照顧空巢老人是子女天經地義的責任,女婿有半子之名,當然也不例外。但想相處和諧,卻不是簡單的事。

  嶽母的習慣是,每天吃完早飯後一壺熱茶,有人陪她聊天。我重新上崗充當的第一角色就是陪聊。由於嶽母耳聾,陪聊也不輕鬆,沒多大一會兒就會口乾舌燥,好歹喝著茶才能長期「戰鬥」。在和嶽母閒聊時,她說:「我沒有兒,如果有一個兒,也不至於四個閨女輪流住。」看來,嶽母對輪流養老並不滿意。

  嶽父去世早,嶽母從83歲就輪流在四個女兒家住。以前每次到我家,由我的老伴兒照顧,我也就一早一晚接觸,和嶽母仍然是客客氣氣的。再說,那時嶽母身體很好,一切能自理,不用特殊照顧。可近幾年,我老伴兒身體不行了,除了心臟病常犯,膝關節風溼加骨刺,上下樓需要人攙扶,準確點說,腿腳連嶽母都不如。因此,我退休後,就擔起照顧她們的重擔,當然照顧好嶽母是重中之重,因為誰都想讓嶽母說個「好」。

  開始,早飯我準備了麵包、牛奶、煎雞蛋。吃了幾天,我問嶽母:「娘,你吃得怎樣?」「挺好的,挺好的。」嶽母滿臉堆笑。可吃得不多,我很納悶。

  可巧,大姐和大姐夫來看她,嶽母「告」了我一狀。大姐夫把我拉一邊說:「你早上做的飯老娘吃不慣,要做莊戶飯。」我恍然大悟。從此,我改變了做飯方式:早飯做大米或小米稀飯、黏粥、麥片,四天不重樣;中午做餃子、包子、麵條、餛飩、饅頭,五天輪一遍;晚飯嶽母不計較。嶽母不吃肉,我就隔三岔五不是做魚就是做蝦。特別是我做的餛飩,嶽母認為那是一絕,逢人就誇。姊妹們紛紛讓我介紹做餛飩的秘訣,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從告狀到表揚,初戰告捷。

  嶽母的性格是不甘寂寞。平常沒有伴兒的時候她就覺得煩惱,這時,我就投其所好。我知道,她最喜歡聽茂腔戲。我跑遍了老街裡,買了六盤茂腔光碟,一邊陪她看一邊點評,滿足她的戲癮。

  2011年10月,97歲的嶽母正好在我家住。她雖然基本能生活自理,但上廁所時需讓人攙扶。10月15日,我老伴兒因心臟病發作突然住院,家裡只有我和嶽母兩個人。嶽母覺得讓女婿倒馬桶不好意思,我就勸她,女婿也是半個兒,應該的。可第一天早晨給她倒馬桶,她很難為情地說:「你提到茅房就行了,我自己倒。」我說:「過去我給俺娘倒屎倒尿,你也是娘,我給你倒一樣。」她雖然同意了,但臉上卻有一種難言的複雜表情。

  有一天,她起得很早,我聽房間有動靜,就推門進去,原來她大便完,正在自己擦,見了我,一臉的難為情。我說:「娘,不要緊,我幫您收拾。」她不讓。我強行把被單捲起來,打開洗衣機把被單洗了。當時她感動得熱淚盈眶,拿出1000元錢給我,說讓我買壺好酒喝。我的養老金是嶽母的兩倍多,自然不會要她的錢。十幾天後,老伴兒出了院,嶽母對她說:「我這女婿比親兒還強。」

  後來,我對老伴兒說:「不是咱娘難伺候,而是沒有真正走進她的內心世界,不了解她想什麼、要什麼。只要了解了,一切都迎刃而解。」老伴兒嗔道:「好了,好了,說你胖你就喘!」

  我聽了會心地笑笑,知道她已心領神會。

  【養兒前日,用在一時】

  誰不想忠孝兩全?

  為之,只能在年輕時拼命工作努力賺錢,

  只為了能在家人需要的時候,能舍盡所有,從人力、時間到金錢。

  吳彥祖為了照顧病重母親,攜妻女返美,為著一心不能二用,解散公司,與同仁們一一揮別。助理宣布他無期限停工—也就是說,母親一日不痊癒,一日不開工。

  在如日中天的年紀做出這樣的決定,有如壯士斷腕。人人都知道,賺錢是講時運的,激流時候不勇進,就可能永遠沒你的份兒了。美貌是講觀眾緣的,觀眾好你這口兒的時候隱退,等復出,流行都不知道轉到哪裡去了。多少人因為各種原因「暫別」娛樂圈—一別就是永遠。玉女再現江湖,只能演下一代玉女的媽;性感小野貓連演個感性大姐,都被人吐槽。吳彥祖少年時那出奇迷人的容顏,雖然這兩年蒙了一層灰,離退休還早得很呢。

  但我心平氣和地說:我全明白。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有條件,我也會這樣做。

  說「明白」是真明白,我父親離開我已經十餘年了,我仍然時時處處想起他:那些他錯失過的快樂—他甚至沒來得及看到我的女兒;那些我慶幸他不曾看到的淚,每次哭泣,我都會想:如果我爸還在,他會難過的。如果能夠,能多陪他一分一秒,也是好的。我曾經發願要寫他一生的故事,但還沒來得及聽他講完初中,他已過世。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古往今來,每個人都一樣。願意傾全力照顧父母回報父母的心情,也是所有人一樣。

  說「如果」,也確實只是「如果」。都說做明星是吃青春飯,好歹人家在青春時期積累了大量金錢和人脈,能讓他休工一段,單吃餘糧也能挨很久很久。我們呢?營營役役的上班族請假一兩天就得看老闆的臉色;無數人晚上陪過床,早上洗把臉就雙腳打晃去辦公室;心急如焚收到不知情客戶的電話,還得與人把酒言歡。能不能放棄一切專心照顧老父老母?開什麼玩笑,醫院的催款單一天一天下。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中堅力量失業。

  只能安慰自己道:盡力了。生老病死是人生大劫,誰也避不開。好好工作,讓父母老懷大慰也是一種孝道。

  誰不想忠孝兩全?為之,只能在年輕時拼命工作努力賺錢,只為了能在家人需要的時候,能舍盡所有,從人力、時間到金錢。

  為了家,為了那些我們愛的人,讓我們賺錢千日,用在一時。讓他們能欣慰地說:養兒千日,用在一時。

同类文章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關於環保之旅的作文

  我是一隻小鳥,在藍天下自由自在的飛翔。我的家住在綠色的森林裡,那裡綠樹成蔭,我可以每天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我們一家三口在那裡幸福的生活著。  日子就這樣過了好些年,有一天,媽媽突然對我說:「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該是到外面去看看世界的時候了」。聽完媽媽的話雖然心裡有太多的不舍,但最終還是揮淚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我家鄉的環保小調查初中作文400字

  古人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是我可愛的家鄉,她有山有水,水清澈見底,天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十分美麗。它是一個人們喜愛居住的綠色城市,特別是在美麗的春天,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綠樹成yin,生機ang然,是古今中外人們都非常嚮往的地方。  我的家鄉杭州很美麗、很可愛,對於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校園文明從我做起命題作文

  【篇一:文明校園,從我做起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年級六班的侯京呈,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文明校園,從我做起》。  每當我走進我們霸州市第二小學的校園時,就能感受到它的潔淨和美麗。嶄新而整齊的教學樓矗立在面前,寬大的操場,還有教學樓兩邊剛剛完工的花池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和諧之美作文三篇

  導語:春之百花,夏之碧水,秋之金黃,冬之瑞雪,和諧之美。那是上天鍛造的自然之美。以下是小編為大眾分享的和諧之美作文三篇,歡迎借鑑!  【篇一:和諧之美作文】  創建和諧社會,是現代中國想要持續穩定發展的首要目標;所以作為公民的我們,創造和諧,發現和諧之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蔚藍蔚藍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600字左右作文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時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下面我們來描寫一下孝道吧。  以孝道為題的初二作文範文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當想起這首詩,就會想起唐代大詩人孟郊的名詩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

  「美德少年」這個光榮而又響亮的稱號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要靠平常的一言一行,行言舉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爭當美德少年作文400字,歡迎閱讀。  【篇一:美德少年】  我叫於世芮,9歲,在東三教小學四年級二班讀書。  身為一名學生的我嚴格遵守各項的制度,在學校,我努力學習,懂得遵紀守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丟失誠信的後果作文

  俗話說的好,言必信,行必果,誠信是非常珍貴的品質,有人說,沒有了誠信,就相當於一個人失去了肉體。但是,有一件意外看到的事情,讓我大吃一驚。  一個星星閃爍的夜空,媽媽興致勃勃地帶我去逛超市,我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路兩旁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媽媽曾說過:我和老爸是一個德性,總愛添油加醋,只要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

  奉獻是一種美德,奉獻的人感動自己也感動他人,讓奉獻的養分滋養我們的心靈,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奉獻與感動的優秀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1: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在繽紛、美麗的花園中,生長這各色鮮豔美麗嫵媚的花兒。在人們的讚美和欣賞下,花兒似乎更加挺拔、更加鮮豔了。  而在美麗的花兒腳下,一段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話題作文:文明在我心中

  文明是一首歌,一首煥發向上催人奮進的歌,我們的社會沒有了它,就好比一首歌曲失去了旋律;文明是一朵花,一朵燦爛的花,無私地為我們的社會散發著幽幽清香;文明是一棵大樹,默默地為我們的社會遮風擋雨……傳承文明,我們會讓生活中的亮點更為閃閃生輝;學會禮儀,我們正一步步走向美好的明天!  和諧的社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宜居文明新萊州作文

  一個充滿文明氣息的地方,一個美麗的臨海城市,一個省級工業園區,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1個鎮、6個街道,戶籍人口88萬,全國百強縣排名37,是山東省10強縣之一。這是哪裡?你知道嗎?這便是養育我的地方,我美麗的家鄉——萊州。  萊州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地方。史載,夏代曾經建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