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來歷作文
2024-10-31 19:49:11
一說臘八節其實傳自印度。據說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飢餓難忍,加上酷熱難熬,便昏倒在地。這時,一位牧女用自己的午飯救了他,這午飯是用黏米糯米混合在一起,裡面還加上了一些野果。後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徹悟成道,並創立了佛教。史傳這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為了紀念這件事情,每年的臘月初八,佛教徒都要以米加果物煮粥敬佛,這種粥就是臘八粥。
還有一說是臘八節起源於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小的時候給地主放牛,經常挨餓。有一年臘月初八,又冷又餓的朱元璋捉老鼠充飢,卻從老鼠洞裡刨出了一些紅豆、花生、大米和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於是朱元璋把這些東西一起熬成了粥,竟然香甜可口。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以後,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粥命名為臘八粥。
不過,有關臘八節最權威的說法還是臘祭說。
據記載,臘八節最早源於我國古代的臘祭。每當大獲豐收,古人便認為是天地諸神保佑的結果,要舉行慶祝大典,來祭祀掌管風、雨、田、農的天地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謝,並乞求來年風調雨順。又因為在農民的生活中,人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較空閒,所以,祭奠常於年底舉行。這種祭奠被稱為臘祭。臘祭結束後,人們就把新產的穀物合在一起煮粥,舉行宴鄉活動,大家一起享用。後來臘祭就發展成了祭祀祖先的節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有上千的歷史。早在宋朝的時候,每到臘月初八這天,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就更盛行了。皇帝皇后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並向各大寺院發米、果品等以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而且不僅要合家團聚一起吃,還要饋贈一些給親朋好友。《紅樓夢》中就有世上的人都熬臘八粥的記載。
臘八粥在古代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越來越多。《南京歲時記》記載臘八粥的煮法:用黃米、白米、粳米、小米、菱角米、慄子米、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可見其用料十分講究。所以有人說,臘八粥是華夏先民聚萬物而索饗的臘祭遺風在民間的傳承。
[臘八節的來歷作文]相關文章:
1.臘八節初一作文_節日作文1200字
2.臘八節作文800字_節日作文
3.臘八節作文600字_節日作文
4.臘八節作文700字_節日作文
5.精選臘八節作文800字彙編5篇_節日作文
6.臘八節作文900字彙編七篇_節日作文
7.【推薦】臘八節作文800字4篇_節日作文
8.精選臘八節作文600字錦集6篇_節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