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我身邊的傳統美德作文
2024-11-20 17:03:11
文明美德就像一泓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讓文明美德之風吹遍校園,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文明美德的新風吹遍社會,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和文明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健康幸福快樂一生!下面是yuwenmi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小學生我身邊的傳統美德作文【篇一】
有人說美德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有人說美德是一朵美麗的花兒沁人心脾,給人愉悅。更有人說美德是一枚獎章,一面旌旗,放出耀眼的光彩。
報紙上曾刊登過這樣一篇報導。苗苗從小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因為家中有更多的兄弟姐妹要養活,父母不得不狠心將她拋棄了。一位好心人撿到並撫養了她,看著苗苗一天一天長大,養母心中十分高興。但好景不長,苗苗被檢查出患有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心急如焚的養母絞盡腦汁總算找到了苗苗的生父,經過配型後發現條件基本相匹配,並得到了生父的同意。但由於生父不懂科學以為捐獻骨髓後自己身體會垮掉,照顧不了家裡其他的人,所以又反悔並逃走躲了起來。這件事對苗苗的養母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為了苗苗她不遠千裡又找到了他們的家裡。家人獲息後都表示支持,並讓苗苗的姐姐去做配型。她僅僅只有十二歲,但她竟然決然地決定為苗苗捐獻骨髓。結果發現姐妹倆更適合做骨髓移植。但是三十萬元的巨額手術費卻成了問題。通過媒體報導後,許多好心人紛紛解囊捐款,並且不留姓名。當記者採訪他們時,他們卻說「沒仕麼,這只是一點心意。」很快捐款總數就達到了二十萬。可見人間自有真情在。
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在中山廣場等地都有獻血車停在那裡,每天都有人排隊等候獻血,有學生、有小夥子、還有中年人。他們無償地獻出自己那殷紅的鮮血,這其中飽含著人們濃濃的真情。
噢,美德是一團跳動的火苗整日不停地在燃燒,給社會提供無限的關懷。它永遠那麼溫暖,那麼熱情。善良的人們用這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的美德燃起永久的溫馨。美德就在身邊,美德就在你我之間。
小學生我身邊的傳統美德作文【篇二】
美德分很多種,樂於助人便是其中一種。
天空把雨露贈給草木,草木獲得生機,茁壯成長;河蚌把磨礪贈給沙礫,沙礫得到打磨,變成珍珠;綠洲把水贈給人類,人類獲得資源,繁榮昌盛。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晚上,我閒來無事,刷著QQ,看到江XX同學給我發了一篇說說,關於一個丟皮衣老闆尋求幫助的新聞。我十分不解江為啥讓我看,就問他:這個消息有什麼問題嗎?他讓我仔細再看一遍,我發現一張微信截圖,上面寫著:「澤棟媽媽的熱心,所有人都看在眼中」。我說:「不就是有個人跟我名字很像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你再仔細看看!」江同學說。我下意識一看,微信用戶名——澤棟媽媽,真的是媽媽的微信。那條微信是評論媽媽的留言「我是做服裝的,我可以幫忙定製一件皮衣」。真的是我媽媽啊,內心突然那麼驕傲,激動地衝向媽媽屋子,跟媽媽說:「老媽,你看!」媽媽很淡定地看了一眼說:「那天晚上朋友圈在傳丟皮衣的事情,我一著急,就發了這麼個評論?,希望能幫到他,不止是我,還有很多威海的朋友都願意幫忙,也許那個皮衣的主人不需要賠償呢!」
過了幾天,老媽拿手機給我看,原來那個叔叔給媽媽發微信說,「姐,謝謝啦,我濟南的朋友幫我買了一件皮衣,謝謝你幫我聯繫廠家,定製皮衣就不用了,但是我還是要表示由衷的感謝!」媽媽說:「我什麼也沒做啊,但是收到你真誠的感謝還是很開心,你要相信,身邊好人總比壞人多!」媽媽質樸的臉上,露出驕傲的神情,開心之情,溢於言表,像綻放的花。這就是我身邊的美德人物,我的媽媽,我為有這樣的媽媽而驕傲,為自己是威海人感到驕傲。
一件皮衣被偷,讓很多人氣憤,但威海乃至山東的好人心連在一起,在這個冬天,溫暖了一座城。如果,每個人都能儘自己所能得幫助人,美德將溫暖整個世界。
小學生我身邊的傳統美德作文【篇三】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代代的長輩把好的傳統傳給我們,我的姥姥就是這麼一個好人。
記得有這樣一件事。有一天,我發現書包帶子與書包連接的地方破了一個口子,我沒管它,又過了幾天,放學回家,放下書包我驚訝的喊:「呀!口子變大了,大的快要斷開了。」在一旁的姥姥聽見了我的喊聲,趕忙走過來說:「沒事的,姥姥想辦法給你縫好。」就這樣,我幫姥姥穿針引線,姥姥給我縫上了書包,可能是因為書包帶太厚、太硬了,我看姥姥縫得十分費力的樣子,對姥姥說:「要不您別縫了,這個書包我用了一年了,也髒了,讓媽媽給我買個新的吧。」「不用了,多漂亮的書包呀!不能因為一個口子就扔了呀,太可惜了。」姥姥說。接著,姥姥戴上了老花鏡,中指上帶上了頂針,一針一線的開始縫了起來。不一會兒,書包就縫好了,我拿過一看,好棒啊!原來的口子不見了!姥姥說:「一會兒把它刷乾淨就跟新的一樣了。」姥姥用她的言談舉止感動著我,我對姥姥更加尊敬,更加愛她。
通過一件小事兒,姥姥教會我勤儉節約的美德。今後,在我的學習、生活中,我也要像姥姥那樣,勤儉節約從一點一滴做起,形成一種習慣,把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