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底線作文【推薦】
2024-11-20 10:25:11
一個人應該時時審查自己的良心,做每件事、說每句話都要捫心自問,看看是否傷害了別人。曾國藩說:「人無一內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做人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下面是yuwenmi小編整理的作文,快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良心的底線作文【篇一】
無論哪種宗教信仰,還是哪種傳世的政治學說,都會勸人向善。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培植善念,「養浩然之氣」,盈於天地之間。
十八大以來,大批「老虎蒼蠅」入籠伏法,隨著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一批大老虎的落馬,反腐敗鬥爭取得重大勝利,政風日漸清朗,群眾拍手稱快。
反腐敗關係人心向背,更關乎生死存亡。不少腐敗奇聞令人髮指: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帶走時,家中發現上億現金,約重1.15噸,執法人員調去清點的16臺點鈔機,竟被當場燒壞4臺;秦皇島科級幹部馬超群家中搜出現金約1.2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連執法人員都感嘆「簡直是天方夜譚」……
對魏鵬遠、馬超群這樣的「腐敗極品」,只有四個字形容,「天良喪盡」。
「天良」指的是做人最基本的良心。「良心者,本然之善心」,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個人自律的突出體現。失去敬畏,就丟掉了良心,丟掉了做人最基本的資格。
心存敬畏,是道德初心,也是從政良心。「敬」不是順從,「畏」並非害怕,而是價值追求和人格自律。黨員幹部要明晰法度、規則、秩序,自律自省,心存敬畏底線,方得良心始終。
作為黨員幹部,在道德自覺上不僅要有「本然之善心」,更要有政治良心。「常思貪慾之害」,做一個大寫的人;「常懷律己之心」,須臾不忘黨員身份;「常修為政之德」,時刻恪守人民至上的準則和信條。
政治良心,起源於敬畏,升華至信仰。從嘉興南湖的一葉扁舟,到領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東方巨輪,一代代共產黨人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踐行著「為人民謀幸福」的諾言,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最真誠的讚譽與擁護。
從「八項規定」到「反四風」,從「三嚴三實」到「兩學一做」,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新起點上,每一名黨員都要以良心為鏡,正心修身,純正信仰,細學、深思、篤行,立足本職崗位,擔當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使命。
國事無私,政道去邪,法不容情。當前的中國發展進入攻堅期,太多工作需要推進;改革深水期,太多困難需要破題。心存敬畏底線,把政治紀律擺首位,把政治良心樹起來,高舉理想信念的旗幟,就能攻堅克難,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敬天而道,畏義而節。在良知和信仰的戰場上,只有永遠保持衝鋒的姿態和永不磨滅的政治良心,才能勇往直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澎湃的激情和永續的動力,把發展推向新高度,讓追夢抵達新境界。
良心的底線作文【篇二】
人心向善。良心是一個人的做人底線,丟什麼也不能丟了良心。否則,丟掉了這根「底線」,就必然會把自己送入失敗的人生「黑洞」,為天下人所不齒。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意思就是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不能愧對天地,愧對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
孟子在其一生中,都強調要做個「大丈夫」,要養「浩然之氣」,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也是一種可貴的做人良心。簡而言之,良心就是一個人注重自己的做人修養,只做善事、不為惡行的心態,擁有了這樣的心態,就會像孟子那樣,渾身都閃耀著大丈夫的浩然正氣;就會知恩圖報,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愛崗敬業;就會把自己的利益置於相對次要的位置,成為一個真正問心無愧的人。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做人的良心是不應該缺失的,熱情而不冷漠,人世間就會少了許許多多的悲劇。
良心不可欺,欺了良心,就會寢食不安,心神不寧,就會受到來自心底的自我譴責。「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無論是當官、經商、打工、種田,都應「對得起天地良心」,於人於己問心無愧,不要以為自己做的事很巧妙,沒有人會知道自己的劣行,即使真的沒有別人知道,還有自己的良心在悄悄地記著一筆帳呢。
一個人應該時時審查自己的良心,做每件事、說每句話都要捫心自問,看看是否傷害了別人。曾國藩說:「人無一內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做人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做什麼事都問心無愧,對父母盡孝,對朋友盡義,對事業盡忠,就會一輩子都活得坦然,活得輕鬆,活得有模有樣。否則,就會活在良心的不安和自責之中。
良心的底線作文【篇三】
著名學者易中天曾說過:「你問當下中國缺什麼,我看最缺底線。這很可怕。一個人,沒了底線什麼都敢幹??」的確,我們缺什麼?我們缺的正是做人的底線。
這個時代,物質是豐富的。想擁有最流暢的手機?賈伯斯給了我們;想擁有最智能的眼鏡?谷歌研製出來了;想擁有飛一般的感覺?特步滿足了我們。我們缺什麼?什麼都不缺。
但捫心自問,我們真的什麼都不缺?不,我們的精神貧瘠,道德淪喪,我們缺做人的底線。
打開電視:鎘大米,假雞蛋,瘦肉精,黴小麥??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談「食」色變。這就是那些製造商缺乏做人的底線,只顧個人利潤,追求最低成本,卻毒害了消費者。把做人的底線作為籌碼,與魔鬼交換骯髒的金錢。做盡損人利己的事,早已越過了做人的底線,滑向道德的深淵,繼續做不見得人的壞事。又如,新疆佳木斯市一花季少女,因幫助一名孕婦而護送其回家,卻慘遭他人殺害。這是何等令人髮指的事啊!當善良遇上邪惡,當幫助會引來殺身之禍,試問當今人們的底線到底是要多底啊?是如東非大裂谷般深邃?難怪曾經火爆網絡的「節操碎一地」的調侃段子會令人頻頻轉發。這是人們面對道德底線的下滑逼於無奈而發出的調侃。企圖用調侃的手法,為生活帶來點點安慰,帶來絲絲快意。
再把眼界放大,國際間弱肉強食、叢林法則橫行,也早已喪失為人處世的底線。不然伊拉克不會留下滿目瘡痍的城市,不會有流離失所的子民,不會有被掠奪得只剩下機器的油田。這個時代,我們缺的正是一條底線。
孟子曾言: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當我們的做人底線能如孟子所說的,「捨生取義」時,或許,社會的種種負能量會隨之消失。
這個時代,我們缺的正是底線!只有堅守底線,社會的正義、良知才會蔚然成風,在寒冷的夜晚才能夠彼此溫暖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