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的精彩作文
2024-11-04 08:54:11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題記
我記得有位哲人曾說過,人的境界可以分為五種,追求真善美乃是最高的境界。這其中的「真」便是「誠信」。在「健康」、「美麗」、「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這七個人生背囊中,我們可以丟棄「美麗」而醜陋,可以丟棄「金錢」而貧窮,也可以丟棄「榮譽」而平凡,但切不可丟棄「誠信」而欺詐。
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出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之後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一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二十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便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原因很簡單,吃一塹長一智,誰也不會上第二次當。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遊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的我們亦是如此,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就比如學習上最為普通不過的事——作業。如果抄襲他人的作業,那就是對自己的不誠實,自己都無法保障誠信,又怎能讓他人為之信服,誠信於你呢?小信都無法建立,然則大信更無法成就。
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後記
[關於誠信的精彩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