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明的作文: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
2024-11-04 07:48:10
【篇一:文明——舉手投足間】
曾經,我們以「文明古國」而驕傲;曾經,我們以「禮儀之邦」而自豪……
「禮」,為千年來儒家文化所推崇。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可如今,現實生活中的種種怪相讓我們驚訝:路口,紅燈閃亮,然而車子依然行駛。一個陽光男孩,燦爛的生命離開了世界;公園裡,一朵鮮花開得正歡,一雙手把它摘了下來,美麗的花兒就此凋謝;盲人道上,明眼人無視那醒目的盲道,盲人獨行困難重重……
當一個文明人真的那麼難麼?非也!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紅燈亮時,停住匆忙的腳步;春暖花開,縮回你的手,送去欣賞的目光;盲道上,讓你的車輛有序停行,讓盲人安然出行;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出你的座位;街上,撿起一片垃圾,少吐一口痰……這些都可以讓別人對你投來讚許的目光,也可以讓你自己得到升華!
記得有一次去長沙,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去逛商場,準備乘坐電梯去二層超市。上電梯時人很多,我剛想跑到前面衝上電梯,爸爸著急地說:「小蕊,你這樣做是不對的,為了安全要按順序排隊乘坐。」我回到爸爸身邊,準備和爸爸按順序上去。可是這時,一個男人匆匆忙忙地衝上來,撞開我和爸爸,又衝向前面,撞到了很多人。我們的心情頓時降到了零點……這人真不禮貌,想想我剛才的行為我低下了頭……這場商場之行,不僅順利地買回了東西,也給我上了一課,一場人生之課……
講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禮儀教育是培養人的教養,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與他人相處。中學生的禮儀教育實質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素質教育,更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而且講文明懂禮儀是做人的起點。孟子曾經說過:「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意思是說一個不知羞恥的人,就不是人,與動物沒有差別。古人說:「民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威」。有德,是修養,是文明,是基石;無德,是無信,是卑鄙,是自滅。我們應該做的是講文明,講禮貌,而不是無恥地去破壞和諧!
只有在有禮貌有文明的社會裡生活才可能愉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才能更加融洽,那麼,世界上就可以減少很多不愉快的事件發生了。為了社會的安寧,為了自我的升華,更為了人與人之間的融洽,我們就應該講文明。
文明,其實,就在舉手投足之間……
【篇二: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
曾經和幾個朋友去一個小區串門。那是一個綠化得很美的小區,剛走進小區門口,就看見一個小姑娘正蹲在草地上方便。正是下午3時的光景,同行的一位朋友說,那孩子的行為太煞風景。幾個人隨意聊著就過去了,和我走在一起的妹妹卻停下腳步向那女孩子走去。
那女孩子已經站起身。妹妹問:「你多大了?」那孩子說:「8歲了。」
「8歲已經是大孩子了,不可以隨便在外面大小便的,讓別人看見多不好啊。下次記著去廁所。」那女孩子睜著一雙大眼睛點了點頭。
妹妹扭臉趕上了我,她說遇見這樣的事我就愛管,可能那孩子家人沒教過她這些事,我跟她這樣一說,下次她興許就知道了,也許還能影響她周圍的小夥伴。我心裡為妹妹的行為點讚,路過指責不如走過去對孩子說明白。
家裡電腦出了毛病,我抱著電腦去找保修的賣家。剛出門,天上飄起了毛毛細雨,我打了輛計程車直奔電腦店。到了那裡才發現男主人有事不在,只有看店的女主人。她問明了情況,似乎有點怯意,給老公打了電話,確定老公暫時回不來。我說你就自己試試吧,多經歷才會長本領。在我的鼓勵下,她真把電腦的問題解決了,還給我說了些常見問題怎麼解決的方法,再不是剛才那般膽怯的模樣。她很高興,我也很開心。雨漸漸大了,在我去找計程車的時候,她已經用店裡的大塑膠袋把我的主機箱罩好了。她熱情地說:「下雨了,罩一下,別淋著。」我對她的周到真心表示感謝。
叫來的計程車停在離電腦店最近的地方,我抱著電腦還沒走到計程車跟前,那司機已經幫我打開了車門,這個體貼的舉動讓我感覺很溫暖。坐在車裡,我及時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那司機說,舉手之勞,不必客氣。我說,我也見過冷漠的司機,跟那樣的人在一起,一句話都不願意多說。
生活就在這一件件小事中,社會文明,是我們每一個人行為的反映。真誠地為身邊人送上一句鼓勵、一點幫助吧,在方便別人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
【篇三:文明,舉手投足間作文】
又是一個悶熱的早晨,我獨自走在人行道上,迎面走來一個青年,看上去,急急忙忙的,手裡拿著一聽還未喝完的可樂。就在和我擦肩而過的同時,他把易拉罐隨意地片身後一拋。「晃啷——」一聲,易拉罐清脆地掉在了地上,裡面的可樂頓時灑了一地,那個青年卻我行我素地走了。「唉!」我不禁嘆了一口氣,這小小的易拉罐在乾淨的人行道上,顯得那麼刺眼。
隨後是群孩子,他們歡呼著、吶喊著、飛奔著。當他們看到這個易拉罐時,興奮、喜悅充滿了眼睛,易拉罐立刻成了他們腳下的玩物,足球似的滾來滾去,「晃啷——晃啷——」的聲音,頓時打破了寂靜的天空,還有孩子們的喧譁聲不堪入耳,我不禁皺了皺眉頭,但很快,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直到玩累了,玩膩了才肯罷休。就這樣,易拉罐又孤零零地呆在了那兒,只不過多了幾分塵土,原本在泥土中翻滾,已變得髒兮兮,臭兮兮。
最後一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他,一聲稚氣,圓圓的腦袋裡似乎裝滿了智慧和高尚。看他企鵝似的走過來,我不禁要想:這小子會有什麼花招?孩子看見了那個易拉罐,我看著他。男孩似乎想到了什麼,他問我:「你為什麼不把它撿起來?」「你為什麼不撿?」我大大咧咧地回了他一句。「唉——」男孩兒像大人似的嘆了一口氣,把他那隻白白嫩嫩的小手伸向了髒兮兮的易拉罐。我怔了怔,等我回過神來,男孩已經把易拉罐放進了垃圾桶……
望著小男孩遠去的背影,我的心裡有說不出的羞愧,是苦澀,也是自責,因為我剛才的言行,這不是一個文明人會做出來的。在我眼裡,小男孩是個孩子,但在我心裡,小男孩是一個智者,是一個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的文明人!舉手投足間,我看見了三種人對文明的態度。也許,孩子還小,但在文明之花面前,他永遠是高大的!讓我們行動起來,讓文明之花開遍四方!
【篇四:文明禮儀在舉手投足之間】
當你每次到公園遊玩時,你就會漸漸發現小攤販留下的殘葉、廢渣、塑膠袋,人行道上的那些遛狗的糞便,還有參天大樹上的「友誼見證」,等等。難道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文明嗎?
文明就在我們舉手投足的一瞬間。若你在踐踏綠草前的時候想到:綠草也是一種生命的象徵,你還會提起你的腳嗎?若你在踢人行道上的汽水罐時想到:拾起它扔到垃圾桶上,你還會把它踢得老遠嗎?若你在折斷那低垂的樹枝時想到:它也有生命的,你還會折斷它然後扔掉嗎?如果總對別人說,我是一個負責任的愛文明的人,那折斷樹枝、踐踏花草、亂扔垃圾,這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表現嗎?
認真反思自己的行徑,就會發現我們離文明其實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一部分同學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有的同學總將紅領巾碎成了紅帶條,有的在教室的牆壁上亂寫亂畫,有的隨意拿他人的學習生活用品或借東西不還,還有的給他人取綽號,有的隨地吐痰或拿別人的水杯喝水,等等。這些都是不文明的現象。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時我八歲,我和媽媽剛從華強北購完物乘80路車回家,車上的人很擁擠,我和媽媽被隔開了,媽媽在後車門,我靠近駕駛員。這時,我看見身邊有一位衣冠醜醜的「小帥哥」在用身體擠一位阿姨,看到他的眼睛我有點害怕。我轉頭看媽媽,媽媽好像要對我說什麼,眼睛一眨一眨的。車到了皇崗村停了下來,「小帥哥」在人群中也擠下車,這時聽到那位阿姨大聲喊叫:「我的錢被偷了,我的錢被偷了。」我回頭一看,她的包上被劃了一條長長的口子。下車後,媽媽告訴我,在車上給我使眼色,就是想告訴我小偷正用刀劃那位阿姨的包,出於保護我才沒出聲。這件事告訴我,有些人外表端莊其實內心深隱藏著許多骯髒的東西。
其實,我們的舉手投足處處都體現著文明。譬如,路上相遇時的甜甜微笑,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與人相處時的親切與寬容,見到長輩時的問候與祝願,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止,等等。
和諧社會需要文明使者。我相信,只要能管住自己的嘴,不說粗話、髒話,不隨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偷不搶、不亂扔垃圾、不做違法事;管住自己的腳,不踐踏草坪,社會一定會變得更加和諧。
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之風吹佛每個角落,讓文明之歌磬入每個人的心扉,讓文明禮儀之花處處盛開吧!
[關於文明的作文:文明就在舉手投足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