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之美的作文
2024-11-03 20:58:11
孟子曾說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湧泉躍鯉》通過寫孝敬婆婆,來表達孝的宗旨,感人心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孝道之美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篇一:孝道之美的作文
每當我看到步履蹣跚,黑髮逐漸遮不住白髮的奶奶,辛苦工作,任勞任怨的媽媽,每天都那麼操勞,就特別心疼,心裡也含有慚愧:長這麼大了,從未為她們做點什麼。我想,我唯有努力學習,踏實認真的做好我現在該做的事,也算對她們的一點點回報。
今天,我想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為親愛的奶奶洗一回腳。吃過晚飯,我把奶奶叫過來,坐在椅子上,去衛生間打了一盆水。端到奶奶面前:「奶奶,您辛苦了幾十年了,就讓我幫您洗回腳吧,水溫我已調好,您試試合適嗎?」說著我便幫奶奶脫下鞋襪,把奶奶的腳輕輕的放進盆裡。奶奶激動的看了我一眼,摸著我的頭:「我們家陽陽長大了啊,會關心人,孝敬長輩了,奶奶沒白疼你啊。」我抬起頭,笑著說:「那當然了,我已是個大孩子了!您先泡會,我去拿毛巾幫您擦腳。」奶奶那布滿褶子的臉上,頓時像一朵綻放的百合花,那麼美麗,那麼動人!
我拿來毛巾,抓起奶奶的腳,仔仔細細的擦了個遍,摸著奶奶長滿厚繭的足底,心中暗暗說道:「以後我一定要常幫奶奶做事情,不讓她那麼辛苦。」握著奶奶的雙腳,看著那裡面顯露的青筋,寫滿了歲月的痕跡。我抬頭望著奶奶慈祥的面孔此刻所顯現出的一副滿足而開心的樣子,原本的疲憊立馬煙消雲散,心中只有為奶奶的笑容而感到喜悅。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表達出對長輩的愛,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尊敬孝順長輩,要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
篇二:孝道之美的作文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標準,是做人的本分,是一個成功的人必備的品德。
孟子曾說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湧泉躍鯉》通過寫孝敬婆婆,來表達孝的宗旨,感人心脾。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裡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託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知道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在當今生活中,孝,成了我們共同學習的高尚品德。《禮記》中記載:「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是天經地義的,可又有誰真正去實現孝了呢?在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只有我們的父母。如果我們是一條小魚,父母就是河水;如果我們是是一隻小鳥,父母就是一片藍天;如果我們是一棵小草,父母就是一片土地。」父母就是生命的源泉,父母的愛也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
那麼,孝又是什麼呢?孝的含義在漢傳統裡以「敬」為前提,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是「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本質是「順從」《弟子規》裡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也就是說,父母有錯要指出,但是要照顧父母的心情,和顏悅色地指出。
有人說:兒女學習成績優秀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其實,孝,還包括德。一個人如果不孝,他就不會有德。就算學歷再高,地位再高,又會有誰會把祖國母親交給他呢?一個不懂德,不會孝的人,用什麼去回報祖國,怎麼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怎麼成為祖國的接班人,不是應該成孝兩全嗎?
就算我們不能把孝演繹的無比精彩,我們也要盡力把它演繹,讓先輩們知道,炎黃子孫絕不是只會「成」不會「孝」的。
[孝道之美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