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元宵節作文500字【精選】
2024-10-23 21:21:11
導語: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供參考。
篇一:元宵節
2月14日即是元宵節有是情人節。
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糰、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糰。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面了,只見爸爸在碗裡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面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糰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麵團,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裡,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裡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
我愛包湯糰,但我更愛元宵節。
篇二:元宵節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身邊洋溢著熱鬧的節日氣氛,隨處都能聽見禮花炮竹聲。
夜幕降臨了,禮花炮竹聲便炸開了元宵之夜看花觀燈的景象,迎來了一片繁華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過來催促著我趕快下樓放煙花。聽見這話,我便來了勁,趕快「飛奔」下了樓。只見爸爸媽媽接二連三地從車庫裡搬出許多煙花,還不時在車庫裡察看還有沒有剩餘的。天,這可是把咱家的「財產」全部都「扛」出來了呀!這時,爸爸拿出打火機,小心翼翼地點起了火,還用手在邊上為打火機「掩護」著。「點著了!」爸爸在遠處朝我們大喊著。我與媽媽此時都不約而同地仰望著天空。天空不時出現一個大禮花;不時出現紅色、黃色、藍色的流星雨;不時出現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小飛碟;不時又出現了一條條小魚在天空中自由地遨遊、玩耍……這些煙花使我看得眼花繚亂、目瞪口呆。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經不能再用語言來形容了。
不一會兒,我上了樓,仔細欣賞CCTV元宵晚會的經典節目。這些節目中,小瀋陽唱的《大海》令我開懷大笑;劉謙表演的魔術讓我為他鼓掌,豎起了大拇指;他們都獲得了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的一等獎,讓我也為他們而高興與自豪吧!
將近十點時,我爬在窗臺上欣賞那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雖然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曇花一現,但是我卻明白了什麼。
夜深了,我久久不願離開那窗臺,因為我想起了已經過世的太奶奶……
篇三:快樂而難忘的元宵節
元宵節早已離我而去,但元宵節的那個故事至今使我記憶猶新,那盞蘿蔔燈我也保存起來了。
那天,我和爸爸特意買了幾個又粗又長的蘿蔔,用水洗乾淨,未等涼幹,就迫不及待地製作起蘿蔔燈來:用小刀把蘿蔔切好、挖空,用鐵絲拴好系在一根筷子上,倒入食用油並放入一條棉線作燈芯。這樣,一個青凌凌的蘿蔔燈做成了。我得意洋洋地挑著蘿蔔燈滿屋子裡跑著玩,並央求媽媽為我點著。「那有大白天打燈的?先別急,等天黑了再點。」媽媽說著把燈奪了過去。
我盼啊盼啊,天總算盼黑了,我心花怒放地挑著蘿蔔燈跑下樓去。
大街上,有的挑著動物電池燈,有的挑著布做的電子燈,有的挑著會唱歌的音樂燈……只有我的燈是個老古董,是個地地道道的手工燈,是爸媽小時候玩的那種手工燈。聽他們講,以前每家的孩子都很多,生活很困難,沒錢買燈,孩子們就用蘿蔔、白菜根自己製作他們心目中的元宵燈。元宵節的晚上,他們捧著自己心愛的元宵燈,擁上大街去展示,比比誰做的燈最漂亮。
今天,那種老式的煤油燈、蠟燭燈被多種多樣的電子燈、電池燈、音樂燈所代替,我這樣的蘿蔔燈更是無影無蹤了。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幸福年代,更慶幸自己處於好奇玩了回蘿蔔燈,並為爸媽找回兒時的記憶,使我也從中受到了教育。
啊,元宵節,快樂而難忘的元宵節。
篇四:難忘的元宵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令我們難忘的事,我們想讓它在大腦中煙消雲散,可這件事卻久久的在我們的腦海中迴蕩,好像有什麼東西使它留戀。當然,有一個節日,使我至今難忘。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賞花燈。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記的那是去年的2月21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霄節。白天呢?是各鄉演的社火,有舞獅、唐三藏師徒四人、姑娘騎毛驢、……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表演。大街上熱鬧非凡,鞭炮聲、鼓聲、小朋友的歡笑聲,簡直能淹沒了整個芮城縣。
隨著秒針不停的轉動,八點到了,廣場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仿佛每個人滴一滴汗,就能下一場雨,這一天要在廣場放各式各樣的禮花:首先是幾顆「星星」往天上飛,離地面大約有兩米多的時候,便炸開了。然後是由定時禮花「佔領了」整個廣場。看的我是眼花繚亂,這可是原來沒有的。看完煙花,我們隨著人流開始觀花燈,街上的燈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十二生宵燈、如來佛燈、觀音燈、豬八戒燈、米老鼠燈、臉譜燈、……加上霓虹燈,把整個臨澤城裝扮得更加美麗。彩燈綻放著絢爛的色彩,好像在為國慶加油呢。
這一天,白天的熱鬧非凡,夜晚的人山人海,都使我記憶猶新,使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因為它代表這我們的中國富有了!我相信,在不久的今天,中國一定會以一個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下一次的輝煌!
篇五:元宵節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大家都要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湯圓又叫元宵。奶奶說:「過完元宵節,春節就算過完了。吃了湯圓,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團團圓圓,圓圓滿滿!」
可是我們家裡沒有人會做湯圓,媽媽就去超市買了一些回來。有芝麻餡的,有豆沙餡的,還有肉餡的。今年媽媽把煮湯圓的任務交給了我。到了傍晚我就開始煮湯圓了。我按奶奶教的方法:先把鍋裡的水燒開,放下湯圓,然後把火調小。過了一會兒,媽媽讓我往鍋裡加一些冷水。沒過多久,可以起鍋了。掀開鍋蓋,只見一個個雪白的湯圓漂在水中,就像一顆顆大珍珠。好誘人啊!
媽媽幫我把湯圓撈到碗裡。我剛把碗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了。不一會兒,就全吃完了。只剩下鍋裡還有一隻。爸爸說:「元宵節要猜燈謎的。我們每人出個燈謎,看誰贏了,誰就獎勵吃這個
湯圓。」大家都贊成這個辦法。可是爸爸出的謎語一下就被媽媽猜出來了。媽媽得意地說:「看來這個湯圓歸我了!」我忙說:「別急,我還沒出謎語呢,這個不算!」大家都驚訝地看著我。媽媽說:「你也會出燈謎?」我說:「你們猜猜看,雨下得太大,把山都衝倒了!是什麼字?」大家猜了半天都猜不出。最後我公布答案:「是個『雪』字啊!」
我得到了這個最後的湯圓。太美味了,自己贏來的東西才是最好吃的啊!
篇六: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
今天吃完餃子,媽媽帶我下樓去看燈展。走到樓下,只看見街道上人山人海,電動車和摩託車川流不息。街道兩旁掛上了五彩繽紛的彩燈,光明照滿了整個縣城。
隨著人流,我和媽媽慢慢的向前走去,當我們走到靖宇廣場時看到了一場十分有趣的燈展—四龍遊球,四龍遊球顯現的是四條龍在圍繞在地球旋轉這四條龍做得惟妙惟俏,十分逼真。龍是中華民族的根!我和媽媽又往前走了走,當走到一家店門前時,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一群人圍在店門前,我是前一看,什麼都沒有,可當我抬頭一看,在看見上面掛滿了燈籠,這家的燈籠別具一格,只看見燈籠扁扁的身上寫著幾行字,燈謎:鐵嘴巴,鐵牙齒,不咬別的只咬紙。我看了一會兒不知是什麼意思,於是,我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呀」?媽媽說:「傻丫頭,你動一動腦筋自己想一想吧!」於是,「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怪答案。」最後,我說是:「訂書機!」媽媽笑著說:「我的好女兒,你真聰明。」
隨著月光漸漸的下沉,我和媽媽戀戀不捨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節,與往年的與眾不同,就像春晚歌曲裡唱的一樣,難忘今宵。
願以後的元宵燈展越辦越好,元宵節愈來愈好。民族昌盛,國富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