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歡度元宵節作文450字
2024-10-23 21:32:11
導語:元宵節,這個節日自從西漢時期便以受到重視,漢魏之後,便成為民間的習俗,人們沿襲著幾百年來的傳統,——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扭大秧歌,熱鬧極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供參考。
篇一:歡度元宵節
終於到了,終於到元宵節了。自從過完年,我一直在等待這一天。
元宵節,這個節日自從西漢時期便以受到重視,漢魏之後,便成為民間的習俗,人們沿襲著幾百年來的傳統,——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扭大秧歌,熱鬧極了,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又形成一個新的民俗——賞煙花。
今天,全家歡聚在一起,等待著元宵夜得到來,天剛剛暗下來,便可以聽到「霹靂譁啦」的爆竹聲。
到了夜晚,我和全家人走在大街上,到處是「轟轟隆隆」聲音,滿天都是煙花,雖不如白晝,但也是燈火通明了。大街上,看著走來走去的人們,聽著震耳欲聾的爆竹聲;感受著熱鬧的氣分;我的心也不由得歡快起來。一路上,所有的店面都張燈節彩,路旁的花燈閃朔光彩,天上的圓月照耀著大地,真是「有燈無日不美人,有日無燈不算春」。
走出了花街,我的目光又凝聚在天上的煙花上面,猶如即將開放的花雹,突然開放,散下一片片花蕊。到處都是開放的花朵,猶如春梅爭芳,含雹怒放。
今天熱鬧的氣憤,也讓我感受到了雖然年過去了,但這元宵夜卻比大年夜還會熱鬧。
篇二:歡度元宵節
春節的氣氛還沒有消失,轉眼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正月半,炸麻串,爺爺炸,奶奶看,真愉快!」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來。我拿著鞭炮,催促正在幹活的爺爺去炸麻串。爺爺二話沒說,扛起麻串把子,興高採烈地來到了田地。田地裡到處是星星點點的火苗,伴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那舞動的火焰,像一顆顆撒在田地裡的耀眼的紅寶石。
只聽「噼啪噼啪……」哦,原來是爺爺點燃了麻串把子。爺爺一邊揮舞麻串把子,一邊大聲地說:「正月半,炸麻串,我家的菜盤子大……」
這揮動的麻串把子就像巨龍盤旋在大地上,嘴裡還噴著熊熊烈火。這預示著明年的大豐收。我疑惑不解:「爺爺,為什麼這麻串把子上有十二個「圈」呢?」爺爺意味深長地說:「因為呀,這十二圈代表著十二個月。」我從爺爺手中奪來了麻串把子,學著爺爺的樣子用力地揮舞,不一會兒,就累得滿頭大汗。天快黑了,我和爺爺高高興興地回到家。
炸麻串真有趣啊!我真希望明年的元宵節快點兒到來。
篇三:歡度元宵佳節
說起元宵節,大家應該不知道它的來歷吧!傳說漢武帝時期,東方朔為了讓宮女元宵和自己的親人得以團聚,於是設局讓漢武帝在長安城張燈結彩,放燈之時在彩燈上寫上「元宵」二字,待到正月十五全城放燈、煙火,做好湯圓供奉火神君的時候,元宵的家人看見彩燈上的字體,高喊元宵名字,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這真是一段感人的傳說啊。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在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吃湯圓,看花燈。在我的家鄉,我們一直沿襲祖輩的習俗,在正月十四至十六的時候舉行大型的燈會展,尤其在十五那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鞭炮聲不斷,顯得異常的熱鬧。我們會舉著小燈去迎接將近二十米的王氏大燈,還有迎五獸,迎財神等習俗,這時候村裡還會請來戲班子,讓大家徹底的狂歡。舞曲聲、戲曲聲、爆竹聲真可謂是聲聲悅耳啊!這一天大人小孩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那一碗碗「元宵」真是甜到大家的心坎裡去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在此恭祝大家節日快樂,合家團圓!
篇四:歡度元宵節
我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春節、有元宵節、有清明節、有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元宵節了。
元宵節那天晚上,出遠門的村裡人都回來了。我們一家人也匆匆忙忙地趕回老家。太陽快落山了,人們吃完元宵,都聚居到祖廟前。我們到祖廟時,祖廟已是人山人海,鑼鼓掀天,非常熱鬧。廟裡燈火輝煌,香氣繚繞,人們擺上最豐盛的食物,用豬頭、雞、鴨、五香卷、米糕……來敬拜祖先,祈禱一年平平安安,紅紅火火。廟外左邊搭起戲臺唱起高甲戲,老人們搬來長條椅,看得入神。右邊正在上演木偶戲,一群小孩看得津津有味。旁邊搭起高高的炮塔,大哥哥們正在玩刺激的「攻炮城」。鞭炮聲、唱戲聲、喝彩聲……響成一片,小山村沸騰了。八點左右,祖廟前鞭炮大放,人們在那裡跳火堆,要開始遊燈了。大家有的抬清水祖師,有的舉彩旗,還有的抬著紙糊的油燈籠。長長的遊燈隊伍像一條巨大的火龍在蜿蜒的山路上遊動。遊燈隊伍都得經過村裡每一戶人家。家家戶戶都得掛紅燈籠,放鞭炮,燒火堆,迎接遊燈隊伍。遊燈隊伍一到煙花綻放,鞭炮大放,火堆燒得旺旺的,照著人們喜氣洋洋的臉。村子裡變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我喜歡元宵節,喜歡熱鬧、紅火的元宵節,盼望元宵節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