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鬼故事|8月初3的兇案
2024-12-01 00:47:09
這是一件傳說中的鬼故事了,故事發生在北宋時期,比較久遠,流傳甚廣。。。
(一)
大概是唐末宋初年間的事,也許是發生在河南一帶。不確定的原因是因為此事多為野史略微提過,事必考據的正史是見不到這件事的記載的!
我可以確定的是這件事不是發生在唐朝以前,原因是唐朝以前的人稱「觀音」為「觀世音」,後來李世民做了皇帝,為避他的名諱,因而就隱去了「世」字!看來神的地位再崇高也敵不過活著的人王,不知何故歷代人王卻偏愛將自已塑造成神?
就算是以上證據也是在野史裡找到的!
真正的證據在賈一慈那大宅右廂的佛堂正中掛著呢--那是一幅工筆細描,畫中一位菩薩臉如滿月,圓潤慈善,雙目低垂,衣袖飄逸,左手執一白玉花瓶,右手執一楊柳枝,上端橫書--「慈航觀音大士」!字體秀麗工整。仔細端詳此畫,再聞之佛堂終年繞梁不絕的香火,很自覺就有了一種肅穆莊嚴之感!
如果賈一慈沒去外地進藥材的時候,佛堂是他每天必到之處。賈一慈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信徙,他打小時候就從他母親處遺傳了對「觀音大士」的無限忠誠。並在十八歲那年將這幅據說出自名家之手的觀音畫像也遺傳了下來!
三十年前他只有十八歲,那一年的二月十九,賈一慈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日子。這一天除了是觀音大士的生日外,還是他母親的忌日!那天他趕回家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他見到了母親的最後一面,但他母親卻沒來得及見到他最後一面!那天晚上,賈一慈整宵地坐在靈柩前,欲哭卻無淚,空洞的眼眶直盯著牆上的觀音畫像。
賈一慈從此成了這世上的飄萍!他從沒見過他的父親,也從沒有人告訴過他,從小就天生敏感細心的他從母親眼神裡讀出這是他不該提的問題!為了守孝,他決定不再回杭州當學徙的那家藥店了,於是他將幾年從牙縫裡省下的積蓄及母親留下的首飾再加上向同姓村裡的叔輩借貸,把舊屋簡單修葺一下,經營起藥材鋪。
當初變賣母親首飾時賈一慈只是賣一些從沒見他母親佩戴過的,有一隻他母親戴了一輩子的手鐲賈一慈是連碰也不敢去碰它一下,它就一直靜靜地躺在香案上。
由於多年學徙的勤奮,又或是由於他藥鋪的藥比別人都便宜一成,又或是他經常讓窮苦急病的人賒藥從不催還,又或是每到佛誕觀音誕旱澇季節他都設廠舍粥,廣散寒衣,施藥濟人,再或是祖上虔誠拜觀音所積功德,總之,賈一慈的藥材鋪一直紅火至今,鋪子也由原先的一間窄面到如今的五間連面遠近知名的大藥鋪。賈一慈也就成了名震一方的大善人「賈員外」。
雖說如今的賈一慈已是中年發達,功成名就,且娶一妻也是方圓百裡聞名的大美人!但他卻是積著一塊大大的心病,那就是娶妻二十有三載,膝下猶虛,偌大家業後繼無人!個中緣由卻又不能道人,正正如一塊魚刺在梗!
這些年,賈一慈行善積德,早晚誦讀《觀音經》《小乘心經》,自家佛堂香火油燈長年不滅,每回外出進藥材他也必暗訪名醫,服藥無數,終是白忙一場,絲毫不見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