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的製作方法
2024-03-04 16:40:15 1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
背景技術:
在發達國家中,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設備已成為自動化裝備的主流機器人發展前景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國外汽車行業、電子電器行業、工程機械等行業已經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避免了大量的工傷事故。全球諸多國家近半個世紀的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實踐表明,工業機器人的普及是實現自動化生產,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推動企業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有效手段。尤其是scara機器人,scara:selectivecomplianceassemblyrobotarm,選擇順應性裝配機器手臂,是一種水平多關節機器人,其廣泛應用於工業中。然而現有的scara機器人的電源組件和控制組件一般是外置的,使用時通過電線連接外界的電源插頭或者控制插頭,集成度比較低,使用不方便,應用環境受限。發明人為了scara機器人滿足更廣泛的使用環境,提高集成度和緊湊型,把scara機器人所對應的電源組件、控制組件等集成在scara機器人的基座內。然而集成之後,遇到了新的問題,一方面為了防塵防水,電源組件和電控組件需要密封在基座的腔室內,另一方面,驅動機械臂轉動的伺服電機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能,而且電源組件和電控組件也產生一定的熱量,加上其處於密閉的腔室空間內,部分區域集中大量熱量,過高的溫度容易損壞內部電控組件的電器元件。因此急需要發明一種既能夠滿足防塵防水要求,又能夠滿足散熱需求的散熱效果良好的機器人。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既能夠滿足防塵防水要求,又能夠滿足散熱需求的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包括基座、安裝於所述基座的機械臂和用於驅動所述機械臂的電機,所述基座設置有密閉的密封腔室和連通外界的開放腔室,所述密封腔室和所述開放腔室之間通過導熱板件分隔,所述密封腔室設置有相互電連接的電源組件和控制組件,所述電機電連接所述控制組件,所述開放腔室內設置有散熱系統,所述散熱系統能夠形成從外界流入開放腔室、再從開放腔室流至外界的單向散熱氣流。
其中,所述散熱系統包括設置在開放腔室內的排氣風扇和設置於基座的進氣孔和出氣孔,開放腔室、進氣孔和出氣孔構成氣流通道,風扇設置氣流通道的任一截面位置。
其中,所述基座的外側設置有凹陷部作為把手,所述進氣孔設置於所述把手內。
其中,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開放腔室內,所述電機的外側包覆有散熱板,且所述排氣風扇位於電機的下方。
其中,所述導熱板件朝向所述開放腔室側面設置有多塊並列的導熱翅片。
其中,所述導熱翅片一體成型於所述導熱板件。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座本體和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與所述座本體可拆卸密封連接以圍成所述密封腔室。
其中,所述電源組件設置有電源風扇,所述控制組件設置有cpu風扇,電源風扇和cpu風扇均電連接電源組件。
其中,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包括基座、安裝於基座的機械臂和用於驅動機械臂的電機,基座設置有密閉的密封腔室和連通外界的開放腔室,密封腔室和開放腔室之間通過導熱板件分隔,密封腔室設置有相互電連接的電源組件和控制組件,電機電連接控制組件,開放腔室內設置有散熱系統,所述散熱系統能夠形成從外界流入開放腔室、再從開放腔室流至外界的單向散熱氣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基座由於設置了相鄰的密封腔室和開放腔室,把電源組件和控制組件密封地集成在密封腔室內,起到良好的防塵防水效果,而密封腔室內產生的熱量通過導熱隔板傳遞至開放腔室中,熱量經過散熱系統形成的單向氣流排到外界,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的基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的基座的截面圖。
附圖標記:
基座1、座本體11、安裝板12、開放腔室13、密封腔室14、把手15;
機械臂2;
電機3、散熱板31;
導熱板件4、導熱翅片41;
控制組件5、cpu風扇51;
電源組件6、電源風扇61;
排氣風扇7。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的一種散熱效果良好的機控一體化機器人,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基座1、安裝於基座1的機械臂2和用於驅動機械臂2的電機3,電機3為伺服電機,基座1設置有密閉的密封腔室14和連通外界的開放腔室13,基座1包括座本體11和安裝板12,安裝板12與座本體11可拆卸地密封連接以圍成密封腔室14,使用中便於拆開安裝板12,對電源組件6或者控制組件5進行控制或者維護。
密封腔室14和開放腔室13之間通過導熱板件4分隔,導熱板件4朝向開放腔室13側面一體成型有多塊並列的導熱翅片41,提高導熱效率。密封腔室14設置有相互電連接的電源組件6和控制組件5,電源組件6設置有電源風扇61,控制組件5設置有cpu風扇51,電源風扇61和cpu風扇51均電連接電源組件6。電機3電連接電源組件6,開放腔室13內設置有散熱系統,散熱系統能夠形成依次流經外界、開放腔室13、外界的單向散熱氣流。具體的,散熱系統包括設置在開放腔室13內的排氣風扇7和設置於基座1的進氣孔和出氣孔(進氣孔和出氣孔的結構比較小,圖中沒示出),進氣孔和出氣孔分別位於排氣風扇7的上方和下方,實際中排氣風扇7位於出風孔和進氣孔之間即可。基座1的外側設置有凹陷形成的把手15,進氣孔設置於把手15內,這樣的好處是進氣孔隱藏的凹陷的把手15內,凹陷的結構更加便於進氣孔進風。電機3設置在開放腔室13內頂部,電機3的外側包覆有散熱板31,且排氣風扇7位於電機3的下方,且進氣孔對住電機3,散熱板31能夠快速把電機3產生的熱量導到開放腔室13內的空間,進氣孔對散熱板31吹風,散熱效果更加明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基座集成了控制組件5、電機3、電源組件6,集成化程度高,佔用空間少,減少數據線及電源線的使用,防止外部灰塵雜物進入,防護等級高。由於設置了相鄰的密封腔室14和開放腔室13,把電源組件6和控制組件5密封地集成在密封腔室14內,起到良好的防塵防水效果,而密封腔室14內產生的熱量通過導熱隔板傳遞至開放腔室13中,熱量經過散熱系統形成的單向氣流排到外界,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
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