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的製造方法
2024-03-08 18:03:15
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型新公開了一種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旨在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啟動衝擊小,使用壽命長的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它包括一側與柴油機殼體可拆卸連接的機殼,用軸承安裝在機殼兩側壁上的轉軸,安裝在轉軸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內的大齒輪,安裝在轉軸靠近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內的平面渦卷彈簧,安裝在機殼內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與大齒輪嚙合的小齒輪及用於鎖住大齒輪的撥叉,撥叉連接有手柄,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接近柴油機殼體的一端伸出機殼並安裝有棘輪式超越離合器,該棘輪式超越離合器包括外輪和位於外輪內安裝有多個棘爪的心輪,所述心輪與轉軸固定連接。本實用型新適用於各種微耕機、農用排灌設備等家用機械使用。
【專利說明】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型新涉及柴油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農業上使用的各種微耕機、三輪農用運輸車、工程車、農用排灌設備以及水運機帆船等家用機械的柴油機,其啟動多半採用手拉啟動器,手拉啟動器的啟動盤和拉繩很容易損壞和拉斷,給使用造成諸多不便。
[0003]隨後,出現了一種手搖式的啟動器,如附圖的圖1所示,平面渦卷彈簧的外圈固定在機殼上,內圈固定在轉軸上;轉軸上還固定有大齒輪,轉軸由軸承固定在機殼的兩側壁上,撥叉鎖住轉軸上的大齒輪,防止平面渦卷彈簧處於壓緊狀態下發生轉動。轉軸的一端安裝有啟動爪盤,啟動爪盤固定連接在柴油機飛輪上。啟動時只要用手搖臂上緊平面渦卷彈簧,然後撥動撥叉的手柄放開鎖住的大齒輪,平面渦卷彈簧貯存的能量即帶動大齒輪,大齒輪帶動與柴油機飛輪連接的啟動爪盤轉動,從而將柴油機啟動,使用很省力,可有效解決目前青年外出務工,農村勞力不足的情況,降低使用者的勞動強度。然而該種啟動爪盤的內部是通過扭簧、撥塊及定位塊來實現啟動爪盤的離合,使用過程中,由於扭簧瞬間釋放的能量很大,撥塊對定位塊和啟動爪盤外殼的衝擊很大,定位塊及啟動爪盤的外殼易損壞,引發故障,給使用者帶來不便,且維護成本高。
實用型新內容
[0004]本實用型新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啟動衝擊小,使用壽命長的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型新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包括一側與柴油機殼體可拆卸連接的機殼,用軸承安裝在機殼兩側壁上的轉軸,安裝在轉軸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內的大齒輪,安裝在轉軸靠近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內的平面潤卷彈簧,安裝在機殼內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與大齒輪哨合的小齒輪及用於鎖住大齒輪的撥叉,撥叉連接有手柄,所述轉軸接近柴油機殼體的一端伸出機殼並安裝有棘輪式超越離合器,該棘輪式超越離合器包括外輪和位於外輪內安裝有多個棘爪的心輪,所述心輪與轉軸固定連接。
[0006]優選的是,所述平面渦卷彈簧通過套裝在其外圍的固定圈與機殼固定連接。
[0007]優選的是,所述固定圈通過卡接與機殼連接。
[0008]優選的是,所述棘輪式超越離合器的心輪設置有三個棘爪。
[0009]優選的是,所述平面渦卷彈簧由合金鋼製成。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型新具有如下優點:
[0011](I)本實用型新採用棘輪式超越離合器實現能量從平面渦卷彈簧到柴油機飛輪的傳遞工作,進而啟動柴油機。在整個啟動過程中,手搖啟動器的各部件受力平穩,沒有較大的衝擊,各部件的使用壽命較長。[0012](2)本實用型新的柴油機手搖啟動器在對平面渦卷彈簧收縮時很省力,可有效解決目前青年外出務工,農村勞力不足的情況,降低使用者的勞動強度。
[0013](3)本實用型新中的平面渦卷彈簧通過固定圈實現與機殼的連接,安裝時將固定圈與平面渦卷彈簧固定連接,再將固定圈安裝到機殼內,相比採用直接將平面渦卷彈簧直接與機殼連接,其手持較為方便,且不易劃傷手指,拆裝都較為方便和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型新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型新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現有技術中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的示意圖;
[0016]圖2本實用型新的示意圖;
[0017]圖3為圖2的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將結合本實用型新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型新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型新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型新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型新保護的範圍。
[0019]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的示意圖,平面渦卷彈簧4的外圈固定在機殼I上,內圈固定在轉軸2上;轉軸2上還固定有大齒輪3,轉軸2由軸承固定在機殼I的兩側壁上,撥叉8鎖住轉軸2上的大齒輪3,防止平面渦卷彈簧4處於壓緊狀態下發生轉動。轉軸2的一端安裝有啟動爪盤,啟動爪盤固定連接在柴油機飛輪上。啟動時只要用手搖臂10上緊平面渦卷彈簧4,然後撥動撥叉8的手柄9放開鎖住的大齒輪3,平面渦卷彈簧4貯存的能量即帶動大齒輪3,大齒輪3帶動與柴油飛輪連接的啟動爪盤轉動,從而將柴油機啟動,使用很省力,可有效解決目前青年外出務工,農村勞力不足的情況,降低使用者的勞動強度。然而該種啟動爪盤的內部是通過扭簧、撥塊及定位塊來實現啟動爪盤的離合,使用過程中,由於扭簧瞬間釋放的能量很大,撥塊對定位塊和啟動爪盤外殼的衝擊很大,定位塊及啟動爪盤的外殼易損壞,引發故障,給使用者帶來不便。
[0020]圖2和圖3所示為本實用型新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包括一側與柴油機殼體可拆卸連接的機殼1,機殼I優選採用螺栓與柴油機殼體固定連接;用軸承安裝在機殼I兩側壁上的轉軸2 ;安裝在轉軸2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I內的大齒輪3 ;安裝在轉軸2靠近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I內的平面渦卷彈簧4,平面渦卷彈簧4的另一端與機殼I固定連接;安裝在機殼I內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與大齒輪3哨合的小齒輪5及用於鎖住大齒輪3的撥叉8,撥叉8連接有手柄9 ;所述轉軸2接近柴油機殼體的一端伸出機殼I並安裝有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該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包括外輪61和位於外輪61內安裝有多個棘爪的心輪62,所述心輪62與轉軸2固定連接。本實施例的心輪62設置有三個棘爪,平面渦卷彈簧4優選採用合金鋼製成。[0021]作為本實用型新的進一步改進,本實用型新中的平面渦卷彈簧4通過固定圈7實現與機殼I的連接,安裝時將固定圈7與平面渦卷彈簧4固定連接,再將固定圈7安裝到機殼I內,優選採用卡接方式連接。相比採用直接將平面渦卷彈簧4直接與機殼I連接,其手持較為方便,且不易劃傷手指,拆裝都較為方便和安全。
[0022]使用時,將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的外輪61與柴油機的飛輪固定連接,同時將機殼I與柴油機殼體固定連接在一起,實現該手搖啟動器與柴油機的固定連接。用手搖臂10通過旋轉帶動小齒輪5,小齒輪5帶動與其嚙合的大齒輪3旋轉,實現平面渦卷彈簧4的旋轉收縮,進行平面渦卷彈簧4的儲能,同時撥叉8自動鎖住轉軸2上的大齒輪3防止其逆轉,待平面渦卷彈簧4能量儲滿後,準備好柴油機的啟動工作,然後撥動與撥叉8連接的手柄9,手柄9轉動後撥叉8將大齒輪3放開,平面渦卷彈簧4釋放能量,通過轉軸2上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的心輪62帶動外輪61,進而帶動柴油機啟動。柴油機啟動運轉後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的外輪隨著空轉,手搖啟動器其它部件停止工作。
[0023]本實用型新的手搖啟動器在整個啟動過程中,各部件受力平穩,基本不存在較大的衝擊,各部件的使用壽命較長。同時該手搖啟動器使用時很省力,可有效解決目前青年外出務工,農村勞力不足的情況,降低使用者的勞動強度。本手搖啟動器特別適用於9馬力以下安裝有柴油機的各種微耕機、四輪農用運輸車、工程車、農用排灌設備、水運機帆船等家用機械,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型新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型新,凡在本實用型新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型新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包括一側與柴油機殼體可拆卸連接的機殼(1),用軸承安裝在機殼(I)兩側壁上的轉軸(2),安裝在轉軸(2)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I)內的大齒輪(3),安裝在轉軸(2)靠近柴油機殼體一側且位於機殼(I)內的平面渦卷彈簧(4),安裝在機殼(I)內遠離柴油機殼體一側與大齒輪(3)哨合的小齒輪(5)及用於鎖住大齒輪(3)的撥叉(8),撥叉(8)連接有手柄(9),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2)接近柴油機殼體的一端伸出機殼(I)並安裝有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該棘輪式超越離合器(6)包括外輪(61)和位於外輪(61)內安裝有多個棘爪的心輪(62 ),所述心輪(62 )與轉軸(2 )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面渦卷彈簧(4)通過套裝在其外圍的固定圈(7)與機殼(I)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圈(7)通過卡接與機殼(I)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棘輪式超越離合器的心輪(62)設置有三個棘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柴油機的手搖啟動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平面渦卷彈簧(4)由合金鋼製成。
【文檔編號】F02N15/02GK203441664SQ20132040137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6日
【發明者】任明武, 譚春 申請人:貴陽科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