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騙子偷走安徽兩種樹苗 清朝損失百億紋銀(茶葉)
2024-03-10 23:11:13 2
英國的騙子偷走了安徽的兩種樹苗,卻導致清朝損失百億紋銀,這兩種樹苗則是茶葉。在中國的酒文化和茶文化都是源遠流長的。尤其是茶文化,中國也是茶葉的故鄉,早在三皇時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飲茶的習俗。到了近代國之後,大航海更是直接打通了世界經濟市場在茶葉方面則是受到了歐洲市場的歡迎。茶葉的普及
在先秦時期的貴族以及到唐宋時期的興盛發展,後來到明清種茶技術都在得到改善,也是全世界最普及的一種大眾飲品,到了近代之後更是受到了歐洲市場的歡迎成為了一些貴族們去購買的對象。只有我國是茶葉市場的唯一供應方,有著極大的利潤,憑藉著成熟的種植和生產,茶葉也就變成了國粹產業,可沒想到後期卻是被一場商業陰謀打破市場的公平和穩定也導致我國遭遇了重大的損失。
在經過植物貿易戰之後,當時英國人就派了一個人來到東移動公司執行。當時就派了一個採茶的特務羅伯特,主要成就就是偷偷到中國之後偷走了中國的茶葉,羅伯特在此之前就一直在遊歷,對中國比較熟悉,還曾經做過大使在中國住一段時間,會說中國話。
一路喬裝成清朝人的樣子,進入到安徽黃山,把自己從來都沒見過的茶葉給記下來,後來還到了中國的各個品茶聖地。最終帶走了上萬株優良的茶樹和種子,還拼了八味精通茶葉生產的農工。
在當時羅伯特則是帶著這些人前往了印度加爾各達的山腳之下,多年以來一直往返於中印之間,了解各種茶葉製作,聘了更多的中國勞工前往英國的茶葉基地。在1886年的時候英國人購買的茶葉有大部分都是來源於自己所栽種的茶廠之中。
中國的茶葉出口直接下降了10倍,當時的清政府損失則達到了上百億文銀,直到今日百年的奮鬥,產品市場的份額也不如往日的輝煌,印度的阿薩姆也成為了在我國之後,第2個大型商業採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