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10KV配電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10 20:57:1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變壓器無勵磁開關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10KV配電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
背景技術:
因10KV配電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帶電觸頭電氣距離的要求,及一直以來的傳統設計方案的影響。產品結構設計時,無勵磁開關的安裝位置為油箱蓋頂部安裝,鐵芯上表面與油箱蓋的距離一直保持在140mm左右的尺寸,有時還會出現因變壓器油體積收縮而可能導致開關觸頭對箱蓋放電的問題,因此需要在油箱外部安裝使用管式油位計,如圖1所示。因無勵磁開關安裝在油箱蓋頂部,所以線圈引出分接線要繞過鐵芯上夾件與無勵磁開關連接,這樣增大了線圈引出分接線的長度,如圖2所示。同時傳統的鐵芯上夾件採用比較重的槽鋼型材,開關帶電觸頭與上夾件之間的電氣距離也比較短,如圖3所示。
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所有裝備製造性企業通過設計結構的逐步優化降低生產成本,以達到在市場上更有競爭性的銷售價格。變壓器油為變壓器生產製造中三大主要材料之一,其成本佔整個變壓器製造成本的15%左右。根據該傳統結構的特點及保證電氣性能的安全,要求注油時,必須注滿整個油箱。這樣增大了變壓器油的使用量,同時使箱沿漏油風險比率增大。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10KV配電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10KV配電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包括無勵磁開關、鐵芯上夾件、鐵芯、高壓引線及油箱,其中無勵磁開關設置於油箱的側壁上、 並且與高壓引線連接,所述鐵芯通過鐵芯上夾件夾緊後固定在油箱內,所述鐵芯上夾件的橫截面為L型。
所述無勵磁開關包括開關調壓手柄和均與該開關調壓手柄連接的多個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所述開關調壓手柄設置於油箱的外側,多個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設置於油箱的內側、並且分別與所述高壓引線中的各線圈引出分接線連接。
多個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的電氣觸頭均朝上布設,以增加電氣觸頭與鐵芯上夾件之間的距離。
所述無勵磁開關設置於與高壓引線相對應的油箱的側壁上。
所述油箱內的油麵與油箱蓋之間預留防止箱沿滲漏油的氣隙。所述油箱內的油麵與油箱蓋之間的氣隙高度為20mm。
所述鐵芯的上表面與油箱蓋之間的距離為70mm。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通過變更無勵磁開關安裝結構,更改鐵芯上夾件型材,從而降低油箱高度,減少變壓器油的使用量,降低箱沿漏油風險比率,節約產品製造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平均每臺產品節約成本在2.5個百分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傳統變壓器的無勵磁開關與線圈引出分接線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傳統變壓器鐵芯夾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無勵磁開關與線圈引出分接線的連接示意圖;
圖6為圖4的右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鐵芯夾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2、3、4、5、6、7為線圈分接引線,10為無勵磁開關,101為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102為開關調壓手柄,20為管式油位計,30為油箱蓋,40為鐵芯上夾件,50為鐵芯,60為線圈引出分接線,70為油箱,H為油箱的總高度,h1為鐵芯上表面與油箱蓋之間的距離,h2為油麵與油箱 蓋30之間的氣隙高度,h3為開關調壓手柄的軸線與油箱蓋之間的距離,A、B、C為高壓線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10KV配電變壓器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包括無勵磁開關10、鐵芯上夾件40、鐵芯50、高壓引線及油箱70,其中無勵磁開關10設置於油箱70的側壁上、並且與高壓引線連接,所述鐵芯50通過鐵芯上夾件40固定在油箱70內,所述鐵芯上夾件40的橫截面為L型。
如圖5、圖6所示,所述無勵磁開關10包括開關調壓手柄102和均與該開關調壓手柄102連接的多個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101,所述開關調壓手柄102設置於油箱70的外側,多個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101設置於油箱70的內側、並且分別與所述高壓引線中的各線圈引出分接線60連接。
多個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101的電氣觸頭均朝上布設,鐵芯上夾件40採用角鋼,以增加電氣觸頭與鐵芯上夾件40之間的電氣安全距離,再保證性能的前提下,減少鋼材使用重量,如圖7所示。
為了方便無勵磁分接電氣觸頭101與線圈引出分接線60連接,將所述無勵磁開關10安裝在與高壓引線相對應的油箱70的側壁上,這樣縮短了線圈引出分接線60的長度。為了防止箱沿滲漏油,所述油箱70內注油時,無需注滿,使油麵與油箱蓋30之間預留氣隙。
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油箱70的總高度為765mm,所述鐵芯50的上表面與油箱蓋30之間的距離為70mm,所述油箱70內的油麵與油箱蓋30之間的氣隙高度為20mm,所述開關調壓手柄102的軸心與油箱蓋30之間的距離為160mm。如圖4所示,H為油箱的總高度,即H=765mm;h1為鐵芯上表面與油箱蓋之間的距離,即h1=70mm;h2為油麵與油箱蓋30之間的氣隙高度,即h2=20mm;h3為開關調壓手柄的軸線與油箱蓋之間 的距離,即h3=160mm。
如圖6所示,以五個分接變壓器為例,A、B、C高壓線圈均在軸向端部引出2、3、4、5、6、7共六根線圈分接引線,與無勵磁開關10所對應的電氣觸頭進行連接,然後通過旋轉開關調壓手柄102進行調節電壓。
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無勵磁開關的設計布局,設計成在油箱側壁上布置安裝,改變鐵芯上鐵軛與無勵磁開關相對位置,可以降低鐵芯上表面與箱蓋之間的距離,且無需再擔心因變壓器油體積收縮而可能導致電氣觸頭對箱蓋放電的問題。同時因更改了無勵磁開關的安裝位置及安裝方式,可以在變壓器注油時無需注滿,上部預留20mm的氣隙,這樣一來還可以保證不會在發生箱沿滲漏油的問題,節省了約2%的變壓器油量,同時又節省了一個管式油位計,減少產品售後服務次數,可以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更改鐵芯上夾件的型材,以增大開關帶電觸頭與上夾件之間的電氣距離。此新型無勵磁開關布置結構,適用於絕大多數S9、S10、S11、S13等10KV配電變壓器產品的設計及生產應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擴展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