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的製作方法
2024-03-01 20:47:15 2
專利名稱: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包括平紋基底組織和編織在其表面的大提花組織,平紋基底組織由經紗和緯紗相互交織而成,經紗的紗支數為103S/2~107S/2,經紗的密度為421根/10cm~425根/10cm;緯紗的紗支數為98S/2~102S/2,緯紗的密度為345根/10cm~349根/10cm。經紗與緯紗均採用細旦併線,細旦併線為16D真絲與毛紗合股,細旦併線包括50%羊毛、40%滌綸、5%桑蠶絲、5%天絲。本實用新型採用桑蠶絲以及羊毛等,面料保暖,採用細旦併線的形式,桑蠶絲不易斷裂,且較牢固,花型獨特。
【專利說明】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面料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織物的選擇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對織物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更加崇尚與追求舒適、健康、多功能,進而促使了新型織物的開發與研宄。
[0003]提花面料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面料,其織造時利用經、瑋組織變化形成圖案,紗支精細,對原料要求極高。目前,市面上的提花面料種類繁多,提花結構的不同將會導致面料的造型也不同,為了滿足市場的高需求,提花面料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提花結構的設計和各類紗線的選用十分的重視,整個研發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經過反覆試驗,才有可能得到比較滿意的提花面料。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保暖性好的細旦併線真絲面料。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包括平紋基底組織和編織在其表面的大提花組織,所述的平紋基底組織由經紗和瑋紗相互交織而成,所述經紗的紗支數為103S/2?107S/2,所述經紗的密度為421根/1cm?425根/1cm ;所述瑋紗的紗支數為98S/2?102S/2,所述瑋紗的密度為345根/1cm?349根/1cm0
[0006]進一步地,所述經紗的紗支數為105S/2,所述經紗的密度為423根/1cm ;所述瑋紗的紗支數為100S/2,所述瑋紗的密度為347根/10cm。
[0007]進一步地,所述經紗與瑋紗均採用細旦併線,所述細旦併線為16D真絲與毛紗合股,所述細旦併線包括50%羊毛、40%滌綸、5%桑蠶絲、5%天絲。
[0008]進一步地,所述的大提花組織包括三個從上往下依次等間隔平行分布的瑋浮長線組成的第一右斜紋組織、第二右斜紋組織、第三右斜紋組織和三個從上往下依次等間隔平行分布的瑋浮長線組成的第一左斜紋組織、第二左斜紋組織、第三左斜紋組織。
[0009]所述的第一右斜紋組織、第二右斜紋組織、第三右斜紋組織和第一左斜紋組織、第二左斜紋組織、第三左斜紋組織的瑋浮長線均由下而上均由3個連續排列的瑋組織構成。
[0010]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右斜紋組織的結尾位與第一左斜紋組織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所述的第二右斜紋組織的結尾位與第二左斜紋組織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所述的第三右斜紋組織的結尾位與第三左斜紋組織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桑蠶絲以及羊毛等,面料保暖,採用細旦併線的形式,桑蠶絲不易斷裂,且較牢固,花型獨特。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平紋基底組織,2、大提花組織,21、第一右斜紋組織,22、第二右斜紋組織,23、第三右斜紋組織,24、第一左斜紋組織,25、第二左斜紋組織,26、第三左斜紋組織。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6]如圖1 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包括平紋基底組織I和編織在其表面的大提花組織2,平紋基底組織I由經紗和瑋紗相互交織而成,經紗的紗支數為105S/2,所述經紗的密度為423根/1cm ;所述瑋紗的紗支數為100S/2,所述瑋紗的密度為347根/10cm。
[0017]經紗與瑋紗均採用細旦併線,細旦併線為16D真絲與毛紗合股,細旦併線包括50%羊毛、40%滌綸、5%桑蠶絲、5%天絲。
[0018]大提花組織2包括三個從上往下依次等間隔平行分布的瑋浮長線組成的第一右斜紋組織21、第二右斜紋組織22、第三右斜紋組織23和三個從上往下依次等間隔平行分布的瑋浮長線組成的第一左斜紋組織24、第二左斜紋組織25、第三左斜紋組織26。
[0019]所述的第一右斜紋組織21、第二右斜紋組織22、第三右斜紋組織23和第一左斜紋組織24、第二左斜紋組織25、第三左斜紋組織26的瑋浮長線均由下而上均由3個連續排列的瑋組織構成。
[0020]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右斜紋組織21的結尾位與第一左斜紋組織24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所述的第二右斜紋組織22的結尾位與第二左斜紋組織25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所述的第三右斜紋組織23的結尾位與第三左斜紋組織26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
[002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採用桑蠶絲以及羊毛等,面料保暖,採用細旦併線的形式,桑蠶絲不易斷裂,且較牢固,花型獨特,隱約夢幻。
[0022]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包括平紋基底組織(I)和編織在其表面的大提花組織(2),所述的平紋基底組織(I)由經紗和瑋紗相互交織而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經紗的紗支數為103S/2?107S/2,所述經紗的密度為421根/1cm?425根/1cm ;所述瑋紗的紗支數為98S/2?102S/2,所述瑋紗的密度為345根/1cm?349根/1cm ; 所述的大提花組織(2)包括三個從上往下依次等間隔平行分布的瑋浮長線組成的第一右斜紋組織(21)、第二右斜紋組織(22)、第三右斜紋組織(23)和三個從上往下依次等間隔平行分布的瑋浮長線組成的第一左斜紋組織(24)、第二左斜紋組織(25)、第三左斜紋組織(26); 所述的第一右斜紋組織(21)、第二右斜紋組織(22)、第三右斜紋組織(23)和第一左斜紋組織(24)、第二左斜紋組織(25)、第三左斜紋組織(26)的瑋浮長線均由下而上均由3個連續排列的瑋組織構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經紗的紗支數為105S/2,所述經紗的密度為423根/1cm ;所述瑋紗的紗支數為100S/2,所述瑋紗的密度為347 根 /1cm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細旦併線真絲面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右斜紋組織(21)的結尾位與第一左斜紋組織(24)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所述的第二右斜紋組織(22)的結尾位與第二左斜紋組織(25)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所述的第三右斜紋組織(23)的結尾位與第三左斜紋組織(26)的起始位在同一條瑋紗上。
【文檔編號】D03D21-00GK204298562SQ201420607277
【發明者】沈學如, 袁麗平 [申請人]江蘇澳洋紡織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