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的製作方法
2024-03-05 12:27:15 1
專利名稱: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發電部件,具體涉及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屬太陽能發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常,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所尋求的主要益處是在聚光光伏電池晶片的有效面積上得到從菲涅爾透鏡匯聚的高密度太陽輻射光。 透鏡的倍數越高,得到太陽輻射光的密度越高,相同面積上使用的聚光光伏電池晶片越少,單位面積上的發電成本就越低。隨著透鏡倍數的增大,透鏡加工定位到聚光光伏組件上的難度就會增大。目前所有的高倍聚光光伏組件設計都是將單個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先固定在組件底板上,然後在底板背面安裝散熱器,這樣匯聚到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上的高能量的光強不能直接快速地傳遞到散熱器上進行散熱,同時整個大面積底板很難做到非常平整會導致透鏡的焦點很難完全重合到聚光光伏電池片的有效面積上,就會大大影響散熱器的散熱效率和接收器的轉換效率。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該通用模塊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其特徵是,它包括固定金屬板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所述固定金屬板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通過導熱紅膠或有機矽膠緊密地粘接,並用螺絲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金屬板上安裝有多個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所述固定金屬板為鋁板或者鋼板。其特徵是所述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包括聚光光伏電池片和散熱器,所述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為兩個以上。所述導熱紅膠採用具有防紫外線老化功能的導熱導電紅膠,或所述有機矽膠採用具有防紫外線照射老化功能的有機矽膠。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1.該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通過精密工藝,使用導熱紅膠或有機矽膠緊密地粘接,並用螺絲固定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簡化了組裝流程;2.該通用模塊採用被動式散熱方式,降低了散熱成本;3.該通用模塊可以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太陽光強制作成各種聚光倍數的標準化通用模塊,應用於各種不同的聚光光伏組件,同時更適合大規模生產以及提高了加工效率,從而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4.該通用模塊為後續的維護提供了更為方便的拆卸和安裝;5。該通用模塊的固定金屬板能保證透鏡陣列的焦距和整個組件的加工精度,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轉換效率。
圖I為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立體圖。其中1、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2、固定金屬板,3、導熱紅膠或有機矽膠,4、螺絲。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如圖I所示,具有兩個以上的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I和固定金屬板2,固定金屬板2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I通過導熱紅膠或有機矽膠3緊密地粘接,並用螺絲4固定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
權利要求1.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其特徵是,它包括固定金屬板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所述固定金屬板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通過導熱紅膠或有機矽膠緊密地粘接,並用螺絲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金屬板上安裝有多個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其特徵是所述固定金屬板為鋁板或者鋼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其特徵是所述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包括聚光光伏電池片和散熱器,所述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為兩個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其特徵是所述導熱紅膠採用具有防紫外線老化功能的導熱導電紅膠,或所述有機矽膠採用具有防紫外線照射老化功能的有機矽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屬太陽能發電技術領域,它包括固定金屬板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固定金屬板和帶散熱器的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模塊通過導熱紅膠或有機矽膠緊密地粘接,並用螺絲固定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帶散熱器的高倍聚光光伏光電轉換接收器通用模塊,簡化了組裝流程。該實用新型通用模塊可以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太陽光強制作成各種聚光倍數的標準化通用模塊,應用於各種不同的聚光光伏組件,同時更適合大規模生產以及提高了加工效率,從而降低整個系統的成本;同時該通用模塊的固定金屬板能保證透鏡陣列的焦距和整個組件的加工精度,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轉換效率,達到降低整個系統成本的目的。
文檔編號H01L31/048GK202585491SQ20122024008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6日
發明者王永向 申請人:成都聚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