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的製作方法

2024-03-05 15:47:15

專利名稱: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織物的染整設備。
背景技術:
織物染整加工是對紡織材料或織物進行物理的和化學的處理的過程。染整加工可歸納為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四類。其中的預處理是指採用化學方法去除織物上有礙進行後續加工的雜質(如纖維共生物、漿料、油劑、汙染物等),從而使織物表面潔淨、潤溼性提高,呈現出織物的本色光澤的過程。染色則是指對紡織物進行上色,其中的染料染色是對紡織物採用染浴(染料+助劑+溶劑)處理,通過染料與纖維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的結合,使染浴中的染料轉移到纖維上而生成不溶性的有色物質的過程,染色產品不僅應該色澤均勻,還應具有良好的染色牢度。但是這種染料染色還包括為使染料充分"發色"所必須進行的染色後處理過程,包括諸如顯色皂洗、水洗等工序。進行染料染色的設備有巻染機、連續軋染機和繩狀染色機等,連續軋染機中有一種連續軋染聯合機,該連續軋染聯合機包括按照工藝順序依次設置的進布裝置、均勻軋車、紅外線烘燥機、橫導輥熱風烘燥機、烘筒烘燥機、還原蒸箱、平洗槽、皂蒸槽、長蒸箱、平洗槽、烘筒烘燥機、落布裝置等。由此可見,這種染色方法和設備不僅設備投資大、生產工序長,而且耗能耗材多,廢水排放也多,因而環保治理的成本非常高。
隨著染整技術的發展,織物染色已不僅包括染料染色,還包括塗料染色。塗料染色主要是靠粘合劑在一定溫度下,在纖維表面形成一層透明皮膜,使得塗料的分散顆粒被皮膜包裹緊固於纖維表面,達到"染色"目的。採用染料染色不僅適應性強、色譜也較為齊全,特別適合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的需要,而且工藝流程短、大大減少了汙染、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但是,由於存在染深性差、色牢度差、手感硬、粘輥筒的問題,往往無法連續生產。
為解決上述問題,已經出現了在對織物進行塗料染色的同時進行變性處理的報導。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936148公開了一種織物塗料染色工藝,該工藝所用染液由塗料色漿、陽離子改性劑、表面活性劑、pH調節劑、粘合劑和水組成,混合均勻後,直接對織物進行浸軋,然後進行烘乾和固色處理,得到塗料染色產品。但是該工藝因為將塗料色漿和陽離子改性劑混合在一起且陽離子改性劑的濃度也較高,雖然染浴中包括pH值調節劑和表面活性劑,但是仍會產生凝聚作用,使得染色難以進行。另外,該文獻也未公開採用何種設備實施所述的工藝。
在對織物進行連續性塗料染色的設備方面,中國專利文獻CN 20097835Y公開了一種"連續塗料軋染機",該連續塗料軋染機包括按照工藝順序依次設置的A字架退巻裝置、刷毛拍打除雜清理機構、負壓吸塵機構、纖維變性劑浸漬槽、錫林烘燥機構、錫林冷卻裝置、塗料浸軋裝置、遠紅外預烘裝置、蒸汽烘燥裝置和落布裝置,還包括電氣控制櫃。該連續塗料軋染機在對織物進行塗料染色的過程中,由於要經過變性和染色兩次浸軋,相應地需要進行2次烘乾,第一次烘乾還需冷卻,所以能源消耗較多,工藝步驟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使用時節約能源、工藝簡單、染色效果較好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包括按先後順序依次設置的進布預處理裝置、浸軋系統、烘乾系統和出布處理裝置;還包括第一機架和第二機架;烘乾系統包括按先後順序依次設置的紅外線預烘裝置、熱風預烘裝置和蒸汽烘燥裝置;進布預處理裝置、浸軋裝置和紅外線預烘裝置均安裝在第一機架上,蒸汽烘燥裝置和出布處理裝置安裝在第二機架上。
進布預處理裝置包括按照前後順序設置的刷毛吸塵裝置和對織物的張力進行隔斷的牽引扎車。
浸軋系統包括浸軋裝置和使用時按照二路進一路出方式向浸軋裝置提供複合染液的比例供液裝置;浸軋裝置包括均勻扎車和與該均勻扎車相對應的第一張力調節機構。
紅外線預烘裝置包括2 5個預烘機構,每個預烘機構包括滾動連接在第一機架上且相互間可開可合的後側框架部件和前側框架部件,後側框架部件上固定有後側紅外線發射器,前側框架部件固定有前側紅外線發射器;每個預烘機構還包括可以在遮住和讓開後側紅外線發射器的後側遮擋裝置以及包括可以在遮住和讓開前側紅外線發射器的前側遮擋裝置;每個預烘機構還包括第一排溼裝置,而該第一排溼裝置包括設置在框架部件中的氣流通道和位於框架部件上方的排氣裝置。
熱風預烘裝置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內的熱風系統,還包括用於將織物輸送經過箱體內部的織物傳送裝置和與該織物傳送裝置相對應的2個張力調節裝置,還包括用於排走箱內溼氣的排風系統。
17蒸汽烘燥裝置包括兩組用於烘乾織物的蒸汽烘筒和用於控制蒸汽烘筒轉動的相應的2個烘筒轉動機構,還包括與兩組蒸汽烘筒相對應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
出布處理裝置包括用於冷卻織物的冷卻裝置,該冷卻裝置包括一組冷取滾筒;出布處理裝置還包括與該組冷卻滾筒相對應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還包括擺動落布機構和與其相對應的第七張力調節機構。
上述進布預處理裝置包括還張力調節裝置和預處理導布輥組;張力調節裝置和預處理導布輥組按織物行進的先後順序依次設置在第一機架上。
手動張力調節裝置包括手柄、蝸輪蝸杆副、座體和第一擺動架;座體固定在第一機架上,蝸輪和蝸杆均與座體轉動連接,手柄的上端桿頭與蝸杆固定連接,蝸杆與蝸輪相嚙合,第一擺動架與第一機架轉動連接,第一擺動架的左端頭固定連接在蝸輪的中心孔中。
預處理導布輥組的各根導輥與第一機架轉動連接。
刷毛吸塵裝置包括刷毛箱體、2個軸承座架、2個軸承座、4個軸承、2根刷毛輥、刷毛傳動機構、吸塵風道、風機和吸塵電機。
刷毛吸塵裝置的2個軸承座架、2個軸承座、4個軸承和2根刷毛輥均設置在刷毛箱體中,且2個軸承座架固定在刷毛箱體的左右兩側,2個軸承座分別轉動連接在位於左右向的外側的相應一個軸承座架上,每個軸承座各安裝有2個軸承,且每個軸承的內圈與相應一根刷毛輥的左右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個軸承的外圈則固定在相應的軸承座上,從而使刷毛輥通過相應的軸承與左右兩端的軸承座轉動連接;兩根刷毛輥的右端均依次穿過位於右側的軸承座和軸承座架。
刷毛吸塵裝置的刷毛傳動機構包括刷毛電機、減速器、鏈條、從動鏈輪、齒輪軸、主動齒輪、後側從動齒輪和前側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後側從動齒輪和前側從動齒輪均設置在刷毛箱體中;後側從動齒輪固定在後側的刷毛輥的右端頭上,前側從動齒輪固定在前側的刷毛輥的右端頭上;齒輪軸通過設置在固定於刷毛箱體上的軸承座上的軸承與刷毛箱體轉動連接;主動齒輪固定在齒輪軸的左端頭上,且主動齒輪同時與後側從動齒輪和前側從動齒輪相嚙合;齒輪軸的右端頭固定有從動鏈輪,刷毛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鏈條與減速器的輸出鏈輪和從動鏈輪相嚙合。
刷毛吸塵裝置還包括角度控制器;角度控制器安裝在第一機架的左右側的一側;角度控制器包括控制杆、擺動臂、蝸輪、蝸杆、手柄和固定座;控制杆的後端與軸承座的前部轉動連接,控制杆的前端與擺動臂的上端轉動連接,擺動臂的下端與蝸輪軸固定連接,蝸輪軸轉動連接在固定座上,蝸輪固定在蝸輪軸上,蝸杆轉動連接在固定座上、且與蝸輪相嚙合,蝸杆的下端與手柄固定連接,固定座固定在第一機架上。
刷毛吸塵裝置的刷毛箱體的左側板上開有除塵口,吸塵風道的下部的進風口與刷毛箱體的除塵口相連通;風機固定在第一機架上,且其進風口與吸塵風道的出風口相連,風機的出風口與排氣管相連;使用時風機由吸塵電機驅動。
牽引軋車包括2個固定架、2個轉動臂、上軋棍、下軋輥、2個氣缸和軋車電機;2個固定架分別按左右兩側固定在第一機架上;2個轉動臂的後端分別轉動連接在相應一個固定架上,各轉動臂的前端與相應一個氣缸的活塞杆轉動連接;各氣缸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固定架上,氣缸座與氣缸體轉動連接;上軋輥轉動連接在左右兩個轉動臂上,下軋輥轉動連接在左右兩個固定架上;使用中軋車電機通過減速器帶動下軋輥。
上述浸軋系統的浸軋裝置還包括開幅滾筒;浸軋裝置的第一張力調節機構和開幅滾筒均設置在第一機架上,且開幅滾筒與第一機架轉動連接。
第一張力調節機構包括張力導輥、2根擺杆、2個氣缸、轉軸、角度傳感器和氣壓控制箱;轉軸的左右端與第一機架轉動連接;2根擺杆的後端與轉軸的左右端分別固定連接,2根擺杆的前端分別與張力導輥的左右端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的左端頭上;2個氣缸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第一機架的左右梁上,各氣缸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的活塞杆的上端與擺杆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固定在第一機架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
浸軋裝置的均勻軋車包括軋車機架、浸漬槽組件、均勻軋輥裝置、軋車導布輥組、軋車傳動機構、溫度傳感器、超聲波換能頭和液位傳感器。
軋車機架包括左牆板和右牆板,左牆板與其餘板體構成左牆箱體;軋車傳動機構設置在軋車機架的左牆箱體外;軋車傳動機構包括軋車電機及其減速器。
浸漬槽組件安裝在軋車機架上;浸漬槽組件包括浸漬槽和傾倒機構;所述浸漬槽的槽體為夾層式的圓底槽體,浸漬槽的夾層的外側板上設進水孔和排水孔。
所述超聲波換能頭設置在浸漬槽的一側;所述溫度傳感器位於槽內下部;所述液位傳感器位於檢測管道中,檢測管道的一端與大氣相通且高於浸漬槽的槽體,另一端與浸漬槽的槽體底部的液位檢測口密閉連接。
傾倒機構包括2個輔助架、2個第一銷軸、2個第二銷軸、2根轉動臂、轉動軸、2個雙向氣缸和2個連接臂;2個雙向氣缸的氣缸座分別固定在左牆板的右牆板上;各雙向氣缸的氣缸體與相應的氣缸座轉動連接;各雙向氣缸的活塞杆與下方的相應l個連接臂的一端轉動連接,2個連接臂的另一端與轉動軸的左右端頭分別固定連接;轉動軸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的左牆板和右牆板上,2根轉動臂的後端分別固定在轉動軸的左右端上;2個輔助架分別固定在軋
車機架的左右牆板上,2個第一銷軸分別固定在浸漬槽的左右端,2個第二銷軸也分別固定在浸漬槽的左右端;每個輔助架均設有滑動槽,每根轉動臂也均設有滑動槽;各第一銷軸的外端頭伸入相應一個輔助架的滑動槽中,且可相對於輔助架上下滑動;各第二銷軸的外端頭伸入相應一根轉動臂的滑動槽中,且可相對於轉動臂滑動。
均勻軋輥裝置安裝在軋車機架上;均勻軋輥裝置包括主動均勻軋輥和從動均勻軋輥;均勻軋輥裝置的主動均勻軋輥使用時由軋車傳動機構帶動。
軋車導布輥組依次包括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上的擴幅彎輥、軋車第一導輥、軋車第二導輥、浸漬導輥和軋車第三導輥。
比例供液裝置包括計量泵電機、兩路供液裝置、混合器、進液管和供液機架。
第一路供液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儲液箱、第一連接管、第一液位槽、第一供液管和第一計量泵;第二路供液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二儲液箱、第二連接管、第二液位槽、第二供液管和第二計量泵;第一儲液箱、第二儲液箱、第一液位槽和第二液位槽均固定安裝在供液機架上;第一計量泵和第二計量泵在使用時由計量泵電機同時驅動;第一液位槽和第二液位槽中均設有液位控制裝置。
第一儲液箱出液口通過第一連接管與第一液位槽的進液口相連,第一液位槽的出液口通過第一供液管與第一計量泵的進液口相連;第二儲液箱出液口通過第二連接管與第二液位槽的進液口相連,第二液位槽的出液口通過第二供液管與第二計量泵的進液口相連;第一計量泵和第二計量泵的出液口共同與混合器的進液口相連通,混合器的出液口與進液管的進液口相連,進液管的出液口位於浸漬槽的上方。
上述紅外線預烘裝置還包括導布機構;導布機構包括張力補償電機及其減速器,還包括與預烘機構數量相同的導布輥組;導布輥組的各根導布輥與第一機架轉動連接;每個導布輥組與相應一個預烘機構相對應,導布輥組中的一根上導布輥位於預烘機構上方,導布輥組中的下導布輥位於預烘機構下方,從而在每組的上導布輥與下導布輥之間形成相應的一個導布路徑;張力補償電機通過減速器與上導布輥動連接。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每個預烘機構的後側框架部件和前側框架部件形成一對框架部件,且後側框架部件與前側框架部件相對於織物的導布路徑前後設置。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後側框架部件包括後架體、後端板、後側右端板、後側左端板、後側右滾輪和後側左滾輪;後側左端板、後端板和後側右端板依次固定在後架體上,且後端板的左端與後側左端板固定連接,後端板的右端與後側右端板固定連接;後側左端板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左側的2根後側左滾輪軸,後側右端板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右側的2根後側右滾輪軸;2個後側右滾輪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後側右滾輪軸上,2個後側左滾輪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後側左滾輪軸上,後側右滾輪坐落在第一機架的右梁上且與第一機架滾動連接,後側左滾輪坐落在第一機架的左梁上且與第一機架滾動連接,從而使得後側框架部件與第一機架通過滾輪滾動連接;後側紅外線發射器分3 6排固定在後側框架部件上,且各排後側紅外線發射器在上下方向上等間距安裝在後架體上。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前側框架部件包括前架體、前端板、前側右端板、前側左端板、前側右滾輪和前側左滾輪;前側左端板、前端板和前側右端板依次固定在前架體上,且前端板的左端與前側左端板固定連接,前端板的右端與前側右端板固定連接;前側左端板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左側的2根前側左滾輪軸,前側右端板的中部固定有2根前側右滾輪軸,2個前側右滾輪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前側右滾輪軸上,2個前側左滾輪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前側左滾輪軸上,前側右滾輪坐落在第一機架的右梁上且與第一機架滾動連接,前側左滾輪坐落在第一機架的左梁上且與第一機架滾動連接,從而使得前側框架部件與第一機架通過滾輪滾動連接;前側紅外線發射器分3 6排固定在前側框架部件上,且各排前側紅外線發射器在上下方向上等間距安裝在前架體上。
所述的紅外線預烘裝置的每個預烘機構還包括右後齒條、左後齒條、右前齒條和左前齒條;左前齒條和左後齒條分前後固定在第一機架的左梁的下端面上,右前齒條和右後齒條分前後固定在第一機架的右梁的下端面上。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後側框架部件還包括後框架移動機構;後框架移動機構包括手輪、蝸杆、蝸輪、2個固定座、 一根齒輪軸和2個輸出齒輪;2個固定座分為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右固定座固定在後側框架部件的後側右端板上,左固定座固定在後側左端板上;齒輪軸的左右端分別與2個固定座轉動連接,且2個輸出齒輪固定在齒輪軸的兩端,並位於兩個固定座的內側,位於左側的輸出齒輪與左後齒條相嚙合,位於右側的輸出齒輪與右後齒條相嚙合;手輪固定在蝸杆的端頭上,蝸杆轉動連接在右固定座上,蝸輪設置在右固定座中,且固定在齒輪軸的右端頭上,蝸輪與蝸杆相嚙合。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前側框架部件還包括前框架移動機構;前框架移動機構包括手輪、蝸杆、蝸輪、2個固定座、 一根齒輪軸和2個輸出齒輪;2個固定座分為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右固定座固定在前側框架部件的前側右端板上,左固定座固定在前側左端板上;齒輪軸的左右端分別與2個固定座轉動連接,且2個輸出齒輪固定在齒輪軸的兩端,並位於兩個固定座的內側, 一個輸出齒輪與左前齒條相嚙合,另一個輸出齒輪與右前齒條相嚙合;手輪固定在蝸
21桿的端頭上,蝸杆轉動連接在右固定座上,蝸輪設置在右固定座中,且固定在齒輪軸的右端頭上,蝸輪與蝸杆相嚙合。
所述的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後側遮擋裝置包括後側遮擋框架和後遮擋控制件,後側遮擋框架設有與後側紅外線發射器的排數相同的遮擋板;後側遮擋框架通過固定於後側框架部件上的限位槽板而與後側框架部件上下滑動連接,後遮擋控制件設置在後側框架部件上且同時還與後側遮擋框架相連接,後遮擋控制件在使用中可以控制後側遮擋框架處於遮擋位置或者讓開位置。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後側遮擋裝置的後側遮擋框架包括不鏽鋼後側擋板架和不鏽鋼後側擋板;後側擋板架包括2塊豎向板和焊接於2塊豎向板之間的各塊橫向板;各塊後側擋板間隔插接或固定在上下相鄰的兩塊橫向板之間;每塊後側擋板的高度與後側紅外線發射器的高度相對應,後側擋板的長度與整排的後側紅外線發射器的長度相對應。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後側遮擋裝置的後遮擋控制件包括2個後側氣缸;後架體的左右側各固定有一個氣缸架,2個後側氣缸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氣缸架上,各後側氣缸由其活塞杆的上端頂在後側擋板架的下端;或者是2個後側氣缸為雙向氣缸,各後側雙向氣缸由其氣缸座固定在後側左端板和後側右端板中的相應一塊端板上,由其活塞杆的上端與相應一根上方後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上方後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後側右端板和後側左端板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上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後側擋板架的頂端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各後側雙向氣缸還由其活塞杆的下端與相應一根下方後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下方後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後側右端板和後側左端板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下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後側擋板架的底部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前側遮擋裝置包括前側遮擋框架和前遮擋控制件,前側遮擋框架設有與前側紅外線發射器的排數相同的遮擋板;前側遮擋框架通過固定於前側框架部件上的限位槽板而與前側框架部件上下滑動連接,前遮擋控制件設置在前側框架部件上且同時還與前側遮擋框架相連接,前遮擋控制件在使用中可以控制前側遮擋框架處於遮擋位置或者讓開位置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前側遮擋裝置的前側遮擋框架包括不鏽鋼前側擋板架和不鏽鋼前側擋板;前側擋板架包括2塊豎向板和焊接於2塊豎向板之間的各塊橫向板;各塊前側擋板間隔插接或固定在上下相鄰的兩塊橫向板之間;每塊前側擋板的高度與前側紅外線發射器的高度相對應,前側擋板的長度與與整排的前側紅外線發射器的長度相對應。
22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前側遮擋裝置的前遮擋控制件包括2個前側氣缸;前架體的左右側各
固定有一個氣缸架,2個前側氣缸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氣缸架上,各前側氣缸由其活塞杆的上端頂在前側擋板架的下端;或者是2個前側氣缸為雙向氣缸,各前側雙向氣缸由其氣缸座固定在前側左端板和前側右端板中的相應一塊端板上,由其活塞杆的上端與相應一根上方前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根上方前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前側右端板和前側左端板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上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前側擋板架的頂端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各前側雙向氣缸還由其活塞杆的下端與相應一根下方前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下方前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前側右端板和前側左端板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下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前側擋板架的底部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
上述紅外線預烘裝置的每個預烘機構的第一排溼裝置的排氣裝置包括排氣罩、排氣接管、風機和引風電機;排氣罩、排氣接管、風機和引風電機均固定在第一機架上、且位於後側框架部件和前側框架部件的上方;排氣罩的出風口通過排氣接管與風機的進風口相連接;引風電機用於驅動風機。
紅外線預烘裝置的每個預烘機構的第一排溼裝置的氣流通道包括後側氣流通道和前側氣流通道。
第一排溼裝置的後側氣流通道包括後側主風道和分別位於每排後側紅外線發射器下方的各個氣流通道;各個氣流通道由固定在後架體上的各塊水平擋板和相應一塊斜板形成,後架體中間的其餘部分由板體覆蓋。
第一排溼裝置的前側氣流通道包括前側主風道和分別位於每排前側紅外線發射器下方的各個氣流通道;各個氣流通道由固定在前架體上的各塊水平擋板和相應一塊斜板形成,前架體中間的其餘部分由板體覆蓋。
上述烘乾系統的熱風預烘裝置還包括烘房機架。
箱體的前側板上開設有進布口,箱體的後側板上開設有出布口;熱風系統和烘房機架均位於箱體內。
織物傳送裝置包括上導布輥組和位於上導布輥組下方的下導布輥組;上導布輥組由一排相互平行且水平設置的上導布輥構成,下導布輥組由一排相互平行且水平設置的下導布輥構成;上導布輥組的每個上導布輥轉動連接在箱體上,下導布輥組的每個下導布輥轉動連接在烘房機架上;上導布輥組的每個上導布輥與下導布輥組的每個下導布輥分別對齊或相互交錯設置;織物傳送裝置還包括傳動機構;傳動機構設置在箱體的左側板上,且傳動機構與各根上導布輥相連接。
熱風系統包括上風道和位於上風道下方的下風道;上風道包括一排開口方向向下的上熱 風出口,下風道包括一排開口方向向上的下熱風出口,在上下方向上上導布輥組和下導布輥 組位於上風道與下風道之間。
所述熱風預烘裝置的熱風系統還包括蒸汽熱能轉換器、2個熱風管和2臺循環風機;2個 熱風管為右熱風管和左熱風管,2臺循環風機為右循環風機和左循環風機;蒸汽熱能轉換器 的進汽口與蒸汽接管的位於箱體內的管口相連;蒸汽熱能轉換器的進風口朝向後側設置,其 出風口有2個,第一出風口與右熱風管的進風口相連;右熱風管的出風口與右循環風機的進 風口相連接,右循環風機的出風口與下風道的前端的進風口相連;蒸汽熱能轉換器的第二出 風口與左熱風管的進風口相連,左熱風管的出風口與左循環風機的進風口相連,左循環風機 的出風口與上風道的下端的進風口相連;所述熱風預烘室的上風道的每個上熱風出口對準上 導布輥組的相鄰兩個上導布輥的中間;所述下風道的每個下熱風出口對準下導布輥組的相鄰 兩個下導布輥的中間。
所述織物傳送裝置的傳動機構為2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上導布輥組的上導布輥和 下導布輥組的下導布輥按照所處的前後位置的不同又可分為前導布輥組和後導布輥組,2個 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則分別與前導布輥組和後導布輥組中的相應一組中的上導布輥設置在 一起;每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包括摩擦壓力盤、傳動鏈條、變速箱和傳動電機;摩擦壓 力盤的數量與上導布輥的數量相同;每個摩擦壓力盤安裝在各自的一根上導布輥的左端頭上 ,其中摩擦壓力盤的內盤固定在該上導布輥上,摩擦壓力盤的帶有鏈輪的外盤則與該上導布 輥轉動連接,且摩擦壓力盤的外盤通過彈簧片與內盤從軸向上彈性接觸;傳動電機由其電機 座固定在箱體的左側板上且其輸出軸連接變速箱;鏈條套在本小組的各個摩擦壓力盤的鏈輪 以及變速箱的輸出鏈輪上。
所述熱風預烘裝置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為按照前後循序設置的第二張力調節機構和第三 張力調節機構;每個張力調節機構包括轉軸、2根擺杆、張力導輥、控制臂、氣缸、氣壓控 制箱和角度傳感器;轉軸轉動連接在箱體的左右側板上;2根擺杆和張力導輥均設置在箱體 內,且2根擺杆的後端分別與轉軸的左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的前端分別與張力導輥的左右 端頭鉸接;控制臂的上端與轉軸的伸出箱體的右端頭固定連接,控制臂的下端與氣缸的活塞 杆鉸接;氣缸的缸體與固定在箱體右側板上的氣缸座鉸接;氣壓控制箱固定在箱體的右側板 上,且氣壓控制箱的壓縮空氣出口與氣缸的進氣口相連通;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的伸出箱 體的左端頭上。
24排風系統包括位於箱體內的後側並向上伸出箱體的頂板的排風管、位於箱體頂板上側且 與排風管的出風口相連的風機;排風管的位於箱體內的部分設有進風口。
上述蒸汽烘燥裝置還包括第二排溼裝置、烘乾導布輥組含水率檢測裝置和溫度傳感器。
蒸汽烘燥裝置的兩組蒸汽烘筒為第一組蒸汽烘筒和第二組蒸汽烘筒;第一組蒸汽烘筒和 第二組蒸汽烘筒的各個蒸汽烘筒均包括筒體、位於筒體左右側的2個筒端軸頭、蒸汽接入頭 和蒸汽接管;各個蒸汽烘筒由其左右筒端軸頭通過軸承及相應的軸承座與第二機架轉動連接 ;各蒸汽烘筒的右側筒端軸頭為空心軸頭,各蒸汽接入頭設置在相應的空心軸頭中,各蒸汽 接入頭的外端與相應一根蒸汽接管的一端相連。
蒸汽烘燥裝置的2個烘筒轉動機構為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和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第一 組烘乾傳動機構包括第一烘乾傳動電機、減速器、傳動皮帶、皮帶鬆緊調節器和固定在各個 蒸汽烘筒的左側筒端軸頭上的相應的滾筒帶輪;第一烘乾傳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 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與各個滾筒帶輪相連接,且使用中第一組 烘乾傳動機構帶動第一組蒸汽烘筒以相同線速度轉動;帶輪鬆緊調節器為手動式的鬆緊調節器。
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包括第二烘乾傳動電機、減速器、傳動皮帶、皮帶鬆緊調節器和固 定在各個蒸汽烘筒的左側筒端軸頭上的相應的滾筒帶輪;第二烘乾傳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 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與各個滾筒帶輪相連接,且使用 中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帶動第二組蒸汽烘筒以相同線速度轉動;帶輪鬆緊調節器為手動式的 鬆緊調節器。
蒸汽烘燥裝置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為第四張力調節機構和第五張力調節機構;第四張力 調節機構位於第一組蒸汽烘筒的前側,第五張力調節機構位於兩組蒸汽烘筒的中間;各張力 調節機構均包括張力導輥、2根擺杆、2個氣缸、轉軸、角度傳感器和氣壓控制箱;轉軸的左 右端與第二機架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的左端頭上;2根擺杆的一端分別與轉軸 的左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的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分別由 其氣缸座固定在第二機架的左右梁上,各氣缸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的活 塞杆的上端與相應一根擺杆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固定在第二機架上,且其壓縮氣體輸 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
蒸汽烘燥裝置的第二排溼裝置包括氣罩、排氣管、風機和引風電機;氣罩、排氣管、風 機和引風電機均固定在第二機架上,氣罩的罩頂為一右高左低的斜面;排氣管與風機均位於 氣罩右側,氣罩的出風口與風機的進風口相連,風機的出風口與排氣管的進風口相連。
25蒸汽烘燥裝置的含水率檢測裝置設置在第二機架上;含水率檢測裝置包括一對鋼製的傳 感器導布輥和溼度信號處理裝置;傳感導布輥的一根導布輥與第二機架相絕緣連接,另一根 導布輥與第二機架電連接;從絕緣狀的導布輥引出的溼度信號輸出端與溼度信號處理裝置的 溼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蒸汽烘燥裝置的第一組蒸汽烘筒的位於下側的一個蒸汽烘筒的左側筒端軸頭為空心軸頭 ,溫度傳感器設置在密閉伸入該空心軸頭而伸入蒸汽烘筒中。
上述出布處理裝置還包括位於擺動落布機構下方的第二存布車和4個左右端與第二機架 轉動連接的轉向導布輥;出布處理裝置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冷卻裝置、第七張力調節機構 和擺動落布機構按照自前向後順序安裝於第二機架上。
出布處理裝置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與第七張力調節機構結構相同,每個張力補償機構包 括張力導輥、2根擺杆、2個氣缸、轉軸、角度傳感器和氣壓控制箱;轉軸的左右端與第二機 架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的左端頭上;2根擺杆的一端分別與轉軸的左右端固定 連接,2根擺杆的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 在第二機架的左右梁上,各氣缸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的活塞杆的端頭與 相應一根擺杆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固定在第二機架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 與2個氣缸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
出布處理裝置的冷卻裝置還包括兩個導布輥和滾筒傳動機構;各個冷卻滾筒均包括筒體 和位於筒體左右側的2個筒端軸頭;各個冷卻滾筒由其左右筒端軸頭通過軸承及相應的軸承 座與第二機架轉動連接;兩個導布輥由各自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架上;滾筒傳動機 構包括傳動電機、減速器、導輪、傳動皮帶和固定在各個冷卻滾筒的筒端軸頭上的滾筒帶輪 ;傳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與各 個導輪和各個滾筒帶輪動連接。
出布處理裝置的擺動落布機構包括第二擺動架、2根連接杆、2個控制塊、2個轉盤、容 布器、落布傳動機構、落布導輥和靜電消除器。
第二擺動架包括2根豎杆和1個平面框架;2根豎杆的上端分別與第二機架的左右側轉動 連接,2根豎杆的下端分別與平面框架的前後向的左右條狀板的中部轉動連接。容布器為方 鬥形,其左右板的中部各有一個連接軸,2根連接軸分別與相應一根豎杆轉動連接;2個轉盤 分為右轉盤和左轉盤;左轉盤上設有鏈輪齒。
2個轉盤分別同軸線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架的左右側,每個轉盤上固定有一個控制塊;各 根連接杆的一端與相應一個控制塊轉動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擺動架的相應一根豎杆轉動連接落布傳動機構包括落布電機、減速器、第一鏈條、落布第一鏈輪、落布第二鏈輪和第二 鏈條;落布電機和減速器均固定在第二機架上,落布導輥的左右兩端轉動連接自第二機架上 ,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固定連接在落布導輥的左端頭上;落布電機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 輸入件固定連接,第一鏈條與減速器的輸出鏈輪和第一鏈輪相嚙合,第二鏈條與第二鏈輪和 左轉盤的鏈輪齒相嚙合。
出布處理裝置的擺動落布機構的第二擺動架的平面框架上固定有兩根沿左右向相互平行 設置的矩形連接杆,每根連接杆上各絕緣固定有一個帶有一排尖端電極的電極框,從而構成 靜電消除器。
本發明具有積極的效果
(1) 本發明的軋染機進布預處理裝置的布局簡單合理,織物在染色前先經過刷毛吸塵 裝置的除雜和除塵、再經過牽引軋車的張力隔離後離開本裝置。除雜和除塵在一個裝置中進 行,節省了設備投資和佔用場地。牽引軋車對所經過的織物的張力隔離作用,使得織物在前 道的處理中其張力不受後道處理的影響,而在後道處理中其張力又不受前道處理的影響,使 得織物的運行平穩,對提高染整質量提供了保證條件之一 。
(2) 織物經過進布預處理裝置後,由本發明的浸軋系統對其進行複合染液的浸軋。浸 軋系統的比例供液裝置中的兩個儲液箱中, 一個儲液箱可以存放用於使織物纖維變性的陽離 子改性劑,另一個儲液箱中可以存放塗料色漿。使用前,可以按照輸液量的大小配置兩個計 量泵,還可以用手動調節計量泵的流量閥門的大小。在使用時,使得陽離子改性劑與塗料色 漿按照l : 2的體積比通過相應的計量泵,然後在混合器中混合而形成可稱為複合染液的變性 劑和塗料色漿的混合物,複合染液流出混合器後沿管道不斷流入浸漬槽中,複合染液在輸送 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混合。隨著織物的不斷經過浸漬槽,其所浸漬的複合染液均為剛混合的 複合染液,由於複合染液中的表面活性劑的隔離作用,變性劑還未與塗料色漿發生凝聚前就 附著在固相的纖維上並開始產生變性作用,而塗料色漿則也附著在固相的纖維上,纖維變性 後則可更好地與纖維結合在一起,再經過後道的烘乾處理後而達到一定的染色效果。
(3) 本發明的浸軋系統在工作中,比例供液裝置的計量泵電機一直處於運行過程中, 在均勻軋車設置液位傳感器後,則在工作中不斷將液面高度信號發送至電控箱,當電控箱判 斷浸漬槽中的複合染液的液面高度低於設定高度時,則輸出頻率較高的電流至計量泵電機使 之快速轉動,而將液位槽中的液體較快地沿著管路輸送至浸漬槽中。當電控箱判斷浸漬槽中 的複合染液的液面高度到達設定數值時,則輸出頻率較低的電流至計量泵電機,使得計量泵
27慢速輸送液體。
(4) 本發明的浸軋系統的比例供液裝置中可採用起到緩衝作用的2個液位槽。液位槽中 設置浮球式液位閥,當液位槽中的液位下降時,浮球的重力使得閥門被打開,從而使得相應 的儲液箱中的液體進入該液位槽,直至計量泵不再抽取液位槽中的液體,且液位槽中液體使 得浮球的高度上升而使得浮球桿另一端的活塞堵塞進液孔為止。
(5) 本發明的紅外線預烘裝置中的後側遮擋裝置和前側遮擋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可以 在臨時停機等情況時擋住紅外線發射器,防止織物在長時間照射下被損壞。在正常的使用情 況下,後側遮擋裝置和前側遮擋裝置則讓開紅外線發射器,使紅外線發射器直接對織物進行 熱輻射而對其預烘乾。另外,本發明的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後側紅外線發射器與前側紅外線發 生器在上下方向上交錯設置,這樣當織物在兩側的紅外線發射器之間傳送時,織物表面所能 受到的紅外線的直接輻射面積比兩側紅外線發射器對稱設置的直接輻射面積要大,因而烘燥 效率提高,也使織物的受熱更加均勻。
(6) 當本發明紅外線預烘裝置的每個預烘機構的第一排溼裝置在每個預烘機構中設置 後側氣流通道和前側氣流通道時,當後側框架部件與前側框架部件相互閉合後,在風機的作 用下,氣流從各個預烘機構的後側氣流通道、織物行進路徑上的通道以及前側氣流通道的底 部進入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各個預烘機構,再由排氣罩進入風機後從排風管輸出紅外線預烘裝 置外。後側氣流通道和前側氣流通道的設置改善了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各個預烘機構內的氣流 的流動狀況,提高了織物表面蒸汽被排走的速度,能取得很好的排溼氣效果。
(7) 本發明的烘乾系統對紅外線預烘裝置、熱風預烘裝置以及蒸汽烘燥裝置進行了綜 合性的設置。本發明的紅外線預烘裝置設置了位於框架部件中的氣流通道,不僅可以使得預 烘的效果較好,而且相比敞開式的裝置則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織物在經過紅外線預烘後隨 即進入熱風預烘裝置的箱體中由熱風進行預烘乾,並由相應調溫和調溼裝置對箱內的溫度和 溼度進行檢測和控制;最後再由蒸汽烘燥裝置直接用與烘筒相接觸的烘乾方式進行快速烘乾 ,依次使用這三種烘乾方式可以在實現高效優質烘乾效果的同時,又有突出節能的效果。
(8) 本發明的熱風預烘裝置設有排風系統,可使熱風預烘裝置的箱體內的溼度較高的 氣體從排風管排出箱體外,而可及時將織物受熱產生的蒸汽排走,避免了蒸汽凝結成霧滴, 這樣即保證了染色織物不會因霧滴滴落而有斑點,而且預烘箱內的蒸汽及時被排走,縮短了 對織物的預烘時間,提高了預烘箱的工作效率。尤其是設置溼度控制部件後,可以在溼度較 大的情況下,則可通過變頻器自動加大引風電機的轉速,使得溼度降低;而在溼度偏小的情 況下,則可以降低引風電機的轉速而達到節約能源的效果;若同時還設置溫度控制部件,則
28在因加大風量帶走箱內的較多溫度較高的氣體而引起箱內溫度降低的情況下,可以延長導通 氣動隔膜閥的時間,而加大單位時間進入蒸汽熱能轉換器中的蒸汽量,而防止箱體內溫度的 下降。
(9)本發明的蒸汽烘燥裝置的含水率檢測裝置的傳感器導布輥可以對所巻饒通過的織 物的含水率進行檢測,並通過溼度信號顯示裝置進行顯示,若操作人員發現所顯示的織物溼 度數值超過規定數值的範圍時,則即通過操作電控箱的人機對話裝置對2個烘乾傳動機構的 傳動電機的轉速進行調整,若溼度較高則使得傳動電機的轉速降低,若溼度較低則使得傳動 電機的轉速增加,從而通過對織物的烘燥的時間的長短進行調整後而使得織物的烘乾程度得 到調整。
(10 )本發明的出布處理裝置採用冷卻裝置使得經過前道的蒸汽烘燥裝置的織物得到迅 速的降溫,有利於塗料染色的固色,對於因為迅速降溫帶來的織物前後張力不平衡的問題, 則採用在冷卻裝置前後各設置一個張力調節機構來解決,使整個出布過程布的張力始終處於 合適的大小,能保證織物的運行平穩。
(11)本發明的軋染機中,共有20臺電機,其中用於導布的電機有12臺,用於排風的電 機有7臺,用於輸液的電機有l臺。
用於導布的12臺電機中,有11臺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通過變頻器提供電源並控制其轉速 ,這ll臺電機分別是牽引扎車的軋車電機、均勻扎車的軋車電機、紅外線預烘裝置的導布機 構的3臺張力補償電機、熱風預烘裝置的2臺傳動電機、蒸汽烘燥裝置的2臺烘乾傳動電機、 出布處理裝置的冷卻機構的傳動電機和出布處理裝置的落布傳動機構的落布電機。這些由變 頻器直接控制的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協調,使其轉速與所傳動的導布輥的線速度與其它電機 控制的導布輥的線速度相同。
用於導布的另外的l臺電機為進布預處理裝置的刷毛電機,該刷毛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 通過相應的開關電路提供電源。
用於排風的7臺電機中,有l臺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通過變頻器提供電源並控制其轉速, 該電機為熱風預烘裝置的排風系統的引風電機;用於排風的其餘6臺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通 過相應的開關電路提供電源,它們是進布預處理裝置的吸塵電機、紅外線預烘裝置的3臺引 風電機和蒸汽烘燥裝置的2臺引風電機。
用於輸液的l臺電機為浸軋系統的比例供液裝置的計量泵電機,該電機由可編程控制器 通過變頻器提供電源並控制其轉速。
在織物行進路徑上,設有7個張力調節裝置,這7個張力調節裝置用於對用於導布的電機中的7臺電機的轉速進行控制,它們分別是均勻扎車的軋車電機、熱風預烘裝置的2臺傳動電 機、蒸汽烘燥裝置的2臺烘乾傳動電機、出布處理裝置的冷卻機構的傳動電機和出布處理裝 置的落布傳動機構的落布電機。通過張力調節裝置的角度傳感器所發出的角度信號,可編程 控制器可以隨時調節相應的電機的轉速,並對所有的11臺用於導布的由變頻器直接控制的電 機的轉速進行相應的調整,確保織物行進的平穩。
(12)本發明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配置合理,使用時節約能源、工藝簡單、染色效果較好


圖l為本發明的進布預處理裝置、浸軋系統和紅外線預烘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對本發 明的內容所進行的描述中以圖l的左側作為後方,以圖l中的右側作為前方,以圖6中的上側 作為左方,以圖6中的下側為右方。
圖2為本發明的熱風預烘裝置、蒸汽烘燥裝置和出布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的右側 與圖l的左側相接。
圖3為圖1中的進布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刷毛吸塵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其中的刷毛箱體去上蓋。 圖5為圖4的A-A剖視示意圖。 圖6為圖3中的牽引軋車的俯視示意圖。 圖7為圖1中的浸軋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浸軋裝置的均勻軋車的放大示意圖,其中的浸漬槽處於正常位置。 圖9為圖8的B-B向的結構示意圖,表示均勻軋車的結構。 圖10為圖8中的浸漬槽處於下端位置後的示意圖。 圖11為圖8中的浸漬槽處於翻轉位置後的示意圖。 圖12為圖7中的第一張力調節機構的放大示意圖。
圖13為圖7的C向的結構示意圖,表示浸軋系統的比例供液裝置的有關部件相互關係的示 意圖。
圖14為圖1中的紅外線預烘裝置的放大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的一個預烘機構的放大示意圖,圖中的前後框架處於相互閉合的狀態。
圖16為圖15中的前後框架處於打開狀態時的示意圖。
圖17為圖15的D-D剖視示意圖。
30圖18為圖15的俯視示意圖。
圖19為圖17的E-E剖視示意圖。
圖20為圖19中的F處的放大示意圖。
圖21為圖19中的後側遮擋裝置或前側遮擋裝置的擋板架和擋板相互間關係的示意圖。 圖22為由圖21的G向觀察時的示意圖。
圖23為圖19中的後側遮擋裝置和前側遮擋裝置擋在紅外線發射器與織物之間的位置示意圖。
圖24為圖23中的後側遮擋裝置和前側遮擋裝置避開紅外線發射器時的位置示意圖。
圖25為圖2中的熱風預烘裝置的放大圖。
圖26為圖25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
圖27為圖25的後視圖。
圖28為圖2中的蒸汽烘燥裝置的放大圖。
圖29為圖28的後視圖。
圖30為從圖28的左方觀察時,第二排溼裝置的示意圖。
圖31為圖28中的位於第一組蒸汽烘筒前側的張力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2為圖2中的出布處理裝置的放大圖。
圖33為圖32的後視圖。
圖34為圖32中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的放大示意圖。
圖35為圖32中的第七張力調節機構的放大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如下
進布預處理裝置l,
第一存布車IO,
手動張力調節裝置ll,手柄ll-l,第一擺動架ll-3, 預處理導布輥組12,
刷毛吸塵裝置13,刷毛箱體13-1,除塵口13-1-1,軸承座架13-2,軸承座13-3,軸承 13-4,刷毛輥13-5,
刷毛傳動機構13-6,刷毛電機13-6-1,鏈條13-6-2,從動鏈輪13-6-3,齒輪軸13-6-4, 主動齒輪l3-6-5,後側從動齒輪l3-6-6,前側從動齒輪l3-6-7, 吸塵風道13-7,風機13-8,吸塵電機13-9,
角度控制器13-10,控制杆13-11,擺動臂13-12,固定座13-13,牽引軋車14,固定架14-1,轉動臂14-2,上軋棍14-3,下軋輥14-4,氣缸14-5,軋車電 機14-6,
浸軋裝置2,
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張力導輥20-l,擺杆20-2,氣缸20-3,活塞杆20-3-1,轉軸 20-4,氣壓控制箱20-6,開幅滾筒20-7, 軋車機架21,
浸漬槽組件22,浸漬槽22-l,進水孔22-l-l,排水孔22-l-2,液位檢測口22-l-3,輔助 架22-2,滑動槽22-2-l,第一銷軸22-3,第二銷軸22-4,轉動臂22-5,滑動槽22-5-l,轉動 軸22-6,雙向氣缸22-7,連接臂22-8,
均勻軋輥裝置23,主動均勻軋輥23-l,從動均勻軋輥23-2,
軋車導布輥組24,擴幅彎輥24-l,軋車第一導輥24-2,軋車第二導輥24-3,浸漬導輥 24-4,軋車第三導輥24-5, 軋車傳動機構25, 溫度傳感器26,超聲波換能頭27, 超聲波發生器28,均勻軋車控制箱29, 比例供液裝置3, 計量泵電機30,
第一儲液箱31-1,第一連接管31-2,第一液位槽31-3,第一供液管31-4,第一計量泵
31- 5,
第二儲液箱32-l,第二連接管32-2,第二液位槽32-3,第二供液管32-4,第二計量泵
32- 5,
混合泵33,進液管34,
供液機架35;
紅外線預烘裝置4,
右後齒條40-l,左後齒條40-2,右前齒條40-3,左前齒條40-4,
後側框架部件41,後架體41-1,後端板41-2,後側右端板41-3,後側左端板41-4,後側 右滾輪41-5,後側左滾輪41-6,後框架移動機構41-7,手輪41-8,固定座41-9,齒輪軸 41-10,輸出齒輪41-11,
前側框架部件42,前架體42-l,前端板42-2,前側右端板42-3,前側左端板42-4,前側 右滾輪42-5,前側左滾輪42-6,前框架移動機構42-7,手輪42-8,固定座42-9,齒輪軸
3242-10,輸出齒輪42-11,
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
後側遮擋裝置45,後側擋板架45-l,豎向板45-l-l,橫向板45-l-2,後側擋板45-2,後 遮擋控制件45-3,後側氣缸45-4,後側鋼絲繩45-5,滑輪45-6,滑輪座45-7;
前側遮擋裝置46,前側擋板架46-l,豎向板46-l-l,橫向板46-l-2,不鏽鋼前側擋板
46- 2,前遮擋控制件46-3,氣缸46-4;
第一排溼裝置47,排氣罩47-l,出風口47-l-l,排氣接管47-2,風機47-3,引風電機
47- 4,後側氣流通道47-5,後側主風道47-6,氣流通道47-7,水平擋板47-8,斜板47-9,前 側氣流通道47-10,前側主風道47-11,氣流通道47-12,水平擋板47-13,斜板47-14;
導布機構48,導布輥48-l, 熱風預烘裝置5,
箱體51,進布口51-1,出布口51-2,烘箱門51-3,
織物傳送裝置52,上導布輥52-l,下導布輥52-2,第l根下導布輥52-2-l ,第7根下導布 輥52-2-7,
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摩擦壓力盤52-4,傳動鏈條52-5,變速箱52-6,傳動電機 52-7,
熱風系統53,蒸汽熱能轉換器53-l,進汽口53-l-l,第一出風口53-l-2,熱風管53-2, 循環風機53-3,下風道53-4,下熱風出口53-5,上風道53-6,上熱風出口53-7,
排風系統54,排風管54-l,進風口54-l-l,風機54-2,引風電機54-3,
張力調節機構55,轉軸55-l,擺杆55-2,張力導輥55-3,控制臂55-4,氣缸55-5,活塞 杆55-5-l,氣壓控制箱55-6,角度傳感器55-7;
風量調節機構56,右手杆56-l,右導風板56-2,左手杆56-3,
溫度檢測裝置57,溼度傳感器58,烘房機架59;
蒸汽烘燥裝置6,
第一組蒸汽烘筒61,第二組蒸汽烘筒62,
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l,減速器63-2,傳動皮帶63-3,皮帶松 緊調節器63-4,
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l,減速器64-2,傳動皮帶64-3,皮帶松 緊調節器64-4;
張力調節機構65,張力導輥65-l,擺杆65-2,氣缸65-3,轉軸65-4,角度傳感器65-5,氣壓控制箱65-6,
第二排溼裝置66,氣罩66-l,排氣管66-2,風機66-3,引風電機66-4, 烘乾導布輥組67,
含水率檢測裝置68,傳感器導布輥68-l,溼度信號處理裝置68-2;
溫度傳感器69,
出布處理裝置7,
轉向導布輥70,
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張力導輥71-1,擺杆71-2,氣缸71-3,活塞杆71-3-l,轉軸
71- 4,角度傳感器71-5,氣壓控制箱71-6,
冷卻機構72,冷卻滾筒72-l,導布輥72-2,滾筒傳動機構72-3,傳動電機72-4,導輪
72- 5,傳動皮帶72-6,滾筒帶輪72-7;
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張力導輥73-l,擺杆73-2,氣缸73-3,活塞杆73-3-1,轉軸
73- 4,角度傳感器73-5,氣壓控制箱73-6,
擺動落布機構74,第二擺動架74-1,豎杆74-1-1,平面框架74-1-2,左右條狀板
74- 1-3,連接杆74-2,控制塊74-3,轉盤74-4,容布器74-5,落布傳動機構74-6,落布電機 74-6-1,第一鏈條74-6-2,第二鏈條74-6-3,落布導輥74-7,矩形連接杆74-8,
第二存布車75, 電控箱81,
第一機架91,第二機架92, 織物IOO。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
見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包括按工藝順序依次設置的進布預處理 裝置l、浸軋系統、烘乾系統和出布處理裝置7;還包括壓縮空氣總閥門、電控箱81、第一機 架91和第二機架92。烘乾系統包括依次設置的紅外線預烘裝置4、熱風預烘裝置5和蒸汽烘燥 裝置6。進布預處理裝置1和紅外線預烘裝置4均安裝在第一機架91上,蒸汽烘燥裝置6和出布 處理裝置7安裝在第二機架92上。
電控箱81包括可編程控制器、人機對話裝置、各個開關電路和各個變頻器。可編程控制 器和人機對話裝置均設有通訊埠 ;可編程控制器還設有檢測信號輸入端和控制信號輸出端
34,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的一部分埠與相應的開關電路的控制端電連接,控制信 號輸出端的另一部分埠與相應的變頻器的變頻控制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與人機對話裝 置之間通過通訊埠電連接。
見圖3,進布預處理裝置l包括手動張力調節裝置ll、預處理導布輥組12、刷毛吸塵裝置 13和牽引軋車14。
仍見圖3,手動張力調節裝置ll包括手柄ll-l、蝸輪蝸杆副、座體和第一擺動架11-3; 座體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蝸輪和蝸杆均與座體轉動連接,手柄ll-l的上端桿頭與蝸杆固定 連接,蝸杆與蝸輪相嚙合,第一擺動架11-3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第一擺動架ll-3的左端 頭固定連接在蝸輪的中心孔中。
預處理導布輥組12的各根導輥通過各自的左右端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
見圖3至圖5,刷毛吸塵裝置13包括刷毛箱體13-1、 2個軸承座架13-2、 2個軸承座13-3、 4個軸承13-4、 2根刷毛輥13-5、刷毛傳動機構13-6、吸塵風道13-7、風機13-8和吸塵電機 13-9。刷毛傳動機構13-6包括刷毛電機13-6-l、減速器、鏈條13-6-2、從動鏈輪13-6-3、齒 輪軸13-6-4、主動齒輪13-6-5、後側從動齒輪13-6-6和前側從動齒輪13-6-7。
見圖4, 2個軸承座架13-2、 2個軸承座13-3、 4個軸承13-4和2根刷毛輥13-5均設置在刷 毛箱體13-1中,且2個軸承座架13-2固定在刷毛箱體13-1的左右兩側,2個軸承座13-3分別轉 動連接在位於左右向的外側的相應一個軸承座架13-2上,每個軸承座13-3各安裝有2個軸承 13-4,且每個軸承13-4的內圈與相應一根刷毛輥13-5的左右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個軸承 13-4的外圈則固定在相應的軸承座13-3上,從而使刷毛輥13-5通過相應的軸承13-4與左右兩 端的軸承座13-3轉動連接;兩根刷毛輥13-5的右端均依次穿過位於右側的軸承座13-3和軸承 座架13-2。
仍見圖4,刷毛傳動機構13-6的主動齒輪13-6-5、後側從動齒輪13-6-6和前側從動齒輪 13-6-7均設置在刷毛箱體13-1中。後側從動齒輪13-6-6固定在後側的刷毛輥13-5的右端頭上 ,前側從動齒輪13-6-7固定在前側的刷毛輥13-5的右端頭上。齒輪軸13-6-4通過設置在固定 於刷毛箱體13-1上的軸承座上的軸承與刷毛箱體13-1轉動連接。主動齒輪13-6-5固定在齒輪 軸13-6-4的左端頭上,且主動齒輪13-6-5同時與後側從動齒輪13-6-6和前側從動齒輪 13-6-7相嚙合。齒輪軸13-6-4的右端頭固定有從動鏈輪13-6-3,刷毛電機13-6-l的輸出軸與 減速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鏈條13-6-2與減速器的輸出鏈輪和從動鏈輪13-6-3相嚙合。
見圖3及圖5,刷毛吸塵裝置13還包括角度控制器13-10。角度控制器13-10安裝在第一機 架91的左右側的一側。角度控制器13-10包括控制杆13-11、擺動臂13-12、蝸輪、蝸杆、手柄和固定座13-13。控制杆13-ll的後端與軸承座13-3的前部轉動連接,控制杆13-11的前端 與擺動臂13-12的上端轉動連接,擺動臂13-12的下端與蝸輪軸固定連接,蝸輪軸轉動連接在 固定座13-13上,蝸輪固定在蝸輪軸上,蝸杆轉動連接在固定座13-13上、且與蝸輪相嚙合, 蝸杆的下端與手柄固定連接,固定座13-13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
見圖3及圖4,刷毛箱體13-1的左側板上開有除塵口 13-1-1,吸塵風道13-7的下部的進風 口與刷毛箱體13-1的除塵口13-1-1相連通。風機13-8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且其進風口與吸 塵風道13-7的出風口相連,風機13-8的出風口與排氣管相連。使用時風機13-8由吸塵電機
13- 9驅動。
見圖3及圖6,牽引軋車14包括2個固定架14-1、 2個轉動臂14-2、上軋棍14-3、下軋輥
14- 4、 2個氣缸14-5和軋車電機14-6。 2個固定架14-1分別按左右兩側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 2個轉動臂14-2的後端分別轉動連接在相應一個固定架14-1上,各轉動臂14-2的前端與相應 一個氣缸14-5的活塞杆轉動連接。各氣缸14-5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固定架14-1上,氣 缸座與氣缸體轉動連接。上軋輥14-3轉動連接在左右兩個轉動臂14-2上,下軋輥14-4轉動連 接在左右兩個固定架14-1上。軋車電機14-6的輸出軸通過減速器與下軋輥14-4軸向連接。
電控箱81中的2個開關電路和1個變頻器用於進布預處理裝置1 ,電控箱81的可編程控制 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中設有與進布預處理裝置1相對應的2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和1個 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可編程控制器的這2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的2個開關 電路的控制端電連接,這2個開關電路中, 一個開關電路的電源輸出端與刷毛電機13-6-l的 電源端電連接,另一個開關電路的電源輸出端與吸塵電機13-9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 器的這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所述的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所述的變頻器的 電源輸出端與軋車電機14-6的電源端電連接。
本實施例的進布預處理裝置l的工作與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的整機的工作同時進行。 當按下電控箱81上的電源總開關的按鈕後,就可以接通整機的電源。而在接通整機的電源前 ,應該使壓縮空氣總閥門處於開啟狀態,該壓縮空氣總閥門設置在由壓縮空氣鋼包輸送來的 壓縮空氣管路上。
接通整機電源後,刷毛電機13-6-l、軋車電機14-6和吸塵電機13-9在電控箱81的可編程 控制器的控制下一同轉動。其中的軋車電機14-6的轉動與整機的各個用於導布的傳動電機的 轉動相同步。
隨著刷毛電機13-6-l的轉動,由刷毛電機13-6-l帶動減速器,再由減速器的輸出鏈輪通 過鏈條帶動從動鏈輪13-6-3轉動,從動鏈輪13-6-3的轉動則帶動同時固定在齒輪軸13-6-4上
36的主動齒輪13-6-5轉動,主動齒輪13-6-5的轉動則帶動兩個與其嚙合的從動齒輪13-6-6、
13- 6-7按照同一個方向轉動,從而帶動2根刷毛輥13-5按照與織物運行方向相逆的方向轉動
,而可以較充分的刷除織物兩個表面上的灰塵和雜物。與此同時,吸塵電機13-9的轉動則帶 動風機13-8—同轉動,進而使得吸塵風道13-7中形成從下向上的氣流,從織物上刷下的灰塵 則從刷毛箱體13-l的除塵口13-l-l隨氣流進入吸塵風道13-7,最後由排風管排出室外。 在對牽引軋車14等設備調試時,由牽引軋車14的氣壓控制箱(圖中未畫出)對氣缸
14- 5輸送帶有一定壓力的氣體,而導致氣缸14-5的活塞杆在上下方向上運動,從而帶動轉動 臂14-2由其後端頭14-2-l相對於固定架14-l轉動到相應的位置;牽引軋車14的氣缸14-5的氣 壓大小經過調整後即被固定, 一般不再變化。在軋染機運行時,牽引軋車14的軋車電機14-6 的轉動則通過相應的傳動機構帶動作為主軋輥的下軋輥14-4轉動,從而使得織物獲得行進的 動力並克服第一擺動架ll-3、各個導輥12和刷毛輥13-5的阻力而由第一存布車10運行至牽引 軋車14。
由於牽引軋車14對所經過的織物所施加的擠壓和牽引力為一定值,所以在織物張力上隔 斷了前道運行對後道的影響。
見圖7至圖11,浸軋系統包括浸軋裝置2、冷卻水泵和比例供液裝置3。浸軋系統的浸軋 裝置2包括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開幅滾筒20-7、均勻軋車、均勻軋車控制箱29和超聲波發 生器28。浸軋系統的比例供液裝置3包括兩路供液裝置。
電控箱81中的1個開關電路和1個變頻器用於浸軋裝置2 ,另1個變頻器用於比例供液裝置 3。可編程控制器的檢測信號輸入端中設有與浸軋裝置2相對應的浸漬槽溫度信號輸入端、第 一角度信號輸入端和浸漬槽液位信號輸入端。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中設有與浸軋 裝置2相對應的1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和1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還設有與比例供液 裝置3相對應的1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
可編程控制器的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的開關電路的控制端電連接,該開關電 路的電源輸出端與冷卻水泵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 應的一個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均勻軋車的軋車傳動 機構25的軋車電機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另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另一個變 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比例供液裝置3的計量泵電機30 的電源端電連接。
見圖8,浸軋裝置2的均勻軋車包括軋車機架21、浸漬槽組件22、均勻軋輥裝置23、軋車 導布輥組24、軋車傳動機構25、溫度傳感器26、超聲波換能頭27和液位傳感器。
37見圖9,均勻軋車的軋車機架21包括左牆板、右牆板、左側架和右側架;左牆板和右牆
板固定在地基上,左側架固定在左牆板上,右側架固定在右牆板上。左牆板與其餘板體構成
左牆箱體,軋車傳動機構25設置在軋車機架21的左牆箱體外。軋車傳動機構25包括軋車電機 及其減速器。
見圖7,均勻軋車的軋車導布輥組24依次包括擴幅彎輥24-l、軋車第一導輥24-2、軋車 第二導輥24-3、浸漬導輥24-4和軋車第三導輥24-5。軋車導布輥組24的擴幅彎輥24-1 、軋車 第一導輥24-2和軋車第三導輥24-5均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21的左牆板和右牆板上,軋車第二 導輥24-3和浸漬導輥24-4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21的左側架和右側架上。
均勻軋輥裝置23中的主動均勻軋輥23-l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21的左牆板和右牆板上,且 主動均勻軋輥23-l由軋車傳動機構25帶動。均勻軋輥裝置23中的從動均勻軋輥23-2的左右端 分別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轉動臂的後端,2根轉動臂的中央作為支點分別與左牆板和右牆板 轉動連接,2根轉動臂的前端分別同時與相應的氣壓囊裝置和彈簧相連。當通過控制閥門的 開啟使得壓縮空氣充入氣壓囊裝置後,對轉動臂的前端施加向後的壓力,該壓力克服彈簧的 拉力使得轉動臂圍繞其中央的支點轉動,從而使得轉動臂的後端向前運動,從動均勻軋輥 23-2則相對於軋車機架21擺動至與主動均勻軋輥23-1以一定的壓力相接觸。此時,若軋車傳 動機構25的軋車電機處於轉動狀態,則主動均勻軋輥23-l在轉動時帶動從動均勻軋輥23-2— 同轉動。當通過控制閥門的關閉,則氣壓囊裝置無後續壓縮空氣補充則在彈簧的拉力作用下 ,轉動臂的前端向前運動則使得從動均勻軋輥23-2恢復原位。
見圖8及圖9,浸漬槽組件22安裝在軋車機架21上。浸漬槽組件22包括浸漬槽22-l、 2個 輔助架22-2、 2個第一銷軸22-3、 2個第二銷軸22-4、 2根轉動臂22-5、轉動軸22-6 、 2個雙 向氣缸22-7和2個連接臂22-8。
仍見圖8及圖9,浸漬槽組件22的傾倒機構的2個雙向氣缸22-7的氣缸座分別固定在左牆 板和右牆板上。各雙向氣缸22-7的氣缸體與相應的氣缸座轉動連接;各雙向氣缸22-7的活塞 杆與下方的相應l個連接臂22-8的一端轉動連接,2個連接臂22-8的另一端與轉動軸22-6的左 右端頭分別固定連接。轉動軸22-6的左右端分別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21的左牆板和右牆板上 ,2根轉動臂22-5的後端分別固定在轉動軸22-6的左右端上。2個輔助架22-2分別固定在軋車 機架21的左右牆板上,2個第一銷軸22-3分別固定在浸漬槽22-l的左右端,2個第二銷軸 22-4也分別固定在浸漬槽22-1的左右端。每個輔助架22-2均設有滑動槽22-2-l,每根轉動臂 22-5也均設有滑動槽22-5-1。各第一銷軸22-3的外端頭伸入相應一個輔助架22-2的滑動槽 22-2-1中,且可相對於輔助架22-2上下滑動。各第二銷軸22-4的外端頭伸入相應一根轉動臂22-5的滑動槽22-5-1中,且可相對於轉動臂22-5滑動。
見圖10及圖11,當對一批織物進行塗料染色完成後,要更換塗料染液時,可旋轉均勻軋 車控制箱29上的控制旋鈕,使得控制雙向氣缸的上行閥門被打開,而使得2個雙向氣缸22-7 的活塞杆向上滑動而由連接臂22-8帶動轉動軸22-6轉動,轉動軸22-6的轉動則使得轉動臂 22-5以轉動軸22-6為支點向下運動,從而使得與轉動臂22-5滑動連接的第二銷軸22-4帶動與 其固定連接在一起的浸漬槽22-l向下運動,與浸漬槽22-l固定在一起的第一銷軸22-3—同向 下運動,且第一銷軸22-3沿著輔助架22-2的滑動槽22-5-l向下移動,浸漬槽22-l隨之降入地 溝中。當第一銷軸22-3隨著浸漬槽22-l的運動到達輔助架22-2的滑動槽22-2-l的槽底部時, 轉動臂22-5繼續向下轉動,使得浸漬槽22-l以第一銷軸22-3為軸心進行轉動,直至轉動到浸 漬槽22-1的槽口傾斜向下而將其中的剩餘的複合染液傾倒出槽外,此時可用水槍對浸漬槽 22-1進行衝洗。然後再旋轉控制旋鈕使得控制雙向氣缸的上行閥門被關閉、控制雙向氣缸的 下行閥門被打開,使得雙向氣缸的活塞杆向下滑動,直至傾倒機構的浸漬槽22-1恢復正常位 置。
見圖12,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包括張力導輥20-l、 2根擺杆20-2、 2個氣缸20-3、轉軸 20-4、角度傳感器和氣壓控制箱20-6;轉軸20-4的左右端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2根擺杆 20-2的後端與轉軸20-4的左右端分別固定連接,2根擺杆20-2的前端分別與張力導輥20-l的 左右端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20-4的左端頭上;2個氣缸20-3分別由其氣缸座固 定在第一機架91的左右梁上,各氣缸20-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20-3的活 塞杆20-3-l的上端與擺杆20-2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20-6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且其壓 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20-3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氣壓控制箱20-6的壓縮空氣入 口與輸送壓縮空氣的管道密閉連接。角度傳感器的角度信號輸出端與可編程控制器的第一角 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當織物100經過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時,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的活塞杆20-3-l在織物張 力的作用下會偏離平衡位置,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的角度傳感器將轉軸20-4轉動的角度的信 號隨時輸送至可編程控制器的第一角度信號輸入端,若可編程控制器判斷轉軸20-4的轉動角 度的數值超過設定的範圍時,則即刻改變從其相應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給變頻器 的控制信號,使得該變頻器在其電源輸出端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流給傳動機構25的軋車電機而 改變其轉速,對於張力偏大的情況則降低傳動機構25的軋車電機的轉速,若張力偏小則增加 傳動機構25的軋車電機的轉速,直到織物100的張力恢復正常。
見圖9,浸漬槽22-l的槽體為夾層式的圓底槽體,浸漬槽22-l的夾層的外側板上設進水孔22-l-l和排水孔22-l-2;在進水孔22-l-l的管口上連接有進水管,冷卻水泵設置在進水管 的管道上。
所述超聲波換能頭27設置在浸漬槽22-l的後側;所述溫度傳感器26密閉伸入槽體,且位 於槽內下部,溫度傳感器26的溫度信號輸出端與可編程控制器的浸漬槽溫度信號輸入端電連 接;所述液位傳感器位於檢測管道中,檢測管道(圖中未畫出)的一端與大氣相通且高於浸 漬槽22-l的槽體,另一端與浸漬槽22-l的槽體底部的液位檢測口22-l-3密閉連接,液位傳感 器的液位信號輸出端與可編程控制器的浸漬槽液位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超聲波換能頭27在超聲波發生器28的控制下發揮作用,使得塗料色漿的粒子得到粉碎, 可以避免了因塗料顆粒較大而在織物100上形成色點瑕疵。
工作中,溫度傳感器26所發出的溫度信號隨時輸送至可編程控制器的浸漬槽溫度信號輸 入端,若可編程控制器判斷浸漬槽內液體的溫度大於設定數值時,則在其開關電路控制信號 輸出端輸出控制信號至相應的開關電路的控制端使得開關電路在其電源輸出端向冷卻水泵輸 出電源,而使得該冷卻水泵啟動,將冷卻水泵入浸漬槽22-l的夾層中,然後從浸漬槽22-l的 排水孔22-l-2流出,從而帶走了熱量。若溫度降低到設定溫度以下,則可編程控制器在其開 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控制信號關斷開關電路,從而使得冷卻水泵停止工作。
見圖7及圖13,比例供液裝置3的兩路供液裝置為第一路供液裝置和第二路供液裝置。第 一路供液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儲液箱31-1、第一連接管31-2、第一液位槽31-3、第一供 液管31-4和第一計量泵31-5;第二路供液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二儲液箱32-1、第二連接管 32-2、第二液位槽32-3、和第二供液管32-4和第二計量泵32-5。比例供液裝置3還包括計量 泵電機30、混合器33、進液管34和供液機架35。混合器33是一個三通的鋼製容器。
見圖13,第一儲液箱31-1和第二儲液箱32-1均固定安裝在供液機架35上。第一液位槽 31-3、第二液位槽32-3、第一計量泵31-5和第二計量泵32-5在使用時由計量泵電機30同時驅 動。第一液位槽31-3和第二液位槽32-3中均設有作為液位控制裝置的浮球式液位閥。
見圖7,第一儲液箱31-l出液口通過第一連接管31-2與第一液位槽31-3的進液口相連, 第一液位槽31-3的出液口與第一供液管31-4的進液口相連,第一供液管31-4的出液口與第一 計量泵31-5的進液口相連;第二儲液箱32-l出液口通過第二連接管32-2與第二液位槽32-3的 進液口相連,第二液位槽32-3的出液口與第二供液管32-4的進液口相連,第二供液管32-4的 出液口與第二計量泵32-5的進液口相連。
見圖13及圖7,第一計量泵31-5和第二計量泵32-5的出液口共同與混合器33的進液口相 連通,混合器33的出液口與進液管34的進液口相連,進液管34的出液口位於浸漬槽22-l的上
40方。第一計量泵31-5和第二計量泵32-5由同一個電機提供動力,且兩個計量泵中用於輸送塗 料色漿的計量泵的流量為輸送陽離子改性劑的計量泵的流量的2倍。
工作中,計量泵電機30隨著整機的啟動一同啟動,設置在檢測管道中的液位傳感器隨時 輸送液位信號至可編程控制器的浸漬槽液位信號輸入端,若可編程控制器判斷浸漬槽中的液 面高度低於設定高度時,則在其控制信號輸出端的相應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控制 信號至相應的變頻器,再由該變頻器在其電源輸出端輸出頻率較高的電流,使得計量泵電機 30以較快的速度轉動而通過計量泵向浸漬槽輸送印染用的液體,當可編程控制器判斷浸漬槽 中的液面高度到達設定數值時,則控制變頻器輸出頻率較低的電流,使得計量泵以正常的流 量向浸漬槽輸送印染用的液體。
比例供液裝置3的液位槽31-3、 32-3可以起到緩衝作用。設置在液位槽中的液位下降時 ,浮球的重力使得閥門被打開,從而使得相應的儲液箱中的液體進入該液位槽。當計量泵不 再抽取液位槽中的液體時,由儲液箱進入液位槽中液體使得浮球的高度上升而使得浮球桿另 一端的活塞堵塞進液孔,此時,儲液箱才停止對液位槽的供液。
本發明的比例供液裝置3中的兩個儲液箱31-1、 32-1中, 一個儲液箱可以存放用於使織 物纖維變性的陽離子改性劑,另一個儲液箱中可以存放塗料色漿。在使用時,根據不同的配 比對兩個計量泵31-5、 32-5的標稱流量大小進行選擇,以及對控制流量的閥門的開啟程度進 行手動調整,而可控制輸送相應數量的不同的組分到混合器33中而形成可稱為複合染液的變 性劑和塗料色漿的混合物,複合染液流出混合器33後沿管道不斷流入浸漬槽22-l中,複合染 液在輸送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混合。隨著織物100的不斷經過浸漬槽22-1,其所浸漬的複合 染液均為剛混合的複合染液,由於複合染液中的表面活性劑的隔離作用,變性劑還未與塗料 色漿發生凝聚前就附著在固相的纖維上並開始產生變性作用,而塗料色漿則也附著在固相的 纖維上,纖維變性後則可更好地與纖維結合在一起,再經過後道的烘乾處理後而達到一定的 染色效果。
本實施例的浸軋系統與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一同工作,啟動整機時按下電控箱81的總 開關的按鈕就可以接通整機的電源。因為壓縮空氣總閥門處於開啟狀態,使得進氣口與壓縮 空氣管道相連的氣壓控制箱20-6得到壓縮空氣。
經過前道進布預處理裝置處理後的織物100由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導入本系統。織物 100在經過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後,先通過開幅滾筒20-7,若有褶皺則被開福滾筒20-7開福 而消除褶皺。然後被導入均勻軋車的軋車導布輥組24的擴幅彎輥24-l。經過擴幅彎輥24-l的 擴幅後,依次經過軋車第一導輥24-2和軋車第二導輥24-3後浸入浸漬槽22-l的複合染液中,
41再經過位於浸漬槽22-l的下部的浸漬導輥24-4的導引後離開浸漬槽22-l,再由軋車第三導輥 24-5導引後進入均勻軋輥裝置23的兩根均勻軋輥之間,由均勻軋輥裝置23軋壓後,離開均勻 軋車。
織物100的行進由均勻軋車的均勻軋輥裝置23實現。在染色軋染機整機運行時,電控箱 81的可編程控制器通過變頻器控制均勻軋車的軋車電機的轉動,軋車電機的轉動則通過減速 器帶動均勻軋輥裝置23中的主動均勻軋輥23-l轉動。織物100在主動均勻軋輥23-1與從動均 勻軋輥23-2的夾緊中拖動後續織物100在帶著相應的各個導輥的轉動中而向前行進。設置均 勻軋輥裝置23的主要作用是為防止在滾軋時輥體的中間部分受力較輕、而造成染色的不均勻 問題,從而達到經過滾軋後,複合染液均勻附著在織物100上的效果。
見圖14,紅外線預烘裝置4包括3個預烘機構、導布機構48和壓縮空氣閥門箱。 仍見圖14,導布機構48包括3臺張力補償電機及其減速器,還包括3個導布輥組。每個導 布輥組的各根導布輥48-1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每個導布輥組與相應一個預烘機構相對應 ,導布輥組中的一根上導布輥位於預烘機構上方,導布輥組中的一根下導布輥位於預烘機構 下方、且位於所述上導布輥的正下方,從而在每個導布輥組的所述的上導布輥與所述的下導 布輥之間形成相應的一個導布路徑。各臺張力補償電機通過相應的減速器與上導布輥動連接
電控箱81中的13個開關電路和3個變頻器用於紅外線預烘裝置4, 13個開關電路中有12個 是空氣開關。電控箱81的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中設有與紅外線預烘裝置4相對應 的13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和3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可編程控制器的13個開關電路 控制信號輸出端中的12個分別與相應的空氣開關的控制端電連接,各空氣開關的電源輸出端 與相應的2排紅外線發射器的電源端電連接;另一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的開關 電路的控制端電連接,該開關電路的電源輸出端與壓縮空氣閥門箱的電控埠電連接。可編 程控制器的3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相應的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各變 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相應一個張力補償電機的電源端電連接。
仍見圖14,每個預烘機構包括相互間可開可合的後側框架部件41和前側框架部件42;還 包括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後側遮擋裝置45、前側遮擋裝置46、第一 排溼裝置47、右後齒條40-l、左後齒條40-2、右前齒條40-3和左前齒條40-4。左前齒條 40-4和左後齒條40-2分前後固定在第一機架91的左梁的下端面上,右前齒條40-3和右後齒條 40-1分前後固定在第一機架91的右梁的下端面上。
見圖15至圖17,後側框架部件41包括後架體41-1、後端板41-2、後側右端板41-3、後側左端板41-4、後側右滾輪41-5、後側左滾輪41-6和後框架移動機構41-7。
仍見圖15至圖17,後側框架部件41的後側左端板41-4、後端板41-2和後側右端板41-3依 次固定在後架體41-1上,且後端板41-2的左端與後側左端板41-4固定連接,後端板41-2的右 端與後側右端板41-3固定連接。後側左端板41-4的上下向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左側的中部固定 有伸向左側的2根滾輪軸,後側右端板41-3的上下向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右側的2根後側右滾輪 軸。2個後側右滾輪41-5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後側右滾輪軸上,2個後側左滾輪 41-6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後側左滾輪軸上。後側右滾輪41-5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右 梁上且與第一機架91滾動連接,後側左滾輪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左梁上且與第一機架91滾動 連接,從而使得後側框架部件41與第一機架91通過滾輪滾動連接。
見圖19,各個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在上下方向上分成4排,且等間距安裝在後架體41-1上。
見圖16及圖17,後框架移動機構41-7包括手輪41-8、蝸杆、蝸輪、2個固定座41-9、 一 根齒輪軸41-10和2個輸出齒輪41-11。 2個固定座41-9分為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右固定座固 定在後側框架部件41的後側右端板41-3上,左固定座固定在後側左端板41-4上;齒輪軸 41-10的左右端分別與2個固定座41-9轉動連接,且2個輸出齒輪41-11固定在齒輪軸41-10的 兩端,並位於兩個固定座41-9的內側,位於左側的輸出齒輪41-11與左後齒條40-2相嚙合, 位於右側的輸出齒輪41-11與右後齒條40-l相嚙合。手輪41-8固定在蝸杆的端頭上,蝸杆轉 動連接在右固定座上,蝸輪設置在右固定座中,且固定在齒輪軸41-10的右端頭上,蝸輪與 蝸杆相嚙合。
見圖15至圖17,前側框架部件42包括前架體42-1、前端板42-2、前側右端板42-3、前側 左端板42-4、前側右滾輪42-5、前側左滾輪42-6和前框架移動機構42-7。
仍見圖15至圖17,前側框架部件42的前側左端板42-4、前端板42-2和前側右端板42-3依 次固定在前架體42-l上,且前端板42-2的左端與前側左端板42-4固定連接,前端板42-2的右 端與前側右端板42-3固定連接。前側左端板42-4的上下向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左側的中部固定 有伸向左側的2根前側左滾輪軸,前側右端板42-3的上下向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右側的2根前側 右滾輪軸。2個前側右滾輪42-5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前側右滾輪軸上,2個前側左滾 輪42-6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前側左滾輪軸上。前側右滾輪42-5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 右梁上且與第一機架91滾動連接,前側左滾輪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左梁上且與第一機架91滾 動連接,從而使得前側框架部件42與第一機架91通過滾輪滾動連接。
見圖19,各個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在上下方向上分成4排,且等間距安裝在前架體42-l上。
見圖15至圖17,前框架移動機構42-7包括手輪42-8、蝸杆、蝸輪、2個固定座42-9、 一 根齒輪軸42-10和2個輸出齒輪42-11。 2個固定座42-9分為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右固定座固 定在前側框架部件42的前側右端板42-3上,左固定座固定在前側左端板42-4上;齒輪軸 42-10的左右端分別與2個固定座42-9轉動連接,且2個輸出齒輪42-ll固定在齒輪軸42-10的 兩端,並位於兩個固定座42-9的內側,位於左側的輸出齒輪42-11與左前齒條40-4相嚙合, 位於右側的輸出齒輪42-11與右前齒條40-3相嚙合。手輪42-8固定在蝸杆的端頭上,蝸杆轉 動連接在右固定座上,蝸輪設置在右固定座中,且固定在齒輪軸42-10的右端頭上,蝸輪與 蝸杆相嚙合。
上述各個預烘機構的後側框架部件41可以由後框架移動機構41-7進行帶動。可以用手通 過轉動手輪41-8,而使得蝸杆帶動蝸輪轉動,蝸輪轉動則帶動齒輪軸41-10—同轉動,齒輪 軸41-10的轉動則使得輸出齒輪41-11轉動,從而使得輸出齒輪41-11在沿著相應的齒條進行 嚙合運動的同時,帶動固定座41-9乃至整個後側框架部件41在前後方向上相對於第一機架 91進行運動。如果反向轉動手輪41-8則可使得後側框架部件41在左右方向上向另一個方向運 動。同理,通過前框架移動機構42-7帶動前側框架部件42的運動與此相類似。這種控制方式 可以使得在需要進行檢査、維護或修理時,將後側框架部件41與前側框架部件42拉開,完成 檢修後,則可以通過轉動手輪使得後側框架部件41與前側框架部件42閉合,從而可以進行對 織物的預烘乾。
見圖23,後側遮擋裝置45包括後側遮擋框架和後遮擋控制件45-3。後側遮擋框架通過固 定於後側框架部件41的後側左端板41-4和後側右端板41-3上的限位槽板而與後側框架部件 41上下滑動連接。
見圖21及圖22,後側遮擋框架包括不鏽鋼後側擋板架45-l和不鏽鋼後側擋板45-2。後側 擋板架45-l包括2塊豎向板45-l-l和焊接於2塊豎向板45-l-l之間的8塊橫向板45-l-2;各塊 後側擋板45-2間隔插接在上下相鄰的兩塊橫向板45-1-2之間;每塊後側擋板45-2的高度與後 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高度相對應,後側擋板45-2的長度與一排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長度相 對應,從而在後側擋板架45-l上形成4排遮擋板。
見圖23,後遮擋控制件45-3包括2個後側氣缸45-4,這2個後側氣缸45-4為雙向氣缸,2 個後側雙向氣缸45-4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後側左端板41-4和後側右端板41-3中的相應一塊 端板上,2個後側雙向氣缸45-4分別由其活塞杆的上端與相應一根上方後側鋼絲繩45-5的一 端相連,各根上方後側鋼絲繩45-5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後側右端板41-3和後側左
44端板41-4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上端上的滑輪座45-7上的滑輪45-6導向後與後側擋板架45-l的 頂端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2個後側雙向氣缸還分別由其活塞杆的下端與相應一根下方後 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下方後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後側右端板41-3和 後側左端板41-4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下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後側擋板架45-l的底 部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
見圖23,前側遮擋裝置46包括前側遮擋框架和前遮擋控制件46-3。前側遮擋框架通過固 定於前側框架部件42的前側左端板42-4和前側右端板42-3上的限位槽板而與前側框架部件 42上下滑動連接。
見圖21及圖22,前側遮擋框架則包括不鏽鋼前側擋板架46-l、不鏽鋼前側擋板46-2和前 遮擋控制件46-3。前側擋板架46-l包括2塊豎向板46-l-l和焊接於2塊豎向板46-l-l之間的8 塊橫向板46-l-2;各塊前側擋板46-2間隔插接在上下相鄰的兩塊橫向板46-l-2之間;每塊前 側擋板46-2的高度與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的高度相對應,前側擋板46-2的長度與一排前側紅 外線發射器44的長度相對應,從而在前側擋板架46-l上形成4排遮擋板。
見圖23,前遮擋控制件46-3包括2個前側氣缸46-4,前架體42-l的左右側各固定有一個 氣缸架,2個前側氣缸46-4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氣缸架上,各前側氣缸46-4由其 活塞杆的上端頂在前側擋板架46-1的下端。
上述後側遮擋裝置45和前側遮擋裝置46的動作可以通過控制相應的氣缸同時完成。在後 側紅外線發射器43和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對所經過的織物進行預烘乾時,由可編程控制器控 制相應的開關電路使得壓縮空氣閥門箱中的各個相應的電磁閥動作,使得各個預烘機構的各 個後側遮擋裝置45的後側雙向氣缸45-4的活塞杆在壓縮氣體的作用下向下滑動,帶動後側上 方鋼絲繩45-5向上拉起後側擋板架45-l而使之處於抬起的讓開位置,從而可以使得後側紅外 線發射器43所發射的紅外線直接照射到所經過織物朝後的表面上。當整機停止運行或者在運 行中發生臨時停車的情況時,則可編程控制器停止向開關電路輸出控制信號,從而使得壓縮 空氣閥門箱中的各個相應的電磁閥恢復原位,使得壓縮空氣通過電磁閥的另一個通路而向後 側氣缸45-4的另一個進氣口提供壓縮空氣,從而使得後側雙向氣缸45-4的活塞杆向上滑動, 帶動後側下方鋼絲繩將後側擋板架45-l則連同後側擋板45-2—同往下拉動,而使得後側擋板 架45-l恢復至落下的遮擋位置,此時的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則處於停止供電的狀態,雖然紅 外線發射器43的熱量散發需要一段時間,但因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所發射的紅外線被隔離, 故不能直接照射到所已經停止行進的織物表面上。
與上述過程相對應,在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和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對所經過的織物進行預烘乾時,前側遮擋裝置46的前側氣缸46-4 (採用單向氣缸)的活塞杆在壓縮氣體的作用下 處於向上伸出的狀態,從而向上頂著前側擋板架46-l使之處於抬起的讓開位置,從而可使得 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所發射的紅外線直接照射到所經過織物的朝前的表面上。當整機停止運 行或者在運行中發生臨時停車的情況時,則可編程控制器停止向開關電路輸出控制信號,從 而使得壓縮空氣閥門箱中的各個相應的電磁閥恢復原位,也即關斷電磁閥的壓縮空氣通路, 從而在前側擋板架46-l的重力的作用下,前側氣缸46-4的活塞杆由向上伸出狀態變為向下縮 回的狀態,前側擋板架46-l則連同前側擋板46-2—同處於落下的遮擋位置,此時的前側紅外 線發射器44則處於停止供電的狀態,雖然紅外線發射器44的熱量散發需要一段時間,但因前 側紅外線發射器44所發射的紅外線被隔離,故不能直接照射到所已經停止行進的織物表面上
見圖15及圖18,第一排溼裝置47包括排氣罩47-l、排氣接管47-2、風機47-3、引風電機 47-4、後側氣流通道47-5和前側氣流通道47-10。排氣罩47-l、排氣接管47-2、風機47-3和 引風電機47-4均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且位於後側框架部件41和前側框架部件42的上方。排 氣罩47-l的頂板上設有織物通過槽口,且排氣罩47-l前後板上均設有出風口47-l-l,排氣罩 47-1的出風口47-1-1通過排氣接管47-2與風機47-3的進風口相連接,風機47-3的出風口與通 出室外的排氣管的進風口相連接。弓1風電機47-4用於驅動風機47-3 。
見圖19及圖20,後側氣流通道47-5包括後側主風道47-6和分別位於每個後側紅外線發射 器43下方的各個氣流通道47-7。各個氣流通道47-7由固定在後架體41-l上的各塊水平擋板 47-8和相應一塊斜板47-9形成,後架體41-1中間的其餘部分由板體覆蓋。
仍見圖19及圖20,前側氣流通道47-10包括前側主風道47-ll和分別位於每個前側紅外線 發射器44下方的各個氣流通道47-12 。各個氣流通道47-12由固定在前架體42-1上的各塊水平 擋板47-13和相應一塊斜板47-14形成,前架體42-l中間的其餘部分由板體覆蓋。
上述排溼裝置47在工作過程中,後側框架部件41與前側框架部件42處於相互閉合的狀態 。由引風電機47-4帶動風機47-3轉動,風機47-3的轉動則通過管道和排氣罩47-l將下方的空 氣吸入其中,從而使得周圍的空氣由後側框架部件41和前側框架部件42的下方進入各個預烘 機構的後側主風道47-6和前側主風道47-ll中而向上的流動。進入後側主風道47-6的空氣氣 流經過3個氣流通道47-7後開加速帶走織物向後側所揮發出來的蒸汽,進入前側主風道 47-11的空氣氣流經過3個氣流通道47-12後開加速帶走織物向前側所揮發出來的蒸汽,起到 較好的排溼效果。
本實施例的上述紅外線預烘裝置跟隨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的整機一同工作。當按下電控箱81上的電源總開關的按鈕後,就可以接通整機的電源。而在接通整機的電源前,應該使 壓縮空氣總閥門處於開啟狀態。
接通整機的電源時,可編程控制器的13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控制信號使得 12個空氣開關導通,進而由這12個空氣開關為各排紅外線發射器接通電源(2排為一組,由 一個空氣開關控制),還使得l個開關電路導通,進而由該開關電路控制壓縮空氣閥門箱中 各個電磁閥的工作狀態,使得後側遮擋裝置45在後側氣缸45-4的作用下,從處於遮擋後側紅 外線發射器43的位置向上升起而變為讓開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位置;也使得前側遮擋裝置 46在前側氣缸46-4的作用下,從處於遮擋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的位置向上升起而變為讓開前 側紅外線發射器44的位置。可編程控制器的3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控制信號使得相應 的變頻器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流至各臺張力補償電機使之按照一定的轉速轉動,並且與整機的 各個用於導布的傳動電機的轉動相同步。
使用時,由前道均勻軋車輸送過來的織物在3臺張力補償電機所驅動的導布機構48的作 用下依次經過3個預烘機構。此時的各個預烘機構的後側框架部件41與前側框架部件42處於 相互閉合的狀態,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和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處於通電發射紅外線的狀態, 後側遮擋裝置45和前側遮擋裝置46處於非遮擋的讓開位置,使得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和前側 紅外線發射器44所發射的紅外線直接輻射到所經過的織物上而對織物進行預烘乾。而各個第 一排溼裝置47的引風電機47-4則處於工作狀態,使得織物因受熱而蒸發的蒸汽較快地通過排 溼裝置被排出各個預烘機構。
見圖25至圖27,熱風預烘裝置5包括箱體51、織物傳送裝置52、熱風系統53、排風系統 54、 2個張力調節機構55、 2個風量調節機構56、溫度檢測裝置57、溼度傳感器58、烘房機架 59和附裝有反饋信號裝置的氣動隔膜閥。
織物傳送裝置52、排風系統54、 2個風量調節機構56和溫度檢測裝置57的一部分設置在 箱體51內、其餘部分設置在箱體51上;熱風系統53、溼度傳感器58和烘房機架59設置在箱體 51內;電控箱81和氣動隔膜閥設置在箱體51外。
電控箱81中的3個變頻器用於熱風預烘裝置5。可編程控制器的檢測信號輸入端中設有與 熱風預烘裝置5相對應的烘箱溫度信號輸入端、烘箱溼度信號輸入端和2個角度信號輸入端; 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中設有與熱風預烘裝置5相對應的隔膜閥控制信號輸出端和 3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
見圖25及圖26,箱體51的前側板上開設有進布口51-1,箱體51的後側板上開設有出布口 51-2。箱體51還設置有轉動連接在箱體51的右側板上的烘箱門51-3。
47仍見圖25及圖26,織物傳送裝置52包括上導布輥組、下導布輥組和傳動機構。 見圖26,織物傳送裝置52的上導布輥組由一排相互平行且水平設置的上導布輥52-l構成 ,下導布輥組由一排相互平行且水平設置的下導布輥52-2構成,且下導布輥組位於上導布輥 組的下方。上導布輥組的每個上導布輥52-l與下導布輥組的每個下導布輥52-2分別相互交錯 設置。上導布輥組包含14根上導布輥52-1,各根上導布輥52-l轉動連接在箱體51的左右側板 上。下導布輥組包含12根下導布輥52-2,各根下導布輥52-2與固定於箱體51中的烘房機架 59轉動連接。
見圖26及圖27,織物傳送裝置52的傳動機構為2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上導布 輥組的上導布輥52-l和下導布輥組的下導布輥52-2按照所處的前後位置的不同又可分為前導 布輥組和後導布輥組,2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則分別與前導布輥組和後導布輥組中 的相應一組中的上導布輥設置在一起,而可分為前側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和後側上導布輥 張緊傳動機構。每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包括摩擦壓力盤52-4、傳動鏈條52-5、變速 箱52-6和傳動電機52-7;摩擦壓力盤52-4的數量與上導布輥52-l的數量相同;每個摩擦壓力 盤52-4安裝在各自的一根上導布輥52-l的左端頭上,其中摩擦壓力盤52-4的內盤固定在該上 導布輥52-l上,摩擦壓力盤52-4的帶有鏈輪的外盤則與該上導布輥52-l轉動連接,且摩擦壓 力盤52-4的外盤通過彈簧片與內盤從軸向上彈性接觸。傳動電機52-7由其電機座固定在箱體 51的左側板上且其輸出軸連接變速箱52-6;鏈條52-5套在本小組的各個摩擦壓力盤52-4的鏈 輪以及變速箱52-6的輸出鏈輪上。
當織物傳送裝置52的2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工作時,2個傳動電機52-7的轉動分 別傳遞給相應的變速箱52-6,再由各個變速箱52-6的輸出鏈輪使得傳動鏈條52-5帶動設置在 各個上導布輥52-l上的摩擦壓力盤52-4上的外盤上的鏈輪一同轉動,進而使得外盤通過彈簧 片帶動內盤轉動,因為內盤固定在相應的上導布輥52-l的左端頭上,故內盤的轉動帶動上導 布輥52-l —同轉動。各根上導布輥52-l轉動則帶動巻繞在各根上導布輥52-l和下導布輥 52-2上的織物由前向後行進。如果某一根或數根上導布輥52-l遇到所承擔的牽引力較大的情 況,則外盤與內盤之間通過彈簧片發生部分打滑,從而適應整體的行進速度。
見圖25及圖26,熱風預烘裝置5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55為按照前後循序設置的第二張力調 節機構和第三張力調節機構。每個張力調節機構55包括轉軸55-l、 2根擺杆55-2、張力導輥 55-3、控制臂55-4、氣缸55-5、氣壓控制箱55-6和角度傳感器55-7。轉軸55-l通過軸承和軸 承座轉動連接在箱體51的左右側板上;2根擺杆55-2和張力導輥55-3均設置在箱體51內,且 2根擺杆55-2的後端分別與轉軸55-l的左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55-2的前端分別與張力導輥
4855-3的左右端頭鉸接;控制臂55-4的上端與轉軸55-l的右端頭固定連接,控制臂55-4的下端 與氣缸55-5的活塞杆55-5-l鉸接;氣缸55-5的缸體與固定在箱體51右側板上的氣缸座鉸接; 氣壓控制箱55-6固定在箱體51的右側板上,且氣壓控制箱55-6的壓縮空氣出口與氣缸55-5的 進氣口相連通;角度傳感器55-7通過其定盤固定在轉軸55-l的軸承座上,該軸承座固定在箱 體51的左側板上,角度傳感器55-7設置在轉軸55-l的伸出箱體51的左端頭上,每個角度傳感 器55-7的信號輸出端與可編程控制器的相應一個角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第二張力調節機構 的張力導輥55-3設置在下導布輥組的第1根下導布輥52-2-l前側,第三張力調節機構的張力 導輥55-3設置在第6根下導布輥52-2與第7根下導布輥52-2-7之間。
在各根上導布輥52-l作為主動導輥、通過織物帶動下導布輥52-2—同轉動的過程中,因 為設置在下導布輥52-2中的2根張力導輥55-3的轉動方式為動軸轉動方式,所以當織物巻饒 在該導輥上經過時,若織物的張力有一定的變化,則會使得張力導輥55-3的軸線的位置發生 變化,隨著張力導輥55-3的軸線的位置的變化,則使得控制臂55-4以其上端的與控制臂 55-4的結合處為支點進行轉動,與控制臂55-4的下端相連接的氣缸55-5的活塞杆55-5-l則隨 著張力導輥55-3所受張力的增大或減少而進行相應的縮回或伸出,也使得固定在轉軸55-l的 左端頭上的角度傳感器55-7的動盤相對於定盤轉過一定的角度,所述的定盤固定在軸承的外 圈上,該軸承的內圈固定在轉軸55-l的左端頭上,且定盤上設有重錘,在動盤跟隨轉軸55-l 轉動時,定盤在重錘的作用下其所處位置始終相對於箱體51不變,從而使得角度傳感器55-7 可以在相對轉動中實現對角度變化數據的採集。
見圖26,熱風系統53包括蒸汽熱能轉換器53-l、 2個熱風管53-2、 2臺循環風機53-3、下 風道53-4和上風道53-6。 2個熱風管53-2為右熱風管和左熱風管,2臺循環風機53-3為右循環 風機和左循環風機。下風道53-4包括一排開口方向向上的下熱風出口53-5,上風道53-6包括 一排開口方向向下的上熱風出口53-7,在上下方向上上導布輥組和下導布輥組位於上風道 53-6與下風道53-4之間。
見圖26,附裝有反饋信號裝置的氣動隔膜閥(圖中未畫出)設置在位於箱體51外,該氣 動隔膜閥的蒸汽進口與蒸汽輸送管道的供汽口相連,其蒸汽出口與蒸汽接管的位於箱體51外 的管口相連。蒸汽熱能轉換器53-1的進汽口53-1-1與蒸汽接管的位於箱體51內的管口相連; 蒸汽熱能轉換器53-l的進風口朝向後側設置,其出風口有2個,第一出風口53-l-2與右熱風 管53-2的進風口相連;右熱風管53-2的出風口與右循環風機53-3的進風口相連接,右循環風 機53-3的出風口與下風道53-4的前端的進風口相連;蒸汽熱能轉換器53-l的第二出風口與左 熱風管的進風口相連,左熱風管的出風口與左循環風機的進風口相連,左循環風機的出風口與上風道53-6的下端的進風口相連。所述熱風預烘室5的上風道53-6的每個上熱風出口53-7對準上導布輥組的相鄰兩個上導布輥52-l的中間;所述下風道53-4的每個下熱風出口53-5對準下導布輥組的相鄰兩個下導布輥52-2的中間。
見圖26,排風系統54包括位於箱體51內的後側並伸出箱體51的頂板的排風管54-1、位於箱體51頂板上側且與排風管54-l的出風口相連的風機54-2;排風管54-l的位於箱體51內的部分設有進風口54-l-l。
熱風系統53和排風系統54同時工作,熱風系統工作時,由蒸汽管路輸送來的高溫水蒸氣進入蒸汽熱能轉換器53-l的管道內部中,循環風機53-3的不斷轉動則使得箱體51內部空間中的氣體從蒸汽熱能轉換器53-l的管道外部通過,通過時進行熱量的交換後, 一部分經過右循環風機53-3而進入下風道53-4中,再由下熱風出口53-5向上吹出而對上方所經過的織物進行預烘乾;經過蒸汽熱能轉換器53-l進行換熱的另一部分氣體則經過作循環風機而進入上風道53-6中,再由上熱風出口53-7向下吹出而對下方所經過的織物進行預烘乾。
排風系統54則在引風電機54-3的帶動下,箱體51內部的部分潮溼的氣體由排風管54-1的進風口54-l-l進入排風管54-l中,再經過風機54-2後而排出。可以從箱體51的進布口51-1補充乾燥的空氣。
見圖25及圖27, 2個風量調節機構56為上風道風量調節機構和下風道風量調節機構。下風道風量調節機構56包括右手杆56-l和右導風板56-2;右手杆56-l穿過箱體51的右側板,右手杆56-l的手柄位於箱體51的外側;右導風板56-2位於下風道53-4的進風口處;右手杆56-l與右導風板56-2活動連接。上風道風量調節機構包括左手杆56-3和左導風板;左手杆56-3穿過箱體51的左側板,左手杆56-3的手柄位於箱體51的外側;左導風板位於上風道的進風口處;左手杆56-3與左導風板活動連接。
見圖27,溫度檢測裝置57包括溫度傳感器和溫度顯示錶;溫度傳感器安裝在箱體51內,且位於箱體51的進布口51-1處,溫度顯示錶安裝於箱體51的左側板上。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同時與溫度顯示錶和可編程控制器的溫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見圖26,溼度傳感器58位於箱體51中的排風管54-1的進風口54-1-1處。溼度傳感器58的信號輸出端與可編程控制器的溼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可編程控制器的隔膜閥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氣動隔膜閥的反饋信號裝置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l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埠與相應一個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傳動機構的一臺傳動電機52-7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第2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一個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
50的電源輸出端與傳動機構的另一臺傳動電機52-7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第3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一個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排風系統54的引風電機54-3的電源端電連接。
本實施例的熱風預烘裝置5的工作與整機的工作同時進行,當由前道紅外線預烘裝置4行進過來的織物到達本實施例的熱風預烘裝置5時,由箱體51進布口51-1進入箱體51中,然後,在2臺傳動電機52-7的帶動下,由上導布輥組的各根上導布輥52-l作為主動輥通過圍繞的織物帶著作為從動輥的下導布輥組的各根下導布輥52-2—同轉動而輸送織物。在輸送織物的過程中, 一方面由熱風系統53對經過導布輥組的織物進行熱風的上下吹風,另一方面由2個張力調節機構55的各自的角度傳感器55-7將相應的轉軸55-l轉動的角度的信號輸送至可編程控制器,若可編程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二張力調節機構的轉軸的角度變化值超過設定數值的情況時,判斷織物在經過前導布輥組時的張力偏大或偏小,隨即從其相應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使得前側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的傳動電機52-7的轉速變慢或變快的控制信號,變頻器受此信號的控制在電源輸出端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流,使得該傳動電機52-7的轉速得到調整,進而使得織物張力恢復正常。同樣,若可編程控制器接收到的第三張力調節機構的轉軸的角度變化值超過設定數值的情況時,判斷織物在經過後導布輥組時的張力偏大或偏小,隨即從其相應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使得後側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的傳動電機52-7的轉速變慢或變快的控制信號,變頻器受此信號的控制在電源輸出端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流,使得該傳動電機52-7的轉速得到調整,進而使得織物張力恢復正常。織物通過在熱風預烘裝置5的乾燥後,再由出布口51-2輸送出箱體51,從而完成了預烘乾。
當織物在熱風預烘裝置5的箱體51中行進的過程中,若可編程控制器接收到的溼度信號的數值超過設定數值時,則對溼度的偏高或者偏低作出判斷,隨即在其相應的1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使得引風電機54-3加快轉速或降低轉速的控制信號,變頻器受此信號的控制在電源輸出端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流,使得引風電機54-3的轉速增加或者降低,使得箱體51內的溼度符合設定數值。
當織物在熱風預烘裝置5的箱體51中行進的過程中,若可編程控制器接收到的溫度信號的數值超過設定數值時,則對溫度的偏高或者偏低作出判斷,隨即在其隔膜閥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使得氣動隔膜閥增加停止開啟時間或減少停止開啟時間的控制信號,氣動隔膜閥的反饋信號裝置受此信號的控制而在其執行單元控制氣動隔膜閥的停止開啟的時間間隔,使得箱體51內的溫度符合設定數值。
見圖28及圖29,蒸汽烘燥裝置6包括設置在第二機架92上的蒸汽烘筒、烘乾傳動機構、
51張力調節裝置、第二排溼裝置66、烘乾導布輥組67和含水率檢測裝置68,還包括溫度傳感器69、蒸汽支管和附裝有反饋信號裝置的氣動隔膜閥。
電控箱81中的2個變頻器用於蒸汽烘燥裝置6。可編程控制器的檢測信號輸入端中設有與蒸汽烘燥裝置6相對應的烘筒蒸汽溫度信號輸入端和2個角度信號輸入端;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中設有與蒸汽烘燥裝置6相對應的隔膜閥控制信號輸出端和2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
仍見圖28及圖29,蒸汽烘筒有兩組,它們是第一組蒸汽烘筒61和第二組蒸汽烘筒62。第一組蒸汽烘筒61和第二組蒸汽烘筒62的各個蒸汽烘筒均包括筒體、位於筒體左右側的2個筒端軸頭、蒸汽接入頭和蒸汽接管;各個蒸汽烘筒由其左右筒端軸頭通過軸承及相應的軸承座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各個蒸汽烘筒的右側筒端軸頭為空心軸頭,各蒸汽接入頭設置在相應的空心軸頭中,各蒸汽接入頭的外端與相應一根蒸汽接管的一端相連。
見圖29,烘乾傳動機構有兩組,它們是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和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包括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l、減速器63-2、傳動皮帶63-3、皮帶鬆緊調節器63-4和固定在各個蒸汽烘筒61的左側筒端軸頭上的相應的滾筒帶輪。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l的輸出軸與減速器63-2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63-2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63-3與各個滾筒帶輪相連接,且使用中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帶動第一組蒸汽烘筒61以相同線速度轉動。帶輪鬆緊調節器63-4為手動式的鬆緊調節器。
仍見圖29,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包括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l、減速器64-2、傳動皮帶
64- 3、皮帶鬆緊調節器64-4和固定在各個蒸汽烘筒62的左側筒端軸頭上的相應的滾筒帶輪。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l的輸出軸與減速器64-2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64-2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64-3與各個滾筒帶輪相連接,且使用中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帶動第二組蒸汽烘筒62以相同線速度轉動。帶輪鬆緊調節器64-4為手動式的鬆緊調節器。
兩組蒸汽烘筒在傳動機構帶動下進行轉動,圍繞蒸汽烘筒巻饒的織物在蒸汽烘筒的轉動中被向後輸送,與此同時,通入蒸汽烘筒內部的蒸汽加熱蒸汽烘筒、又由蒸汽烘筒加熱織物而使織物乾燥。
見圖28及圖31,張力調節裝置包括2個張力調節機構65,分別為第四張力調節機構和第五張力調節機構。第四張力調節機構位於第一組蒸汽烘筒61的前側,第五張力調節機構位於兩組蒸汽烘筒的中間。各張力調節機構65均包括張力導輥65-l、 2根擺杆65-2、 2個氣缸
65- 3、轉軸65-4、角度傳感器65-5和氣壓控制箱65-6。轉軸65-4的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65-5設置在轉軸65-4的左端頭上;2根擺杆65-2的一端與轉軸65-4的左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65-2的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65-l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65-3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第二機架92的左右梁上,各氣缸65-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65-3的活塞杆65-3-l的上端與相應一根擺杆65-2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65-6固定在第二機架92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65-3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2個角度傳感器65-5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相應一個角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見圖28及圖30,第二排溼裝置66包括氣罩66-l、排氣管66-2、風機66-3和引風電機66-4;氣罩66-l、排氣管66-2、風機66-3和引風電機66-4均固定在第二機架92上,氣罩66-l的罩頂為一右高左低的斜面;排氣管66-2與風機66-3均位於氣罩66-l右側,氣罩66-l的出風口與風機66-3的進風口相連,風機66-3的出風口與排氣管66-2的進風口相連。
第二排溼裝置66工作時,引風電機66-4帶動風機66-3轉動,使得氣罩66-l下方的潮溼氣體進入氣罩66-14中,經過風機66-3後進入排氣管66-2而排出室外。
見圖28,含水率檢測裝置68包括一對鋼製的傳感器導布輥68-l和溼度信號處理裝置68-2;傳感導布輥68-l的一根導布輥與第二機架92相絕緣連接,另一根導布輥與第二機架92電連接;從絕緣狀的導布輥引出的溼度信號輸出端與溼度信號處理裝置68-2的溼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第一組蒸汽烘筒61的位於下側的一個蒸汽烘筒的左側筒端軸頭為空心軸頭,溫度傳感器69設置在密閉伸入該空心軸頭而伸入蒸汽烘筒中。溫度傳感器69的信號輸出端與可編程控制器的溫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各蒸汽烘筒的蒸汽接管的外端與蒸汽支管相連;附裝有反饋信號裝置的氣動隔膜閥設置在蒸汽支管的管路上。
電控箱81的可編程控制器的隔膜閥控制信號輸出端與氣動隔膜閥的反饋信號裝置的控制信號輸入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的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l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器的另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埠與相應的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1的電源端電連接。
本實施例的蒸汽烘燥裝置的工作與整機的工作同時進行,從前道熱風預烘裝置行進過來的織物到達本實施例的蒸汽烘燥裝置時,先經過含水率檢測裝置68的一對傳感器導布輥68-1,該傳感器導布輥68-l對織物的溼度進行檢測後,輸出溼度信號至溼度信號顯示裝置68-2,由溼度信號顯示裝置68-2溼度的數值。若該數值偏離設定數值範圍,則可通過操作電控箱81的人機對話裝置對2個烘乾傳動機構的傳動電機的轉速進行調整,若溼度較高則使得
53傳動電機的轉速降低,若溼度較低則使得傳動電機的轉速增加,從而通過對織物的烘燥的時間的長短進行調整後而使得織物的烘乾程度得到調整。
織物經過含水率檢測後依次經過前側張力調節機構、第一組蒸汽烘筒61、中間張力調節機構、第二組蒸汽烘筒62和後側張力調節機構後進入後道的出布處理裝置,從而完成了對織物的烘燥。
當織物經過2個張力調節機構65時,張力調節機構65的張力導輥65-1在織物張力的作用下處於一定的位置,張力調節機構65的角度傳感器65-5將轉軸65-4轉動的角度的信號輸送至可編程控制器,若可編程控制器接收到的角度變化值超過設定數值的情況時,判斷此時的織物張力偏大或偏小,隨即從其相應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使得相應的烘乾傳動電機的轉速變慢或變快的控制信號,變頻器受此信號的控制在電源輸出端輸出相應頻率的電流,使得烘乾傳動電機的轉速得到調整,進而使得織物張力恢復正常。第四張力調節機構的角度傳感器65-5輸出的角度信號用於調整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l的轉速,第五張力調節機構的角度傳感器65-5輸出的角度信號用於調整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l的轉速。
在蒸汽烘筒對織物的烘燥的過程中,若可編程控制器接收到的溫度傳感器69的溫度信號的數值超過設定數值時,則對溫度的偏高或者偏低作出判斷,隨即在其隔膜閥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使得氣動隔膜閥增加停止開啟時間或減少停止開啟時間的控制信號,氣動隔膜閥的反饋信號裝置受此信號的控制而在其執行單元控制氣動隔膜閥的停止開啟的時間間隔,使得所提供的蒸汽溫度符合設定數值。
見圖32及圖33,出布處理裝置7包括自前向後安裝於第二機架92上的第一張力調節機構71、冷卻裝置72、第二張力調節機構73和擺動落布機構74;還包括位於擺動落布機構74下方的第二存布車75和4個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的轉向導布輥70。還包括高壓靜電發生器。
電控箱81中的1個開關電路和2個變頻器用於出布處理裝置7。可編程控制器的檢測信號輸入端中設有與出布處理裝置7相對應的2個角度信號輸入端;可編程控制器的控制信號輸出端中設有與出布處理裝置7相對應的1個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和2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
見圖34及圖35,所述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與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結構相同。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包括張力導輥71-1、 2根擺杆71-2、 2個氣缸71-3、轉軸71-4、角度傳感器71-5和氣壓控制箱71-6;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也包括張力導輥73-l、 2根擺杆73-2、 2個氣缸73-3、轉軸73-4、角度傳感器73-5和氣壓控制箱73-6。見圖34,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的轉軸71-4的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 71-5設置在轉軸71-4的左端頭上;2根擺杆71-2的一端分別與轉軸71-4的左右端固定連接, 2根擺杆71-2的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71-1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71-3分別由其氣缸 座固定在第二機架92的左右梁上,各氣缸71-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 71-3的活塞杆71-3-1上端頭與相應一根擺杆71-2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71-6固定在第二 機架92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71-3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角度傳感器
71- 5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相應一個角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見圖35,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的轉軸73-4的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 73-5設置在轉軸73-4的左端頭上;2根擺杆73-2的一端分別與轉軸73-4的左右端固定連接, 2根擺杆73-2的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73-l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73-3分別由其氣缸 座固定在第二機架92的左右梁上,各氣缸73-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 73-3的活塞杆73-3-1的端頭與相應一根擺杆73-2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73-6固定在第二 機架92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73-3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角度傳感器
73- 5的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可編程控制器的相應一個角度信號輸入端電連接。
見圖32及圖33,所述冷卻裝置72包括兩個冷卻滾筒72-l、兩個導布輥72-2和滾筒傳動機 構72-3;各個冷卻滾筒72-l均包括筒體和位於筒體左右側的2個筒端軸頭。各個冷卻滾筒
72- 1由其左右筒端軸頭通過軸承及相應的軸承座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兩個導布輥72-2由 各自的左右端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架92上。滾筒傳動機構72-3包括傳動電機72-4、減速器、導 輪72-5、傳動皮帶72-6和固定在各個冷卻滾筒72-l的筒端軸頭上的滾筒帶輪72-7。傳動電機 72-4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72-6與各個 導輪72-5和各個滾筒帶輪72-7動連接。
仍見圖32及圖33,擺動落布機構74包括第二擺動架74-l、 2根連接杆74-2、 2個控制塊
74- 3、 2個轉盤74-4、容布器74-5、落布傳動機構74-6、落布導輥74-7和靜電消除器。
第二擺動架74-l包括2根豎杆74-l-l和l個平面框架74-l-2; 2根豎杆74-l-l的上端分別 與第二機架92的左右側轉動連接,2根豎杆74-l-l的下端分別與平面框架74-l-2的前後向的 左右條狀板74-l-3的中部轉動連接。容布器74-5為方鬥形,其左右板的中部各有一個連接軸 ,2根連接軸分別與相應一根豎杆74-1-1轉動連接;2個轉盤74-4分為右轉盤和左轉盤;左轉 盤74-4上設有鏈輪齒。
仍見圖32及圖33, 2個轉盤74-4分別同軸線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架92的左右側,每個轉盤 74-4上固定有一個控制塊74-3;各根連接杆74-2的一端與相應一個控制塊74-3轉動連接,另
55一端與第二擺動架74-l的相應一根豎杆74-l-l轉動連接。
仍見圖32及圖33,落布傳動機構74-6包括落布電機74-6-l、減速器、第一鏈條74-6-2、 落布第一鏈輪、落布第二鏈輪和第二鏈條74-6-3。落布電機74-6-l和減速器均固定在第二機 架92上,落布導輥74-7的左右兩端轉動連接自第二機架92上,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固定連接 在落布導輥74-7的左端頭上。落布電機74-6-l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第 一鏈條74-6-2與減速器的輸出鏈輪和第一鏈輪相嚙合,第二鏈條74-6-3與第二鏈輪和左轉盤 的鏈輪齒相嚙合。
仍見圖32及圖33,第二擺動架74-l的平面框架74-l-2上固定有兩根沿左右向相互平行設 置的矩形連接杆74-8,每根矩形連接杆74-8上各絕緣固定有一個帶有一排尖端電極的電極框 ,從而構成靜電消除器;兩排尖端電極之間設有9000伏的電壓,該電壓由高壓靜電發生器提 供,當織物經過靜電消除器時,高壓電場能將織物上所帶的靜電吸走。
電控箱81的可編程控制器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一個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 埠電連接,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滾筒傳動機構72-3的傳動電機72-4的電源端電連接; 可編程控制器的另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一個變頻器的變頻控制信號埠電連接, 該變頻器的電源輸出端與落布傳動機構74-6的落布電機74-6-1的電源端電連接;可編程控制 器的開關電路控制信號輸出端與相應一個開關電路的控制端電連接,該開關電路的電源輸出 端與高壓靜電發生器的電源端電連接。
本實施例的出布處理裝置的工作與整機的工作同時進行,從前道蒸汽烘燥裝置行進過來 的織物100到達本實施例的出布處理裝置時,依次經過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進行第一次檢測 和調節織物張力、經過冷卻裝置72進行冷卻、經過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第二次檢測和調節張 力、再經過落布機構74落布至第二存布車75。
織物在經過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時,因為此時織物剛從蒸汽烘燥裝置6出來而處於較熱 的狀態其張力較小,故在設定氣缸對織物的壓力時數值較小,而在經過冷卻裝置72對織物冷 卻後,則因為織物的收縮而產生稍大的張力,故對於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的氣缸壓力所設定 的數值稍大。為了使得織物100的行進平穩,當織物100經過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時,第六張 力調節機構71的活塞杆71-3-l在織物張力的作用下會偏離平衡位置,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的 角度傳感器71-5將轉軸71-4轉動的角度的信號隨時輸送至可編程控制器的第六角度信號輸入 端,若可編程控制器判斷轉軸71-4的轉動角度的數值超過設定的範圍時,則即刻改變從其相 應的一個變頻控制信號輸出端輸出給變頻器的控制信號,使得變頻器在其電源輸出端輸出相 應頻率的電流,對於張力偏大的情況則降低滾筒傳動機構72-3的傳動電機72-4的轉速,若張力偏小則增加滾筒傳動機構72-3的傳動電機72-4的轉速,直到織物100的張力恢復正常。
同理,織物在經過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時,若發生張力超過規定數值的情況時,則由可 編程控制器通過相應的變頻器使得落布傳動機構74-6的落布電機74-6-l轉速得到調整,直到 織物張力恢復正常。
應當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由本發 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中。
5權利要求
1、一種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按先後順序依次設置的進布預處理裝置(1)、浸軋系統、烘乾系統和出布處理裝置(7);還包括第一機架(91)和第二機架(92);烘乾系統包括按先後順序依次設置的紅外線預烘裝置(4)、熱風預烘裝置(5)和蒸汽烘燥裝置(6);進布預處理裝置(1)、浸軋裝置(2)和紅外線預烘裝置(4)均安裝在第一機架(91)上,蒸汽烘燥裝置(6)和出布處理裝置(7)安裝在第二機架(92)上;進布預處理裝置(1)包括按照前後順序設置的刷毛吸塵裝置(13)和對織物的張力進行隔斷的牽引扎車(14);浸軋系統包括浸軋裝置(2)和使用時按照二路進一路出方式向浸軋裝置(2)提供複合染液的比例供液裝置(3);浸軋裝置(2)包括均勻扎車和與該均勻扎車相對應的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紅外線預烘裝置(4)包括2~5個預烘機構,每個預烘機構包括滾動連接在第一機架(91)上且相互間可開可合的後側框架部件(41)和前側框架部件(42),後側框架部件(41)上固定有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前側框架部件(42)固定有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每個預烘機構還包括可以在遮住和讓開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後側遮擋裝置(45)以及包括可以在遮住和讓開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的前側遮擋裝置(46);每個預烘機構還包括第一排溼裝置(47),而該第一排溼裝置(47)包括設置在框架部件(41、42)中的氣流通道和位於框架部件上方的排氣裝置;熱風預烘裝置(5)包括箱體(51)和設置在箱體(51)內的熱風系統(53),還包括用於將織物輸送經過箱體(51)內部的織物傳送裝置(52)和與該織物傳送裝置(52)相對應的2個張力調節裝置(55),還包括用於排走箱內溼氣的排風系統(54);蒸汽烘燥裝置(6)包括兩組用於烘乾織物的蒸汽烘筒(61、62)和用於控制蒸汽烘筒轉動的相應的2個烘筒轉動機構(63、64),還包括與兩組蒸汽烘筒(61、62)相對應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65);出布處理裝置(7)包括用於冷卻織物的冷卻裝置(72),該冷卻裝置(72)包括一組冷取滾筒(72-1);出布處理裝置(7)還包括與該組冷卻滾筒(72-1)相對應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還包括擺動落布機構(74)和與其相對應的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進布預處理裝置 (1)包括還張力調節裝置(11)和預處理導布輥組(12);張力調節裝置(11)和預處理 導布輥組(12)按織物行進的先後順序依次設置在第一機架(91)上;手動張力調節裝置(11)包括手柄(11-1)、蝸輪蝸杆副、座體(11-2)和第一擺動 架(11-3);座體(11-2)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蝸輪和蝸杆均與座體(11-2)轉動連 接,手柄(11-1)的上端桿頭與蝸杆固定連接,蝸杆與蝸輪相嚙合,第一擺動架(11-3)與 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第一擺動架(11-3)的左端頭固定連接在蝸輪的中心孔中;預處理導布輥組(12)的各根導輥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刷毛吸塵裝置(13)包括刷毛箱體(13-1) 、 2個軸承座架(13-2) 、 2個軸承座( 13-3) 、 4個軸承(13-4) 、 2根刷毛輥(13-5)、刷毛傳動機構(13-6)、吸塵風道(13-7 )、風機(13-8)和吸塵電機(13-9);刷毛吸塵裝置(13)的2個軸承座架(13-2) 、 2個軸承座(13-3) 、 4個軸承(13-4) 和2根刷毛輥(13-5)均設置在刷毛箱體(13-1)中,且2個軸承座架(13-2)固定在刷毛箱 體(13-1)的左右兩側,2個軸承座(13-3)分別轉動連接在位於左右向的外側的相應一個 軸承座架(13-2)上,每個軸承座(13-3)各安裝有2個軸承(13-4),且每個軸承(13-4 )的內圈與相應一根刷毛輥(13-5)的左右端的一端固定連接,每個軸承(13-4)的外圈則 固定在相應的軸承座(13-3)上,從而使刷毛輥(13-5)通過相應的軸承(13-4)與左右兩 端的軸承座(13-3)轉動連接;兩根刷毛輥(13-5)的右端均依次穿過位於右側的軸承座( 13-3)和軸承座架(13-2);刷毛吸塵裝置(13)的刷毛傳動機構(13-6)包括刷毛電機(13-6-1)、減速器、鏈 條(13-6-2)、從動鏈輪(13-6-3)、齒輪軸(13-6-4)、主動齒輪(13-6-5)、後側從動 齒輪(13-6-6)和前側從動齒輪(13-6-7);主動齒輪(13-6-5)、後側從動齒輪(13-6-6 )和前側從動齒輪(13-6-7)均設置在刷毛箱體(13-1)中;後側從動齒輪(13-6-6)固定 在後側的刷毛輥(13-5)的右端頭上,前側從動齒輪(13-6-7)固定在前側的刷毛輥(13-5 )的右端頭上;齒輪軸(13-6-4)通過設置在固定於刷毛箱體(13-1)上的軸承座上的軸承 與刷毛箱體(13-1)轉動連接;主動齒輪(13-6-5)固定在齒輪軸(13-6-4)的左端頭上,且主動齒輪(13-6-5)同時與後側從動齒輪(13-6-6)和前側從動齒輪(13-6-7)相嚙合; 齒輪軸(13-6-4)的右端頭固定有從動鏈輪(13-6-3),刷毛電機(13-6-1)的輸出軸與減 速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鏈條(13-6-2)與減速器的輸出鏈輪和從動鏈輪(13-6-3)相 嚙合;刷毛吸塵裝置(13)還包括角度控制器(13-10);角度控制器(13-10)安裝在第一 機架(91)的左右側的一側;角度控制器(13-10)包括控制杆(13-11)、擺動臂(13-12 )、蝸輪、蝸杆、手柄和固定座(13-13);控制杆(13-11)的後端與軸承座(13-3)的前 部轉動連接,控制杆(13-11)的前端與擺動臂(13-12)的上端轉動連接,擺動臂(13-12 )的下端與蝸輪軸固定連接,蝸輪軸轉動連接在固定座(13-13)上,蝸輪固定在蝸輪軸上 ,蝸杆轉動連接在固定座(13-13)上、且與蝸輪相嚙合,蝸杆的下端與手柄固定連接,固 定座(13-13)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刷毛吸塵裝置(13)的刷毛箱體(13-1)的左側板上開有除塵口 (13-1-1),吸塵風 道(13-7)的下部的進風口與刷毛箱體(13-1)的除塵口 (13-1-1)相連通;風機(13-8) 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且其進風口與吸塵風道(13-7)的出風口相連,風機(13-8)的 出風口與排氣管相連;使用時風機(13-8)由吸塵電機(13-9)驅動;牽引軋車(14)包括2個固定架(14-1) 、 2個轉動臂(14-2)、上軋棍(14-3)、下 軋輥(14-4) 、 2個氣缸(14-5)和軋車電機(14-6) ; 2個固定架(14-1)分別按左右兩側 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2個轉動臂(14-2)的後端分別轉動連接在相應一個固定架( 14-1)上,各轉動臂(14-2)的前端與相應一個氣缸(14-5)的活塞杆轉動連接;各氣缸( 14-5)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固定架(14-1)上,氣缸座與氣缸體轉動連接;上軋輥( 14-3)轉動連接在左右兩個轉動臂(14-2)上,下軋輥(14-4)轉動連接在左右兩個固定架 (14-1)上;使用中軋車電機(14-6)通過減速器帶動下軋輥(14-4)。權利要求3
3、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浸軋系統的浸軋裝置 (2)還包括開幅滾筒(20-7);浸軋裝置(2)的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和開幅滾筒( 20-7)均設置在第一機架(91)上,且開幅滾筒(20-7)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第一張力調節機構(20)包括張力導輥(20-1) 、 2根擺杆(20-2) 、 2個氣缸(20-3 )、轉軸(20-4)、角度傳感器和氣壓控制箱(20-6);轉軸(20-4)的左右端與第一機架 (91)轉動連接;2根擺杆(20-2)的後端與轉軸(20-4)的左右端分別固定連接,2根擺杆 (20-2)的前端分別與張力導輥(20-1)的左右端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20-4)的左端頭上;2個氣缸(20-3)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第一機架(91)的左右梁上, 各氣缸(20-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20-3)的活塞杆(20-3-1)的上 端與擺杆(20-2)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20-6)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且其壓縮 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20-3)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浸軋裝置(2)的均勻軋車包括軋車機架(21)、浸漬槽組件(22)、均勻軋輥裝置 (23)、軋車導布輥組(24)、軋車傳動機構(25)、溫度傳感器(26)、超聲波換能頭( 27)和液位傳感器;軋車機架(21)包括左牆板和右牆板,左牆板與其餘板體構成左牆箱體;軋車傳動機 構(25)設置在軋車機架(21)的左牆箱體外;軋車傳動機構(25)包括軋車電機及其減速 器;浸漬槽組件(22)安裝在軋車機架(21)上;浸漬槽組件(22)包括浸漬槽(22-1) 和傾倒機構;所述浸漬槽(22-1)的槽體為夾層式的圓底槽體,浸漬槽(22-1)的夾層的外 側板上設進水孔(22-1-1)和排水孔(22-1-2);所述超聲波換能頭(27)設置在浸漬槽(22-1)的一側;所述溫度傳感器(26)位於 槽內下部;所述液位傳感器位於檢測管道中,檢測管道的一端與大氣相通且高於浸漬槽( 22-1)的槽體,另一端與浸漬槽(22-1)的槽體底部的液位檢測口 (22-1-3)密閉連接;傾倒機構包括2個輔助架(22-2) 、 2個第一銷軸(22-3) 、 2個第二銷軸(22-4) 、 2 根轉動臂(22-5)、轉動軸(22-6) 、 2個雙向氣缸(22-7)和2個連接臂(22-8) ; 2個雙 向氣缸(22-7)的氣缸座分別固定在左牆板的右牆板上;各雙向氣缸(22-7)的氣缸體與相 應的氣缸座轉動連接;各雙向氣缸(22-7)的活塞杆與下方的相應l個連接臂(22-8)的一 端轉動連接,2個連接臂(22-8)的另一端與轉動軸(22-6)的左右端頭分別固定連接;轉 動軸(22-6)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21)的左牆板和右牆板上,2根轉動臂(22-5)的後端 分別固定在轉動軸(22-6)的左右端上;2個輔助架(22-2)分別固定在軋車機架(21)的 左右牆板上,2個第一銷軸(22-3)分別固定在浸漬槽(22-1)的左右端,2個第二銷軸( 22-4)也分別固定在浸漬槽(22-1)的左右端;每個輔助架(22-2)均設有滑動槽( 22-2-1),每根轉動臂(22-5)也均設有滑動槽(22-5-1);各第一銷軸(22-3)的外端頭 伸入相應一個輔助架(22-2)的滑動槽(22-2-1)中,且可相對於輔助架(22-2)上下滑動 ;各第二銷軸(22-4)的外端頭伸入相應一根轉動臂(22-5)的滑動槽(22-5-1)中,且可 相對於轉動臂(22-5)滑動;均勻軋輥裝置(23)安裝在軋車機架(21)上;均勻軋輥裝置(23)包括主動均勻軋輥(23-1)和從動均勻軋輥(23-2);均勻軋輥裝置(23)的主動均勻軋輥(23-1)使用時由軋車傳動機構(25)帶動;軋車導布輥組(24)依次包括轉動連接在軋車機架(21)上的擴幅彎輥(24-1)、軋車第一導輥(24-2)、軋車第二導輥(24-3)、浸漬導輥(24-4)和軋車第三導輥(24-5)比例供液裝置(3)包括計量泵電機(30)、兩路供液裝置、混合器(33)、進液管(34)和供液機架(35);第一路供液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一儲液箱(31-1)、第一連接管(31-2)、第一液位槽(31-3)、第一供液管(31-4)和第一計量泵(31-5);第二路供液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第二儲液箱(32-1)、第二連接管(32-2)、第二液位槽(32-3)、第二供液管(32-4)和第二計量泵(32-5);第一儲液箱(31-1)、第二儲液箱(32-1)、第一液位槽(31-3)和第二液位槽(32-3)均固定安裝在供液機架(35)上;第一計量泵(31-5)和第二計量泵(32-5)在使用時由計量泵電機(30)同時驅動;第一液位槽(31-3)和第二液位槽(32-3)中均設有液位控制裝置;第一儲液箱(31-1)出液口通過第一連接管(31-2)與第一液位槽(31-3)的進液口相連,第一液位槽(31-3)的出液口通過第一供液管(31-4)與第一計量泵(31-5)的進液口相連;第二儲液箱(32-1)出液口通過第二連接管(32-2)與第二液位槽(32-3)的進液口相連,第二液位槽(32-3)的出液口通過第二供液管(32-4)與第二計量泵(32-5)的進液口相連;第一計量泵(31-5)和第二計量泵(32-5)的出液口共同與混合器(33)的進液口相連通,混合器(33)的出液口與進液管(34)的進液口相連,進液管(34)的出液口位於浸漬槽(22-1)的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紅外線預烘裝置(4)還包括導布機構(48);導布機構(48)包括張力補償電機及其減速器,還包括與預烘機構數量相同的導布輥組;導布輥組的各根導布輥與第一機架(91)轉動連接;每個導布輥組與相應一個預烘機構相對應,導布輥組中的一根上導布輥位於預烘機構上方,導布輥組中的下導布輥位於預烘機構下方,從而在每組的上導布輥與下導布輥之間形成相應的一個導布路徑;張力補償電機通過減速器與上導布輥動連接;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每個預烘機構的後側框架部件(41)和前側框架部件(42)形成一對框架部件,且後側框架部件(41)與前側框架部件(42)相對於織物的導布路徑前後設置;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後側框架部件(41)包括後架體(41-1)、後端板(41-2)、 後側右端板(41-3)、後側左端板(41-4)、後側右滾輪(41-5)和後側左滾輪(41-6); 後側左端板(41-4)、後端板(41-2)和後側右端板(41-3)依次固定在後架體(41-1)上 ,且後端板(41-2)的左端與後側左端板(41-4)固定連接,後端板(41-2)的右端與後側 右端板(41-3)固定連接;後側左端板(41-4)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左側的2根後側左滾輪軸 ,後側右端板(41-3)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右側的2根後側右滾輪軸;2個後側右滾輪(41-5) 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後側右滾輪軸上,2個後側左滾輪(41-6)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在相應一根後側左滾輪軸上,後側右滾輪(41-5)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右梁上且與第一 機架(91)滾動連接,後側左滾輪(41-6)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左梁上且與第一機架( 91)滾動連接,從而使得後側框架部件(41)與第一機架(91)通過滾輪滾動連接;後側紅 外線發射器(43)分3 6排固定在後側框架部件(41)上,且各排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 在上下方向上等間距安裝在後架體(41-1)上;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前側框架部件(42)包括前架體(42-1)、前端板(42-2)、 前側右端板(42-3)、前側左端板(42-4)、前側右滾輪(42-5)和前側左滾輪(42-6); 前側左端板(42-4)、前端板(42-2)和前側右端板(42-3)依次固定在前架體(42-1)上 ,且前端板(42-2)的左端與前側左端板(42-4)固定連接,前端板(42-2)的右端與前側 右端板(42-3)固定連接;前側左端板(42-4)的中部固定有伸向左側的2根前側左滾輪軸 ,前側右端板(42-3)的中部固定有2根前側右滾輪軸,2個前側右滾輪(42-5)通過軸承轉 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前側右滾輪軸上,2個前側左滾輪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相應一根前側左滾 輪軸上,前側右滾輪(42-5)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右梁上且與第一機架(91)滾動連接 ,前側左滾輪(42-6)坐落在第一機架(91)的左梁上且與第一機架(91)滾動連接,從而 使得前側框架部件(42)與第一機架(91)通過滾輪滾動連接;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分 3 6排固定在前側框架部件(42)上,且各排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在上下方向上等間距 安裝在前架體(42-1)上。權利要求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紅外線預烘裝置(4) 的每個預烘機構還包括右後齒條(40-1)、左後齒條(40-2)、右前齒條(40-3)和左前齒 條(40-4);左前齒條(40-4)和左後齒條(40-2)分前後固定在第一機架(91)的左梁的 下端面上,右前齒條(40-3)和右後齒條(40-1)分前後固定在第一機架(91)的右梁的下端面上;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後側框架部件(41)還包括後框架移動機構(41-7);後框架移動機構(41-7)包括手輪(41-8)、蝸杆、蝸輪、2個固定座(41-9)、 一根齒輪軸(41-10)和2個輸出齒輪(41-11) ; 2個固定座(41-9)分為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右固定座固定在後側框架部件(41)的後側右端板(41-3)上,左固定座固定在後側左端板(41-4)上;齒輪軸(41-10)的左右端分別與2個固定座(41-9)轉動連接,且2個輸出齒輪(41-11)固定在齒輪軸(41-10)的兩端,並位於兩個固定座(41-9)的內側,位於左側的輸出齒輪與左後齒條(40-2)相嚙合,位於右側的輸出齒輪與右後齒條(40-1)相嚙合;手輪(41- 8)固定在蝸杆的端頭上,蝸杆轉動連接在右固定座上,蝸輪設置在右固定座中,且固定在齒輪軸(41-10)的右端頭上,蝸輪與蝸杆相嚙合;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前側框架部件(42)還包括前框架移動機構(42-7);前框架移動機構(42-7)包括手輪(42-8)、蝸杆、蝸輪、2個固定座(42-9)、 一根齒輪軸(42- 10)和2個輸出齒輪(42-11) ; 2個固定座(42-9)分為左固定座和右固定座;右固定座固定在前側框架部件(42)的前側右端板(42-3)上,左固定座固定在前側左端板(42-4)上;齒輪軸(42-10)的左右端分別與2個固定座(42-9)轉動連接,且2個輸出齒輪(42-11)固定在齒輪軸(42-10)的兩端,並位於兩個固定座(42-9)的內側, 一個輸出齒輪(42-11)與左前齒條(40-4)相嚙合,另一個輸出齒輪(42-11)與右前齒條(40-3)相嚙合;手輪(42-8)固定在蝸杆的端頭上,蝸杆轉動連接在右固定座上,蝸輪設置在右固定座中,且固定在齒輪軸(42-10)的右端頭上,蝸輪與蝸杆相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後側遮擋裝置(45)包括後側遮擋框架和後遮擋控制件(45-3),後側遮擋框架設有與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排數相同的遮擋板;後側遮擋框架通過固定於後側框架部件(41)上的限位槽板而與後側框架部件(41)上下滑動連接,後遮擋控制件(45-3)設置在後側框架部件(41)上且同時還與後側遮擋框架相連接,後遮擋控制件(45-3)在使用中可以控制後側遮擋框架處於遮擋位置或者讓開位置;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後側遮擋裝置(45)的後側遮擋框架包括不鏽鋼後側擋板架(45-1)和不鏽鋼後側擋板(45-2);後側擋板架(45-1)包括2塊豎向板(45-1-1)和焊接於2塊豎向板(45-1-1)之間的各塊橫向板(45-1-2);各塊後側擋板(45-2)間隔插接或固定在上下相鄰的兩塊橫向板(45-1-2)之間;每塊後側擋板(45-2)的高度與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高度相對應,後側擋板(45-2)的長度與整排的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的 長度相對應;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後側遮擋裝置(45)的後遮擋控制件(45-3)包括2個後側氣 缸(45-4);後架體(41-1)的左右側各固定有一個氣缸架,2個後側氣缸(45-4)分別由 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氣缸架上,各後側氣缸(45-4)由其活塞杆的上端頂在後側擋板架(45-1)的下端;或者是2個後側氣缸(45-4)為雙向氣缸,各後側雙向氣缸由其氣缸座固 定在後側左端板(41-4)和後側右端板(41-3)中的相應一塊端板上,由其活塞杆的上端與 相應一根上方後側鋼絲繩(45-5)的一端相連,各上方後側鋼絲繩(45-5)的另一端通過轉 動連接在固定於後側右端板(41-3)和後側左端板(41-4)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上端上的滑 輪座(45-7)上的滑輪(45-6)導向後與後側擋板架(45-1)的頂端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 ,各後側雙向氣缸還由其活塞杆的下端與相應一根下方後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下方後側 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後側右端板(41-3)和後側左端板(41-4)中的相應 一塊端板的下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後側擋板架(45-1)的底部左右側的相應一側 連接;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前側遮擋裝置(46)包括前側遮擋框架和前遮擋控制件(46-3 ),前側遮擋框架設有與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的排數相同的遮擋板;前側遮擋框架通過 固定於前側框架部件(42)上的限位槽板而與前側框架部件(42)上下滑動連接,前遮擋控 製件(46-3)設置在前側框架部件(42)上且同時還與前側遮擋框架相連接,前遮擋控制件 (46-3)在使用中可以控制前側遮擋框架處於遮擋位置或者讓開位置;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前側遮擋裝置(46)的前側遮擋框架包括不鏽鋼前側擋板架( 46-1)和不鏽鋼前側擋板(46-2);前側擋板架(46-1)包括2塊豎向板(46-1-1)和焊接 於2塊豎向板(46-1-1)之間的各塊橫向板(46-1-2);各塊前側擋板(46-2)間隔插接或 固定在上下相鄰的兩塊橫向板(46-1-2)之間;每塊前側擋板(46-2)的高度與前側紅外線 發射器(44)的高度相對應,前側擋板(46-2)的長度與與整排的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 的長度相對應;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前側遮擋裝置(46)的前遮擋控制件(46-3)包括2個前側氣 缸(46-4);前架體(42-1)的左右側各固定有一個氣缸架,2個前側氣缸(46-4)分別由 其氣缸座固定在相應一個氣缸架上,各前側氣缸(46-4)由其活塞杆的上端頂在前側擋板架(46-1)的下端;或者是2個前側氣缸(46-4)為雙向氣缸,各前側雙向氣缸由其氣缸座固 定在前側左端板(42-4)和前側右端板(42-3)中的相應一塊端板上,由其活塞杆的上端與相應一根上方前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根上方前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前側右端板(42-3)和前側左端板(42-4)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上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前側擋板架(46-1)的頂端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各前側雙向氣缸還由其活塞杆的下端與相應一根下方前側鋼絲繩的一端相連,各下方前側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轉動連接在固定於前側右端板(42-3)和前側左端板(42-4)中的相應一塊端板的下端上的滑輪座上的滑輪導向後與前側擋板架(46-1)的底部左右側的相應一側連接。權利要求7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每個預烘機構的第一排溼裝置(47)的排氣裝置包括排氣罩(47-1)、排氣接管(47-2)、風機(47-3)和引風電機(47-4);排氣罩(47-1)、排氣接管(47-2)、風機(47-3)和引風電機(47-4)均固定在第一機架(91)上、且位於後側框架部件(41)和前側框架部件(42)的上方;排氣罩(47-1)的出風口 (47-1-1)通過排氣接管(47-2)與風機(47-3)的進風口相連接;引風電機(47-4)用於驅動風機(47-3);紅外線預烘裝置(4)的每個預烘機構的第一排溼裝置(47)的氣流通道包括後側氣流通道(47-5)和前側氣流通道(47-10);第一排溼裝置(47)的後側氣流通道(47-5)包括後側主風道(47-6)和分別位於每排後側紅外線發射器(43)下方的各個氣流通道(47-7);各個氣流通道(47-7)由固定在後架體(41-1)上的各塊水平擋板(47-8)和相應一塊斜板(47-9)形成,後架體(41-1)中間的其餘部分由板體覆蓋;第一排溼裝置(47)的前側氣流通道(47-10)包括前側主風道(47-11)和分別位於每排前側紅外線發射器(44)下方的各個氣流通道(47-12);各個氣流通道(47-12)由固定在前架體(42-1)上的各塊水平擋板(47-13)和相應一塊斜板(47-14)形成,前架體(42-1)中間的其餘部分由板體覆蓋。權利要求8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烘乾系統的熱風預烘裝置(5)還包括烘房機架(59);箱體(51)的前側板上開設有進布口 (51-1),箱體(51)的後側板上開設有出布口(51-2);熱風系統(53)和烘房機架(59)均位於箱體(51)內;織物傳送裝置(52)包括上導布輥組和位於上導布輥組下方的下導布輥組;上導布輥組由一排相互平行且水平設置的上導布輥(52-1)構成,下導布輥組由一排相互平行且水平10設置的下導布輥(52-2)構成;上導布輥組的每個上導布輥(52-1)轉動連接在箱體(51) 上,下導布輥組的每個下導布輥(52-2)轉動連接在烘房機架(59)上;上導布輥組的每個 上導布輥(52-1)與下導布輥組的每個下導布輥(52-2)分別對齊或相互交錯設置;織物傳 送裝置(52)還包括傳動機構;傳動機構設置在箱體(51)的左側板上,且傳動機構與各根 上導布輥(52-1)相連接;熱風系統(53)包括上風道(53-6)和位於上風道(53-6)下方的下風道(53-4); 上風道(53-6)包括一排開口方向向下的上熱風出口 (53-7),下風道(53-4)包括一排開 口方向向上的下熱風出口 (53-5),在上下方向上上導布輥組和下導布輥組位於上風道( 53-6)與下風道(53-4)之間;所述熱風預烘裝置(5)的熱風系統(53)還包括蒸汽熱能轉換器(53-1) 、 2個熱風 管(53-2)和2臺循環風機(53-3) ; 2個熱風管(53-2)為右熱風管和左熱風管,2臺循環 風機(53-3)為右循環風機和左循環風機;蒸汽熱能轉換器(53-1)的進汽口 (53-1-1)與 蒸汽接管的位於箱體(51)內的管口相連;蒸汽熱能轉換器(53-1)的進風口朝向後側設置 ,其出風口有2個,第一出風口 (53-1-2)與右熱風管(53-2)的進風口相連;右熱風管( 53-2)的出風口與右循環風機(53-3)的進風口相連接,右循環風機(53-3)的出風口與下 風道(53-4)的前端的進風口相連;蒸汽熱能轉換器(53-1)的第二出風口與左熱風管的進 風口相連,左熱風管的出風口與左循環風機的進風口相連,左循環風機的出風口與上風道( 53-6)的下端的進風口相連;所述熱風預烘室(5)的上風道(53-6)的每個上熱風出口 ( 53-7)對準上導布輥組的相鄰兩個上導布輥(52-1)的中間;所述下風道(53-4)的每個下 熱風出口 (53-5)對準下導布輥組的相鄰兩個下導布輥(52-2)的中間;所述織物傳送裝置(52)的傳動機構為2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上導布輥 組的上導布輥(52-1)和下導布輥組的下導布輥(52-2)按照所處的前後位置的不同又可分 為前導布輥組和後導布輥組,2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則分別與前導布輥組和後 導布輥組中的相應一組中的上導布輥設置在一起;每個上導布輥張緊傳動機構(52-3)包括 摩擦壓力盤(52-4)、傳動鏈條(52-5)、變速箱(52-6)和傳動電機(52-7);摩擦壓力 盤(52-4)的數量與上導布輥(52-1)的數量相同;每個摩擦壓力盤(52-4)安裝在各自的 一根上導布輥(52-1)的左端頭上,其中摩擦壓力盤(52-4)的內盤固定在該上導布輥( 52-1)上,摩擦壓力盤(52-4)的帶有鏈輪的外盤則與該上導布輥(52-1)轉動連接,且摩 擦壓力盤(52-4)的外盤通過彈簧片與內盤從軸向上彈性接觸;傳動電機(52-7)由其電機 座固定在箱體(51)的左側板上且其輸出軸連接變速箱(52-6);鏈條(52-5)套在本小組的各個摩擦壓力盤(52-4)的鏈輪以及變速箱(52-6)的輸出鏈輪上;所述熱風預烘裝置(5)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55)為按照前後循序設置的第二張力調 節機構和第三張力調節機構;每個張力調節機構(55)包括轉軸(55-1) 、 2根擺杆(55-2 )、張力導輥(55-3)、控制臂(55-4)、氣缸(55-5)、氣壓控制箱(55-6)和角度傳感 器(55-7);轉軸(55-1)轉動連接在箱體(51)的左右側板上;2根擺杆(55-2)和張力 導輥(55-3)均設置在箱體(51)內,且2根擺杆(55-2)的後端分別與轉軸(55-1)的左 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55-2)的前端分別與張力導輥(55-3)的左右端頭鉸接;控制臂(55-4)的上端與轉軸(55-1)的伸出箱體(51)的右端頭固定連接,控制臂(55-4)的下 端與氣缸(55-5)的活塞杆(55-5-1)鉸接;氣缸(55-5)的缸體與固定在箱體(51)右側 板上的氣缸座鉸接;氣壓控制箱(55-6)固定在箱體(51)的右側板上,且氣壓控制箱( 55-6)的壓縮空氣出口與氣缸(55-5)的進氣口相連通;角度傳感器(55-7)設置在轉軸( 55-1)的伸出箱體(51)的左端頭上;排風系統(54)包括位於箱體(51)內的後側並向上伸出箱體(51)的頂板的排風管(54-1)、位於箱體(51)頂板上側且與排風管(54-1)的出風口相連的風機(54-2);排 風管(54-1)的位於箱體(51)內的部分設有進風口 (54-1-1)。
9、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蒸汽烘燥裝置(6)還 包括第二排溼裝置(66)、烘乾導布輥組(67)含水率檢測裝置(68)和溫度傳感器(69)蒸汽烘燥裝置(6)的兩組蒸汽烘筒(61、 62)為第一組蒸汽烘筒(61)和第二組蒸汽 烘筒(62);第一組蒸汽烘筒(61)和第二組蒸汽烘筒(62)的各個蒸汽烘筒均包括筒體、 位於筒體左右側的2個筒端軸頭、蒸汽接入頭和蒸汽接管;各個蒸汽烘筒由其左右筒端軸頭 通過軸承及相應的軸承座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各蒸汽烘筒的右側筒端軸頭為空心軸 頭,各蒸汽接入頭設置在相應的空心軸頭中,各蒸汽接入頭的外端與相應一根蒸汽接管的一 端相連;蒸汽烘燥裝置(6)的2個烘筒轉動機構(63、 64)為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和第 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包括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1)、減 速器(63-2)、傳動皮帶(63-3)、皮帶鬆緊調節器(63-4)和固定在各個蒸汽烘筒(61) 的左側筒端軸頭上的相應的滾筒帶輪;第一烘乾傳動電機(63-1)的輸出軸與減速器(63-2 )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減速器(63-2)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63-3)與各個滾筒帶輪相連接,且使用中第一組烘乾傳動機構(63)帶動第一組蒸汽烘筒(61)以相同線速度轉 動;帶輪鬆緊調節器(63-4)為手動式的鬆緊調節器;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包括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1)、減速器(64-2)、傳動 皮帶(64-3)、皮帶鬆緊調節器(64-4)和固定在各個蒸汽烘筒(62)的左側筒端軸頭上的 相應的滾筒帶輪;第二烘乾傳動電機(64-1)的輸出軸與減速器(64-2)的動力輸入件固定 連接,減速器(64-2)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64-3)與各個滾筒帶輪相連接,且使用中 第二組烘乾傳動機構(64)帶動第二組蒸汽烘筒(62)以相同線速度轉動;帶輪鬆緊調節器(64-4)為手動式的鬆緊調節器;蒸汽烘燥裝置(6)的2個張力調節機構(65)為第四張力調節機構和第五張力調節機 構;第四張力調節機構(65)位於第一組蒸汽烘筒(61)的前側,第五張力調節機構(65) 位於兩組蒸汽烘筒的中間;各張力調節機構(65)均包括張力導輥(65-1) 、 2根擺杆( 65-2) 、 2個氣缸(65-3)、轉軸(65-4)、角度傳感器(65-5)和氣壓控制箱(65-6); 轉軸(65-4)的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設置在轉軸(65-4)的左端 頭上;2根擺杆(65-2)的一端分別與轉軸(65-4)的左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65-2)的 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65-1)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65-3)分別由其氣缸座固 定在第二機架(92)的左右梁上,各氣缸(65-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65-3)的活塞杆(65-3-1)的上端與相應一根擺杆(65-2)的中部相鉸接;氣壓控制箱(65- 6)固定在第二機架(92)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與2個氣缸(65-3)的壓縮 空氣入口相連;蒸汽烘燥裝置(6)的第二排溼裝置(66)包括氣罩(66-1)、排氣管(66-2)、風機 (66-3)和引風電機(66-4);氣罩(66-1)、排氣管(66-2)、風機(66-3)和引風電機 (66-4)均固定在第二機架(92)上,氣罩(66-1)的罩頂為一右高左低的斜面;排氣管(66- 2)與風機(66-3)均位於氣罩(66-1)右側,氣罩(66-1)的出風口與風機(66-3)的 進風口相連,風機(66-3)的出風口與排氣管(66-2)的進風口相連;蒸汽烘燥裝置(6)的含水率檢測裝置(68)設置在第二機架(92)上;含水率檢測裝 置(68)包括一對鋼製的傳感器導布輥(68-1)和溼度信號處理裝置(68-2);傳感導布輥 (68-1)的一根導布輥與第二機架(92)相絕緣連接,另一根導布輥與第二機架(92)電連 接;從絕緣狀的導布輥引出的溼度信號輸出端與溼度信號處理裝置(68-2)的溼度信號輸入 端電連接;蒸汽烘燥裝置(6)的第一組蒸汽烘筒(61)的位於下側的一個蒸汽烘筒的左側筒端軸頭為空心軸頭,溫度傳感器(69)設置在密閉伸入該空心軸頭而伸入蒸汽烘筒中。權利要求IO
10、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出布處理裝置( 7)還包括位於擺動落布機構(74)下方的第二存布車(75)和4個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 轉動連接的轉向導布輥(70);出布處理裝置(7)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冷卻裝置(72)、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和擺動落布機構(74)按照自前向後順序安裝於第二機架(92)上;出布處理裝置(7)的第六張力調節機構(71)與第七張力調節機構(73)結構相同, 每個張力補償機構包括張力導輥(71-1、 73-1) 、 2根擺杆(71-2、 73-2) 、 2個氣缸( 71-3、 73-3)、轉軸(71-4、 73-4)、角度傳感器(71-5、 73-5)和氣壓控制箱(71-6、 73-6);轉軸(71-4、 73-4)的左右端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角度傳感器(71-5、73- 5)設置在轉軸(71-4、 73-4)的左端頭上;2根擺杆(71-2、 73-2)的一端分別與轉軸 (71-4、 73-4)的左右端固定連接,2根擺杆(71-2、 73-2)的另一端分別與張力導輥(71-1、 73-1)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2個氣缸(71-3、 73-3)分別由其氣缸座固定在第二機 架(92)的左右梁上,各氣缸(71-3、 73-3)的氣缸體鉸接在相應的氣缸座上,各氣缸(71- 3、 73-3)的活塞杆(71-3-1、 73-3-1)的端頭與相應一根擺杆(71-2、 73-2)的中部相 鉸接;氣壓控制箱(71-6、 73-6)固定在第二機架(92)上,且其壓縮氣體輸出口通過軟管 與2個氣缸(71-3、 73-3)的壓縮空氣入口相連;出布處理裝置(7)的冷卻裝置(72)還包括兩個導布輥(72-2)和滾筒傳動機構(72- 3);各個冷卻滾筒(72-1)均包括筒體和位於筒體左右側的2個筒端軸頭;各個冷卻滾 筒(72-1)由其左右筒端軸頭通過軸承及相應的軸承座與第二機架(92)轉動連接;兩個導 布輥(72-2)由各自的左右端頭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架(92)上;滾筒傳動機構(72-3)包括 傳動電機(72-4)、減速器、導輪(72-5)、傳動皮帶(72-6)和固定在各個冷卻滾筒( 72-1)的筒端軸頭上的滾筒帶輪(72-7);傳動電機(72-4)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的動力輸入 件固定連接,減速器的輸出帶輪通過傳動皮帶(72-6)與各個導輪(72-5)和各個滾筒帶輪(72-7)動連接;出布處理裝置(7)的擺動落布機構(74)包括第二擺動架(74-1) 、 2根連接杆(74- 2) 、 2個控制塊(74-3) 、 2個轉盤(74-4)、容布器(74-5)、落布傳動機構(74-6) 、落布導輥(74-7)和靜電消除器;第二擺動架(74-1)包括2根豎杆(74-1-1)和l個平面框架(74-1-2) ; 2根豎杆(74-1-1)的上端分別與第二機架(92)的左右側轉動連接,2根豎杆(74-1-1)的下端分別 與平面框架(74-1-2)的前後向的左右條狀板(74-1-3)的中部轉動連接;容布器(74-5) 為方鬥形,其左右板的中部各有一個連接軸,2根連接軸分別與相應一根豎杆(74-1-1)轉 動連接;2個轉盤(74-4)分為右轉盤和左轉盤;左轉盤(74-4)上設有鏈輪齒;2個轉盤(74-4)分別同軸線轉動連接在第二機架(92)的左右側,每個轉盤(74-4) 上固定有一個控制塊(74-3);各根連接杆(74-2)的一端與相應一個控制塊(74-3)轉動 連接,另一端與第二擺動架(74-1)的相應一根豎杆(74-1-1)轉動連接;落布傳動機構(74-6)包括落布電機(74-6-1)、減速器、第一鏈條(74-6-2)、落 布第一鏈輪、落布第二鏈輪和第二鏈條(74-6-3);落布電機(74-6-1)和減速器均固定在 第二機架(92)上,落布導輥(74-7)的左右兩端轉動連接自第二機架(92)上,第一鏈輪 和第二鏈輪固定連接在落布導輥(74-7)的左端頭上;落布電機(74-6-1)的輸出軸與減速 器的動力輸入件固定連接,第一鏈條(74-6-2)與減速器的輸出鏈輪和第一鏈輪相嚙合,第 二鏈條(74-6-3)與第二鏈輪和左轉盤的鏈輪齒相嚙合;出布處理裝置(7)的擺動落布機構(74)的第二擺動架(74-1)的平面框架( 74-1-2)上固定有兩根沿左右向相互平行設置的矩形連接杆(74-8),每根連接杆(74-8) 上各絕緣固定有一個帶有一排尖端電極的電極框,從而構成靜電消除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續性塗料染色軋染機。本發明的軋染機包括按照先後順序依次設置的對織物進行刷毛吸塵的裝置、對織物的張力進行隔斷的牽引扎車、浸軋裝置、紅外線預烘裝置、熱風預烘裝置、蒸汽烘燥裝置和出布處理裝置。本發明的各個組成部分的配置合理,使用時節約能源、工藝簡單、染色效果較好。
文檔編號D06C27/00GK101487175SQ20091030067
公開日2009年7月22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4日
發明者周雙英, 徐和平, 旭 戴, 胡亞一, 協 趙, 趙仲興 申請人:常州市東高染整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