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裝卸起重機及其施工方法與流程
2024-04-01 02:13:05 2

本發明屬於起重裝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鋼管裝卸起重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端部開門式貨櫃中進行鋼管(特別是成捆鋼管)裝卸時,暫沒有專業的裝卸設備。具體地,在裝料時,通過起吊鋼絲繩綑紮於鋼管中部,用起重機吊起鋼絲繩並將部分鋼管放入貨櫃,然後使用改裝叉車將鋼管託住,在此過程中,可能導致扎帶被頂斷,或下層鋼管被頂入貨櫃內部而影響鋼管的卸料;在卸料時,使用汽車吊和鋼絲繩吊住鋼管的一端並起升一定高度,並通過工人進入貨櫃中將起吊鋼絲繩扎在鋼管的中部或兩頭,而後還需確認工人離開貨櫃後起吊並確認鋼管已經脫離貨櫃支持,整個吊運過程十分複雜,工人需要進入堆有鋼管的貨櫃中將起吊鋼絲繩綑紮在鋼管上,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安全隱患多,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陷,現提供一種鋼管裝卸起重機及其施工方法,以解決現有開門式貨櫃其裝卸困難的問題,進一步減少工人勞動強度,提高裝卸效率,避免施工安全隱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首先提供一種鋼管裝卸起重機,包括可移動的門架,所述門架的頂部設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有起重行車,所述起重行車可沿所述橫梁的長度方向調整移動,所述起重行車上安裝有可上下升降的起重主臂,所述起重主臂上設有可伸縮的鋼管託架以供承託鋼管,所述鋼管託架上設有供抓起鋼管的提升爪,所述提升爪可沿所述鋼管託架的伸縮方向調整移動。
優選地,所述門架包括底座以及固設於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支撐於所述橫梁下,所述底座下設有滾輪。
優選地,所述起重行車滑設於所述橫梁的滑軌上,通過馬達驅動所述起重行車的移動。
優選地,所述起重主臂包括兩個固定間隔的l型臂杆,所述l型臂杆通過嚙合方式安裝於所述起重行車上。
優選地,所述鋼管託架固定安裝於所述起重主臂的底部,所述鋼管託架包括間隔的兩個水平伸縮臂杆以及固接於兩個所述水平伸縮臂杆之間的託架索帶,所述水平伸縮臂杆安裝於所述l型臂杆的水平段上,所述託架索帶設於所述水平伸縮臂杆向外延伸的一端。
優選地,所述l型臂杆以及所述水平伸縮臂杆均為箱型結構,且內部設有齒輪齒條、電動推桿或液壓油缸以供自身伸縮和導向。
優選地,所述提升爪通過爪座滑設於所述l型臂杆的水平段上進而在所述水平段的長度範圍內移動,所述爪座的端部設有豎向滑槽,所述提升爪上下滑設於所述豎向滑槽內。
優選地,提升爪上設有供插入鋼管內的爪指,該爪指的大小適配於鋼管的型號及內徑。
為更好地實現本發明的技術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鋼管裝卸起重機裝卸鋼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一如上所述的起重機;
升降調整所述起重主臂的高度以致所述提升爪對準貨櫃內的目標鋼管;
調整所述提升爪的位置以致插入所述目標鋼管的端部;
通過所述起重主臂配合所述提升爪將所述目標鋼管的一端提起以致所述目標鋼管不阻礙所述鋼管託架伸出;
將所述鋼管託架伸出以承託起所述目標鋼管,並通過所述提升爪壓住所述目標鋼管以使所述目標鋼管隔空保持平衡;
將所述門架穩步後退直至將整個所述目標鋼管完全從所述貨櫃內裝卸出;
通過所述起重主臂將所述目標鋼管平穩下降直至臨近卸載位置面;
通過調整所述提升爪以使得所述目標鋼管的一端上翹直至所述目標鋼管的另一端安穩接觸所述卸載位置面;
縮回所述鋼管託架並同時穩步後退所述門架直至所述鋼管託架完全脫離所述目標鋼管;
通過所述提升爪將所述目標鋼管上翹的一端向下平放至所述卸載位置面;
繼續後退所述門架直至所述提升爪完全脫離所述目標鋼管。
優選地,還包括以下步驟:
在進行卸載所述目標鋼管前,於所述鋼管託架上設置可水平滑動的爪座,將所述提升爪豎向滑設於所述爪座上;
在卸載所述目標鋼管時,將所述鋼管託架延伸並承託於所述目標鋼管的中部位置。
本發明鋼管裝卸起重機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發明的裝卸效率高,不需要使用起吊鋼絲繩等輔助工具;本發明勞動強度小,現場只需要一個操作工人,所有操作都可以在遠程遙控下完成,工人幾乎不需要接觸鋼管,幾乎沒有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鋼管裝卸起重機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對應於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對應於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a~4g為本發明鋼管裝卸起重機的使用狀態圖;
圖5為對應於圖3中a區域所圈示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6為對應於圖4b中b區域所圈示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起重門架;2為起重行車;3為l型起重主臂;4為伸縮臂;5為託架索帶;6為提升爪;7為提升爪託座;11為起重橫梁;12為支撐立柱;13為行走輪;61為提升手指;8為目標鋼管;9為下層鋼管;10為端部開口式貨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加以說明。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首先提供了一種鋼管裝卸起重機,包括起重門架1、起重行車2、l型起重主臂3、伸縮臂4、託架索帶5、提升爪6和提升爪託座7,起重門架1由供起重行車行走的起重橫梁11、起支撐作用的兩個支撐立柱12和位於立柱底端的行走輪13組成,起重行車2位於起重門架的起重橫梁11上,在馬達驅動下可以沿起重橫梁11移動,l型起重主臂3通過嚙合方式豎向安裝在起重行車2上,為兩個l型臂架並排並固接,可以在豎直方向提升或下降,伸縮臂4安裝在l型起重主臂3的水平臂上,同樣為兩個並排臂架,可以伸出或縮回,託架索帶5安裝在伸縮臂4遠離l型起重臂的端部,託架索帶5兩頭分別連接伸縮臂4的兩個並排臂架從而形成供裝卸鋼管的鋼管託架,提升爪託座7安裝在l型起重主臂3的水平臂上,可以沿著水平臂移動,提升爪6安裝在提升爪託座7端部的豎向滑槽內,在馬達驅動下可以豎向提升或下降。
具體地,所述的l型起重主臂3、伸縮臂4均為箱型結構,內部安裝有伸縮機構和導向機構,根據鋼管裝卸機的大小和裝卸噸位,伸縮和導向機構可以採用齒輪齒條、電動推桿或液壓油缸等進行驅動。
較為優選地,上述伸縮臂4可以根據鋼管的長度選擇單節伸縮臂或者多節伸縮臂。所述的起重行車2上可以安裝司機室,以方便操作人員的操作和對貨櫃中的裝卸情況進行觀察。起重門架1和起重行車2可以用叉車代替,而l型起重主臂3可以選擇安裝在叉車的工作部分。所述的託架索帶5可以為剛性的結構或柔性的鋼索或鋼帶。如圖5所示,所述的提升爪6上安裝有可以活動的提升手指61,其安裝數量可以根據鋼管捆的大小進行變化,提升手指61的大小可以根據所裝卸的鋼管型號進行更換。
結合圖4a至圖4g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利用上述鋼管裝卸機進行鋼管裝卸施工的方法,該方法的整個施工工作過程如下:
ⅰ、如圖4a所示,通過操作起重門架1、起重行車2和l型起重主臂3將鋼管裝卸機l型起重主臂3末端的提升爪6對準目標鋼管8的端部;
ⅱ、結合圖4b和圖6所示,通過操作起重機門架1、提升爪6和提升爪託座7使所有提升手指61插入目標鋼管8的端部;
ⅲ、如圖4c所示,操作l型起重主臂3使其往上提升到足夠的高度,該高度需要保證在伸縮臂4伸出時託架索帶5能夠順利進入而不被下層鋼管9擋住;
ⅳ、如圖4d所示,操作提升爪6使其往上提升到足夠的高度,該高度需要保證在伸縮臂4伸出時託架索帶5能夠順利進入而不被目標鋼管8擋住;
ⅴ、如圖4e所示,操作伸縮臂4使其伸出、操作提升爪託座7使其緩慢後退讓託架索帶5往貨櫃內移動,直到託架索帶5到達或超過目標鋼管8中部;
ⅵ、如圖4f所示,操作提升爪6使其下降到合適的高度,該高度需要保證目標鋼管8完全被託架索帶5託住並與下層鋼管9脫離;
ⅶ、如圖4g所示,操作起重機門架1使其緩慢後退,直到目標鋼管8完全從端部開口式貨櫃10中出來;
ⅷ、操作l型起重主臂3使其往下降直到目標鋼管8快要接觸地面的位置,目標鋼管8狀態與圖4f相同;
ⅸ、操作提升爪6往上提升使目標鋼管8的一端翹起直到目標鋼管8另一端接觸地面並且目標鋼管8中部脫離託架索帶5的支撐,目標鋼管8的傾斜狀態與圖4e相同;
ⅹ、操作伸縮臂4直至完全縮回,然後,操作起重機門架1使其後退同時操作提升爪託座7使其伸出直到目標鋼管8完全離開託架索帶5上方,目標鋼管狀態與圖4c相同;
ⅺ、操作提升爪6使其下降直到目標鋼管8完全被地面託住,然後操作起重機門架1使其後退,直到提升手指61完全脫離鋼管端部,目標鋼管8平放至地面的狀態與圖4a相同;
從而,完成鋼管卸料過程。
較為優選地,本發明的操作方式可以選擇有線遙控、無線遙控、司機室控制臺等方式,其工作過程可以使用全人工控制或半自動化方式。
ⅻ、鋼管裝箱操作方法與以上操作相同。
完成上述實施過程後,應能體現出本發明的以下特點:
1)本發明起重機結構簡明,對裝置於貨櫃內的鋼管裝卸施工針對性強;
2)本發明施工方法中,配合本發明特有的起重機,特別對鋼管裝卸過程中的平穩提升以及平穩落地做了細緻的步驟設計;
從而,減少了工人勞動強度,顯著提高裝卸效率,很好地避免了施工安全隱患。
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明範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