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5 00:05:05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新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
背景技術:
無功功率補償在供電系統中起到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降低變壓器及線路損耗、提高電網穩定性、改善電網運行環境的作用。所以無功功率補償裝置是供電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用戶的無功補償裝置配置合理,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電量的損失,提高供電質量。反之,如設計或使用不當,可能造成用戶電壓波動、諧波增大、電量電費損失等諸多問題。
很多用戶一個總電能表計費,下掛多變壓器、多高低壓分支線,按照上述的設計方法,每個變壓器或分支線各裝一套補償裝置才能滿足要求,因為不同步,多個補償裝置累加的結果很可能時超標的,而且變壓器的無功損耗沒有考慮進去,大多設備不時全天運行的,空閒時變壓器的無功累加不可小視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配置合理,減少電量的損失,提高供電質量的新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包括控制器和計量總表,所述控制器的IA端和IB端通過數傳部件分別與計量總表輸出端和輸入端電連接;所述控制器的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Q6接口、Q7接口和Q8接口上均設有兩個接線端子;所述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Q6接口、Q7接口和Q8接口上的兩個接線端子之間均串聯有繼電器,繼電器與低壓補償電路電連接;所述低壓補償電路由低壓電路、交流接觸器和補償電容組成,交流接觸器的輸入端接低壓電路,交流接觸器的輸出端串聯繼電器的常開觸點後與補償電容電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以ARM Cortex-M3 內核微處理器LPC1768為核心器件,控制器由單相AC220V輸入作為晶片供電及電壓值採集的電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的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Q6接口、Q7接口和Q8接口上的補償電容的容量各不相同,其容量範圍為5-20Kvar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數傳部件的數據傳輸方式採用有線方式傳輸或無線方式傳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能夠實時讀取用戶計量總表的功率因數、有功功率,自動計算出即時的無功補償量並自動分配補償電容投入組別,及時的進行補償,因為本裝置讀取的是用戶計量總表的值,所以變壓器的無功損耗也包含在讀取值內了,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電量的損失,提高供電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器程序框圖。
圖中:1-控制器、2-計量總表、3-數傳部件、4-繼電器、5-低壓補償電路、51-低壓電路、52-交流接觸器、53-補償電容。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新型無功自動補償裝置,包括控制器1和計量總表2,控制器1以ARM Cortex-M3 內核微處理器LPC1768為核心器件,控制器1由單相AC220V輸入作為晶片供電及電壓值採集的電源,主程序採用定時器中斷模式,以2s時間間隔按程序流程運行,控制器1的IA端和IB端通過數傳部件3分別與計量總表2輸出端和輸入端電連接,控制器1能夠實時讀取用戶計量總表的功率因數COSφ1和有功功率P,自動計算出即時的無功補償量計算公式為:
Qc = P(tanφ1 - tanφ2) = P〔√(1/COS2φ1-1) - √(1/COS2φ2-1)〕
式中:
Qc一電容器的安裝容量,kvar
P一系統的有功功率,kW
φ1--補償前的功率因數角, COSφ1--補償前的功率因數
φ2--補償後的功率因數角, COSφ2--補償後的功率因數
根據以上公式計算出需要補償的無功功率,從而優選出補償電容53序號,按程序流程自動投入大小合適的補償電容53進行功率補償,數傳部件3的數據傳輸方式採用有線方式傳輸或無線方式傳輸,當控制器與計量總表之間距離小於3千米採用有線的方式,數據線採用二芯帶屏蔽的485線,當控制器與計量總表之間距離大於3千米採用有線的方式,可按距離遠近採用藍牙或wifi 接口的485透傳模塊進行無線傳輸;控制器1的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Q6接口、Q7接口和Q8接口上均設有兩個接線端子;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Q6接口、Q7接口和Q8接口上的兩個接線端子之間均串聯有繼電器4,繼電器4與低壓補償電路5電連接;低壓補償電路5由低壓電路51、交流接觸器52和補償電容53組成,控制器的Q1接口、Q2接口、Q3接口、Q4接口、Q5接口、Q6接口、Q7接口和Q8接口上的各個補償電容53的容量各不相同,其容量範圍為5-20Kvar,交流接觸器52的輸入端接低壓電路51,交流接觸器52的輸出端串聯繼電器4的常開觸點後與補償電容53電連接。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