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蝸牛醬油及其製作方法
2024-03-24 14:55:05 1
一種蝸牛醬油及其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蝸牛醬油及其製作方法。一種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100至15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0至40份重量的白蝦和10至30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輔料製備步驟:10至20份重量的三七、5至10份重量的地黃、5至10份重量的蒲公英和2至7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混合發酵步驟:將所述蝸牛提取液40至60份和輔料10至20份加入1000至20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30到50度烘箱12至48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專利說明】一種蝸牛醬油及其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一種保健調味料,尤其涉及一種蝸牛醬油及其製作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蝸牛的肉和殼富含各種酶、胺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同時也具有清熱解毒等藥用功效,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經常直接食用蝸牛往往不太現實,大多數人也難以接受。普通醬油作為一種必備的調料,主要用於調味,並無保健作用。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蝸牛醬油及其製作方法,在增加普通醬油的鮮味的基礎上,加入蝸牛營養物質,並輔以其他幾種中藥,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功效,適於不同人群長期食用。
[0004]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100至15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0至40份重量的白蝦和10至30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輔料製備步驟,10至20份重量的三七、5至10份重量的地黃、5至10份重量的蒲公英和2至7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混合發酵步驟,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1000至20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30到50度烘箱12至48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0005]其中,蝸牛是陸地上生活的螺類,約22,000種。大多都屬於腹足綱。肺螺亞綱(Pulmonata),少數屬於前鰓亞綱。取食腐爛植物質,產卵於土中。在熱帶島嶼(如古巴)最常見,但也見於寒冷地區(冬天蟄伏)。樹棲種類的色澤鮮豔,而地棲的通常單色。非洲的瑪瑙螺屬(Achatina)體型最大,多超過25公分。歐洲的大蝸牛屬的幾個種常作佳餚,尤其在法國。
[0006]蝸牛都能夠食用,且味道鮮美。上述蝸牛,優選大蝸牛屬的品種。
[0007]本發明採用上述步驟,充分解決如下問題:
1、相對來說,蝸牛的成本較高,在控制蝸牛總體用量的基礎上,能夠充分發揮蝸牛天然的鮮味。經過實驗對比發現,混合白蝦和牡蠣肉後,不僅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生產成本,而且能夠獲得比單純使用蝸牛更為濃鬱的蝸牛天然的鮮味。
[0008]2、為使得蝸牛醬油成本合理,必須使提取液獲得最大的出液率。經過多次對比實驗發現,將整隻蝸牛混入白蝦和牡蠣肉後共同粉碎,再通過離心過濾,能夠獲得最大的出液率。
[0009]3、蝸牛味鹹,性寒,有小毒,為了平衡蝸牛的寒性和毒性,獲得更為廣泛的食用範圍,進一步添加了三七、地黃、蒲公英和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的輔料,不僅能夠克服蝸牛的寒性和毒性,還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功效。
[0010]優選的,所述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中:12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5份重量的白蝦和15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所述輔料製備步驟中:10份重量的三七、6份重量的地黃、8份重量的蒲公英和5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所述混合發酵步驟中: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17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40度烘箱15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0011]相應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蝸牛醬油,採取所述的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製成。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點在於:在增加普通醬油的鮮味的基礎上,加入蝸牛營養物質,並輔以其他幾種中藥,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功效,適於不同人群長期食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4]實施例一:
一種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10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0份重量的白蝦和10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輔料製備步驟,10份重量的三七、5份重量的地黃、5份重量的蒲公英和2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混合發酵步驟,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10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30度烘箱12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0015]實施例二:
一種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15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40份重量的白蝦和30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輔料製備步驟,20份重量的三七、10份重量的地黃、10份重量的蒲公英和7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混合發酵步驟,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20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50度烘箱48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0016]實施例三:
一種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12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5份重量的白蝦和15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輔料製備步驟:10份重量的三七、6份重量的地黃、8份重量的蒲公英和5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混合發酵步驟: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17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40度烘箱15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0017]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100至15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0至40份重量的白蝦和10至30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輔料製備步驟,10至20份重量的三七、5至10份重量的地黃、5至10份重量的蒲公英和2至7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混合發酵步驟,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1000至20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30到50度烘箱12至48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蝸牛提取液製備步驟中:120份重量的整隻蝸牛,加入25份重量的白蝦和15份重量的牡蠣肉粉碎後,離心過濾,獲得蝸牛提取液; 所述輔料製備步驟中:10份重量的三七、6份重量的地黃、8份重量的蒲公英和5份重量的西洋參混合研磨,製成輔料;以及, 所述混合發酵步驟中:將所述蝸牛提取液和輔料加入1700份重量的普通醬油,置於40度烘箱15小時,濾去固體物質,獲得所述蝸牛醬油。
3.一種蝸牛醬油,其特徵在於,採取如權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的蝸牛醬油的製作方法製成。
【文檔編號】A23L1/30GK104256503SQ201410328545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明者】童華東 申請人:廣東廣海大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