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道德作文
2024-03-10 13:43:15 1
導語: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品德高尚,有素質的道德模範。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們洗卻了心靈的汙垢,用愛心注滿人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身邊的道德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一:身邊的道德
道德是一個無形的警鐘,它看不見。摸不著。那麼道德在哪裡呢?道德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我們身邊有許多有道德的人,他們做過的好事數不勝數。然而有一件事讓我至今都無法忘卻……
那是搬到河口不久,一天早上,爸爸很早就起了床,前腳剛踏出家門準備去散步,後腳卻又回來了,這讓我和媽媽百思不得其解,爸爸好象看透了我們的心思,說:「外面樓到太髒了,沒人打掃是不行的,我看我今天不要出去散步了,去掃一下樓道,做做義工」。爸爸說的沒錯,自從搬到這個小區,天天都是家家戶戶大門緊閉,我到現在都沒把一棟樓的鄰居認全,更別說全小區了。大家又都是上班一族,根本沒時間打掃樓道了。這是爸爸已經拿著工具出去了,不一會兒,我出去幫忙時,往垃圾桶裡一看,真是「收穫不菲」!不知怎麼回事,被三樓尚阿姨看到了,尚阿姨又告訴二樓劉伯伯,一傳十、十傳百,樓裡的鄰居們全知道了,現在大家一有空就出來打掃樓道,別的樓棟居民看見了也出來打掃自己的單元。現在家家門前的樓棟,又變得煥然一新,一塵不染。
但是,社會中不僅有有道德的人,它還包容了一些不道德的人,以及他們所做得沒道德的事情……
在沒搬到河口前,我們住在孤島朝陽三村,那是一個充滿溫馨的小區,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然而在這之間也摻雜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我家所在樓棟裡就出現了一位。他每天都將垃圾放在樓前的花壇上,自己也懶得扔掉,一些好心的鄰居見到花壇上有垃圾覺得不美觀,就順手扔掉了,本以為他會羞愧,並以後自己扔垃圾。誰知,他並沒認識錯誤,反而讓他變得更加懶惰,竟養成了天天將垃圾扔入花壇的習慣,好心的鄰居為了不影響環境而無奈的搖搖頭,只能幫他扔掉垃圾,鄰居們對他的做法無比氣憤,可是都沒能說服他……
也許,我所舉的事例在社會中很小,甚至不值一提,然而從我看來這兩件事情並不是小事,因為它反映出了兩種道德品質,我並不是為了寫出來讓大家讚揚誰,批判誰,而是讓大家學習好的道德品質,並用一些忠劣的道德品質為警鐘,以免走上這種錯誤的道路。道德品質不全是在路上撿到萬元後的拾金不昧,也不全是幫助老人後的遲到,其實道德品質反映在生活的一點一滴,或小或大。無論是打掃樓棟,還是扶老奶奶過馬路,都是一種可貴的道德品質,而亂扔垃圾這個小事也是一種道德品質的折射,道德不是小事,它能反映出每一個人的舉止言談,只要大家改正不良的道德品質,就能使身邊多一份和諧,多一份快樂,多一份文明……
道德其實並不遠,只要用心就會發現,它,就在身邊……
作文二:身邊的道德
道德是一雙手,沒有手什麼事也幹不了;道德是一張嘴,沒有嘴什麼話也說不了;道德是一條腿,沒有了這條腿,走不穩前方的路……
中華民族素來以「禮儀之邦」著稱,在這個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國,作為新時代90後的我們,難道不該把美德發揚光大嗎?
道德是什麼?道德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少助」。這其中,最令人髮指的應該就是秦始皇的暴政了。築長城、挖靈渠、焚書坑儒,失盡民心,失盡道德。天下百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於是秦朝滅亡了,它死在了「道」字上。
道德是什麼?道德就是「得放手時就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的人,永遠不懂的「道德」二字,他們只有自私、自利的卑鄙,不擇手段的醜惡,又怎會明白「得饒人處且饒人」?終落得家破人亡,他亡在了「德」字上。
道德是什麼?道德就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真正講道德的人會像磁鐵一樣吸引來身邊一個又一個的摯友、知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句詩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之所以贏,就贏在了「道德」二字!
如果說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那麼道德就是不成文的法律。有時候它非常渺小,只要一個小小的動作,一句輕聲的話語,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走在馬路上,隨手撿起一張垃圾扔進垃圾箱;來到朋友家,親切地叫一聲「朋友」。這些事兒大嗎?不大,而且很小。但這就是道德。
道德雖然渺小,但它卻在春秋戰國時期受到了我們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重視。可當時又有多少人能過接受呢?答案是很少很少!直至漢代,孔老夫子的仁政才被承襲。顯而易見,我們對於道德的繼承較西方國家更早,難道我們贏在了起跑線上,卻要在中途負敗嗎?當然不能!
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可見道德是多少重要!它的存在讓我們可以問心無愧,心胸坦蕩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道德就是一種美,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受用一生的智慧。
在春天,道德是一片金燦燦的迎春花,閃耀得令太陽也為之失色;在夏天,道德是一池清純端莊的荷花,高雅得讓酷暑也俯首稱臣;在秋天,道德是一束幽美的菊花,幽靜得令落葉也無地自容;在冬天,道德是一枝臘梅,傲然挺立在漫天大雪中……
道德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是社會矛盾的調節器,是催人奮進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更是一盞指路明燈,點亮我們前方迷茫的路途,讓未來屬於我們
作文三:身邊的道德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品德高尚,有素質的道德模範。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們洗卻了心靈的汙垢,用愛心注滿人間。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人。這位老人今年已六十多歲,蒼老粗糙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飽含著生活的艱辛。他的工作是小區送奶工。
平日裡,我總能見到年輕的叔叔阿姨騎著自行車輕裝上路。他們年輕力盛,一會兒的工夫便送完一棟樓,而這位老人,跨著年邁的步子,一步步爬上那遙不可及的高樓。他雖有些力不從心,但是,腳步中卻總透著堅定。對此,我還是有些不解的。老人為居民服務的心情我能夠理解,但他年事已高,早應在家養老,享受天倫之樂了。若是賺錢,那他的一雙兒女又是怎麼了?誰家的孩子忍心讓老父親在外打工而坐視不管呢?我是這樣想的,可老人的精神卻不得不使我感到一陣敬佩。我決定幫幫這位老人。
星期天,我起得極早。我奔下樓,卻還是發現老人正從一樓走出。我對他說:「爺爺,您送貨太辛苦,我幫您吧!」說著便去取奶,誰知老人卻急忙說:「孩子,你怎麼能起來這麼早呢。我不累,就當鍛鍊身體了。現在還早,快回去睡吧,爺爺謝謝你。」我愣住了。他如此辛苦,為什麼不願接受我善意的幫助?正想著,也全然沒有知道老人已走遠。等回過神來,他的影子早已化入天地,與朝陽融為一體。
無論是風霜雨雪,烈日炎炎,他總能準時將物品送到每戶人家。對於這點,我也是深有感觸的。
那天,我正在睡夢中,便被一陣雷聲在驚醒。起床一看,啊,多麼大的風雨啊!這對整個小區似乎是一個考驗,樹木都在搖擺,而我種的花草早已被淘汰成一堆爛泥。我不禁發起愁來:如此惡劣的天氣,我該怎樣去上學呢?吃飯時,媽媽為我夾菜:「唉,這下那個送奶老人終於可以歇歇了。誰會這時來送那微不足道的奶呢?」我正附和,突然聽見門鈴一響,原來是那位送奶老人。他全身都溼透了,雨水一行行、一滴滴地順著頭髮滴下來。見了我,他說:「送奶來。天氣冷,別忘了熱熱再喝。」媽媽請他進來坐,他卻一句「不用了」,連傘也顧不得打,一頭扎進雨霧。看著他單薄,微小的身影在頑強地與天氣抗爭,我不禁鼻頭一酸。
我對這位老人,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深深的敬意,他是一個普通人,可內心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高尚;他不懂索取,卻用行動為我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相信,我一定會將這一份對人民的愛、甘於貢獻的精神融入到社會中去,以這種方式共建和諧而又充滿道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