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新型雷射熔焊結構的音圈馬達後簧片的製作方法
2024-03-09 21:43:15 1

本新型涉及一種具有新型雷射熔焊結構的音圈馬達後簧片,用於微型照相裝置攝像頭的音圈馬達中。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微型攝像頭中採用的音圈馬達(VCM)及其它微型電機中後簧片和端子的焊接方式均採用手工焊錫焊接方式或採用導電銀膠的連接方式,採用此種導通方式,必須需要較大的焊接面積,同時必須採用插入式焊接,或兩個垂直截面焊接,對於VCM日益要求微型化的工藝,此種焊接工藝佔用較大面積及焊點很大,佔用內部結構空間,同時採用手工作業,焊接難度及焊接品質不能得到保證。
現有雷射熔焊工藝中,後簧片與底座組裝固定通常採用平面定位或定位柱定位,焊接部經雷射高溫後,焊接部位的金屬物理形態發生變化,金屬熔化後又凝結成新的物理形狀。同時造成高溫後,物理形態發生變化時嚴重影響了焊接部內側和定位柱的結構特徵,造成內側的結構特徵不完整,固定強度牢靠度不足,或者重新凝結的物理特徵發生高出、缺損、燒壞等現象,影響了產品品質的一致性,存在潛在的失效風險。另外由於焊接部和後簧片其他部位為整體結構,焊接部在瞬間高溫金屬融化的時候,金屬液體會沿著其他邊緣未融化的邊沿流走,不能完全形成液體向下滲透同端子焊接平面接觸,影響焊接強度,經常出現焊接不牢靠、虛焊等現象,造成產品焊接品質不穩定。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新型雷射熔焊結構的音圈馬達後簧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有新型雷射熔焊結構的音圈馬達後簧片,包括後簧片本體,所述後簧片本體設置在音圈馬達底座上,後簧片本體邊緣設有與音圈馬達端子導通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為開口向外的「山」形。
本新型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焊接部的中間凸起為弧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本新型的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焊接部兩側分別設有與底座定位用的圓孔。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後簧片採用「山」形結構焊接部,可以保證後簧片與端子焊接的時候,當焊接部金屬瞬間高溫熔化後,不會沿著原有金屬表面移動流走,融化後的金屬全部落在了底下音圈馬達端子焊接面積上,從而有效的保證了產品的焊接強度,保證生產產品的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具有新型雷射熔焊結構的音圈馬達後簧片,包括後簧片本體1,所述後簧片本體1設置在音圈馬達底座上,後簧片本體1邊緣設有與音圈馬達端子導通的焊接部2,所述焊接部2為開口向外的「山」形。
本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焊接部2的中間凸起201可以設置為為弧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矩形等凸起形狀。
本新型的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焊接部2兩側分別設有與底座定位用的圓孔3,用來保證後簧片本體1與底座的定位和避免焊接時候熔融狀態的金屬液影響定位結構。
本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於上述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據本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技術變形,均落入本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