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外創新作文
2024-03-23 13:23:05 1
高考是人生最驚心動魄的時刻,而高考之外又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考之外創新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之外創新作文一:
有人說,沒了高考,我們什麼也不是,什麼也幹不了,因為面對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68億的人口大國來說,高考是一個選拔人才的最簡單也是最相對公平的方法。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我認為,除了高考,我們還有好多種方法在這個世界上活出自己的精彩,實現自己的理想。高考之外,定還有屬於自己的精彩徵程。
18歲的趙柏聞,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最年輕的科研人員。高二暑假時期,他去了華大研究院實習,兩個月後,他做出了一個令全家人都震驚的決定,他要放棄高考,留在華大做研究。通過自己的拼搏與努力,年僅18歲的他,現已被香港大學錄取。
放棄高考,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也一定不是趙柏聞一時的衝動,定然是他深思熟慮後的另一種追求所在。高考不是一個起點,也不是一個終點,它是一個轉折點。只不過是有人提前跨過了,而更早的進入了社會,投身於社會的建設當中。所以,放棄高考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理性的判斷與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也一定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高考,一直是一個眾人議論紛紛的話題,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與見解。但是,如果只是保留在這樣一個層面上,那也不會有什麼成效的。
國家允許考生放棄高考,就說明國家允許了這種自由。如若我們放棄高考,那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高考最後的目的是選拔人才,而選拔出社會中的人才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就像要到達目的地,不止有一條路一樣,縱使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那條寬廣,人流擁擠的大馬路,可是為何我們不可以另闢一條清雅小路呢?
大多數人在被問到為何要參加高考時,都會說是為了上個好大學,然後找個好的工作。的確,現在的大中型企業選拔人才的主要判斷一句就是依據所畢業的大學或者是學業水平。這似乎是一種人們認為的絕對的判斷依據。可是我並不這麼認為,一個企業,一個社會確實需要的是人才,但不單單是在學業上卓有成就的人才,我認為,還應該有更多的實踐性,創新性的人才,以及善於管理的人才等等。也就是說,一個社會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集體」,這個人才並不一定要有多高的學識才算是。
這樣的話,也就可以近似認為,高考並不是一個選擇人才,判斷人能力水平的一個絕對性手段了。所以,我們並不應在高考這個圈定單範圍內苦悶的徘徊,也應該從高考之外去眺望遠方。
鄧金婷在高考之後才得知母親去世的噩耗。我想,這不單單是一個家庭的寫照,也應該是這個社會大多數家長,大多數人的典型縮影,許多的人將高考看的很重要。我承認,高考往往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是一個轉折點。但是這比自己的母親生命還要重要嗎,一場高考,可以重來,但是一個母親的生命也就就此隕落了,無法在續寫對女兒的愛了。這不禁讓我覺得,這種做法不太合理。如果我們僅僅將高考看的如此的狹隘,那麼高考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了。
高考之外的世界同樣的精彩,為什麼我們不能夠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去觀察,去探索。更早的到達我們即定的目標呢。這可以是一個捷徑,但這不代表偷懶了。這其中也同樣有著超乎尋常的艱辛與努力。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長與優點,大大小小的我們組成了當今的這個社會,有的人傑出而耀眼,有的人平凡卻偉大著,高考之外,同樣也有著不一樣的青春徵程,有著不同的繽紛世界。
高考之外,定還有屬於自己的精彩徵程。
高考之外創新作文二:
每年的六月八日,是個有人歡喜有人憂的日子。那是高考剛結束的日子,一些人懷揣著希望踏出考場,一些人帶著失望踱出考室。
這,就是高考,高考之前,考生都滿懷著理想,高考之後,隱形的分界線落在了考生的身上。考得好的,自然而然地擁入了理想大學的懷抱,而考得差的,這就極需考生的心理素質了。
高考發榜的那一天,看到自己落榜的考生,會有怎樣的心情呢?
走在回家半道上,夏日驕陽曬紅了考生的皮膚,冬日皸裂的皮膚在此時顯得更加鮮紅。風從南極洲吹來,抹去他們的焦躁,冰封著他們的心,這冰冷的心,有的是寒冷刺骨的,有的正孕育著新的火種。
「心中都寒冷了,那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大多數落榜考生都這樣想的吧,「平時那麼努力,現在落榜了,什麼都沒了,辜負了父母的期望,現在什麼也沒了」也許正因這些消極想法,一部分考生無法承受精神重擔而走上了不歸路
內江一個活潑可愛、性格開朗的考生,在查到高考分數後數小時墜樓而亡;
崇州一個平時努力學習的孩子,只因為與三本線差六分而選擇了割腕、喝農藥來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遼寧營口一考生因無法遭受名落孫山的打擊選擇投河鞍山;
彭州一考生因高考失利而患上了重度抑鬱症。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媒體的報導,憂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麼話可說呢?面對一條一條鮮活的生命在一分一秒的消失,能做的,就只有掩面而泣了!
他們都口口聲聲說著不讓父母難過,卻帶給自己父母比天降隕石還要沉重的打擊,一時的衝動竟造成了終生的無法彌補的遺憾
然而,何不給它一個積極的思想,正如香港詩人何達所說:
「做每一件事,都給它一個快樂的思想,
就像把一盞盞燈點亮,
砍柴的時候,想的是火的誕生;
除草的時候,想的是豐收在望;
與你同行,想著我們共同有的理想;
跟你分手,想著會師時候的狂歡。」
落榜的考生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著人生不能因此終結。「雖然在這一方面不如其他人,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總會有一行是『我』的強項。」人生的意義不正在於此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一次打擊而失去鬥志,不因為一方面的失誤而認為自己滿盤皆輸,不用一時賭氣而將整個精彩年華做賭注。
於是,在落榜生中,也有許多人成為耀眼亮點了:
高考多次落榜的馬雲,重整旗鼓。創建了阿里巴巴——一個現在享譽世界的集團;
曾高考失利的蔣錫培並未沉淪,因而成為江蘇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的一員;
五次落榜的錢雲斌不受高考失利的束縛,從小山村出走,在東昌集團有了大發展。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落榜的沉痛,敢於正視人生的選擇。
如此之多落榜生事業有成的案列無一不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高考之外,還有更廣闊的人生。
高考之外的人生,是精彩的。
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個夢,一個絢麗而多彩的夢,為了高考,人們都將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了,整日整夜不眠不休地將自己投進了高考的大網,漸漸地對自己最初的夢想淡忘,然而,為什麼不換一個角度想,高考的落榜,是為了讓自己重拾年少的理想,重插理想的翅膀,重新展翅飛翔!
高考之外的人生,是極具價值的。
平日的高中生,都為了高考埋頭苦幹,忽略身邊的人,忽略了身邊的事物。小時候父母就常對我們說:要學會感恩,要懂禮貌,要誠實守信。在高考之外,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事:
烈日下站在交通路口指揮的交警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敬業,吃苦耐勞精神;
高層建築中的頂著日曬,受著雨淋的工人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擔當,任勞任怨的精神;
就連一草一木,也值得我們學習它們的堅忍不拔,堅守如一。
所以,高考之外的人生並不枯燥,反而走出高考看高考之外的人生會更加有意義。
每年的六月八日,是高考結束的日子,但請每一位考生都自信滿滿地走出考場,大步走出考場。因為,考得好的考生可以因為能進理想大學而興奮。考得差的考生可以想到因能夠在其它方面一展才華所以並無須因此沉淪,迷茫。
考生們始終要堅信:高考之外的人生是精彩紛呈的!